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1月1日星期三

曾慧燕:中國文學評論巨擘夏志清安祥辭世

夏志清与曾慧燕
添加图片说明
夏志清


記者曾慧燕╱紐約專訪

世界日報推出傑出華人系列專訪,被譽為「中國文學評論巨擘」的哥倫比亞大學退休教授夏志清,也是系列專訪的人選之一。有鑑於高齡93歲的夏志清因心律不整,近年多次進出醫院,世界日報的專訪計畫幾經周折,最後敲定在10月30日進行。沒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

當天專訪進行了兩小時,夏志清戴著氧氣接受訪問,雖然他非常健談,此前看過本報提交的採訪大綱,也表示「很欣賞」,但就當天訪談來看,他的思維已不大清晰,答問未能連貫。有賴他的老伴王洞在旁協助,訪問才得以完成。但夏志清仍顯露一貫的自信,充分肯定自己在挖掘作家方面的「慧眼」,認為自己非常「了不起」。

當天專訪問答摘要原本要再請夏志清夫婦過目。沒想到兩天後(11月1日)他因流鼻血不止送醫,之後數度進出醫院和安老院之間,直至12月29日安詳辭世。

夏志清在中國現代文學評論的歷史定位,外界早有定論。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當年旅美期間,遍訪美國各界華人傑出菁英,1971年出版的「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當代名人訪問錄」,夏志清與他所力薦的小說家張愛玲、外交家顧維鈞,名建築師貝聿銘等留美19名人同時受訪,現代文學批評論點廣受外界矚目。事隔42年,一代文評論巨擘夏志清再度接受世報「傑出華人系列專訪」,傳承歷史,意味深長。﹕

記者曾慧燕╱紐約報導

「我們對中國文學的認識,來自於夏志清。…。今天重讀中國現代小說,不能忘記夏志清先生!」

中國現代文學權威、哥倫比亞大學退休教授夏志清12月29日傍晚在紐約曼哈坦Jewish Home Lifecare安老院安詳辭世,享年93歲。兩岸三地文學界人士,對夏志清的逝世同表哀悼。他生前最器重的文學大家、哈佛大學教授王德威,目前人在台北訪問,得知噩耗也深感悲痛。

夏志清作為文學史家,最重要的貢獻是「要讓活埋歷史的作家重見天日」,他並以對優美作品的發現與批評為一生的首要工作。在他的推動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美國成為顯學,他的草創之功,不可磨滅。

夏志清1961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面世後立即成為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熱門書,也是歐美不少大學的教科書,文學界形容此書「不亞於一次文學革命」,從此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才得以進入西方高等院校。由於當時正處於西方與中國大陸的冷戰時代,資料取得有限,無法作到全面性觀照,雖然此書歷史感略嫌不足,但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領域,卻具開創性地位,從中發掘錢鍾書與張愛玲、沈從文等作家。

文學界公認,如果沒有夏志清出版《現代中國小說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可能少了沈從文、姜貴、張天翼、張愛玲、錢鍾書的名字。正是由於他的極力推崇,這些作家從此登上世界文學舞台。

夏志清作為「登高一呼」給予張愛玲文壇重要地位的文學評論家,小說史不僅深入介紹張愛玲成就,並肯定她的地位在多數「五四」作家之上。張愛玲從此進入現代中國文學史的經典,先在海外、台灣,然後在中國大陸成為大熱作家。2013年3月,夏志清在台灣聯合文學出版出版「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再度引起文壇矚目。

夏志清太太王洞30日對本報記者表示,丈夫走了,雖然她很難過失落,唯一安慰是,夏志清應該是在睡夢中去世的,沒有任何痛苦。

她說,當天下午3時,她去看望夏志清時,還給他餵食,他疲弱地對她說:「我很累,我要走了。」當時王洞不以為意,表示晚上再來看他。沒想到這是他臨終前最後一句話。

當晚6時30分,王洞再去安老院看夏志清,叫他不醒,才發現他心臟已停止跳動,手心還有微溫,其時院方還渾然不覺,醫護人員本欲施行心肺復甦術,但由於醫生表示夏志清器官已衰竭老死,王洞不忍丈夫再受苦,簽字同意放棄搶救。

王洞估計夏志清去世的時間,大約是在下午4時30分至6時30分之間,男看護告訴她,4時30分左右,他還看到夏志清睜開眼睛看了看他。

是於11日1日流鼻血不止,王洞把他送入哥倫比亞醫學院附屬醫院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l Center治療,之後,他數度進入醫院和安老院之間。12月20日,他出院後,再被直接送往安老院,直到12月29日安祥辭世 。

夏志清的後事,將待王德威1月中旬返美後再作最後決定,哥倫比亞大學也表示將為他舉行隆重的追思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