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梁慕娴:小心地下党潜入港府

-- 一宗吊诡的委任事件

香港特首办主理八名副局长及九名政治助理任命一事,弄得满城风雨。传媒及民主派对十七名新官员的国籍,薪酬,穷追猛打了多个星期,最后竟演变成一出诡谲无比的讽刺剧。

事情应从“高官问责制”说起。

最近明报刊登了陈智远的中文大学硕士论文(香港政治问责制)。文章认为,问责制目的只是强化(特首)个人管治,授权予特首及主要问责官员之际,没有制衡。 他认为,问责制可能只是特首建立一道防火墙,以纾缓特首所承受的政治压力。结语指出,问责制是一个“形神不全”的问责制,它除了不能问责,更为香港带来延 绵不休的政治争拗。而陈智远的论文导师关信基则认为陈智远的立论没有错,当年的问责制目的:只是加强特首的施政能力。

陈智远当时的结论很有远见,基本上与笔者以笔名梁海涵于2002年在开放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共地下党组织指挥董建华”的要旨是一致的,只不过他并没有把 地下党的因素估计在内,因而未能指出高官问责制的危害性,岂只于争拗这么简单。当年董建华推出问责制,实行所谓行政主导,正是地下党踌躇满志地透过董建华 统治香港的时候,强化特首管治,加强施政功能就是强化地下党的管治。问责制不是为了问责,而是为了在政府架构内建成地下党组织以便箝制特区政府。比较明显 的措施就是行政会议的重组,逐步收回港英高官的权力,扩展特首的权力,并组成一个地下领导核心。

至2005年,首先由马力,曾钰成分别建议吸纳政党人士在政府各局设立政治顾问,而曾荫权则改为由政党代表出任局长政务助理。笔者当时也以同一笔名写下一 篇“党支部建在港府各局”指出地下党意图更进一步扩大势力,蚕食特区政府的野心。现在酝酿了两年后出台的被委任官员,竟是一队杂牌军,没有政党代表,也没 有民主派,事件比前更为复杂了。这个原由地下党设计的强化特首管治的问责制,落到曾氏手中,便必然地利用这次委任扩大之,加固之,发展其马房,政府党,家 臣等,以增强自己的班底。这恰恰说明曾荫权政府是一股自主的势力,而使事情更加扑索迷离。过去抗议董建华的管治,甚至迫他下台等同于抗议了中共,反对了地 下党,现在抗议曾荫权政府却未必是抗议了中共,反对了地下党。这就是事情吊诡的地方。

事件中,中共与地下党人的取态最耐人寻味。记得文革时只要有海外关系就被斗得死去活来吗?根据中共的极端爱国主义思想,容许副局长及政治助理拥有外国国藉 简直是大逆不道,不能饶恕。基本法草委许崇德的话最共产党:“副局长应该放弃外国护照,社会忧虑他们一旦做了坏事,随时拿护照跑掉”。廉希圣更指出“中国 不承认双重国藉,拥有外国国藉的人不能担任特区主要官员,如特首坚持这样做,必须向社会解释其理据。”正宗的中共爱国主义言论就是这样,绝对不容假洋鬼子 当官。但是这次想不到中联办负责人却另有说词,他说:“基本法在起草的过程中,考虑到香港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情况,以及香港居民较复杂的国藉情况,基本法规 定政府主要官员的范围为:各司司长,副司长,各局长,廉政专员,审计署长,警务处长,入境事务处长,和海关关长,因此,三司的副司长必须由没有外国居留权 的香港永久居民的中国公民担任,其他政府部门的副职则没有相关要求。特区政府任命有外国护照的香港居民出任副局长和政治助理,符合基本法规定”。中联办抺 去爱国准则全力挺曾,真是奇事。中共暗里不满却又公开支持曾政府,这里一定有鬼!笔者推断,十七位副局长及政治助理当中有地下党员在内。地下党必须让曾荫 权成功其事,无论他用甚么方法,哪怕任由他扩展其实力,也要把地下党员暗里送进政府的局级岗位上。

其实,香港要成为国际都会,应维持开放宽松的特色,官员中留过洋,入过藉,有何不可?民建联那么爱国爱党不也让持有外国国藉人士当副主席?作为国际人,我 们需要“效忠”的是普世价值而不是单一的政权国族。正如余杰所说的,他亲美国是因为他亲自由民主。在国藉问题上,曾荫权比较寛容,没有那么爱国,他自信没 有违反基本法,只不过是利用了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上的灰色地带,实在是一件自主的,否定中共爱国思想的,使用了基本法没有写的剩余权力,扩阔自治范围 的,更是令中共无法反对的新鲜事物。因此,他够胆说:“以政治凌驾法律之上是愚蠢的”。不过,本人认为这里定有暗中交易,因而只能遮遮掩掩,无法光明磊 落。所以,跟进追查他们的黑箱作业,比如谁推荐了谁的名单,遴选的程序等等都非常重要。曾荫权,陈德霖等人是否自觉到在他们招揽自己的人材的之时也满足了 中共地下党的要求,一举各得之下,正是在出卖特区政府给中共呢?

几个星期来,传媒和民主派人士感觉到事有蹊跷,便锲而不舍地追寻真相,结果却使自己陷于与中共对换了位置,扮演了最爱国,最效忠国家的角色。真是吊诡得很 呀!观察事情的发展,我觉得,究竟有多少地下党员经此委任进入了政府架构,才是问题的重中之重,其他都是次要的,应该追查下去。根据评论员谢曦的报导,在 这埸风雨背后,有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民间组织叫Roundtable(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约八百名成员,沈旭辉,陈智远均为骨干。 沈也是中央政策组的非全织顾问,与中央政策组全职顾问刘细良关系密切,沈旭辉与陈智远都得到刘细良的全力推荐。记得几年前,明报世纪版刊有沈旭晖的文章, 提到Roundtable曾与叶国华合作,叶通过个人身份(不是香港政策研究所)和耀中教育机构提供没有附设条件的实质支持。文中还表达了“对他的感激, 是衷心的”。后来我又听说有民主派人士知会了Roundtable负责人关于叶的底细。叶国华何许人物?地下党人是也!我在1997年曾用笔名牛虻写出第 一篇文章:“从反英暴动到红顶商人”,刊于开放杂志二月号,把叶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告诉了香港市民。叶所谓的无条件资助并不表示无所作为,资助是为了获得 一个接触的机会,让他凭那三寸不烂之舌去影响,去改造那些年轻人的思想。

笔者非常担心,如果照这样下去,香港人将无法知道哪个政府部门已被地下党所占领。这些地下人都另有地下领导,甚么时候地下党有令,某一官员便突然发出怪异 离经的行为或讲话,而曾荫权政府又不知情,无从控制,特区政府将陷于分崩离析的局面,不知如何收拾。真像是白蚁蛀大树一样。希望传媒及民主派继续追查,能 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龙去脉,可以遏止地下党的猖狂进攻。

本文原载“开放”
杂志7月号 (作者供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