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

程晓农:共产党国家社会抗议运动的历史启示

程晓农 RFA 20221219

今年十一月中国各地发生了白纸抗议运动。当这场运动刚刚发生时,海外有人联想到三十三年前的八九民运,研判又一场大规模民主运动可能会发生。但白纸抗议运动远没达到八九民运的规模,就已经被镇压下去了。对于关心中国未来的人来说,分析和比较民众的抗议运动,既可以帮助认识中共统治的规律,也可以了解民众的觉醒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崛起。

一、中国的集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中共的高压统治之下,极少发生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运动;相反,总有一部分人对当局的暴政有相当程度的认同。虽然中国社会当中有一部分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对中共多所批判;但不可否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了中共的洗脑,而且很容易被中共煽动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心理?那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效应。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人类社会当中,人们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是受害者选择进入一种回避被威胁时那可怕情景的假想状态。

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两个歹徒抢劫一家银行,挟持了4个银行职员。歹徒与警察僵持了130个小时后投降了。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里,曾遭到生命威胁的那几个银行职员居然对歹徒显露出怜悯,表明自己不痛恨歹徒;同时,他们对警察持敌对态度,不愿意在法庭指认歹徒,有的人还与歹徒成为了朋友。

从此,世界上就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个概念。这种综合症可以在集中营的囚犯、战俘与乱伦受害者当中发生。而发生这种现象,首先起因于受害者的恐惧。

中国人的恐惧从何而来?来自中共的子弹和监狱。八九民运遭到军队开枪镇压之前,一些民众还相信共产党的口号"人民军队爱人民",曾劝说围城的部队官兵不要开枪;等军队对民众开枪射击时,一些人喊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开枪了,是真子弹"。这种用子弹来维持统治的生死威胁,自然会让中国人感受到极端的恐惧。

专制政权和威权政权不同,前者的"红色恐怖"比后者的"白色恐怖"严重得多。中共执政以来,一直用各种政治运动不断实行社会清洗;而对八九民运则实施大规模武力镇压。其目的都是为了造成民众对当局的恐惧,从而强迫民众改变行为和心理。在政治高压下,民众不得不在行为上表示顺从;而另一方面,从中共上世纪50年代的社会清洗运动开始,相当一部分民众的内心就出现了认知顺从,即让自己内心的认知与行为的顺从保持一致,以便维持内心的心理平衡。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表现。

这样去理解中共统治下国人那刻骨铭心的、与生俱来的政治恐惧,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很少发生大规模社会抗议运动。中国社会过去70多年来集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形成,使得受害者对加害者从行为顺从延伸到认知顺从,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真正了解中共统治的钥匙。

二、两个世纪,两场抗议运动

然而,中国社会里,大多数人对当局的认知顺从与另一部分人的自我觉醒,始终同时存在。八九民运时如此,今年爆发的白纸抗议活动再度证明了这一点。我不把这次发生的白纸抗议运动称为革命,因为并没达到革命的效应。不过,白纸抗议活动与八九民运有相似的地方,这两次运动都在全国蔓延,也都是因一个突发事件引发了民众心中的愤怒。

但无论是从实际参与人数的规模,还是从延续的时间来看,今年爆发的白纸抗议活动都比不上八九民运。从社会运动的参与人数规模来看,白纸抗议活动可能涉及数万人,比八九民运的规模小很多。八九民运的主要抗议活动在北京,当时北京市区常驻居民一共是四百多万人,结果出现了一天上街游行人数达到百万的历史记录。

如果从延续的时间长度来看,八九民运从北京的各大学校园里爆发,到邓小平调动全国近二十万正规军包围首都,最后开枪镇压,中间一共是40多天。这样长的一个民主运动,在人类历史上也不多见。

这次白纸抗议活动之前,社会不满已经非常明显了。部分中产阶层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实在过不下去了",想要"润"出中国,这反映出一种逃避心态。而新疆乌鲁木齐市疫情防控过程中封锁楼道,导致火灾发生时居民逃生无门,这个惨剧点燃了大学生带头发起的白纸抗议活动。

对习近平来讲,这次抗议活动是对他严厉的疫情防控方针的直接否定,也是对中共统治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二十大之后连任,可能他觉得,已经把官场搞定了,他的个人独裁可以畅行无阻;而过去30多年里,民间好像一直比较沉默,很少有反抗的集体行动。但是,白纸抗议活动的蔓延,证明了民间的不满仍然是可能爆发的;在中共铁腕严厉管控的状态下,还是有一些人敢出来挑战中共的政策。这种抗议活动可以发生一次,将来就可能再度发生。只要有人反抗,就会启迪社会中沉默的多数,从而慢慢地让地火延烧。

三、镇压与让步

白纸抗议活动发生之后,中共改变了疫情防控方针,似乎是一种让步。但是,为什么八九民运的抗议规模更大,延续时间更长,邓小平却强行实施武力镇压?从这次习近平改变防疫方针,可以看到中共对内政事务决策的一个特点,我把它称为"不逼不变"。

所谓的"逼",可能有三种逼法;或者讲,对高层改变决策的压力会来自三个可能的方向。其一是"官场所逼",就是官场有压力,要求高层改变政策;其二是"民间抗议",就是民间直接用自发的集体行动来抗议,要求高层改变政策;其三是"局势所逼",就是局势恶化到政策不变不行了。

所谓的"局势所逼",最典型的例子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全国国有企业的经营严重恶化,连带着国有银行全都陷入破产的边缘。在危险局势的压力下,中共不得不放弃了长期以来坚持"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改而实施以"改制"为名的大规模国企私有化,为此迫使几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失业。

这次全国范围的国企私有化,延续数年,造成了数百万起国企职工的分散型抗议活动,参加人数先后也达到上千万人次。但这些抗议都是局部型请愿,不针对政府,只针对大量贪污的国企干部,所以没有形成社会抗议运动,最后这些抗议活动都被当局分别瓦解了。

所谓的"官逼",指的是官场上的大多数人都不满高层的政策,中共领导人不得不对官场让步。官员当然不会上街游行抗议,他们会通过上报的文件来反映基层情况。当中共开全国性大会时,会场上有高层的人呼应下面官场的意见,最后形成了对最高领导人的压力,迫使最高领导人承认有错,默认政策的改变。

这方面的例子是,1962年初中共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县以上干部大会,检讨老毛的"大跃进"政策造成3千万农民饿死的后果。与会干部对老毛非常不满,甚至在会场的厕所里出现了"打倒毛泽东"的标语。毛泽东原定的接班人刘少奇在会上出面为挽救局势做了检讨,也提到了老毛的错误,结果大部分官员都认同刘少奇的意见。老毛为大势所逼,只好让步,表面上同意了刘少奇的新政策。但是老毛的"秋后算账"很快就来了,那就是以打倒刘少奇为中心目标的"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

为什么中共二十大没形成"官逼"?因为二十大的主要任务是确认习近平的一人独尊,而"清零"政策正是习近平内政方面"政治正确"的代表,没有与会代表愿意在二十大上站出来反对。

而白纸抗议活动的发生,居然与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有一点关系,这次足球赛于11月20日开赛。观看这个全球最高水平的足球赛,是许多国人的一个爱好,央视照例转播。但中共没料到,国外各场球赛的观众席上,竟然无人戴口罩,证明了中国防疫政策的奇怪,这就加剧了国人对"清零"方针的不满。

白纸抗议活动之后,习近平放弃了"清零"的防疫方针。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中国民间用抗议游行就可以逼高层改变民间普遍不满的政策。

四、镇压之后,何时再反弹?

中共高层对民间抗议的诉求,是否会部分接受,其实是有条件的。一个主要条件是,中共高层会判断,民间的诉求是否真要危及中共政权的生存。

这次白纸抗议活动的主要诉求是针对疫情政策,而不是要推翻中共政权,所以中共高层不认为,它的政权摇摇欲坠。因此,习近平在疫情政策上让一点步,试图缓解社会不满,也有助于挽救经济。当然,放弃"清零",也是因为,在中南海决定停止"清零"之前,北京的疫情就已经蔓延到完全失控的程度,"清零"政策已经彻底失灵了。

而象八九民运那样的抗议运动,邓小平认为,中共以他为代表的统治面临重大威胁,所以他就大规模调动军队,开枪镇压了。

可以讲,并不是每次大规模社会抗议,中共都必定让步。甚至可以讲,社会运动的规模越大,口号越尖锐,中共的镇压意图就越强烈;相对地,社会抗议运动的规模小一些,针对的政策不涉及民主、政治自由这些中共认为动摇其独裁统治根本的,它倒反而可能作一点让步。

这次防疫方针的改变是高层批准的,所以官媒会出来为政策改变作解释。比如,共青团中央12月4日在它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前几天,线上线下比较集中地出现了对一些地方疫情防控措施的意见,通过及时沟通、完善改进,事情本已平息"。这篇文章等于公开承认了,民众对长期严格的防疫举措感到不满。

然而,中共绝不会让民众得出独裁者"服软"的印象;相反,习近平会进一步加强政治高压,找寻严密控制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其目标是,显示他的独裁丝毫没有削弱,反而在增强。

共产党国家会爆发民众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这是历史现象。上个世纪,在东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都先后出现过这样的社会运动。但历史证明,每次共产党政权用红色恐怖实施的镇压,只是暂时压住了民众的愤怒,但社会上积蓄起来的不满甚至仇恨,会在民众的心中生根发芽,直到红色政权病入膏肓时,最终引发终结这类政权的民主化浪潮。


——读者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