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

黃亞生:進入蘇聯模式 中國科技已經輸了

中國經濟學者黃亞生:失去外包給西方的「自由」,中國科技已經輸了

【解碼中國】中國經濟學者黃亞生,花了6年時間,建立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資料庫,找出中國科技發展脈絡。當美中科技脫鉤之際,這份歷史研究預告了什麼樣的未來? 


 


「根正苗紅」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不是預言家,但他的學術研究,總能撼動外界對中國看法。

爺爺是中國共產黨的前50名黨員,身為紅色家族第三代,黃亞生在1981年留學哈佛大學後,卻成為一名商學院教授。

【小檔案】黃亞生

  • 出生/1960年
  • 現職/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暨時代基金會講座教授
  • 學歷/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博士
  • 著作/ 《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等

黃亞生長期研究中國政經,卻率先否認中國模式特殊論。15年前,人們還普遍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會鬆動政治轉型,他翻出銀行行長、政府官員和企業主的談話與政策檔案,寫書告訴人們,如此預判大錯特錯。

近年,他不只觀察中國政經發展,也研究中國科技技術。他花了6年建立中國古代科技發展資料庫,找出中國科技發展脈絡。

當美中科技脫鉤之際,他的這份研究又預告了什麼樣的未來?以下是《天下》在台北與黃亞生的專訪紀要:


問:你的新書《EAST的起落》(暫譯,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談中國科舉制度與科技發展,想回答什麼問題?

答:我談的不是「東方」的起落,而是4個英文單字的縮寫:科舉(Exams)、專制(Auto-cracy)、穩定(Stability)和科技(Technology)。

我想探討,共產黨為什麼能夠維持長久的穩定?和中國古代政權相比,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其實跟科舉文化有關。科舉制度下,中國人崇拜權威,不具有抽象思維和系統性分析,更沒有民主國家裡最重要的「集體行動」。沒有商業、宗教或獨立的知識界跟政權競爭,國家政權因此獨大。

從這個角度來看,共產黨繼承了中國傳統。但是,有一點共產黨沒法繼承,就是傳承繼位。古代是父傳子,但在共和制裡,共產黨做不到,毛時代已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問:這樣的體制跟科技發展有什麼關係?

答:在經濟學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叫「李約瑟難題」: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有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卻沒在近代中國發生?

科舉統一思想,人均發明減少

我花了6年時間,建立中國古代科技數據庫、累積上萬條資料,找出每個朝代的「人均發明」數量。我們的研究顯示,當中國變成大一統時,科技發展就崩潰了、停滯了。

提到「大一統」,普遍的觀點以為是漢朝。漢武帝獨尊儒術,但從歷史數據上來看,漢朝實際上有儒、道,也有佛教。

中國思想的大一統的開端,是隋朝建立了科舉制度後。

以人均發明來看,中國古代最富於發明的其實是魏晉南北朝。當時中國有30幾個政權、互相競爭,有文學創造,還有思想自由。雖然沒有宋代發明有名,但有點像古希臘,出現古代數學勾股定理的論述,還有華佗醫學。


問:這些歷史科技數據,可以如何跟當代相互映照?

答:現代科技的發展,取決於兩個因素,缺一不可。一個是規模,好比說政府的支持和資源投入;另一個是多樣性,創造力需要有思想自由的空間。

台積電就是多樣性最好的代表,它跟多國、多家客戶合作,不斷吸納新知。 

有一個事,中國領導人一直沒弄清楚,現在科技發明和高科技發展,背後靠的是全球化。比如華為,一般人以為只靠政府支持,但很多中國政府支持的企業都不成功。華為成功關鍵還有國際合作,2018年以前,它至少跟美國130多家企業合作。

過去,中國很多高科技企業都是靠歐美創投支持,大量在香港註冊公司,享受西方金融和法律制度保護,但現在全部被毀掉。

再從學術上來看,中國被引用愈多的科技論文,幾乎都跟海外合作。共產黨沒有提供學術自由,就把自由外包到MIT、外包到哈佛。

原本把自由外包給西方,現在也封鎖

現在大環境變了,學術不可能不受影響。

舉個例子,我在MIT擔任一項研究經費的委員,每年差不多有10幾個MIT教授申請跟中國大學機構合作,但今年的申請數量是0,反而有4個教授申請跟台灣合作。

就算我們想跟中國合作,按照中國最新法律,不能對外分享數據,博士生的論文也不能分享,中國也在封鎖外界。

問:20大高喊科技發展,最新政治局組成,也有5名科學家入選中央委員。怎麼解讀?

答:現在要發展半導體這樣的硬科技,但他們有一個觀念,不完全正確:科技發展可以用錢砸出來。

現在多樣性沒有了,只剩政府支持,那就是進入蘇聯模式。

問: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最近的研究發現,2021年中國首次出現科技人才「淨流入」,不少海外華裔科技學者回去中國。這群學者會帶來什麼影響?

答:這個研究忘了附上另一組數據,歐洲在同一年也出現科技人才淨流入。

最主要原因,是2018年美國政府推「中國行動計劃」,開始以間諜為由抓中國教授,導致華裔教授出走。目前這項計劃在去年已經被取消。

光靠錢砸不出下一個華為

另外,這些回去的中國科學家,很大原因是中國政府能提供龐大的經費。但中國研發經費優勢也在減少,原因很簡單,沒錢了。中國的經濟現在是非常、非常困難,早晚會全面減少方方面面的開支。

問:你對中國的科技發展非常悲觀?

答:對,非常悲觀。中國創投現在投的項目,跟過去投技術、投人才的邏輯不同,完全都是政策驅動,最終結果就是浪費。

再看幾個前沿科技,量子電腦是純科技,研發很貴,中國能用錢砸出來,但也會受制於晶片。

最關鍵的會是AI發展,因為AI是通用科技,可能帶動醫療、材料等其他領域發展,但目前機會完全在美國這裡。

中國有很精確的臉部辨識技術,那是因為別的國家不會做,但像ChatGPT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中國也許有外掛應用,但底層的模型不只是差美國一點點。為了避免中國運用AI開源模型,美國現在也開始出現新討論:還要不要繼續開源?

問:回到前面提的歷史脈絡,中國出現大一統的科舉後,科技發展停滯了,但政權仍穩定?

答:對。這也是中國這種制度非常出色的地方,我們稱為靜止的穩定。美國跟台灣的民主,就是動態的穩定。

但問題是,中國跟北韓不一樣。北韓人從來沒有體會到什麼叫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中國不一樣,中國人民曾經獲得的東西,現正一個一個地被收回,以前沒有發生過。


(雜誌原標題為:進入蘇聯模式 中國科技已經輸了。責任編輯:曹凱婷)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