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刘云评《离魂历劫自序》(作者:苏晓康)

图:苏晓康(右)与夫人傅莉(蔡淑芳摄)


今天,我想跟各位听众介绍一本令人感动的好书。这本书不是讲英雄豪侠为国为民舍身取义的伟大故事,也不是细述海枯石烂的爱情,而是录下一个男人有血有泪的谦卑诚挚告白书。这个男人不是街道上随意的一个人,而是一度令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欣赏,八十年代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纪录片《河殇》的总撰稿人苏晓康!



已成为禁片的《河殇》早在八十年代,因对中国文化的批判致反思,莫不叫当时的学术界拍案叫绝,更一度在校园里牵起"河殇热",诱发大学生热切讨论中国的未来,中国已故总理赵紫阳当时并没因作品的批判而禁播,相反,他对作品予以赏识,中央电视台更两度重播该作品。苏当时的名声响彻云霄。



万料不到,1989年六四事件,赵紫阳被批判,《河殇》这部作品亦被受抨击,指控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丶"虚无主义"的思想,苏在六四事件中更被中国政府指控为八九
民运的幕後黑手,成为通缉犯,苏被迫流亡海外,与妻儿分离。相思之苦捱了2年後,一家三口终可团聚。1991年,在中国做医生的妻子傅莉带着幼子苏单前赴美国与苏晓康团聚。但1993年,一场车祸,苏一家昏迷,苏晓康昏迷了1周,妻子傅莉却昏迷了1个月,3人里就只有傅莉重创,她除了一只手相对有活动能力外,全身瘫痪,兼丢失语言能力。



《离魂历劫自序》正是纪录了苏晓康面对妻子重创後的心路历程。书里,苏晓康这样形容那段日子自己的状态,他说:"一个精神瘫痪的人,陪护着一个体能瘫痪的人。"而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一段文字,他觉得贴近他当时的心境,该段文字说"希望永远失去了,而生命却单单地留下,而且,在前面尚有漫长的生命之路要走。你不能死,即使你
不喜欢生。"



苏晓康用"精神瘫痪"来形容自己,事实上非常贴切,因为书中细述了他一心只为救妻,不论任何方法,那管是宗教丶气功或针灸等,他都二话不说地去做。



"人在一个那样大,没顶之灾的事发生,你面对时,不会想那麽多;而且也不会去想那麽多的後果。"



那漫长的日子里,他时常严刑拷责自己,字里行间流露无限的内疚与忧郁。



"我就是这个内疚,就这个痛苦,我是非常非常内疚,某一个程度上就是我的动力,因为我认为是我造成的。"



令到苏晓康神伤歉疚,忧悒万分源於妻子傅莉当时正值壮年,兼为了他,放弃医生工作远赴彼邦过着流亡的生活,且一度沦为干粗活的工人,但是,傅莉并不甘心,克服语言障碍考护士。未料,成绩仍未公布便遭逢不幸。



书中除了刊载苏晓康一家的相片外,更夹杂了妻子在他流亡时,给他的信函。当中既可看到她坚强的一面,但也见到脆弱的时候。但是,苏晓康眼中的傅莉性格"好胜",亦因为这性格,她的身体渐渐恢复,她的康复除了靠自己的意志力外,苏晓康认为也有一股推动力



"我实际上在这廿年中,不是说一种很重,也可以说是在一种轻微的忧郁中,我觉得我很失败,让我太太拉进内,这一点某程度上,也是支撑我帮她复健的力量。"



傅莉的康复程度,苏晓康说已可达自理的状况,不过,外出时仍需有人陪伴,儿子亦继承母亲的衣钵,在美国做医生救人。但是,他的心仍被悲痛重重的压着,怎料,这也成为他的一种动力。



"现在,悲痛成为我一种力量使我可以去写比我以前还好的文字。"



不过,悲痛也可杀掉人的文字能力。

――RFA

1 条评论:

  1. 顶天立地的汉子,才华横溢的作家。我们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