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3月17日星期四

王宏恩:烏克蘭戰爭民意與中美交鋒

 / 思想坦克 2022 年 3 月 17 日

在兩周前的專欄中,我們分析了俄羅斯的民意調查,發現俄羅斯年輕人反戰比例較高。那對於烏克蘭、以及中美兩國來說,目前民意又是如何呢?話先說在前頭:烏克蘭的民意調查與變化非常值得台灣參考,而中美的民意趨勢則值得台灣警惕。

圖片來源:路透社/達志影像

首先是烏克蘭方面。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 Survey)與烏克蘭當地的InfoSapiens公司長期合作,在烏克蘭執行手機號碼抽樣代表性民調,在2020年在全烏克蘭執行學術民調,而在開戰之後趁著手機信號未斷而持續進行中。

在2020年的WVS調查裡面,烏克蘭人被問到「是否會為自己國家而戰?」有57%的人回答會。(相較之下,台灣在2019年的同一波問卷中,是77%,比烏克蘭大勝20%!)

烏克蘭人被問到「是否會為自己國家而戰?」有57%的人回答會。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資料來源:https://www.worldvaluessurvey.org/WVSOnline.jsp


然而,過去戰爭意願調查最會被詬病的就是其真實性。而烏克蘭這次不幸地真的碰到戰爭了,而正好同一家民調公司在開戰之後繼續執行民意調查。真的開戰之後,有多少烏克蘭人願意打仗呢?在開戰一周的3月3日進行的調查中,有67%的烏克蘭人願意武裝自己對抗俄羅斯。而在開戰三周後的3月15日,則是有70%的烏克蘭人願意武裝對抗俄羅斯

這個比例不只比開戰前高上一大截,甚至還隨著時間增加、死亡人數增加、生命受到更大威脅時士氣反而更為上升。因此,戰爭前夕對於戰爭意願的調查,至少在烏克蘭的個案中,是低估實際士氣的。

但這個低估,我們可以從其他烏克蘭人在民調上的準備看出端倪,而這也是台灣可以參考之處。在WVS的調查中,在開戰之前,烏克蘭人就已經有93%擔心戰爭會爆發了。正因為是這樣的擔心,所以在俄羅斯還沒打來之前、在開戰前一周的民意調查中,有67%的烏克蘭人考慮去參加槍枝訓練考試並持有武器、有60%覺得俄羅斯會入侵,也有50%的烏克蘭人認為在忽然生命受到威脅時,有辦法保護自己。心態上已經有所準備。

而在戰爭正式爆發之後,除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滿意度提高到88%之外,對於親俄前總統的滿意度降到只有6%(意味著俄羅斯根本無法拿他來當傀儡總統)、而對於各種俄羅斯的外交要求都僅有少於20%的烏克蘭人同意。甚至在文化與經濟上,也都有超過85%的烏克蘭人認為烏克蘭文化跟歐洲比較近、烏克蘭經濟應該要依靠歐洲而非俄羅斯。而至今開戰已經三周,在3月1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中,烏克蘭人有超過62%認為還需要再抵抗數周甚至一年,僅有10%的人認為戰爭會在一周內結束。這些數字都代表烏克蘭人面對戰爭時的國族形塑以及成熟的心理準備。這些都是值得台灣參考之處。

除了烏克蘭在軍事與民意上的奮戰之外,美國民眾民意又是如何呢?Pew在3月15日也同時公布了過去一周美國民眾電話民調上對於對烏克蘭政策的看法。從民意來看,兩大黨支持者都有超過80%支持美國現有的經濟制裁、以及把軍隊放在NATO的範圍之內。

相較於拜登執政的整體滿意度(43%),有47%的美國人認可拜登目前對烏克蘭的政策(39%不認可)。美國兩大黨對於目前外交處理的民意非常接近,甚至在是否冒著核武衝突風險跟俄羅斯打仗,兩大黨選民對這件事的態度都是僅有35%支持。唯一的差距是民主黨八成支持接收烏克蘭難民、而共和黨只有五成支持。簡單來說,目前拜登的政策決定大致都與民意多數的選擇一致。這也意味著之後的戰爭變化導致的美國民意變化,也可能會影響到美國下一步的行動。同樣地,這裡也顯示出烏克蘭國民外交(或者資訊戰)對於民意影響的重要性。

而對於中國來說,雖然目前沒有全面性對於中國民意對烏克蘭戰爭的調查,但北京清華大學旗下的中國外交研究頂尖期刊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剛刊出一篇學術研究,在拜登上任前、後各幾個月,分別訪問了一千多位具有中國人口代表性的民眾,詢問它們對於中美關係的看法,並依照人口背景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中國年輕的一代,對於中國更有信心、越覺得中國未來可以領導世界、對於美國更不信任。這個結果跟十年之前的趨勢是完全相反的。同時,在這份民調中,假如一些受訪者有認識的親友在美國、或是有到訪美國的經驗,雖然對美國的看法會較為正面,但同時對於中國的看法與期待也會更為正面、認為中國更可能在經濟上領導世界。這個結果不只反映了之前閻學通擔憂的中國年輕一代打算俯視西方,更有趣的是這篇研究指出,上述的趨勢並沒有因為美國的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

多數中國人對於中國經濟與領導力有信心,且不隨美國政黨輪替而有所改變。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資料來源: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在美國逐漸不打算透過接觸來改變中國的這個當下,中國在心態上恐怕也不打算隨美國而有所改變了。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何中美高層在羅馬的新一輪談判中毫無共識、連端出來的新聞稿也毫無共識。在中美見面之前,筆者曾經猜測,是否這次中美見面會把俄烏衝突轉化為另一個南北韓?也就是中國管好俄羅斯、美國管好烏克蘭,彼此約束、如同當年中美互相管好南北韓一樣?但在中美的民意都越來越對對方失去期待的情況下,這種東歐六方會議成真的可能性恐怕也越來越低了。烏克蘭人預期到戰爭可能還要打數周,不只是一種心理準備,同時也不得不這樣準備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