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4月27日星期三

費學禮:中國和台灣都可以從烏克蘭學到更多教訓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 / 自由時報-星期専論

隨著俄羅斯企圖滅絕烏克蘭民族的非法戰爭進入毀滅性的第三個月,中國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教訓,將其應用於未來對台灣民族發動的侵略戰爭,台灣也可以汲取烏克蘭的抗敵經驗,運用這些原則自我防衛,在戰火中求生。

對中國來說,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潰敗最重要的教訓,就是中國共產黨也像俄羅斯一樣,對霸權的追求是建立在脆弱且致命的傲慢之上。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將他征服烏克蘭的戰爭,視為通往至少在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成就政治—軍事霸權的跳板。然而,好幾個關鍵性的失誤,已經讓這場戰爭變成對普廷自身政權存亡的真實威脅。這些失誤包括低估烏克蘭抵抗的決心,以及民主國家在援助烏克蘭的同時,也堅決在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的意志;還有,普廷以為烏克蘭戰爭可以分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卻反而促使瑞典和芬蘭競相考慮加入北約。

中共致命的狂妄則在於沒有體認到,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團結一致、有著高度求生意志的民族國家,還有一個將會馳援襄助的民主國家網絡在背後支持。中共若對台灣發動戰爭,很可能會促使這些民主國家組成一個強大的軍事同盟,這種同盟關係可能會持續到中共政權垮台、北京領導者因戰爭罪行被繩之以法才會罷休。

一個必然的教訓是,俄羅斯和中國喪心病狂地圖謀稱霸世界,這兩個獨裁政權就是憑藉這種野心自我定位、自我證明並自我激勵。一旦改變稱霸的目標,就會危及其政權的合法性,淪落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和蘇聯共產黨敗亡的命運。

戰術核武 習近平恐發動攻台

在某種程度上,普廷認為美國相對孱弱,震懾於他在戰區核武器數量上的優勢,因此美國和歐洲不可能遏制或勸阻普廷發動戰爭。同樣地,習近平現在全力追趕相對於美國的核優勢,也意味著他不會忌憚或猶豫對台灣發動戰爭。

正如普廷的自信來自於擁有戰區核優勢,習近平的狂妄或許也是因為擁有數量極為龐大的戰區核武器,這些核武器主要藏身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和空軍現有多達三○○○套的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投射系統之中。

普廷在開戰之初沒有使用他的新型超低當量核武器瓦解烏克蘭的抵抗,但習近平大概不會重蹈普廷的覆轍。

至少,習近平可能會以戰術核武的「展示性」攻擊展開他的攻台行動,以阻止美國和日本對台灣提供軍事援助,甚至對美國關島基地發動戰術核武攻擊;中共已經創造殺害多達七○○○萬中國人的紀錄,意味著它應該不在乎美國有限的核報復行動。

眼看俄羅斯長達一年的軍事部署最終斷送於未能攻佔基輔,將烏克蘭國家領導中樞「斬首」的「外科手術」(surgical)戰略,解放軍已經學到教訓,攻台行動必須在幾天內快速動員,一旦開戰就實施最大強度的飛彈、地毯式轟炸和戰略空襲,並發揮兩棲和空降機械化部隊的最大協同作用,以奪取必要數量的關鍵性入侵陣地。

簡單來說,隨著普廷從「外科手術」戰爭迅速轉向「消耗戰」(attrition),不僅烏克蘭的城市被無情摧毀,俄軍也死傷慘重,中共的心得是,對台作戰必須從一開始就發動殲滅戰,對台灣的城市進行直接和殘酷的破壞。

中國不能讓台灣的常規武力在第一波攻擊中倖存下來,成為機動和智慧型部隊、後備軍人或民防訓練團隊的主要補充兵員,這些部隊配備有現代高效便攜式反坦克/防空飛彈,以及價格低廉的無人戰鬥與偵察/瞄準系統。

獨力作戰 台灣須有充分準備

因此,人民解放軍必須在台灣周邊地區完全掌握空中和海上優勢,並立即利用在台灣佔領的地區部署飛彈、無人機和載人航空系統。這對於強化在台灣的作戰,以及打擊任何馳援台灣的美國和盟國軍隊,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如果無法達成這些目標,將意味著解放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及其盟邦為台灣軍隊提供補給,中國對台作戰陷入反叛亂泥沼的可能性將會大增,就像俄羅斯目前在烏克蘭的窘境一樣。

另一方面,烏克蘭戰爭也提醒台灣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為獨力迎擊來犯的解放軍做好充分準備。不過,烏克蘭戰爭為台灣相持不下的戰略選擇提供認證,亦即堅持台灣必須能夠在境外贏得常規戰役,在台灣內部的常規衝突中取得優勢,以及對高度機械化的解放軍部隊發動非常規/游擊作戰。

中共試圖徹底壓制並根除台灣的民主文化,我們可以預期它會像對付維吾爾人、西藏人和香港人一樣,在台灣重施斬草除根或洗腦再教育故技。

此外,烏克蘭還展示了以俄羅斯的後勤補給為攻擊目標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侵台灣的後勤支援以福建省為起點,涵蓋從南到北數以百計的入侵節點。我們沒有理由自我設限,不攻擊中國大陸的這些節點,讓中共好整以暇地為侵台部隊提供支援。

烏克蘭、美國和北約組織就是因為對俄羅斯手下留情,容許俄羅斯從本土和白俄羅斯境內為侵烏部隊提供後勤補給,從而在烏克蘭釀成更大的悲劇。這也意味著台灣需要大量的中程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才能對這些補給點構成威脅。

共軍船隊 易淪反艦飛彈祭品

四月十四日,烏克蘭僅以兩枚「海王星」(Neptun)反艦飛彈,便擊沈排水量一萬二○○○噸的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巡洋艦,遠距作戰的支持者應該會因此大為振奮。

這是因為俄羅斯的巡洋艦與中國海軍的新型「○五五型」(Type 055)巡洋艦噸位相近,後者將執行反艦、反潛、防空、飛彈防禦,甚至反衛星任務,對台灣實施封鎖。

還有,中國數量龐大的超大型滾裝(RORO)渡輪和成千上萬艘小型滾裝駁船,將運送大批解放軍入侵部隊渡海攻台,也更容易成為台灣反艦飛彈的祭品。

不過,華盛頓現在非常迫切地必須交付台灣在二○二○年訂購的四○○枚美國「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魚叉飛彈和「海王星」飛彈大小相當。這也證明台灣需要射程五○○公里以上的美國「精確打擊飛彈」(PrSM)彈道飛彈的反艦版本。

烏克蘭的成功經驗可以讓台灣應該實施一種「全民皆兵」(People's War)或「豪豬」(Porcupine)戰略的鼓吹者深受鼓舞。烏克蘭設計出一種以分散式叛亂打擊群(distributed insurgent strike groups)為主的不對稱戰略,這些游擊作戰群是由配備高效便攜式飛彈的小型步兵部隊所組成,並結合無人偵察機和火砲建立作戰網絡。

俄羅斯的輕型機械化空降裝甲部隊,已經被烏克蘭的反坦克飛彈打得潰不成軍。由於中國的機械化空降兵以俄為師,解放軍現在必須發展更重型的裝甲,否則就會在台灣反坦克飛彈的火力下遭遇相同的命運。

然而,做為游擊戰略成功的要件,台灣需要儲備大量的單兵便攜式飛彈,以及建置韌性更強的新式網際網路,例如將馬斯克(Elon Musk)的超高速寬頻衛星網路「星鏈」(Starlink)普及化。

台灣還需要積極整建大規模的後備部隊,配屬相對基本的適當武器,並密集推動數位化宣傳活動,教導公民如何在解放軍的狂轟濫炸下求生,如何救治傷員,以及使用小型武器和小型飛彈。

至於烏克蘭戰爭的另一個啟示,則必須由華盛頓來解決。美國和北約組織過去和現在都不敢直接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也不敢向烏克蘭提供噴射戰鬥機之類的有效武器,因為俄羅斯掌握核武器方面的優勢,擔心俄羅斯會利用這些核武器擴大戰事。

戰區核威懾力量 拜登勿犧牲

據報導,拜登政府的新版「核武態勢評估」報告包括一項決定,推翻川普政府恢復生產「艦射/潛射核子巡弋飛彈」(SLCM-N)的決策。

艦射/潛射核子巡弋飛彈提供了取得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的最快途徑,不受地主國支持與否可能引發爭議的影響,而且相較於攻擊戰鬥機投射的戰術核彈,生存能力更強大許多。

以犧牲艦射/潛射核子巡弋飛彈放棄建立戰區核威懾力量,等於是邀請中國提前入侵台灣。呼籲拜登政府撤銷這項決定,才符合美國所有盟邦的利益。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