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4年7月3日星期三

从公共知识分子到公公知识分子,是讥讽,亦是失望

智商情商回收站 2020-10-26 18:55


 传统语境中,男女之别在于阳刚或阴柔。阳刚是敢负责、敢担当、直面压制或收买而不弯腰之正气。

   太监,俗称公公,是受了宫刑,侍奉权贵之人。在常人看来,缺乏男根的那就不是真正的男人,就不会具备男人本有的风骨。现代科学也可以做部分解释——器官影响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是会影响个人性情脾气等等。

    由于男根的传统文化逻辑,公公就成了阿谀奉承、贪图荣华、阴阳怪气之怪物。骂人以公公,就是讽刺这个人心不正、腰不直,没风骨没正气。

   然而,每个社会又是崇尚骨气的,都需要独立的建言者;每个社会,人们又是对文化人期望颇高,期待他们来扮演斗士。尤其目前,处于急遽变迁时期,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常常眩晕不适应。

   这个时候,无论上下,都希望有学识的人能够站出来,对公共事件发表看法,对社会政策提出批评。大概是有了这样多情的预判,所以,当看着很多学院人士或为利益集团说话,或三脚踹不出一个屁。失望就是必然的。于是就有"公公知识分子"一说。

   根据互动百科网的解释,公公知识分子,取之公共知识分子的谐音。其立意也与公共知识分子相悖。

   公共知识分子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对公共事件或是政策提出批判性意见。

    而公公知识分子却是被利益集团收买,为权势说话,或是只顾自己谋取利益,或是怕给自己招惹麻烦而默不作声,就这样他们还号称自己是 "知识分子"。

   毫无疑问,这是民众对各类专家学者的不满,认为许多学者就像是被阉过的男人,勇气被阉割,骨气被阉割,独立人格被阉割。由此当然也可以衍生,如公公记者、公公编辑等名词。

    话说回来,现代学者,倒也不一定都要站出来。因为有的只是专业技术人员,有的只是用文化做生意的,有的本是利益集团依附者或代言人。也罢。只是希望这些人不要再称自己是知识分子就好。这样,我们把名号留给那些愿意享用这个头衔的人。

   我们希望存在这样的一批人,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看法,不从中谋取私人利益,不畏因言论而遭遇困境。同时,他们应该是藉着心中的绝对正义与善,应用丰厚的知识和理性的判断,奉行独立立场,不讨好民众也不奉承权势。

   若缺乏正义与善,就容易成为邪恶的施毒者;若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理性,就容易成为骂街泼妇。当我们要求颇多时,或许他们会是孤独的。因为他们会令别人尴尬,令别人不快,甚至可能导致自身的潦倒。但从总体社会看,牛虻真还是让庞大动物保持着一种活力了。

本文转载自《南都周刊》2010年4月20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