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廖晓英女士谈对中西教育方式的个人感受(附何清涟书评)

《小学还能这样上》内容简介

这是另一种教育哲学和学校生活,也是另一种文化洗礼和成长经历。说的是小学的故事,但意义不限于小学——谁不是从小学走来?有不一样的小学,就有不一样的社会;能够那样上小学,就能那样上大学。不能生产科学大师的教育,固然是失败的教育;为了培养大师而不顾其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教育。学习应该是愉快的、能动的、深入生活细节的、贯穿人生始终的——有没有一种小学教育可以比较成功地培养出这样的学习者呢?
廖晓英这本书,胜在细节,胜在具体,胜在切身,胜在故事——那是母亲的眼光和笔融;然而,也是这本书,它还胜在理念,胜在高度,胜在深入,胜在回味——这是哲学博士的观察和思考。读起来让人愉悦,读过后让人沉思——作者看来也已经习得了加拿大小学教育的真髓:学习也是玩儿,快乐并不浅薄。不光要给孩子们童年,我们恐怕也要努力找回自己的童年吧?这种寻找,不妨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专家推荐
家庭是亚洲社会的细胞,个人是西方社会的细胞。在西方,每个人的小学教育就是细胞形成的过程。读懂了这个过程,就基本上读懂了这个社会。廖博士用母亲的细致、学者的敏锐、文人的笔法为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小孩教育的故事,一个父母、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可读、必读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发现自己对社会、教育和人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吴伟平博士(著名语言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新亚语言教育中心主任)
读这本书,你会觉得遗憾,自己或下一代未能领受如此富有乐趣、开发潜能、培育全人、丰富生命的教育;读这本书,你会减少遗憾,廖晓英充满图像、细节和实例的全景式记录,细致而深入的观察,将带你体验近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感谢作者,让读者能在轻松而不断感悟的阅读中,弥补所受教育的缺陷,经历成长!
——冯媛 ( 著名女性问题专家,《中国妇女报》前总编辑助理,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妇女研究中心负责人)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而人的终极追求是幸福。当我们高喊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我们却忘记了幸福的意义和价值。如作者所言,在最容易获得幸福的童年尚不知幸福为何的孩子,何谈终生幸福。让我们在孩子幸福的前提下思考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吧。我们相信:“儿童幸福,国家不输。”
——李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媒体评论

通过廖博士记录的两个孩子的观察日记,看得出来,加拿大小学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简单易做。我更深深地读懂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加拿大的教育如此成功、完美,就是赢在了细节上。而这些细节的背后是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尊重,他们注重每个孩子的全人发展,把培养孩子做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蕴含在教育的每个细节处。
——摘自“赢在细节的加拿大小学教育——读《小学还能这样上——中国妈妈眼中的加拿大小学教育》” 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 王艳芳,
在书中,作者以学者的眼光,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孩子在加拿大小学的求学时光,描绘了最真实、最鲜活的加拿大小学生活。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加拿大的小学生是快乐的,“科学教育”是浅显而实用的,“社会学科”重在教孩子做人,“艺术教育”是学习、欣赏和表演的完美结合,体育重在团队精神的培育,各种节庆的教育资源也都充分挖掘了出来。对教师而言,育人和教书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对家长而言,家校合力的发挥也到了极致。
——摘自“小学居然还能这样上”  镇海区精英小学  马虹亚老师推荐http://daily.cnnb.com.cn/dnsb/html/2011-09/03/content_359961.htm
《小学还能这样上》这本书,行政官员应该读一读,然后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家长应该读一读,及时转变人才观念、人生观念;老师更应该读一读,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教学工作经验可以借鉴。那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小学,我们也可以“上得起”。
——摘自“这样的小学,我们暂时‘上不起’ ” –读廖晓英的《小学还能这样上》作者:生命比岸


2011年 11月 10日
采访廖晓英女士谈对中西教育方式的个人感受
法广作者 尼古拉

拥有法国巴黎索邦二大新闻学专业博士学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学位的廖晓英女士精通多国语言。廖晓英女士目前与其先生、知名学者吴国光教授及两个孩子一道生活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廖晓英女士在今年夏季以教育观察笔记形式推出了一部中文新著,题为《小学还能这样上》,从一位中国妈妈的角度审视西方的少儿教育模式,并以此反思中国社会的少儿教育方式。就此,本次《中华世界》对廖晓英女士进行采访。
RFI : 能否介绍一下您出的新著《小学还能这样上》的内容好吗?
廖晓英:“好的。我这本书写的是我的两个孩子在加拿大上小学的经历。我的两个小孩来到加拿大的时候,正好一个上一年级,一个上二年级。小的还赶上了进法文班。就是说,用法语教学的课程。这本书一共分为十三章。我从他们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写起。追随他们每天上课的内容,然后具体的讲了他们在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活动,其中讲到他们设置的课程和这些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做法。也讲到了学校里关于对孩子心智培养的内容。比如说,关于讨论怎样面对来自同伴的压力?怎样进行防火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还有怎样进行性教育?怎样把教育予以欢庆节日之中?还有学校里怎样开展象募捐这样的公益活动?家长怎么参与学校的管理?配合学校,还有老师怎样对待孩子等等。。。”
RFI : 您刚刚提到孩子上法语班,能不能谈一下您介绍的是加拿大哪个地方的情况呢?
廖晓英:“我们在最西边的这个省,这座城市叫维多利亚。这边的公立学校有两种班,一种是英文班,另一种是法文班。英文班用英语上课,法文班全部用法文教课,但是,参加这个班的孩子都是当地母语为英文的孩子。”
RFI : 哪您的孩子当时是从中国到加拿大,还是从法国到加拿大的呢?
廖晓英:“他们是从香港过来的。”
RFI : 上法语班的课是您选择的,还是事先征求过他们意见的呢?
廖晓英:“那时他们还小。我们一到这里就听说这边的法语课程特别好。据说,在世界上有一写语言专家专门追踪他们的课程。据说,加拿大用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课程进行的非常的好。所以,我们也愿意送孩子参加法语课程。而且,我自己也懂法文。所以,我很高兴他们参加这个课程。”
RFI : 这所学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呢?
廖晓英:“公立学校。只有公立学校才有这个法语项目。私立学校法语只是做第二外语来学。”
RFI : 让孩子上法文班,这与您自己以前也学过法语有关系吗?
廖晓英:“那当然;因为我自己会法语。当然,我也希望我的小孩会说法文。在中国,我从十岁开始进入外语学院的附中,是一个外语学校。我在那里开始学法文的。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学法文的,法文专业毕业的。然后,我在90年初到法国。在巴黎第二大学的新闻学院继续读博士学位。”
RFI : 那就是,你有中国和法国两地的学习经历,而您的孩子则在香港受过教育,然后又在加拿大接受法语教育,是这样吧?
廖晓英:“对的。在香港的时候,他们是在英国国际学校上学。所以,接受的是英国式教育。”
RFI : 哪透过您家庭的经历,能否比较一下中国教育和法国教育有何差异?
廖晓英:“我对法国教育是到了法国以后才第一次进入西方教育体系,接受西方教育。哪个时候是处于高等教育的后期,学习怎样做研究。那时,我就觉得法国的高等教育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老师很重视让我们、教我们研究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介绍大量的流派和观点。所以,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视野开阔。不过,从中小学教育来讲,我是在中国上的小学和小学,还有大学。我对中国的教育有亲身经历。而对法国的中小学教育,我在法国六年和小孩有所接触。但到了香港以后,我还曾经在法国国际学校教过课。我觉得,法国的教育应该是与加拿大的教育更接近。就是说,都是西方教育。因为,法国的中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就开始开始自己选课。上一门课就换一个教室。我当时就觉得说,他们小小年纪,非常自主。另外,法国的语言课程分门别类、非常细致。比如说,有语法课、有练习口语表达的课程。还有阅读课等等。。。我觉得他们对语言教育非常的重视。在法国学校里面,孩子在课堂上也非常自由。自由表达、自由行动和自由参与。我觉得法国的孩子看上去好像不太守纪律,很散漫。不过,这种教育、这种自由可以让他们的思想不受束缚。而且,他们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也非常的多,比如旅行啊!体育啊!艺术啊!还有社会活动也都非常的多。另外,我觉得法国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尊重。对他们的选择也比较尊重。他们不会把自己的爱好、理想强加给孩子,而不顾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等。。。另一方面,我觉得法国的学校里,对孩子的惩罚制度,让调皮的孩子科后抄书,这有些象中国的传统做法。还有,法国实行高中文凭毕业考试,这也有些象中国的高考制度。所以,我觉得有些类似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讲跟加拿大这边更相近。就是说,从方法和理念上来讲,跟加拿大更接近。”
RFI : 就您孩子的香港英式教育和加拿大的法语班教育是否也有差异?
廖晓英:“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讲不太大。我觉得加拿大因为整个社会环境是西方环境,而香港的英式教育只是在学校里,但是出了学校的门,就是香港环境了。所以,大的教育环境不一样。”
RFI : 刚刚是从形式上谈,现在从效果上谈,您觉得是西方教育还是中式教育更有效果呢?
廖晓英:“应该说,中国的这种教育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且是‘满堂灌’的这种教育。然后,课后是大量的重复性的练习,对于现成的知识是死记硬背。而加拿大是不强调这种东西的。所以,这里很多华人都抱怨说,加拿大小学不学东西,没有功课,天天都是玩。其实,在加拿大上小学确实有些象在玩。就象我书中所讲到的。比如说,学习动物的生长过程,老师就在教室里养三文鱼,让孩子亲眼看鱼卵这样变成小鱼。比如说,进行营养学教育,小孩子就在班里开个午餐会。然后自己动手做三明治。一边吃,一边听老师讲解食物的构成、成份等等。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给孩子增添了很多的学习乐趣。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随时随地的诱发小孩子们的探索知识的好奇心。我觉得这种玩,一点也不简单,也不浅薄。而且,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并不极于把答案告诉大家。而是给孩子们一些方法和途径。让他们去学着寻找答案。这个我觉得,他比单纯接受知识本身更重要。如果小孩拿到了打开知识宝盒的钥匙,那么他们就可以自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还有就是加拿大的小学,考察孩子不是只看分数。不是用分数这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孩子。而是他们很承认孩子的差异。然后从兴趣、能力,还有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考察小孩。他们也特别重视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在艺术、体育等多方面都进行尝试。还有最重要的是,在加拿大,学校被看作孩子进入社会的开始。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光是让孩子学习知识,同样小孩子也要学习结交朋友,处理人际关系。比如怎样分班?怎样教朋友?怎样对待同伴?在加拿大,这个教学里面也有很多关于孩子们所遇到的、成长中各种难题的讨论。还有公益活动也是小孩经常参加的。就是说,教育也包括让孩子们学会关心社会,并且从小培养他们为社会服务的公德心和相应的能力。” 

【附】何清涟:以人为本的教育

——读廖晓英《小学还能这样上——中国妈妈眼中的加拿大教育》


移居西方国家的华人,大都很清楚移民国的教育制度与中国有着太多的不相同。但鲜有人动笔从细微处落笔系统地加以介绍,廖晓英女士这本《小学还能这样上——中国妈妈眼中的加拿大教育》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重在培养自学能力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古代教育还是近现代教育,都甚少考虑到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教育环境,无论是贵族平民,几乎都是是通过艰苦磨炼的方式,让孩子接受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知识。现代教育虽然不象前代那样使用戒尺体罚,但学习过程同样甚少快乐。中式教育所缺少的快乐,正好是西式现代小学教育的长项。
作者通过细节的展示,让读者非常直观地领略到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加国教育注重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而不是中国老师在课堂上那种沿袭了一代又一代的灌输式教学。以每种教育都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为例,加国的老师会努力变着花样将拼写词汇这种反复训练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练习中自学,在自学中练习。这种方式远比中国那种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生词N遍有效且有趣。与中国最不相同的是,加国小学的语言训练基本上是让孩子围绕自己生活进行,让他们描写所见、所闻,所想,而不是中国那种方式,即让学生们对教科书里的英雄与领袖人物发表感想,那些人物的行为模式完全与孩子们眼睛看到的不一样。
老师的创意很多,各科协作也非常紧密,小学阶段教小孩上几何课的方式值得中国借鉴,学习平面几何时会让孩子们画画时采用几何形,并让他们在语文写作中用刚学到的几何知识描述图画,在教立体几何时会让孩子用各种几何形拼装机器人并拿到课堂讲解,将几何课的学习变成了艺术创作。在学习天文知识时,老师特意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科幻世界,要他们通过种种活动来假设完成一次宇宙旅行探险,孩子们分别扮演探险过程中的不同角色;科学小实验更是让孩子们各显神通。
这种教育特别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力之母。数年前曾有一个国别教育调查,在21个接受调查的国家当中,中国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国内讨论这个报告时,一致认为是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除了各种知识与生活技能、社交能力的学习之外,作者专列一章谈小学的社会科学教育。加国的社会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比如学习如何处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值得中国人参考的是,这部分教育当中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与中国大陆的完全不同,并无热爱政府及执政党与领袖之类的说教。权利部分的内容有:自己的名字和国家、有朋友,玩乐,有住所、吃得饱、穿得暖;过和平的生活,有干净的水和空气,接受教育。而义务部分则包括:保护环境;倾听父母、教师和发言人的说话;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认真做家务;遵守安全规则;按时回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项目看起来简单,却包含了一些基本人权,如生存权、环境权、受教育权等,而且也教育孩子们懂得权利与责任、义务相关连,以及应该如何遵守规则。加国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针对孩子认知能力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育。我注意到书中一个细节:从小向孩子们进行节水教育,通过阅读《浪费水的代价》及各种使用水的方式,让孩子们全方位了解水与人类的关系,水的性能。考虑到加拿大是个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仅安大略省的可饮用水的拥有就占世界可饮用水的储存量的三分之二,这种教育,可算得上是“居安思危”了。
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加国小学教育的又一特点。加国小学注意将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编在一起,有利于培养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的相处能力,比只和自己同年龄的孩子相处具有更大的挑战。学校教育指导孩子如何在学习中面对同伴压力,讲授防火等基本生存技巧,以及孩子们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些课程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抵抗伙伴之间的压力和果断采取行动的能力。
我特别欣赏西方教育中那种鼓励孩子展现自己能力的特点。作者详细记述了加国学校教育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个机会在作者小儿子班上称为“每周之星”,每位学生都会在学期的某一周成为“每周之星”。在这个“一切有关我”的一周里,孩子可以把自己的特殊收藏、体育用品、喜欢的书、特殊人物的照片等带到学校来,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成长、家人兴趣与爱好;将来理想的职业是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种教育让孩子们相信自己是社会中独特的有价值的存在,给人自信。中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以服从为特点的集体主义精神,几乎完全忽视个人价值,而教师也习惯于将给学生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作一种特殊待遇赐给学生,凡学生自主的表现则贬之为“好表现”、“爱出风头”,这种恶评很能摧残孩子的自信。
教育是人类文明衍伸并不断提升的基本手段,但“人是工具”与“人是目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加拿大教育的人本精神,即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将人培养成工具,即中国常说的“人是生产力”,而是人如何通过教育完善并实现自我价值。


小学教育是人生重要的起跑线


人的社会化过程完成要在16-17岁左右,但许多重要的习惯养成却依赖于幼儿及少年阶段,因此小学教育是孩子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水平与引导能力,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中国的小学教师,无论是自身还是社会,都将这个职业视之为“孩子王”与“初级教书匠”,甚少有人想到这个群体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孩子在人生起跑线上的重要性。加拿大不象中国那样,将教师视为实施国家教育目的工具,非常尊重老师在教学过程的独创性。与美国一样,加拿大并无统编教科书之类,由教师按照省里制定的教学大纲自主选择相关的教学材料,安排课程的内容与进度。小学师资对自己的职业也很尊重,非常注意提升自身修养与积累各种教育资源。不少人注意自身的终生教育,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朱赛特女士在执教几十年后,以50多岁的“高龄”到维多利亚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教育。
读完这本书后,我完全赞同作者对教育的总结:“什么叫好学生?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什么叫好老师?善于观察和把握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什么叫好学校?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社交能力和各种生存技能。”
晓英曾在法国专攻新闻传播学,现在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她又是一位全心全意关爱孩子的母亲,这一人文禀赋及职业特点,使她这本书既有不俗的专业视角,又有大量非常丰富的细节。在书中,她对加拿大教育所依托的社会环境、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如何与家长互动并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都有详细的描述与精到的见解。就算是一个专业教育考察团对加拿大小学教育做系统的考察并写出报告,我相信在生动与直观上也无法超过这本书。我的儿子出国时已过11岁,并未在美国接受小学教育,阅读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我由衷地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案头书,因为这本书能够为他们打开一扇风景优美的窗户,促使其思考教育的人本意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