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2月29日星期六

李南央:我有這樣一個繼母(7)

作者:朋友们好,我是李南央,现在是北京时间2020229日,是我连播《我有这样一个继母》的第七期。
上个周末的节目播出后,收到一位热心的听众转来的他的群中的争论:“我觉得,无论父母是高尚还是龌龊,是英雄还是坏蛋,是与自己政见一致还是不同,作为女儿,都不能不惜贬损自己父母长辈的私事,从而抬高自己,这样有违人伦,实在不能认同,我不忍、也不愿意看下去这样的文章。” 赞同你对李锐女儿文章的看法。从所谓领袖,到平民百姓,人无完人,都有缺点或家庭隐私,不能因政见不同,或个人心中有积怨,就无所顾忌、违背传统中华文化的礼数和伦理。这与有没有政治勇气无关。”
我上网查了一下“人伦”这个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人伦: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是天下最通畅的达道,是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是通向天下相亲,人类和谐的阳关大道--人道。”“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道德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百科百度说“人伦”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汉语词典”说“人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道德关系以及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其实“人伦”,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从来没有遵守过的,为了皇位,父子相戮、君臣相戮、夫妻相戮、兄弟相戮、朋友相戮,朝代更替多以杀戮开道。但不见国人谴责皇上违背“人伦”。所以儒家的“人伦”学说是专对民间说的。那么民间数千年恪守“人伦”是否将中国带入“天下相亲”的境界了呢?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逃出武汉的老百姓在外乡受到的非人性、非理性的对待。那么在世界上呢,中国老百姓要求自己和别人都要尊崇的“人伦”是否将人类带入了“和谐的阳关大道”了呢?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是,源自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带给世界的恐慌和毒杀。中国人不反省这种“人伦”的“反动和抛弃这种所谓传统文化的糟粕,仍在一味地谴责违背者”“从而抬高自己”,“……违背传统中华文化的礼数和伦理。”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国家。郭于华教授的话是太深刻了:“极端之恶与平庸之恶相互造就、相互成全……中国人恰是在此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言归正传,上一期“父亲终于相信了我”一章唸了几则父亲在日记中有关《我有这样一个母亲》这本书的记述,没有唸完,今天先接着将那些日记唸完。
……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谢谢收听,我们明天再见。

————————————————

第七期 2020.2.29 (接“父亲终于相信了我”)4600字
2002年7月3日(星期三)
杨团来取字,给我袁永熙儿子写父亲的文章等复印件。谈70年时,家庭会中忆旧,父母亲都谈过范元甄,说“邓力群太坏了”。我说,她的父亲是“大傻瓜”(太驯服、忠臣了),母亲很聪明。从而谈及往事,她完全同意。小妹来,又同小妹谈及。
徐瑞章的媳妇绿河来(她从书店买到《母亲》交徐一本),送花篮、水果……由于她做工作,徐瑞章对这本书看法可能有变化,但反对女儿揭母亲则不会改变。(:应为:徐瑞璋。由我的母亲范元甄介绍参加中共革命,在延安时任中共电台播音员)我同她们谈到此书的意义,在解剖并回答过去这个时代的许多根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党”、“思想改造”其中关键。
2002年7月9日(星期二)
中午在文采阁,约李普夫妇,黄宗江、苏仲湘、戴煌夫妇、张锲是阁主人,送我50年茅台精品。各赠《母亲》书。
2002年7月11日(星期四)
将《母亲》书与小邓一本,他在李普处看到。
2002年7月22日(星期一)
慎之电话,知道《母亲》书被查禁事,也要这本书。
2002年7月25日(星期四)
《母亲》书赠白介夫(按: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政协主席)。
2002年7月29日(星期一)
白介夫夫妇来,他们明天回城。夫人名秦肖娜(56岁),说《母亲》看了一天,流了眼泪,很高兴赠送与她了。
2002年9月1日(星期日)
张宣来电话,收到《一个母亲》书,甚赞南央文章写得好,各种看法,应当宽容。
2003年6月15日(星期日)
五点半起床。翻看港版《母亲》,玉珍也看到写蔡嫂的一篇。
2003年6月16日(星期一)
翻港版小妹书,编得比大陆版好,封面封底有父、母及此书评语:
“一对天作地合热血青年,追随共产党历经悲欢离合,女儿真情文章震撼大陆”。母亲:“曾被周恩来视为干女儿,延安出名的美貌才女,效忠阶级斗争数十年,大义灭亲,终成孤家寡人”。父亲:“曾任毛、陈、高秘书,直言进谏,遭二十年流放监禁,八六高龄仍批体制,力倡政改。书生本色,誉满中外”。封底除刊若水、单少杰等三篇书评外,又写作者父亲:“毛时代災难性政策权威见证人。三峡工程择善固执的批判者,新世纪中共政治改革的推手”。看来,编者金钟是代表了港人的观点。
2003年7月9日(星期三)
晚上单少杰来……给他港版《母亲》、《新湖南报五十人》等。谈毛与人性的背离。


2004年3月6日(星期六)
十点同玉珍到李普家,壁上新悬电动万年历,报日报时,厅室布置舒适之至,真是令人羡慕。随后南生夫妇、苗子夫妇到来。南生赠我此次来京的广东书画展览出的广东书法集数种,苗子赠夫妇书画与文集三本。我只能以晓梦的《其人》与南央的《一个母亲》为报了。
2004年6月30日(星期三)
五点起床。再翻小妹的《这样一个母亲》。
2004年11月3日(星期三)
六点半起床。重看小妹《这样个母亲》中单少杰写的文章,很有深度。“传统中国,既不是一个以宗教戒条为本文的国家,也不是一个以普通法理为本位的国家,而主要是一个以世俗伦理为本位的国家。”孔子的家庭伦理,人伦关系可以衍化为社会伦理模式。叶公:“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观点透出相互叠加价值取向:一是家庭伦理主义的取向,二是功利主义取向。)“仁”之根本——“孝”与“悌”,又衍生出“忠”与“义”。儒家伦理是一种世俗伦理。
2005年2月6日(星期日)
张全景来了,也送年礼,特邀到书房小坐。向我要《李慎之文集》等。赠《近作》与“悼赵”文。他竟谈到:“开枪,绝对不对。”“若干年后总得平反。”于是又赠《大学人文读本》并借给《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的港版。(按:1994—1999任中组部部长。与李锐同住复外大街22号楼,但不同单元。
2005年4月17日(星期日)
下午杜(润生)老夫妇来,他明天有位美国客人约谈中国农业问题,晚上还聚餐,特来致意,明天不能参加聚会,还送了礼物。马阿姨(按:杜润生夫人)也喜读我的书(读过小妹写的《母亲》)。特赠《大哉》与《昨日书》。


开始整理父亲的历史资料
2002年4月《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在上海出版之后,突然地就有了很多的时间。这让我想起了父亲平反回到北京后,我帮助父亲从机关取回的那些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封存在机关保险柜内大包大包的信件。我告诉父亲我想将那些信件整理出来,他一口应允了。父亲在日记中记下了他将那些故纸交给我的情形:
2002年4月24日(星期三)
四点起床。继续清理信件。玉珍不理解此举,且认为对范“过份”也。只好缓言解释,唸了几封原信(咒骂我的失去阶级立场等)。
下午小妹来,一起最后清完,分时期包装好,共十袋。她将印制出复件,原件由悌忠装裱好。估计得一年多功夫。如何处理,将来再说。
2003年10月27日(星期一)
下午小妹来,将找出物件交她,其母全部遗物由女儿保管了。
我将父亲交给我的旧时信件和几本小日记带回美国后,便同悌忠俩人立即开始工作。如今对整理过程的细节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张玉珍曾跟很多人说过我利用父亲李锐为自己捞名捞利,今年(2020年)的1月15日,更是在美国律师代为拟写的应诉中断言我为父亲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换取金钱及其他利益。写这篇文章时,我在计算机的存档中找到了当年将信件一张张用塑料薄膜活页夹好按册分装后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和两封信稿,录在这里“晒晒”曾经的艰辛(“x”号表示该项程序已经完成,不同的字体表示信件所属的不同年份,括号里的序号,则是父亲交给我时所放的文件袋号)。我以为,这种“捞名捞利”实在应该大大地予以鼓励——一笑。那时网上搜索引擎的功能还十分简单,信中人名、事件、地点的注释,朱正先生和父亲帮了大忙。
文件序号 输入 核对 编辑
文件夹1 (1)   范元甄 1939 重庆 x x x
文件夹2 (2.1)范元甄 1940-1942 延安 x x x
文件夹3 (2.2) 范元甄 1942延安 x x x
文件夹4 (2.3) 范元甄 1942-1943延安 x x x
文件夹5 (3.1) 范元甄 1946-1947 北平,东北,热河  
文件夹6 (3.2) 同上
文件夹7 (3.3) 同上
文件夹8 (3.4) 同上
文件夹9 (4.1) 范元甄 1949-1950 寄长沙
文件夹10 (4.2) 李锐 1949 寄北平,汉口
文件夹11 (4.3) 范元甄 19151-1952 汉口寄长沙
文件夹12 (5.1) 李锐 1939 湖南、重庆 x x x
文件夹13 (5.2)  李锐 1940-1942.8. 延安 x x x
文件夹14 (5.3) 李锐 1942.9-11 延安 x x x
文件夹15 (5.4) 李锐 1942.12-43 延安 x x x
文件夹16 (6.1) 李锐 1950 –52 长沙寄汉口
文件夹17 (6.2) 同上 
文件夹18 (6.3) 同上
文件夹19 (6.4) 同上
文件夹20 (6.5) 李锐  1952 –56 北京时出差
文件夹21 (6.6) 同上
文件夹22 (6.7) 同上 x
文件夹23 (7.1) 李锐 1946 –1947 热河,承德, x
文件夹24 (7.2) 林西寄北平,东北
文件夹25 (7.3) 同上
文件夹26 (7.4) 同上
文件夹27 (7.5) 同上
文件夹28 (8)  李锐 1960 北大荒
文件夹29 散页
一、重庆-湖南两地书 (2002年七月底编辑完毕)
文件夹1 (1) ,12 (5.1) 
二、延安小两地(2002年八月底编辑完毕)
文件夹2 (2.1),3 (2.2),4 (2.3);文件夹13 (5.2) ,14 (5.3),15 (5.4)   
三、出延安待解放 (2002年十一月底编辑完毕)
文件夹5 (3.1),6 (3.2),7 (3.3),8 (3.4);文件夹23 (7.1),24 (7.2),25 (7.3),26 (7.4),27 (7.5)
四、解放后分居两地书(2003年一月底编辑完毕)
文件夹9 (4.1)范,文件夹10 (4.2)李,文件夹11 (4.3)范,文件夹16 (6.1)李,17 (6.2),18 (6.3),19 (6.4)  
五、出差两地书(2003年二月底编辑完毕)
文件夹20 (6.5)李,21 (6.6),22 (6.7)
六、北大荒一地书(2003年二月底编辑完毕)
文件夹28 (8) 
Nanyang 2002.7.18.
爸爸、朱正叔叔:
现托人带回以下稿件:
  1. 打印好的通信的最后一部分(第四部)。
  2. 按你们校正后的意见修改完的第一、二两部分(现合并在一起,为全书的上册)。
  3. 编者说明。
  4. 编者序。
  5. 李锐、范元甄通信大事年表。
  6. 后记。
  7. 部分有关书籍。
  8. 我设计的封面。
至此,尚未完成的工作如下:
  1. 最后一部分需要请你们二人初校,最好在我六月回国探亲时做完,这样我可在国内停留其间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稿留你们复校。
  2. 第三部分朱正已校完,爸爸需进行初校。卡玛4月23日到京,5月1日回美,她会去看爸爸,可请她将校好稿带回。另外有一对夫妇也回国探亲,是我很好的朋友。他们在美国的家离我们不远,如能托他们将稿件带回最好。他们5月7日回美,会在5月4日打电话到家里询问稿件是否校好。如校好,烦请满起送到他们家一趟。他们在国内只呆两个星期,还要去天津男方家,让他们专门跑一趟取东西不大好开口。 
  3. 第一、二部分(全书上册)需要你们复校。如能在我探亲前做完最好。
  4. “编者说明”,“编者序”,“大事年表”,“后记”,“部分有关书籍”和封面设计需要你们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如能在我探亲时做完最好。
  5. 我争取今年十一月再回国一次,将全书定稿。
几点说明:
  1. 书名我暂定为《没有粉饰的历史》,副标题为“李锐、范元甄1939年——1960年通信集”。现第一、二部分——湖南、重庆、延安,约二十四万字左右合并为“上册”;现第三部分——热河、东北,约二十八万字定为“中册”;现第四部分——解放后,约二十二万字定为“下册”。全书加“序”等约七十五万字。请你们斟酌这样合适否。
  2. 朱正在第一、二部分中修改的“莫明其妙”,我查了成语字典,原输入“莫名其妙”是正确的,因此未予更正。
  3. 爸爸将第一、二部分中的“和”xx写信、谈话,改为“跟”、“与”、“同”等等,我还是保留了当年的会话习惯,未予更正。
  4. 朱正在第一、二部分中有两处缺页、漏信注明。我查了原件,并没有这些缺、漏页、信。看来是那些拿去复印的人在复印过程中将原件丢失了。请朱正帮忙在复印件中找出这两件缺、漏页。如来得及,可托xxx夫妇带回,我补输入电脑。
①1941.10.14.范元甄信缺第二页。
②1941.10.10.范元甄信缺。
我在打听国内有关“隐私权”的法律。香港的出版社苏绍智在帮助联系,他看过目录和我的简介,说肯定会有人感兴趣。只是担心么么会出来跟香港打“隐私权”官司。朱正叔叔如在政协认识熟悉这方面法律问题的人,也请代为打听一下。
有劳二老,万分感激!
小妹
2003.4.7
(托李普女儿带回)
朱正叔叔:
送上书信集和最后一部份“日记”。其中我母亲43年在我爸进保安处后的那段日记极为珍贵。另47年底,48年接管东北工业的日记也很有价值。还盼帮助审校。我想应该把这些日记补入通信集(按时间插入),使没有通信的空白处得以补遗。
另我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由你写篇序好。一是你是唯一看了全部通信的人,二,我听了你接受“亚洲自由之声”张敏有关“右派”的採访,并读过你那本反右的书及你送我的杂文集,我觉你思维极清晰,深刻、独到。有你的序,应是画龙点睛,否则少了神气。我爸的工作我去做。
……
我六月二十六日回国,稿子审好,放在你处。我到京后与你联系。你原来看过的稿子,我爸至今还未看。大概很难了。准备不等他了。
祝好!多谢,多谢!
南央

2004.4.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