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10月26日星期五

枫叶君: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五月花”号离港?

来源:精致小号(id:lovejzxh)

提起美国,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的强大和富裕,在一部分人头脑中,可能还会浮现出另外两个字:"霸权"。

但不管怎样,广袤的国土,肥沃的田野,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以及众多精英荟萃的高等学府,一定是美国名片上闪光的标签。

可是,倒回去两三百年,美国不是这个样子。

如果再具体到当年那艘"五月花"号帆船,美国真的是一个苦出身——穷着,并受气着。

这里要提到清教徒,一群十六、十七世纪在英国不受待见,深受迫害的人。

当时英国国教属于正统,清教徒全方位遭到打压。

后来他们躲到荷兰,但是,躲开国王和教会却躲不过贫困和战争,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他们过得十分艰难。

走吧!

他们中的有些人动了搬家的念头,搬到大西洋对岸去,他们的想法中至少包括这样一条:离英国越远越好。

而在这其中,"五月花"号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船。

这并非取决于名次,它并非到达北美的第一艘移民船,它的闻名于世在于《"五月花"号公约》。


人们对美洲并不了解。

但是,获得英国皇家特许拓展北美殖民地的公司给他们描述得很美好,这让清教徒们动心。

1620年9月6日,"五月花"号从英格兰出发,向着美洲出发了。

实际上,与"五月花"号一同出发的,还有一艘小船"快速"号。

然而,这艘小船后来却在历史上淡出了,因为它曾两次因为船底漏水而返回修理。

后来史学家倾向于认为,这是雇来的水手担心远航美洲会遭遇风险而故意破坏的。

"五月花"号有多大呢?

根据其排水量180吨的吨位,这艘三桅帆船长约90至110英尺,宽约25英尺。

为防止航程中和登陆后可能遭遇的危险,船上配备了火炮和武器。

船上还带着家禽和狗,这不是观光之旅,人们前往那片陌生大陆是为了求生存。

加上从"快速"号转过来的人,"五月花"号上共载有102名乘客,其中包括35名清教徒。

在66天的航程中,一名乘客因病死亡,但是一名婴儿在途中诞生,这样,"五月花"号抵达美洲时,人员仍是102人。

1620年11月11日,当"五月花"号到达科德角时,为了使得他们在新大陆的生活有章可循,船上的41名成年男子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

这份后来载入史册的文件,成为美国后来诸多自治公约的先声。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

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创造了一个先例,即政府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管理要有规章,做事要讲规矩。

这种平等的契约精神后来成为影响美国建国乃至日后政治运作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

当头一棒通常是在最初的兴奋之后。

新大陆没有国王和教会,但是,移民美洲后的第一个冬天却让人们的精神倍受打击,"五月花"号上的乘客和船员在几个月的严寒中先后有一半人死去,人们像接力一般先后操办丧事。

可是几乎没有人想再回到英国,他们认定了,脚下的这块土地就是自己未来的家园。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北美十三州成长起来,然而,他们与母国英国的关系却日益紧张。

英国的压迫和剥削让北美人民深感厌恶,在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的枪声"响起,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了。


当时,英国王室并不孤立,在十三州中,有不少亲英人士,主张与英国和解,但是后来英国通过《不可容忍法案》,令越来越多的人对英国感到失望。

1776年1月,托马斯·潘恩出版《常识》一书,系统论证了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令独立的呼声高涨。


1776年6月7日,来自弗吉尼亚的理查德·亨利·李向大陆会议呈递一个议案,其中写道:"兹决议:合众殖民地为,亦应是,自由独立之国家,其免除自身对不列颠王室之拥戴;其与大不列颠国之一切政治联系为,亦应是,彻底无效。"史称"李决议"。

在"李决议"基础上,由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罗伯特·利文斯顿和罗杰·谢尔曼组成的"五人小组"开始起草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实际上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完毕后,本杰明·富兰克林修改了多处。

1776年6月28日,独立宣言由"五人小组"呈递大陆会议。


代表北美十三州的56名代表在独立宣言上签字,其中年纪最小的是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26岁的爱德华·拉特利奇,年纪最长的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批准了独立宣言,这一天后来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独立宣言于同年8月20日送达伦敦。

在独立宣言的"谴责"部分,十三州宣示了这样的文字:

"我们不是没有顾念我们英国的弟兄。

我们一再警告过他们,他们的立法机关企图把无理的管辖权横加到我们的头上。

我们也提醒过他们,我们移民并定居来这里的状况。

我们曾经呼唤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侠肝义胆,我们恳切陈词,请他们念在同文同种的份上,弃绝这些必然会破坏我们彼此关系和往来的无理掠夺。

对于这种来自正义和基于血缘的呼声,他们却也同样置若罔闻。

迫不得已,我们不得不宣布和他们分离。

我们会以对待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战时是仇敌,平时是朋友。"


独立宣言的签署,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个由清教徒移民建立的国家影响世界的进程由此开始。

1781年10月19日,被围在弗吉尼亚约克镇的8000英军向华盛顿的大陆军投降。

1782年11月30日,英美草签《巴黎和约》,次年9月3日正式签署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在美国独立的奋斗史中,托马斯·潘恩的名字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他是英国人,却是年轻的美国人的启蒙思想家。

他的《常识》中的很多观点成为独立宣言中的重要思想。

当法国大革命火焰燃起后,潘恩启程前往法国,他对富兰克林说:"哪里没有自由,我就在哪里出现。"


因为宗教观点分歧,1802年回到美国的潘恩遭到基督徒的批判,他的朋友和敌人都疏远或抛弃了他。

1809年6月8日,潘恩在穷困和孤寂中于纽约的格林威治村辞世。

弥留之际,有两个牧师前来见他,试图劝他改变"自然神论"信仰,他说:"不要管我,再见。"

他的遗体被下葬在他的农场的核桃树下。

葬礼场面极为冷清,没有游行,没有马车,看上去与美国独立与法国革命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六个人参加了葬礼,其中包括两名黑人。

他的法国房东太太曾这样回忆葬礼的情形:

"当棺木落地时,墓土撒上时,我站在墓穴的东端,让我的小儿子站在西端。

环顾周围寥寥的旁观者,我说:'啊,潘恩先生:我的儿子站在那儿,代表美国向您致谢;而我,则代表全体法兰西人民!'"

墓碑上只有简单的介绍:《常识》作者,托马斯·潘恩。


对于潘恩对美国独立与建国的贡献,美国开国元勋、第三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有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没有潘恩的笔,乔治·华盛顿所举起的剑将会徒劳无功。"

十三州人民的自尊和独立,潘恩的思想,开国元勋们的团结奋斗,促成了美国的诞生,而这一切都始于那艘在大洋中向着美洲进发的帆船,"五月花"号。

现在,应该回到文章的题目:当年,英国人以怎样的心情目送"五月花"号离港?


其实,没有人关心他们,更没有人在乎他们。

一群离经叛道的人,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吧,谁在乎呢?大西洋不好玩儿。

在他们之前,一艘移民船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在半路上船沉大西洋,130多人葬身海底。

事实上,也没有人目送他们。

可是,如果英国人站在普利茅斯港,望着他们离去,心里一定是一百个不屑:想到离开祖国是什么后果吗?不识好赖的东西!

可是,这些英国人没有想到,两个月后,这些被他们抛弃的同胞中的几十个男人,在寒风中,在狭小的船舱内,在长途跋涉的疲劳中,以极其虔诚和严肃的态度,起草了一个传于后世的《"五月花"号公约》。

他们或许不曾料到,这竟然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开始。


1789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此后不久被当时美国拥有的十三州的特别会议批准。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根据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组成的联邦国家。

在独立建国13年后,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开始工作。

宪法序言很短,但是却清楚阐明了立法的理论基础和目的:"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其中,"我们合众国人民"成为日后美国宪法被引用最多的部分。


"美国人"在英国人的轻蔑中离开了普利茅斯。

美国在英国的打压下赢得了独立。美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年轻的国家参加了欧洲和亚洲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10月24日,于旧金山草签的《联合国宪章》获得大多数签署国的共同批准,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6年1月6日,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会议以及安全理事会在伦敦卫理公会中央礼堂举行,大会选定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

这里正是没有"国父"头衔的"美国国父"托马斯·潘恩最后生活的地方。

"真正的男人在困境中微笑,从挫折中积聚力量,通过思考变得勇敢。"这是潘恩留给美国人民的名言,这句话一直鼓励着后来的人们,沿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前进。


"五月花"号的经历是一次航程,但对后来的美国来说,它更像是一场预演。

它所展现出的毅力、勇气、团结和契约精神,已经完全融进美国日后的国家精神。

而当年英国人对他们的冷漠、轻蔑和嘲讽,则早已在历史的演进中烟消云散。

作者:枫叶君,前新华社资深编辑,驻外记者,所著长篇小说《移民》在精致小号(ID: lovejzxh)连载。
打赏 鼓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