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11月22日星期二

梁京:中国东亚外交危机的深层原因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center, stands as leaders get in place for a group photo at the East Asia Summit in Nusa Dua, on the island of Bali, Indonesia, Saturday, Nov. 19, 2011. Pictured from left to right: Philippines President Benigno Aquino III; Indonesian President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Brunei Sultan Hassanal Bolkiah;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yanmar President Thein Sein; Chinese Premier Wen Jiabao; Vietnamese Prime Minister Nguyen Tan Dung._AP

2011-11-22

明知奥巴马亚洲之行来者不善,中国却刻意保持了低调。这与2008年的不可一世形成鲜明对照。不过三年,中国人似乎早已把当年挥舞国旗的记忆抛到九霄云外。这也不难理解,人都有尽快忘记自己愚蠢失态的本能。

但是,中国当权者并未放弃当年的思维方式。新华社通过《China Daily》发表学者评论,把奥巴马亚洲之行的目的解读为要围堵崛起的中国,维护美国霸权。这种只能骗己却不能欺人的老调,恰恰支持了奥巴马在夏威夷对中国领导人的嘲笑:他们还不能像成人那样面对现实,面对自己。

那么,什么是现实呢?最重要的现实之一,就是美国正在经历多年来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此时美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就是要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奥巴马上台以来,不惜“忍辱负重”,竭力讨好胡锦涛,讨好中国。既然如此,为什么转脸选择在此时对中国咄咄逼人呢?对此,中国精英“亲美”势力的标准解读,就是国内政治需要。一旦奥巴马连任,调门马上就会变。这虽然不无道理,但也回避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此次奥巴马对中国领导人的抱怨,有不少肺腑之言,有些话已经超越外交辞令,真实地反映了奥巴马与中国领导人直接打交道的沮丧之情。

奥巴马一定体验到,与中国高层的对话,就像拨通自动应答的电脑对话,毫无实质意义。当然,人毕竟不是电脑,奥巴马不难从中国领导人的表情中看到,这些人不仅完全没有道德自信,而且对自己在国内的控制能力,对中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再自信。奥巴马可以比中国的普通民众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领导人的真实面目,他看到了这些专制政治游戏的胜出者心智贫乏,看到他们的无知、偏执到不可救药。而这些人却掌握著如此巨大的权力和资源,奥巴马作为一个民主国家的领袖,不可能不从中看到了中国的特殊威胁。

奥巴马的这种认知,得到了两方面的强化,一个就是中国的人权状态和政治危机加速恶化。中国的内部危机既可能促进变革,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把极端势力推上台。对此,美国不能不防。事实上,亚洲各国对这个危险比美国更为敏感,不仅因为他们离中国更近,利害更直接,也因为他们对中国的真相、对中国可能的威胁了解更深。东亚各国中,第一个提出要美国重返亚洲的并非别人,而是新加坡的开国领袖李光耀。身为华人的李光耀虽然与中共领导人交往极深,但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非理性的中国政治游戏可能带来的巨大人祸。

对于李光耀带头呼吁美国重返亚洲制衡中国,中国领导人为什么不敢发怒?中国领导人为什么如此敬畏李光耀?单纯从利益的角度很难解释。中国领导人心里明白,新加坡的国家利益需要中国强大,但不希望中国一家独大。但许多还不能摆脱自我中心思维的中国人对李光耀却无法理解,对中国亚洲外交,尤其是南海问题上陷入的困境也无法理解。他们想不通,为什么中国强大了反而更加被动。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推论,许多人认为要不是中国崛起遭人忌恨,就是中国领导人无能,卖国保位。

中国在东亚,尤其是在南海周边陷入外交危机,最深层的原因不是中国武力不够强大,也不是中国有过分的利益要求。中国的武力足以摧毁南海周边各国,在利益上,中国也愿意作出重大让步。问题的实质在于,中国作为该地区的第一强国,所持的还是早已陈腐过时的秩序理念。这种理念在国内和国际都不可能带来公平,因而不可能带来持久稳定。

事实是,只有公平的游戏才是多赢的游戏,因此,在一种大家都接受的公平秩序中,中国可争到的利益远比现在多。而不公平的游戏,即使中国大幅让利,也无法消除内生的巨大风险。

现在,连缅甸领导人都算明白了。麻烦的是,许多中国人还沉浸在“万国来朝”的旧梦之中。其实只要此梦不醒,美国也不可能像希拉里所说的那样带来公平秩序。那为 何东亚各国还要欢迎美国呢?因为唯有美国才可能阻止中国人发疯,免得中国在自焚玉石之时,把周边的邻居也捎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