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還有三天便開始提名,但有份量的政治人物至今按兵不動,甚至若無其事,社會輿論亦鮮少討論,看來香港經過「完善」後,特首選舉只屬國家機關內部的例行公事,再與香港市民無關。
直至近日,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的幾句說話,立即引起傳媒反覆推敲是否代表她宣布退選。儘管傳媒熱烈談論,民間卻反應冷淡,因為今時今日,還有誰在意她的去留?三年來,由制定「送中」條例到第五波疫情失控,林鄭的施政一而再把香港推向崩潰邊緣。前者造成無法修復的社會撕裂,也帶來國安法治港的管治格局,大幅收窄公民社會的自由空間;後者則導致近六千名長者身亡,也拖垮醫療系統,社會人心惶惶,市面一片蕭條。這樣一個行政長官,表現有目共睹,長期以來有大約七成人反對她做特首,早該鞠躬下台,如今三個月後才全身而退,難道還期望大家對她依依不捨?
同時,林鄭即使告退,多數香港人也看不到希望,香港也無法回到從前。《港區國安法》實施快兩年了,受人愛戴的媒體被迫停業,大量公民社會組織解散,政治言論可被視作煽動行為而被當局追究,公民抗議活動亦銷聲匿跡。即使林鄭走了,嚴苛法律以至執法機構都如常運作,與你同在。
在北京看來,這些國策是要「洗乾淨」香港的政治雜質,再把它淨化為經濟城市。不過,這個經濟城市的取向,也不任由特首自行決定,因為香港的經濟走向早已納入國家發展大計之中。地域上,它是大灣區經濟的一部分,功用上是接通中國企業和外國資本的金融中心。撇開這套方略是否合適不論,肯定的是,誰來當行政長官,都只能做執行官,按既定的劇本行事。
面對難題解決不了,如眼下第五波疫情,特區當局亦可以憑靠北京的指示和資源,照辦煮碗可也。至於解決不了的社會問題,如社會的深層次矛盾,由當年溫家寶總理提出至今,北京不知說了多少遍,矛盾依舊存在,但也不見得特首要負上甚麼責任。那麼誰來當特首,對香港人來說,又有何區別?
簡單說,特首的角色、功用、責任以至施政理念和管治模式,都有固定的造型,無論候選人是誰,他們的抱負和政綱也可想而知。如是者,除了大大減少競逐人選(還有競爭的話)之間的差異,也顯示香港民意對特首選舉以至執政取向的影響力,同時降至歷史的新低點。
過去,參選人需要兩面兼顧,既回應選舉團成員的訴求,也得照顧公眾的想法,務求勝出小圈子選舉之餘,也通過政策綱領和親民形象,力圖在民望方面壓倒對手,以彌補小圈子認受性的先天不足,成為眾望所歸的香港人特首。再者,特首選舉以往雖然是小圈子選舉,不過當中的專業界別,多以一人一票選出代表,他們人數只佔全部票數四分一,但都屬於專業精英,不少更是政治及意見領袖,他們與候選人的互動,加上傳媒直播的候選人辯論,均有助提升市民的關注度及參與感。
反觀經過「完善」的特首選舉制度,除了通過資格審查限制參選界別代表的人選,不少界別改行團體代表制,並由官方界定合資格團體名單。當選者當中,相信再難找到主張普選、伸張人權、批評威權的聲音,因此也難期望來自民間的批判議題和觀點,可以直接與特首候選人公開辯論,引發公眾的關注。
更關鍵是,在選舉團原有四大界別外,又增加號稱「國家隊」的第五界別,意思是他們不是代表香港人,而是代表國家參與其事,因為成員都來自「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同時,新選舉方法又規定,參選者必須取得每個界別一定人數的提名,才能成為候選人。
大家都明白,「國家隊」成員沒有個人意願可言,只代表國家高層領導的集體意志,因此他們提名誰或者不提名誰,就直接反映國家對誰支持、對誰反對。北京只要向「國家隊」示意一聲,究竟何時提名誰入閘,便足可確定這場「選舉」的節奏、規模和結果。即使到最後,「國家隊」來個黃袍加身,只提名林鄭一人,到時連候選人電視辯論也省卻,大家也只能看在眼裏。既然如此,市民不在意特首選舉,可以怪誰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