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4年7月25日星期四

林保華: 中國的根本問題在哪裡?

自由時報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正在召開。從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改革開放,每一屆的三中全會主題都是推出新的改革藍圖。然而自從鄧小平在一九八○年代後期的「政左經右」以來,尤其是六四屠殺以來,所謂改革開放已經只限於經濟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重要的一條基本原理,那就是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對基礎有反作用力」,這叫做「辯證」關係。什麼是基礎?那就是社會發展到某一階段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也就是經濟基礎;上層建築是基建於這個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也就是基礎的變化,上層建築也要有適應這個變化的改變來服務於這個經濟基礎;然而這個變化不是被動的,上層建築也可以主動帶領基礎的變化。「政左經右」扭曲了這個關係。

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基礎開始變化了,出現私有制,所以上層建築也要隨著變化,憲法就從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的經濟制度,再提出要保護私有制度,形成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局面。如果中國要「走資」,憲法就要進一步修改為資本主義主導憲法,那就是以「私有」為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帶動基礎的進一步改造。然而共產黨又要私有經濟的發展,又要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限制私有經濟的發展,於是在一九九二年中共十四大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用左的社會主義來框住市場經濟,又如何能真正走資?

其後雖然江澤民、曾慶紅等人用資本家可入黨、黨員可做資本家,藉以模糊階級關係,讓官二代轉型為資本家,但都缺乏魄力改變共產黨的名字與修改憲法,胡錦濤更是膽小守成,到了習近平,其大刀闊斧卻是「國進民退」,將上層建築不斷左化,迫使經濟基礎無法維持原狀而向左傾斜,形成政左經也左。西方國家對中國「走資」的迷夢終於被粉碎了。

但中國的經濟基礎有部分已融入世界,想要退出也不容易,形成中國目前的矛盾混亂局面。例如要打倒美帝國主義,又要美國的高級晶片;不許外資進入中國的電訊、媒體領域,又要大力傾銷中國的產能過剩產品。花言巧語可以騙人一時,要長期騙人就不可能;這就形成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並且發展到其他國家,包括與非洲國家也出現衝突。所以即使察覺自力更生與經濟「單循環」已不可能,從而再喊出「雙循環」也難實現,因為即使再開放外資,卻因推行間諜法、反分裂法且搜查抓人,而嚇跑了外資。

所以二十屆三中全會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由於習近平的左傾政治路線,我認為中國不如再恢復計畫經濟,這樣就不會產能過剩,也不必以美元作為結算單位,中美經濟脫鉤,中國從網路到經濟自成一格,並且拉進俄羅斯、北韓與若干中東與非洲國家,形成兩大陣營的對立。否則,就老老實實遵從現有國際秩序,不要搞鬥爭哲學那一套。

(作者林保華是資深時事評論員)

https://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post/3664163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