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陳光誠事件:中國大輸 美國小勝(胡少江)

图为五月十五日美国国会举行陈光诚事件第二次听证会,会场上悬挂着声援陈光诚的墨镜照拼图



无论中国官方媒体在事件发生之后对美国使馆进行何种的谩骂似的攻击,但是人们不会想像美国人会走进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去寻求正义和保护。

  中國官方對此案萬般無奈
  近兩周來,中國盲人人權活動家陳光誠這個名字頻繁地登上世界主流媒體的頭條。即使是在媒體被嚴密控制的中國大陸,在外交部發言人數次蒼白無力地「無可奉告」之後,這個長期被封鎖的民間人權活動家的名字也登上了中國的官方媒體。雖然他們對陳光誠發出的是邏輯混亂的謾罵和誹謗,但是被迫刊登以持不同政見者為中心的重大事件,這在中國的官媒是極其罕見的,由此可見中國官方對這一事件的萬般無奈。
  陳光誠事件既簡單,又複雜。說它簡單,是因為事件的來龍去脈情節簡單,邏輯也清楚:一個在法律上應該完全自由的中國公民,而且還是一個行動不便的盲人,卻被中國政府不加任何解釋地軟禁在家中。不僅他本人,而且他的太太、孩子和近親屬都失去了人身自由。在國內外地人權活動人士向中國政府反復呼籲不見任何效果之後,這個盲人奇蹟般地逃出了重重「哨卡」,跑到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駐北京大使館請求幫助。
  說它複雜是因為事件發生的時間十分微妙。第一,事發正好在今年的美中戰略對話之前,它不僅逼迫美、中兩國高層迅速面對這一事件和事件所反映的中國人權狀況,而且還大大沖淡了這次戰略對話的其他主題;第二,陳光誠尋求美國駐華使館的保護,發生在原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尋求保護不久,王立軍事件直接引發了一場中國政壇大地震,那次地震至今仍然餘波未了。第三,這兩次事件的發生都在北京緊鑼密鼓地為高層換屆進行幕後交易的關鍵時刻,對中國高層人士安排的衝擊不可小覷。
  胡錦濤溫家寶都不好受
  正因為如此,不難看出中國執政當局是陳光誠事件的最大輸家。一個盲人進入美國使館,使現政權粉飾太平聲勢的一切宣傳都化為笑柄;使得世界輿論再次聚焦本來就臭名昭著的中國人權狀況;使得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所謂「維穩」能力效果產生更加深刻的懷疑;使得中國政府再次在與美國高層博弈的談判桌上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那些支持陳光誠逃亡的持不同政見者在陳光誠事件中和事件曝光之後十分活躍,這也使中國政府倍感尷尬。
  陳光誠在美國使館發表錄像,直接向多次許諾推進中國民主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喊話,要求溫家寶兌現諾言,查處違法監禁和迫害他及其家人的官員,公佈圍繞他發生的所謂維穩開支和腐敗內幕。陳光誠的喊話對象是一向只負責經濟事務的中國總理,而不是負總責的黨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胡錦濤,也不是負責內務司法的周永康。不知道關係緊張的中共高層之間如何解讀這一現象。我想無論是胡錦濤還是溫家寶都不會好受。溫家寶必須面對政治改革的試金石,而胡錦濤等人反對改革的名聲再次板上釘釘。
  中國人在兩種制度間作出選擇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國務院和駐華大使館在處理這一事件中並非盡善盡美,尤其是在陳光誠滯留美國使館期間顯得有些急於與中國政府妥協。但是總體來看美國還是贏家。首先是,中國的高級官員和普通民眾在危難關頭不約而同地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反映了中國人在集權制度和民主制度之間所做出的明確選擇。無論中國官方媒體在事件發生之後對美國使館進行何種的謾罵似的攻擊,但是人們不會想像美國人遇危難時會走進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去尋求正義和保護。僅僅是這一點,就足以顯示兩種制度孰優孰劣。
  在我看來,美國國務院和駐華大使館在處理這一事件的過程中總體來說面對中國政府是堅持原則的,也體現了對當事人意願的尊重。作為一個國家,美國無疑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的政客中也有不少人主張對中國政府妥協,技術官僚們也會狹隘地為了交往的方便向中國妥協。但是,在原則問題上,面對國會、面對美國人民,美國政府必須遵從保護人權的核心價值,必須對獨裁政府說不。美國政府在處理陳光誠事件中是恪守這些原則的。這對全世界爭取自由、反對暴政的人們是一個鼓舞。



――原载《动向》杂志2012年5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