页面

2020年2月29日星期六

紀永添:武漢肺炎已打亂中國的戰略規劃


中國所爆發的武漢肺炎已經讓湖北省全境與中國多個重要城市宣布封城,對於中國社會與經濟的衝擊不言可喻。未來疫情會持續多久,影響範圍會有多大,目前仍難以估計。但在這個時候爆發,對中國來說恐怕是最不利的時機點,勢必將全盤打亂中國的戰略規劃。關鍵原因在於美中關係在這幾年裡急轉直下,美國除了發動貿易戰以外,在科技、外交、軍事上也不斷加強圍堵。不過美國要調整全球部署,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中東局勢紛擾,讓美軍強化印太地區軍事力量的計畫進度緩慢,遠不如中國的地利之便。中國在經濟上以一帶一路為先鋒,在軍事上蠶食鯨吞南海地區,並以遠航訓練為名,展開突破第一島鏈的凌利攻勢。可是中國過去長期經營下所擁有的局部優勢,很可能因為武漢肺炎的爆發,完全付之一炬,讓情勢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財政問題已經影響中國海軍造艦計畫


中國海軍的發展,大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剛剛建國以後,到冷戰結束之前,這時共產中國因為受到圍堵,又相對貧困,只能維持最基礎的近岸防禦能力。第二個階段是冷戰結束,中國推行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起飛,解放軍也開始有資源進行發展,海軍的活動範圍很快從沿岸地區擴展到第一島鏈以內,也就是從近岸防禦走向了近海防禦。這樣的快速發展一直持續到最近幾年,中國的軍機與艦隊在黃海、東海、台灣海峽、南海活動,已經是司空見慣之事。但中國的野心是要走到第三階段,也就是建立起遠洋海軍,突破第一島鏈的限制,與美國在全球爭霸。近年來中國大舉興建新型驅逐艦,發展航空母艦戰力,在南海擴張勢力範圍,軍機與艦隊頻繁穿越巴士海峽與宮古海峽,都可以視為是中國正邁向第三階段的結果。

從中國海軍的三階段發展可以看出,海軍的發展除了受到國際情勢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經濟能力。中國海軍能從近岸防禦走向近海防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經濟起飛。中國在2019年能一口氣下水二十幾艘軍艦,並在遼寧號與山東號服役之後,再計畫興建兩艘更大型的航空母艦,關鍵都在於前幾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巔峰時期。但是美中貿易戰的爆發,讓中國的經濟蒙上了第一層的影陰,雖然官方不願意承認,不過從許多蛛絲馬跡來研判,財政問題已經影響到中國海軍接下來的造艦計畫。比如山東號之後興建的航空母艦放棄使用核動力,官方媒體還報導解放軍宣誓將全力確保後面兩艘航空母艦的興建不受影響,言下之意就是其它的造艦計畫將會暫時放緩。而武漢肺炎對於中國經濟的衝擊更大,未來勢必會影響到中國解放軍的下一步發展。

財政問題已經影響到中國海軍接下來的造艦計畫,圖為山東號航母空照圖。(湯森路透)

就像「中國製造2025」一樣,中國也為建軍目標定下過時間表,習近平曾經公開宣示要在2049年把解放軍建設成「世界一流的軍隊」。這一年也是中國建政一百周年,許多觀察家都認為中國會希望在這一年之前解決兩岸問題,甚至不排除武力統一台灣。2049年距今差不多30年,解放軍如果要一圓強國大夢,的確需要在這幾年開始發展遠洋海軍,建立足以跟美國比肩的航空母艦艦隊,否則不太可能在這個時間表內達成目標。但武漢肺炎所造成的衝擊,除了會讓中國邁向遠洋海軍的夢想再延宕一段時間,還將使中國失去與美國競爭的關鍵時機。經濟的損失或許可以在幾年內彌補回來,不過更現實的問題是,美國對中國的圍堵,已經越來越嚴厲,中國失去這重要的幾年時間,會讓美國有時間完成包圍網,重新取得優勢,這是無法彌補回來的損失。

美國將有時間完成對中國包圍網


美國之前在南海爭端中無法取得絕對的優勢,在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外交戰上屢屢受挫,都在於美國反應不及,而讓中國先馳得點。美國陸軍所要部署的「多領域特遣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要在2021、2022年才能進駐到西太平洋地區,真實形成戰力也還需要一段時間。美國國防部長埃斯柏說,依照全面國防檢討(defense-wide review)所進行的全球軍力調整,最快要從下一個會計年度才會開始逐步推動,更不用說為了補足太平洋地區水面艦艇與潛艦數量不足而展開的造艦計畫,才剛剛著手進行,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看出成果。在高超音速飛彈的競爭方面,美國目前也處於暫時落後的狀態,正在急起直追,希望能趕上俄羅斯與中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三軍所發展的高超音速飛彈,要能達到初始作戰能力,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美國陸軍所要部署的「多領域特遣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要在2021、2022年才能進駐到西太平洋地區。(圖片取自facebook.com/USarmy)

整體來說,美國的綜合國力遠遠超過中國,這幾乎無庸置疑。中國在這十幾年間成功利用地緣優勢,趁美國仍然身陷反恐戰爭泥沼中的絕佳機會,在西太平洋與美國分庭抗禮。美國社會雖然一直有人強烈主張,中國未來勢必會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必需提早因應,但遲至川普上任後,於2017年白宮所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才真正成為政策。在這份報告裡,美國首度將俄羅斯與中國並列為未來的戰略競爭對手,但即使如此,美國希望與阿富汗的塔里班和談、撤出敘利亞戰場、離開西非這個動盪地區的計畫,仍進展的極不順利。在這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國是政策宣誓的成份居多,實質的調動部署比較少。並不是說美軍沒有奉行白宮的國家安全戰略,而是在短時間內要進行轉向有其難度,這也讓中國有了寶貴的機會,暫時取得優勢。

在軍事競爭外,中國在地緣上的優勢,也可以從中國與東協國家所組成的自由貿易區中看出來,中國藉由自身龐大的內需市場與世界工廠的優勢,讓東協國家俯首稱臣。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曾經公開說過,中國這種行為是在建立新時代的朝貢貿易,雖不中亦不遠矣。一帶一路可以視為是中國成功以商業利益攏絡東協國家後,進一步推動的經濟攻勢。美國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後,在西太平洋的圍堵並不順利,甚至也無法阻止部份歐洲國家採用華為的電信系統,都肇因於中國的這套綿密戰術。但來勢洶洶地武漢肺炎在疫情失控後,第一個出現的國際效應就是各國紛紛斷航,這對中國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畢竟隨之而來的就是貨品與原料供應鏈斷裂,讓各國開始尋找替代來源,這會讓中國退下世界經濟火車頭的寶座,失去影響各國的關鍵武器。

武漢肺炎奪走了中國最重要的「時間」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中國在武漢肺炎爆發之前,才跟美國簽定了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讓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可是現在已傳出中國很有可能援引因不可抗力因素而無法履行的條款。雖然大家都知道武漢肺炎對中國的確造成重創,但中國連一天都沒有履行第一階段的條款就毀約,無疑會影響到第二階段的談判。過去很多專家都認為,習近平對於美中貿易戰的策略,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偏偏武漢肺炎這個危機奪走了中國最需要的時間。中國沒有辦法在美國進入總統大選年的這個空檔,重新部署並休養生息,未來的美國總統在上任後,如果立刻要求展開第二階段的貿易談判,甚至以更嚴厲的手段來施壓,對中國來說可能會是毀滅性的打擊。或許有人會認為美國不會如此趁人之危,但中國不也是趁人之危而在西太平洋坐大,開始威脅美國的霸權?

武漢肺炎對於中國經濟的衝擊更大,未來勢必會影響到中國解放軍的下一步發展,圖為空蕩蕩的上海機場。(湯森路透)

經濟與軍事是看得到的層面,而看不到的另一個危機,是中國投注了十幾年心力與資源的「中國對外宣傳大佈局」也遭遇重挫。這個簡稱大外宣的計畫,讓中國能影響他國的社會輿論,並控制國際組織,以擴大中國的影響力。WHO秘書長在此次防疫上荒腔走板的表現,就說明了中國的大外宣在這場危機下,是如何變的荒謬可笑。中國急急忙忙要求將武漢肺炎改名,說要避免污名化中國,其實說不出口的是,這場武漢肺炎對中國近年來苦心建立起來的形象,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無獨有偶地,美國國務院在近日宣布,要將包括新華社、環球電視網等五家中國媒體視為是外國使節團,要求必需受到相關法令的規範,因為這些媒體完全聽命於中國政府並為中國進行宣傳。這一件事也說明了中國的大外宣不止受到疫情的影響,更已引起美國的警覺。

台灣要多做少說


從軍事、經濟、對外宣傳等各種層面綜合來看,武漢肺炎對中國造成的影響絕對會非常深遠。雖然就目前來說,中國一定會把數據做到疫情在幾個月內完全獲得控制,並全力復工,以減輕經濟的衝擊。但習近平的政權穩定度,恐怕早已受到了影響,特別是習近平想要長期掌權的計畫,已失去合理性。明年是中國共產黨創黨一百周年紀念,原本應該要大肆慶祝,宣傳由共產黨一黨專政是對中國最好的制度,不過這勢必會受到中國社會的強烈質疑。習近平的政權不穩,或是無法有效掌握解放軍,會不會造成台海情勢的緊張,值得台灣在加強防疫之際進一步小心應對。中國在如此緊繃之時,仍不忘派出軍機繞行台灣,甚至傳出鎖定國軍升空警戒的戰機,台灣不能排除中國是想藉機挑釁以轉移國內的壓力,美軍會進行預防性的嚇阻行動,絕非無事生非。

從美中貿易戰開始,台灣就是間接的獲益者,因為大批台商返回台灣投資。這一波武漢肺炎一定會讓更多國際企業離開中國,或轉單到台灣,對台灣是危機也是轉機。雖然短時間內要嚴防中國蠢動,但長期來說,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擴張速度將受到很大影響,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打壓可能變本加厲,不過掌握國際組織以遂行中國利益的作法,會逐漸受到國際質疑。武漢肺炎的爆發是西太平洋情勢的轉捩點,更打亂中國的部署。過去常有很多人說,兩岸是在比氣長,也有很多人認為時間並不站在台灣這一邊,但從這一次的情勢來看,錯失黃金機會的是中國這一邊。台灣夾在美中兩強之間,在這關鍵的時刻,要多做少說,全力防疫,振興經濟,加強國防,擴展外交,靜待發展,千萬不要被對方挑釁,或許才是聰明的方式,忍耐克制有時是最好的反制。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