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何瑞恩:為台灣從烏克蘭汲取正確的教訓

◎何瑞恩(Ryan Hass)/ 自由時報-星期専論

俄羅斯大軍壓境恫嚇烏克蘭,招致媒體名嘴質疑美國的實力和信譽。這也助長了北京是否會仿效莫斯科的做法,企圖以武力奪取台灣的揣測。這種膚淺的分析不應該造成台灣民眾的焦慮,也不值得台灣的領導者隨之起舞。誠然,台灣的領導者可以從烏克蘭情勢中汲取教訓,但不是這種教訓。

俄羅斯總統普廷是烏克蘭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俄國是侵略者,導致緊張情勢加劇。儘管如此,這場危機的浮現並非難以預測,而是早在意料之中。在二○○五年至二○○八年擔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期間,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Bill Burns)便警告,為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鋪路,等於是向俄羅斯「下挑戰書」(throwing down the strategic gauntlet.)。伯恩斯當時已經提醒,俄羅斯將以干預克里米亞(Crimea)和烏克蘭東部做為回應,並隨著時間推移採取更大膽的行動,企圖確保烏克蘭繼續做為俄羅斯的禁臠。他在回憶錄《秘密渠道》(The Back Channel,暫譯)中寫道,美國總統布希在二○○八年北約布加勒斯特高峰會上宣布支持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的決定,讓美國陷入兩面不討好的境遇—成全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國的想像,這是即將卸任的布希政府無法兌現的承諾,同時也強化了普廷的認知,即美國無視他的警告,烏克蘭加入北約將對俄羅斯的國家認同構成生死存亡的挑戰。

在隨後的幾年裡,美國和歐洲官員堅定地表態支持烏克蘭,卻口惠而實不至地沒有採取相應的行動。正如俄羅斯在二○一四年入侵烏克蘭時所凸顯的事實,強硬的言辭無助於遏阻普廷的野心,他想要奪回進一步主宰烏克蘭命運的權力。

台灣防禦戰略 須對應威脅與資源限制

從烏克蘭爆發的危機中,台灣得到的第一個教訓是,言語無法取代加強威懾和韌性的艱苦工作。烏克蘭的經驗應該在台灣引發更大的急迫感,克服官僚主義和黨派之爭的障礙,形成一項符合台灣面臨的威脅和資源限制的防禦戰略。基於台灣與中國在國家資源上的巨大差距,很難想像台灣可以在一場消耗戰中擊敗中國。相反的,台灣可能需要加強威懾,集中投資發展軍事能力,在台灣沿海附近最容易遭到攻擊的地點,痛擊中國的入侵部隊。

烏克蘭局勢 無法與台灣安全相提並論

第二個教訓是,不要把烏克蘭局勢與台灣的安全相提並論。擺在眼前的現實條件印證,這種類比毫無根據。相較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跨越一百英里寬的「護城河」(即台灣海峽),烏克蘭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更容易遭到俄國地面部隊的攻擊。台灣是美國第九大貿易夥伴,貿易量高於印度和法國。烏克蘭則排在第六十七位。台灣在全球價值鏈中處於核心地位。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烏克蘭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三五位。台灣是富足自由民主政體的耀眼典範。在「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布的「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中,烏克蘭在一八○個國家中排名第一二二位。這些事實並未鼓勵或寬恕俄羅斯使用武力改變國界的企圖。它們只是強調台灣和烏克蘭的對比。

拜登政府的最高層級官員對台灣和烏克蘭的差異了然於心。在最近一次訪談中,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解釋說:「《台灣關係法》是一項獨特的工具—在各個層面表達美國支持台灣的承諾,我們對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承諾,對烏克蘭也沒有。」

拜登政府已經排除美國對烏克蘭進行軍事干預的可能性。這麼做的部分理由是要繼續集中心力,應對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威脅。而在印太地區,沒有什麼安全議題比台灣更值得華盛頓關注。

地緣戰略的轉變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杜魯門政府起初決定不介入中國內戰,沒有計畫保衛台灣免於中國共產黨預期中的入侵。然而,韓戰爆發後,杜魯門改變立場,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從那時候到現在,中國軍隊始終未能跨越台灣海峽登陸台灣。

台灣須提升政治團結 反擊北京宿命論

同樣的,烏克蘭的危機也可能會促成未曾預期的效果。強化台灣威懾態勢的努力可能會因此而加速。如果這個假設成真—這是一個大膽假設—華盛頓和台北將會發現前美國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早已循循善誘,「溫言在口,大棒在手」(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穩健、堅毅、紀律嚴明、團結一致的努力來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而不是高談闊論的意識形態鬥爭,或大聲疾呼改變美國對台政策的宣言。

最重要的是,這是台灣現任和未來領導者對台灣的未來培育信心的機會。北京當局的目的是在台灣內部製造一種宿命論的末日感。要有力地反擊這種陰謀,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升台灣的政治團結和國家安全。

(作者何瑞恩 / Ryan Hass為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辜振甫暨辜嚴倬雲台灣研究講座、麥可.阿瑪科斯特外交政策研究講座;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