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3年12月21日星期四

2024台湾大选:“蓝白合”崛起与失败的今生来世

 歪脑 Matters 20231219


就在美国民众庆祝感恩节的同时,台湾总统竞选的一场大戏刚刚尘埃落定。中国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蓝营)、与台湾民众党的总统候选人柯文哲(白营),正式宣布放弃“蓝白搭档”参选2024年的台湾总统选举,而是决定各自提名党内的副总统候选人、各自参选。为何会有这样蓝白合崛起的机会?又为何在情势大好之下整合失败?

原文刊载于歪脑

文|王宏恩
原文发布时间|11/22/2023


就在美国民众庆祝感恩节的同时,台湾总统竞选的一场大戏刚刚尘埃落定。中国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侯友宜(蓝营)、与台湾民众党的总统候选人柯文哲(白营),正式宣布放弃“蓝白搭档”参选2024年的台湾总统选举,而是决定各自提名党内的副总统候选人、各自参选。


这也使得2024年台湾总统选举一共有三组候选人,分别是执政党民进党提名的现任副总统赖清德(绿营)、以及蓝营侯友宜、白营柯文哲。


  这个整合失败的结果,对于蓝营跟白营的支持者来说都不是个好消息。过去几个月的民意调查都显示,绿营的赖清德稳定获得大约35%的民意支持,而蓝营跟白营则各获得25%。但假如蓝营白营搭档竞选,无论是谁当总统、谁当副总统,都可能可以获得40%的支持度,而打败绿营。


这也是为何蓝营与白营在总统登记参选截止日前10天(11月15号)一起跳出来开记者会,宣布准备正式整合,让两阵营支持者士气一阵。然而,在这倒数截止的十天内,蓝白阵营互相叫骂、互不愿意担任副总统、对于整合方式与民调计算方式都没有共识,最后两败俱伤之下选择各自努力。


  有些人评论说,这简直跟三国志一样,面对北方魏国的大军压境,蜀吴两国联手还有一丝胜算,但是蜀吴忍不住还是要互相偷袭,你偷我荆州、我抢你麦城,最后双双被魏国消灭。


“蓝白合”的背景:台湾民意变迁


为何会有这样蓝白合崛起的机会?又为何在情势大好之下整合失败?


  自从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也就是民进党第一次在总统选举打败执政超过60年的国民党)以来,台湾政治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民进党领军的绿营,主张是让台湾逐渐朝独立的方向前进,强调台湾认同、台湾属于台湾人;另一个阵营则是中国国民党主张的蓝营,主张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属于同一民族、两岸共享文化,台湾与中国因为国共内战而分治。


因此从中国大陆的角度出发,绿营会破坏两岸统一,而蓝营则对中国较为友善。


  台湾从2000到2020年的六次总统选举之中,大致上都是绿营与蓝营的对抗。但因近年台湾认同的兴起,有越来越多台湾人觉得自己在台湾的生活方式,包括选举、棒球、经济发展、史观、同性婚姻、言论自由等各方面,都与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同,因此台湾民众在心理上越来越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非属于中国一部分,进而对中国想要统一的企图而感到警戒。这个持续上升的台湾认同,在过去20年持续让绿营的支持基础逐渐壮大、而让蓝营的支持基础逐渐萎缩。这个上升的台湾认同也促成了2014年的太阳花社运。当时国民党执政时希望通过与中国有进一步贸易协定,这让一些年轻人担心协议允许中国对台湾在网络、出版的投资、以及其他行业的工作开放,可能会使台湾跟中国走得太近,因此选择上街抗议、并且占据台湾立法院四十天直到国民党政府放弃该计划。


  然而,自从2016年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由民进党的蔡英文打败国民党的朱立伦后,台湾民意出现了新的变化。2016年不只是民进党在总统选举胜选,也同时是民进党第一次在立法院内取得多数席次,因此成为民进党第一次的“完全执政”。过去2000至2008年,虽然也是民进党当选总统(陈水扁),但立法院始终是蓝营多数。2008至2016年,则是蓝营总统(马英九)与蓝营仍然多数的立法院组成的“蓝营完全执政”。2016年起的绿营完全执政,对于台湾民众来说是一个不曾有过的体验,可以正式测试民进党的执政能力、以及能够落实多少民进党宣称的理想。


  然而,在2016年民进党完全执政初期,一些政策引起民众的反弹,例如对于劳基法的修正、房价仍未下降等,这些让民调中的台湾认同的比例开始下滑,也导致2018年民进党在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被蓝营打败。不过自2019年左右,之后因为COVID19肺炎疫情、以及因为中国对香港的一系列政策,让台湾民众对中国的反感程度大增,连带协助民进党在2020年总统选举连任成功、国会也持续占据多数。


  但在这段时间,许多台湾民众已经经历过民进党以及国民党的完全执政,发现两大党执政似乎都不能造成台湾的现况立即改变──国民党执政没有让台湾立刻被统一、而民进党执政也没有让台湾立刻独立成功──这导致一些台湾民众对于台湾政治过去最重要的统一、独立议题开始感到冷漠,觉得台湾的维持现况可能会被迫持续到中国与美国之间出现明显消长。


  这使得在2016年以来,台湾民众之间出现大量的无党派选民,他们宣称不属于蓝营、也不属于绿营,这个比例一度成长到40%至50%,这是过去台湾政治没有的状况。有些人虽然在2020年支持蔡英文,但原因是因为看到中国对香港的打压、认为蔡英文能够协助维持现状、对抗冒进的习近平,而并非支持台湾立刻独立。他们更在意的是与地方政治有关的事物,例如房价、交通安全、空气污染、学区规划、电力提供、流浪猫狗、环境保育等。


而这些因为分别经历过蓝绿完全执政而新兴的无党派选民,就给了其他政党机会,而这就是台湾民众党出现的基础。在柯文哲成立民众党之后,就主打被一些评论指控为民粹主义的语言,高呼台湾只会维持现状、而现有蓝绿政治人物都只关心中美台关系、而不够关心国内议题,而因此宣称只有自己才能够解决其他台湾的问题,这也体现在柯文哲的选举标语“把国家还给你”上。柯文哲与民众党在过去四年从无党派选民中成功争取到了一部分支持者,他们成为民众党以及柯文哲的群众基础,让白营正式有角逐总统选举的分量。


  这个大结构,给予了蓝白合的动机。面对接下来2024年的总统选举,蓝营原有的支持者单独不足以过半,但假如加上白营的支持者,则在数量上可能会超过现在执政的绿营支持者,成功推动台湾第四次政党轮替。在过去台湾的总统选举中,也从来没有政党执政超过两任八年,选民民心思变,这也提高了政党轮替的可行性。在以胜选为前提的考量下,蓝营跟白营自然有合作的道理。


难以整合的蓝白


那么,为什么在十天的整合之后还是失败了呢?这也跟台湾的宪政以及选举制度有关。台湾是采行“半总统制”,也就是总统有权提名行政院长,而行政院长负责所有行政工作。但在这个制度之下,副总统是毫无实权的,唯一的权利就是等总统不幸过世时可以继任。在这样的情况下,蓝白两大党候选人都只想当总统、没有人想要当副总统。虽然蓝白两党曾经讨论过合作之后的内阁成员该如何分配,但毕竟最后决定权还是在总统身上,假如当选者选后不认帐怎么办?这就成为第一个合作失败的隐忧。


  第二,自从2012年开始,台湾总统与立法院的选举合在同一天举办。自从改成同一天后,立法委员选举的相关新闻曝光度大减、各地立法委员如果想要上新闻,几乎都要跟总统候选人绑在一起竞选才有办法。这也是为何从2012年开始,各党选举几乎都形成了以总统候选人为中心、向下全面统整竞选策略与主轴,连立委不分区名单,也成为各总统候选人用来妆点门面或分配权力的资源。假如蓝白合并,第一个问题就是,焦点都会围绕在总统候选人身上,而副总统候选人曝光度低,将连带拖累该党全部的立委候选人。对于地方资源雄厚的国民党来说,尚需要总统候选人“母鸡带小鸡”;而对于新兴的台湾民众党来说,得票主要来自于都市区的年轻人,更需要高曝光度的候选人来催出这些“空气票”(编者注:支持声浪很高,但实际上没有去投票的选民)。因此蓝白两阵营为了自己的立委选战,更无法轻易地低头担任对方的副手。


  第三,蓝白两阵营就算整合成功,一加一也不一定等于二。蓝白阵营除了共同想推动政党轮替、打败绿营之外,其他所有政策几乎都完全不同。两阵营对于未来台湾电力供给方式没有共识、对于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也不同、对兵役、两岸贸易的政策态度也不同。这样就算成为正副总统,民众也无法想像该联合政府到底会推动怎样的政策。除此之外,蓝营的选民至今仍痛恨白营的柯文哲曾经于2014年支持太阳花社运,而白营的支持者当初就是因为反对蓝营也反对绿营,才成为白营的支持者,双方本来就互看不顺眼,假如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只能当副总统,那很多人可能就干脆不投票了。


  在上述三种因素考量之下,就不难想像蓝白两阵营采取的都是maxmin(最小化损失)的策略--就算总统选举选输,假如独立参选,至少还能够凝聚自己支持者的士气,在立委选举获得斩获。反之,假如被迫心不甘情不愿担任副手,就算加起来选赢,自己的政党可能在立委选举大伤,最后可能也会在四年之后被总统当选者操弄,而让整个政党泡沫化或者被吸收。


下一个必争之地:立委席


这个策略也具体落实在蓝白两阵营的不分区立立委提名和后来各自的副总统人选上。

国民党把曾经在2020年参选总统、并曾经在2018年当选高雄市长后被罢免的韩国瑜名列立委不分区名单第一位,笃定其当选,而在副总统则提名赵少康。韩国瑜与赵少康都是国民党内的激进派,能够激起国民党内最核心支持者的热情,虽然对于中间选民来说是个皱眉头的选项。而台湾民众党则是把与柯文哲合作的前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以及曾经在太阳花社运崭露头角的前立委黄国昌放进不分区名单,希望透过这两位党内明星来吸引更多不分区的立委席次。这些提名策略都很明显是maxmin的提名方式,延续政党在总统大选后的竞争力跟影响力、避免这些党内明星失去舞台。而非如两大党在过去,可能提名一些政治圈外的各领域专家,来增加对外触及,或改变政党形象。


台湾的立委选举一共有113席,其中73席是全台划分成73个选区,每个选区只有一位胜出,在这种制度下通常对两大党比较有利;另外有34席是全国不分区,也就是依照政党得票的比例来分配席次。这一次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都在争取这些不分区立委席,照目前民调来看很可能会各拿去10席左右,这也是白营台湾民众党主力着墨之处。


  所以在蓝白营的合作失败之后,剩下的50天竞选里面,蓝营跟白营势必都会主打要让国会中的绿营不再过半。而这就目前的民调来看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总统得票与立委得票高度相关,而赖清德得票数显然不会超过上一届的蔡英文。


台湾的立法院有审查与通过预算的权力,也有调查弊案的能力。因此,假如在2024年总统选举之后,形成总统由绿营的赖清德担任、对上立法院蓝营加白营过半,那台湾就会继2000年之后,再又一次经历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这会让赖清德在当选之后无法顺利推动一些重大政策,除非跟蓝白阵营掌握的立法院妥协。这也会让一些蔡英文政府推动的重大政策,尤其是与国防、武器、军队相关的支出可能会暂时搁置。相对的,赖清德可能需要配合因蓝白阵营而扩大对于国内社会福利相关的支出与政策讨论。可以预期的是,这些台湾民众的选择,最终也会影响到美国与中国在台湾海峡的竞争与议程设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