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8月6日星期六

陶傑:女領袖的「服裝政治學」

BY   CUP新聞囬带  2022年8月5日 

佩洛西訪台第二天,穿著天藍色衣服,剛好配合了「特種大綬卿雲勳章」綬帶的顏色。 圖片來源:路透社

由穿衣的角度解讀一個女性領袖的話,生活會多一重姿彩。

許多人不明白:同樣是元首,若一樣是女人,甚麼時候應該穿裙子、甚麼時候應該著褲子?

以美國為例:第一夫人無論出席任何公眾場合,都應該穿裙子。列根夫人、羅斯福夫人皆是。但議長佩洛西可以穿褲子。英女王必須穿裙子於公眾,一刻也不可以被看見著褲,除非騎馬。英國的女首相,戴卓爾夫人從來不穿褲子現世,因為她延續的是某種維多利亞傳統價值觀,但到了文翠珊入主唐寧街,受希拉莉影響,女首相愈來愈多著褲子現身於公眾。

佩洛西 Auntie 在台的「服裝政治學」十分精緻:繼闖台之夜故意穿粉紅色,貌似串爆中港大小粉紅。第二天,粉紅色由台灣官員用領呔接力,佩姨改穿藍色衣鞋,又似乎隔海向香港的愛國藍 C 示威。

穿衣服要顯示教養,在外國生活更加。在歐洲的城市,又比英美更嚴格。在這方面,有品味的婦女,衣服、鞋、項鏈、耳環,必懂得恰到好處,遙相呼應。

佩洛西已經 82 歲,身材保持基本窈窕,與一般美國平民平均可目測之癡肥,劃清界線。嚴格來說,美國只有兩個階級:肥與瘦。杜林普偏肥,與拜登的瘦,令自由派在潛意識之中,增加了對前者的厭惡。

當然,若超越此中港的「華人區域視野」,佩洛西的「紅白藍」三色,更是美國國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三原色,源自法國大革命。在這個層面,若以甚麼小粉紅藍 C 白衣人詮釋,麻雀安知鴻鵠之志,又未免小眉小眼,太小看這位全球首席女政治家了。

近年粉紅色另有典故:2007 年,加拿大 Nova Scotia  省一個九年級的男中學生,穿一件粉紅色外套,在校內受欺凌。同校兩個高年級學生發起全校穿粉紅色運動,蔓延全國,將這一天定為「校園反欺凌日」(Anti-Bullying Day )。粉紅色成為鋤強扶弱、捍衛善良的反欺凌象徵。

佩洛西配合白宮唱雙簧,代表美國選民在遠東顯示君臨天下之勢,操盤於大局,微調於細節。

而東道主蔡英文,穿深色的衣褲,低調襯托主人家氣勢。身為總統,為佩洛西頒授的「特種大綬卿雲勳章」(這個名稱富有中國傳統文化品味),也是一條淺藍色的綬帶,剛剛好與佩洛西這一天的衣著相配,畫面和諧而美好。外交無小事,女領袖辦外交,更見一份心思與溫柔。

戴卓爾夫人從來不穿褲子現世。 圖片來源:Express/Getty Images

以此對照巴黎 Shopping 與街頭歌舞油大媽型的艷紅鬧綠、喧噪於城市,品味的高級與低端立判。

東方人著歐洲的品牌,最大的挑戰,是頭髮的顏色和身形。西方人一旦金髮,穿衣服無論甚麼顏色都佔便宜。在蒙地卡羅穿白襯衣、襯一條短黃褲子、涼鞋,與一個在油麻地的廣東麻甩佬,即使著同一套顏色,就是多了一層街坊味。

同樣,越南河內的一個亞洲男人,身高五呎四,即使著了一件 Versace 襯衫,在視覺上還是相當的不堪。在這方面,我相信東西文化不能相容,這位小男人最好改穿胡志明由延安窯洞裡的毛澤東學來的皺皺的一件半毛裝半中山服,對人類整體的美學貢獻會大一些。

穿衣是一種藝術,要與環境和季節緊密結合。不論在法國海邊的尼斯,還是意大利翡冷翠,著成一個喧紅鬧綠的河南大媽,對自從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文明世界,不可饒恕地,都是一種犯罪。前者對於天地,後者對藝術。這種冒犯,早在新約聖經裡耶穌在廟堂憤怒驅逐擺地攤的小販,已經種植在西方人遺傳的文化品味意識裡。

在這方面,在文革中長大的那一代中國人,做了紐約華爾街上市公司的合夥人之後,即使穿上一套亞曼尼的黑西裝,在意識中永遠不可能明白:為甚麼整個巴黎的 CHANEL 和老佛爺,都已經由中國大媽、女同胞的金錢包涵,中國人在西方還是遭到骨子裡含蓄的歧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