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8月3日星期五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专访刘心武

有POWER访谈 第一季 第8期
(视频长10分21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嘉宾介绍


刘心武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
◆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而闻名文坛,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014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2018年推出儿童读物《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

文字版




少儿读《红楼梦》先要练好童子功
谷:刘老师,大家都知道您是对《红楼梦》有自己的看法,对《红楼梦》的整个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您把《红楼梦》推广给我们的小孩子去看了,这本书《刘心武爷爷讲红楼》出版了之后外界您收到的一些大家对这本书的反应怎么样?
刘: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有系列的讲座——《揭秘红楼梦》,发表了很独特的观点。从秦可卿这个角色入手,去层层拨笋,揭示这个人物的原型。那么现在有人担心说,你现在给孩子推广《红楼梦》,你会不会把自己个人的独特观点,通过这个办法灌输给孩子,这不就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了一面之词吗?所以针对这个担忧,我这次和天地出版社的合作,就是《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那么这不是央视的我的那个讲座的一个儿童版,完全抛开了我自己个人在红学研究方面一些独特看法,尽量不讲一己之见,而是把这个百年来人们对《红楼梦》的这个共识加以这个铺排。我把它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深为浅,我把它叫做给孩子们练一套阅读红楼梦的童子功。


对待外界批评还是"有所谓"
谷:您上了央视之后面对了来自方方面面的一些质疑,经过了那么多年之后,您对这种质疑是不是已经觉得无所谓了?
刘:有所谓。有所谓的意思就是说要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要在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己的论述。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谷:在中国的经典的著作里,其他的一些经典著作,您会不会也做这样的一些普及的写作。
刘:不会。我没这个打算。其实这两年我在《金瓶梅》研究方面我是有很多成果的,因为《金瓶梅》在中国的书丛当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就把它很简单看作是一部黄书、淫书。其实《金瓶梅》的文学价值非常之高,而且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刘心武谈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班主任》
谷:《班主任》是代表伤痕文学的真正的第一本小说出来的,现在再看1977年,您那时候出的这个作品,到现在40多年了。这篇小说到现在见证了真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这篇小说你是怎么再来看他的历史价值?
刘:它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再确定改革开放的路线之前,在这样一个时期产生的。所以它是从我个人来说是出自真心的发出了一种呼唤。而这种呼唤也是全社会很多人在心里面都有的,就希望我们社会生活中发生一个变化,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和四种文化切断联系。这四种文化是,第一,中国的古典文化。第二,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这个现代文学所代表的文化。第三就是1949年到1966年上半年,新中国的文化。更重要第四种就是外国文化。小说里面有一本外国小说叫《牛虻》所象征的外国文化。那么四人帮他们就把我们的孩子和这四种文化的联系全都切断了。他只剩一些孤立,你比如说古典文学,他只承认《红楼梦》,因为毛泽东喜欢,所以呢还可以予以一定程度的肯定。那么五四以来的作家里面只剩下一个鲁迅被肯定,那么建国以来的只剩下一个浩然被肯定,其他基本上统统都被否定掉了,外国文学基本就一扫光了。那么这是不行的,我们的民族的下一代不能够和这四种文化切断联系,《班主任》发出一种呼唤,就是救救孩子。所以当时为什么激动人心,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处在四种文化都被切断的情况下,不光是孩子,成年人也是一样。所以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了改革开放路线,就恢复了四种文化联系,那时候新华书店就开始重新印四种文化的书,人排大队去买。




刘心武首次揭开创作谜底
谷:说到您的作品,大家都会记住您的《钟鼓楼》这本书,那时候也是反响挺大的,大家觉得是不是受《尤利西斯》的那一套意识流的影响,那时候写这本书的时候,您没有看过这作品?
刘:这本书产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世纪80年代的中期,中国文学界现代主义大行其道。当很多年轻的作家或者中年作家追逐现代主义时候,我自己自觉地浅尝辄止,有限地汲取了一些现代主义的营养,而更多的我是暗暗地走向后现代主义。什么叫做后现代主义?因为我比较早就能够出国访问,我是大概中国作家里面最早能到国外访问的一个作者。那么在1987年我在美国的时候,在圣地亚哥就是圣迭戈,我就第一次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震撼,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它首先不是出现在文学界,出现在建筑界,什么叫做后现代主义,叫做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的并置。我写《钟鼓楼》,我不搞现代主义,我要更超前,我是后现代主义。所以你注意《钟鼓楼》它虽然是同一空间,空间特别小,就是钟鼓楼那地方的一个小的一个杂居院落里面坐了很多家人。但是我从早上5点讲到下午5点,我把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全搁进去了,这就叫做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的并置。现在我把这个谜底揭开。所以它是很独特的作品。现在有一批90后和00后的很年轻的人开始注意到我这个作品。他一度在现代主义特别兴旺时候,它是一个被遮蔽的作品,他不是很引人注意。有人注意是像莫言啊他们这种作品。

谷:后来你的纪实文学《519长镜头》的那种长镜头的写法,你能不能给我们的粉丝们也分享一下你当时的那种创作?
刘:我那个时候就开始对超级现实主义感兴趣,什么叫超级现实主义?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绘画作品当中。在改革开放后有一幅油画非常著名,叫做《父亲》。他是什么特点?他就比那一般的那个照片还要厉害。他把老人脸上的每一个纹路,每一个斑老年斑、每一个牙锈都还原,而且放大,无限放大。它其实也是受到这个西方文化艺术发展当中的一个环节,叫做超级现实主义。《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所以那个时候在文学上怎么办?文学上我也就是有新的尝试。 就是搞纪实,我创造一个文体叫做纪实小说,它是小说,但是它又严格纪实。我当时一共有三个系列作品,《519长镜头》是其中之一,还有一部叫做《公共汽车咏叹调》,还有一部叫《王府井万花筒》,这种手法是延续到2014年我出的新的长篇小说《飘窗》,《飘窗》就是一部延续我这个追求的一部作品,它是非常精准地去捕捉当下的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平常不被人注意的那些人和事,我用最精准的方法把它拎出来以后,可能反而会使一些读者感到震惊。




刘心武表示不透露写作计划
谷:您还会有长篇的这些计划吗?
刘:新的长篇正在着手,但是写得很慢,因为年纪大了。《飘窗》就是2014年出版的,是在这个《揭秘红楼梦》系列之后的一个长篇,而且在之后我也有中篇,也有短篇小说。只是说因为我这个红楼这个事儿闹大了,就是响动太大,所以自我遮蔽。所以经常有记者问我,刘老师您还写小说吗?我立刻拿一本,呦,你还有这个小说呢。其实我一直在写,年年在写。

谷:能透露一下您的新的作品吗?
刘:不,不透露。


刘心武:绘画作品从我心中涌动而出
谷:您的绘画也好像在你的一些作品中也经常看到,这些作品也是挺有意思的。
刘:我主要是画一些田野写生的水彩画,尺寸都比较小。而且我不认为自己这个是什么成熟的,或者是出色的绘画作品。但是它从我心中涌动而出,所以配在我的这个文字里面,有时候觉得还是挺好的。 所以在我的几本散文集里面都是配我自己的。添一些什么水彩画。


——有POWER访谈

POWER_SHIDIA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