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3月5日星期六

譚慎格:台灣、烏克蘭與七十五週年

譚慎格(John J. Tkacik)

親愛的讀者,我本來打算回顧一件發生在七十五年前的往事。可是,東歐在上週(二月廿四日)爆發一場大戰,我不能略而不提。而且,本週全世界都在擔心,東亞地區也可能從台灣海峽引爆一場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彷彿正在重演,只是並非一模一樣的翻版:普廷領導下的俄羅斯不是東歐陷入戰亂的受害者,而是加害者。而在東亞,習近平統治下的中國則扮演一個世紀前日本帝國的角色,企圖控制東亞的原料和海上交通路線,並威脅東南亞、印度和太平洋島嶼,當然也包括台灣。

普廷領導下的俄羅斯不是東歐陷入戰亂的受害者,而是加害者。圖為新竹市百年東門亮起烏克蘭國旗藍黃色燈光,聲援烏克蘭。(記者洪美秀攝)

75年前二二八 國民黨軍隊殘酷鎮壓

台灣歷史上的一起血腥暴行,上週也迎來晦暗的七十五週年紀念日,這段過往同樣令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魂不散和冷戰的遺緒。自從一九四七年二月廿八日的人民起義被中國國民黨軍隊殘酷鎮壓以來,轉眼已經過了七十五年。中國軍隊對那些膽敢抗議佔領政權濫施暴行的台灣人,展開大規模的拘捕和處決。

這個紀念日提醒我們,歷史的輪迴永遠沒有盡頭。當民主國家變得如此畏懼戰爭,以至於直到罪行加諸己身之前都不願面對,這種回響在今天甚至更為強烈。而且,即使出現這種武力攻擊,大多數的西方領袖還是無法相信,我們廿一世紀的專制軍事強權還是可能會像一九三○和四○年代的獨裁者和軍閥一樣殘暴。

習挺普廷侵烏訴求 盼回報支持犯台

事後看來,如果世界上的「民主共同體」(community of democracies)在去年夏天有遠見地採取行動,應該可以阻止俄羅斯上週惡意入侵和平的烏克蘭。但是,他們什麼都沒有做。眼看民主國家如此畏首畏尾,中國對俄羅斯在「安全方面的正當訴求」給予熱情支持。二○二二年二月四日,習近平透過冗長、沒有附帶條件而且有點詭異的「聯合聲明」,宣告與普廷結盟,如今引發非常合理的揣測,亦即一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發動戰爭,習近平可以期待普廷給予相應的支持做為回報。上週,隨著俄羅斯發動入侵(而且是在烏克蘭軍隊和民兵似乎有一段時間阻滯了普廷的義務役大軍攻勢之前),中國高調支持俄烏兩國展開「談判」,並且詆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都是北京野心勃勃令人不安的跡象。

在華盛頓的政策菁英中,烏克蘭的困境「獲得一致關注」。同樣地,台灣可能在兩週內遭到中國飛彈襲擊的可能性,也讓拜登總統不敢掉以輕心。上週,他不得不派遣一個由高級國防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台北,進行緊急磋商。無獨有偶,拜登的代表團還巧遇川普政府的重量級元老─前國務卿龐皮歐(Michael Pompeo)。

在一九四七年「二二八」起義七十五週年之際,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想像提醒了我,為什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場經歷戰禍、死亡和破壞後的數十年裡,一直對台灣保持如此濃厚的興趣。

二二八事件後 美首拋台灣主權未定

一九四七年二月發生的這場大屠殺,迫使美國國務院重新評估對國民黨佔領台灣的政策。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三月廿一日在南京警示國務卿馬歇爾,蔣介石的鎮壓讓美國「顏面無光」(an acute national embarrassment)。一九四七年四月,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鮑爾(Joseph H. Ball)憤怒地要求國務卿出面干預,阻止福爾摩沙發生「大屠殺」(bloodbath)。在四月十一日的答覆中,代理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遺憾地證實暴力事件的確發生,但也提出樂觀的看法,即福爾摩沙主權「尚未確定」(has not yet been formalized)移交給中國。這是美國國務院第一次公開宣稱福爾摩沙主權「尚未確定」。

當時,盟軍在遠東地區的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也對中國在台灣的腐敗治理及其對當地政府的穩定性產生的影響感到擔憂。

他警告,台灣絕對不能落入對美國懷有敵意的陣營之手(麥帥將蘇聯和共產主義中國視為這類勢力)。儘管戰後華盛頓在國共內戰(一九四六至四九年)期間試圖保持中立,但麥帥不斷向華盛頓提出不受歡迎的諍言,堅稱台灣對他在東京的軍事行動具有重大的地緣戰略意義。

一九五○年六月,當杜魯門政府準備將台灣拱手讓給毛澤東的共產黨軍隊時,麥帥在一份最高機密備忘錄中總結他的擔憂,他從一個統領逾五十萬人的戰區指揮官的角度,闡述台灣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關鍵地位:

「在歷史上,福爾摩沙一直被當作軍事侵略的跳板,」他指的是「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福爾摩沙的利用。」他苦口婆心地提醒華盛頓,福爾摩沙是日本向南侵略的重要舞台和支援基地。他尖刻地提醒華盛頓,一九四二年他試圖保衛菲律賓時,圍攻呂宋島的日本軍隊「從基隆、(高雄)和澎湖群島出動」;日軍的「支援航空隊部署在福爾摩沙南部沿海的機場。」他接著說:「從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福爾摩沙一直都是連結從日本、沖繩、菲律賓到東南亞交通和通訊鏈的重要環節。」一九四四年,菲律賓的日本佔領軍試圖擊退麥克阿瑟的進攻時,「福爾摩沙是派往菲律賓的軍隊和增援航空部隊的關鍵補給基地。」在日軍被逐出呂宋島後,日本軍機仍持續從福爾摩沙攻擊麥克阿瑟的部隊。

回顧這段歷史,麥帥警告杜魯門和他的助理們:

「…福爾摩沙未來的地位,很可能是那些已經或必須很快地在共產主義和西方之間做出選擇的民族群體,在決定政治路線時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他斷言,「毫無疑問,福爾摩沙的最終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除非美國放棄在遠東地區的政治—軍事戰略地位,…在我看來,美國顯然應該採取行動,防止共產主義勢力控制福爾摩沙。」雖然這份備忘錄是七十多年前的紀錄,但在二○二二年的今天,情況並沒有太大改變。

麥帥力主保台 主權不移交給「中國」

而且,麥帥非常清楚二月廿八日台灣人為何起義抗暴,以及蔣介石之所以殘酷鎮壓的原因。做為東京的最高指揮官,他也敏銳地意識到,台灣的「主權」尚未從日本「正式移交」。他認定蔣介石在台北的流亡政權缺乏民意支持,合法性脆弱。他不只一次建議聯合國做出某種託管安排,或者在監督下舉行公民投票,決定福爾摩沙的前途。

例如,麥克阿瑟對一九四九年一份對日和平條約草案的措辭感到震驚。它寫道,「第四條第一款:日本茲將台灣島(福爾摩沙)及其鄰近小島的一切權利讓予中國…」在檔案邊緣的空白處寫著「麥克阿瑟建議在舉行公民投票後對台灣實施託管。」麥帥還親自向杜魯門任命的對日和約美國協調員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表達他的關切。杜勒斯立即心領神會。事實上,當杜勒斯在東京與麥克阿瑟協商時,韓戰爆發,這場戰爭立刻讓他們對台灣的戰略重要性達成共識。

最後,杜勒斯和其他四十六個盟國同心協力,確保一年後的對日和平條約不會將福爾摩沙的主權移交給「中國」,不論中國是由共產黨還是國民黨統治。而且,台灣的主權從來沒有移交給中國。台灣「主權未定」是艾森豪政府和批准舊金山和約的第八十三屆國會的堅定立場;也是此後每一任政府和國會的立場。事實上,台灣懸而未決的「主權」是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六項保證」中的第五項,不僅為川普和拜登政府所繼承,也被當前第一一七屆國會明確承認為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礎文獻。

今天,當美國官員談到「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時,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前國務卿龐皮歐在二○二○年十一月也公開做出充分的解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雷根政府為制定對台政策所做的工作也承認這件事,過去三十五年美國兩黨政府皆遵循這些政策。」

台灣若赤化 將引燃世界大戰導火線

在二○二二年三月的今天,華盛頓正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前所未見的大國對抗考驗。美國、歐洲和北約是否能夠緩和普廷在東歐的戰爭暴行?他們和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是否會謹記這些教訓,遏制習近平對東亞和台灣的圖謀?而台灣在西太平洋仍然維持有如七十五年前的地緣戰略重要性;今天的台灣是一個繁榮的民主國家,經濟規模是烏克蘭的六倍;而且是世界尖端科技供應鏈的關鍵經濟體。

坐視台灣屈服於敵視民主的勢力,將是一場影響層面難以估量的人類悲劇。在二○二二年,倘若台灣葬送在掠奪成性的社會帝國主義中國手中,勢必會引燃有如第二次世界大戰般遍地烈焰的導火線。


(作者譚慎格/John J. Tkacik為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