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3月2日星期三

郝建:法西斯上尉为什么不开枪?

文/郝建  转自 枪稿 2022-03-01 


作者简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合作研究员。


Image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年在南斯拉夫上映,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该片, 此后在80年代公映,并成为国人的一代经典。



01

反抗与尸体


清晨,阳光明媚,街道上洒落了斑斑血迹,十几具尸体躺在石块铺设的地面上。死者有男有女,都是些青年人,他们是大学生、职员、护士……


一群百姓站在路口,默默地看着这些尸体。


不远处的街道高坡上,一队德国法西斯士兵荷枪实弹站在那里。旁边军用卡车上的大喇叭在播送通知:萨拉热窝的公民们,现在向你们宣读德军司令部的公告:死者父母或亲友快来认领尸体……


这情景出自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影片的故事设计复杂机巧又顺畅合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了掠夺萨拉热窝丰富的燃油资源供应装甲部队,德国纳粹党将经验丰富的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士派往萨拉热窝。他的任务是全力消灭瓦尔特领导的反抗运动,维护占领区的稳定。


冯·迪特里士的确厉害,他一边狠毒杀戮,一边使用间谍手法。他派人假冒瓦尔特,抓捕抵抗者策反成叛徒,成功地阻击了抵抗运动的多次行动,诱杀了众多抵抗军。而真正的瓦尔特由于作战需要无法公开身份,但他准确判断,机智应对,终于剥去法西斯五毛的马甲,让假瓦尔特现了原形。


Image

电影中真实的瓦尔特智勇双全,是纳粹党心中惧怕的对象,"瓦尔特简直是个幽灵,我怀疑他是不是存在。"成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经典台词。


结尾处,瓦尔特带领游击队员炸毁了装载油料的火车。德军的坦克停在平原上,成了盟军轰炸机的活靶子。影片在197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翻译配音,假扮瓦尔特的德国间谍康德尔是葛存壮配的音。我念研究生时,葛老师来讲过课,跟我们说到这部电影,还笑谈"马尾巴功能"等文革电影掌故。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写出了人物群像,许多人物的塑造十分精致、细腻,写出了英勇的反抗。


02

当比绍夫上尉面对瓦尔特


认尸现场,两边对峙。


那队德军的指挥者是党卫军的比绍夫上尉,他轻声命令队长:"看他们谁走过来,过来就打死。" 这时,跟市民们站在街道另一头的瓦尔特和抵抗运动成员们也在低声说话,他们警告大家:"谁也别过去,谁也别过去,会打死你的。"一个妇女要往前走:"我儿子躺在那儿"。一个抵抗运动成员一把拉住她,市民们都没敢去。


Image

比绍夫上尉身后是萨拉热窝百姓亲人的尸体。


抵抗运动的重要成员钟表匠也站在那里,神情茫然。他的女儿躺在不远处的石头地面上。头天晚上,女儿和男友一起在夜里去袭击德军哨卡。


但是,他们的行动早就被打进来的间谍报告给德军。当他们走近德军卡车时,忽然灯光大亮,机枪开始扫射,青年们倒在血泊中。(本片导演哈·克尔瓦瓦茨当时还受委托管教着一个不良少年,名叫库斯图里卡。这少年在那场袭击行动的戏中扮演一个青年学生,只有一句台词。)


街道边,钟表匠看着女儿的尸体,视线模糊了。忽然,他两眼无神,梦游一样地向前走去。每一次看到这里,我的心都会紧紧地揪住。显然,死亡在等待着这位老人。瓦尔特愣住了,他知道,自己的这位战友是一个坚定、勇敢、冷静的抵抗战士,在但这一刻,失去爱女的巨大哀伤击倒了他


Image

钟表匠的女儿与她的朋友前夜偷袭德军被杀,此刻满身枪痕躺在地上。


钟表匠下意识地朝着躺在路上的女儿走去。只要他走过去,法西斯军队的子弹就会射向他。比绍夫知道,把前来收尸的抵抗者亲属也打死可以有效地制造恐怖,从而震慑市民,使他们臣服。瓦尔特犹豫了几秒钟,忽然,他毅然起步,也跟着缓步向前走去。接着,另外三四个抵抗运动的成员也跟着走出人群,向着坡上的德军队伍走去。看到这情势,市民们纷纷跟着瓦尔特起步,人们目光坚定,步伐缓慢地向前,迎着法西斯的枪口,走向自己的亲人和邻居的尸体。


情势在瞬间变化了,这么多人都自认是抵抗者家属,迎着枪口走来,这显然出乎德军意料。德军队长问比绍夫:"怎么办?上尉"。比绍夫犹豫了一会儿下令:"撤退"。德军队长发令:"立正,向左向右转,齐步走"。镜头上升,本片那英雄性的主题音乐响起,电影街道两边的德军队伍撤走了。


Image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主题音乐《不朽》激昂悲壮的独特旋律至今令许多影迷记忆犹新。


03

法西斯的罪责


我非常喜欢这一场戏,经常跟朋友和学生一起反复研读,发生过许多讨论和争吵。有个著名学者跟我说这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是对"人民力量"的虚假的意识形态化阐释,完全不可信。


我却认为这部电影和这个段落有力量,有艰难境遇的设置和可信的冲突以及逆转,对类似的艰难境遇有着某种真实、有意义的启示


这里有意志的角力。瓦尔特等抵抗者引领民众向前,但抵抗者和民众们没有把握,可它又是权衡、评估之后的坚定理性行动。


这一次,正义赢了。


这一段书写的人物困境关乎生死,我将这种戏剧情境称为一级困境,或最高级别选择。在这种戏剧情境中,人物的选择或关乎自己的存亡,或决定着别人的生命。


Image

电影后半段钟表匠替瓦尔特走进敌人的陷阱,再次选择牺牲,临走前对徒弟说"不要虚度自己的一生"。


在《索菲的选择》《卡萨布兰卡》《哈特的战争》《色·戒》中,我们就在人物面对这种一级困境中看到他们从容冷静的牺牲,看到昂扬、高贵的人格,看到某种最执着、彻底的奉献。


本片后段,钟表匠为了向面临陷阱的瓦尔特报警,走向钟楼自我牺牲也呈现出这种高贵的选择。在和平年代,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这种困境,也不会去思考这种选择的危险和艰难。


手持冲锋枪的比绍夫上尉是个党卫军,他跟冯·迪特里士上校一起嘲笑德国的国防军军官,讥笑他们遵守规则,不敢放肆地作恶。在比绍夫等法西斯螺丝钉把枪口对准平民时,他们的内心有一套自圆其说的信条。


戈培尔宣传部灌输的"真理"成功地将比绍夫这些纳粹机器上的螺丝钉打磨得闪闪发光。他们真的相信,占领其它地方,控制那里的人民是为了开拓和保卫德国的"生存空间",元首的话就应该绝对服从,为了实现德国民族的伟大兴盛,需要杀掉一些人,被占领区的抵抗者必须杀掉,否则就会失去稳定……


Image

影片开头德国将领在会议中分析南斯拉夫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游击队,而保卫德国只能指望20个师了。


但是,他内心多少也知道,屠杀平民是不对的。战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区分过纳粹时期德国人的四种罪责。而党卫军分子,犯的是刑法罪。就是说,向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开枪,即使按照纳粹德国的法律也是犯罪。而在本片这个情境中,比绍夫有可能犯下的是反人类罪。这是纽伦堡审判确定的新罪责,专门用来指认、判定和制裁那些躲在"服从命令"这一借口下的法西斯官兵。


根据比绍夫在这里的反应,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决定撤走。是面对多数勇敢觉醒的民众,他感到了某种压力,感到某种局势失控的焦虑?也许,在缓慢而坚定走向自己的人群面前,他心虚退缩了?也许,他知道向平民开枪是一件罪恶的事情,即使在一个被自己占领、控制的城市这样做也是踏破底线的。


Image

随着民众走向尸体,手持武器的德军撤走,比绍夫上尉在自己的得意计划中里败下阵来。



04

面对平庸之恶


面对作恶者,我经常感到思想被冻结,感到面对一个理性彻底被吞没的黑洞。


阿伦特认为在极权机器上的许多执行者是"平庸的恶",他们不思考,只是被动地执行。但是,仔细辨析思考后,我注意到此说有偏。虽然我们把纳粹党统治机器上的官员和士兵称为螺丝钉,但他们是人,那他们就绝对地具有主体性,善恶选择的责任永远无可逃避地架在他们的肩头


文明社会必须认定,他们在做出恶行的时候是一个有责任能力的人,他们得为自己做的事情负全部的责任。当他们下令把冲锋枪子弹扫射向人群的时候,就是做出一个他自己必须负责的行动。无论何时,为正义和自由而战的人们必须让前前后后的比绍夫、冯·迪特里士、高特上校(《辛德勒的名单》中以杀人取乐的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赫尔曼·戈林及希特勒等人知道,纽伦堡国际法庭在等着他。


Image

《辛德勒的名单》中高特上校人物原型也是双手沾满鲜血的纳粹集中营战犯。


最危险和最艰难的选择是瓦尔特做出的。在这个危机情境下,瓦尔特可以做出两个选择。躲避,那钟表匠必然惨死在德军的枪口下;冒险搏一下,不仅不知道群众会不会跟着自己一起来,也不知道邪恶的对方会怎样反应,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失败与牺牲。


瓦尔特是在赌一把,而且认定这当口必须赌。他在压力巨大的危机情境中做出的判断,扭转了形势,瓦尔特召唤和引导着市民做出了伟大的抉择。


这个段落还让我想到一个带普遍性的道理:不要妖魔化统治者——就是一味地夸大邪恶力量的作恶能力和非理性程度,把法西斯统治者认定为无恶不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疯子。


不要妖魔化统治者,是要强调任何人在任何严酷的境遇中都不应该放弃思考和辨析,不能放弃抵抗邪恶的责任。为此,我跟许多朋友争吵辩论过。我时常看到许多人将法西斯极权的作恶力量和掌控能力无限夸大,将法西斯的残暴无限夸大,将法西斯描述为彻底失去理性的疯子。而这恰恰是我们自己躲避到犬儒主义的最好借口。


Image

面对纳粹,人们愿意用生命捍卫自由、尊严与独立的悲壮历程为南斯拉夫赢得了世界声誉。


在这个具体情境下,如果瓦尔特内心认为统治者毫无顾忌,他就患上了一种被统治者的受迫害妄想症。如果认为法西斯统治者掌控一切,永远会杀人取乐,那任何评估、权衡、斗争反抗都是徒劳的,就只好一切逆来顺受。


瓦尔特和钟表匠等人的故事呈现出一种真实的、富有张力的戏剧情境,其中面对的死亡抉择极其艰难,而那些血色场景、具有荒诞意味的境遇逼着我们思考,在法西斯恐怖统治下反抗与生存的悖论,思考在邪恶狂潮袭来时,抵抗者乃至普通人的境遇和艰难选择。这些思考和辨析咄咄逼人,具有永恒的意义。


Image


编辑/徐元

排版/青柠


THE EN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