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2年1月25日星期二

火海中的蓮花:一行禪師在越戰提倡的入世佛教

2019年1月30日 BY  / CUP 新聞囬带


「時代」雜誌近日報道,年屆 92 歲的佛教僧侶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數年前嚴重腦出血後,已回歸出家的越南順化靜待解脫。一行禪師在國際廣受稱頌,聲望僅次達賴喇嘛,其大半生流亡法國,撰寫多部顯淺易懂的禪修著作,被無數人視為心靈導師。但其實一行禪師亦曾是活躍的社運分子,半個世紀前在戰火燎原的越南推動和平運動、革新越南佛教,更獲馬丁路德金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究竟戰亂中的苦難,是如何模塑一行禪師的思想?

處於南越亂局的佛教

1926 年一行禪師於越南中部出生,原名阮春寶(Nguyen Xuan Bao),16 歲在順化歸原寺出家,23 歲便受具足戒,為臨濟宗第 42 代傳人,以釋一行為法號。1950 年代,由於佛學院未提供哲學、文學、外語課程,一行禪師於是轉到西貢大學(Saigon University)修讀西方哲學與科學,成為越南首位就讀世俗大學的比丘,期間以撰寫小說和寫詩維生;他又是越南最先騎單車的 6 位僧人之一,一再反映其不排拒新事物的作風。

50 年代中期越戰爆發,南越佛教界出現爭論,究竟僧尼應該繼續於深居寺院修行,抑或救濟戰爭中受難的貧苦大眾?當時不少保守派人士傾向前者,一行禪師卻主張佛教應當同時兼顧兩者。他為此身體力行,到處開辦佛學課程,獲任越南統一佛教會雜誌「越南佛教(Phat Giao Viet Nam)」總編輯,以文章宣揚「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理念,可惜改革願望處處受阻。

1961 年,一行禪師獲獎學金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比較宗教學,1963 年獲任哥倫比亞大學佛學講師,當時他已通曉越南文、法文、英文、中文、梵文、巴利文等多種語言。南越卻於此時爆發佛教徒危機(Buddhist Crisis),親天主教總統吳廷琰(Ngo Dinh Diem)於 1963 年頒佈一系列反佛教法令,禁止慶祝佛誕及懸掛佛教教旗,觸發全國各地民眾示威。政府隨即以武力鎮壓,導致平民傷亡,多名僧尼被監禁,更有僧人先後自焚抗議,使吳氏政權盡失人心。

1963 年,釋廣德法師在西貢街上用汽油引火自焚,抗議吳廷琰政府迫害佛教徒;攝影師憑此照片奪得 1963 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圖片來源:Malcolm Browne/Wikimedia Commons


吳廷琰無力穩定局勢,最終喪失美國支持,同年在軍事政變下被殺。新政府上台後赦免大批僧尼及佛教徒,但佛教界經此浩劫百廢待舉,重整重任如今落在一行禪師身上。追隨一行禪師大半生的真空法師(Sister Chan Khong)憶述,過去反對革新的智光長老(Thay Tri Quang),當時發電報求助於身在美國的一行禪師:「我老了,思想保守,難以負此重任,請回來幫助我。」一行禪師聞訊後大受感動,放棄美國教席,飛返越南實踐入世佛教的理想。

如何在戰火中修習正念?

一行禪師重返越南後創辦雜誌和出版社,又在西貢成立符合高等教育制度的佛學院萬行大學(Van Hanh Buddhist University),提供佛學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邀請從印度及日本留學歸來的佛學家任教;又在旗下開設青年社會服務學院(SYSS),成為提倡和平非暴力的社運團體,義工人數達 1 萬人。

義工們先後到農村開辦多條模範村,為基層農民提供醫療及教育設施,改善衛生及農業技術。但隨著越戰戰火蔓延,多座辛苦營建的村莊遭空襲破壞,義工和村民容易受恐懼、憤怒、絕望的情緒操控,最終或會執起槍桿子走上戰場,可能背離模範村原意。有見及此,一行禪師嘗試將佛陀教導結合社會服務,重視萬物相即(Interbeing)觀念,亦即萬事萬物相依相存,以協助社區透過正念修習轉化恐懼情緒。

有別於過往越南的保守佛教重視轉世,一行禪師的入世佛教期望,現代人亦能夠在今世得益於佛法,能夠得到現世法樂,相信愈多人保持「正念禪(Mindfulness)」的修持,將有利共建和平社群。一行禪師最有名著作「正念的奇蹟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出版於 1975 年、翻譯成 35 種語言,原文其實是一封長信,內容是有關正念修習的實用指引,收信人是青年社會服務學院的成員廣兄。

所謂正念,並非時下所謂的「正能量」,而是強調活在當下,是指清楚覺察當下的存在狀態。除了傳統的坐禪有助修習正念,一行禪師還發展有利與生活結合的方法,譬如行禪、食禪。當中以呼吸禪為最簡單又即時的修行 —— 每當我們遇到內在的情緒風暴,可能是恐懼、憤怒、仇恨,或者心思游離不定,都可以利用呼吸重掌身心,把分散到外在的專注力回歸自身,觀察自身一呼一吸的自然韻律,時刻覺知正在呼吸的事實,只要方法正確,便有助於保持正念,充實地過好每一分鐘。

1967 年一行禪師走訪美國各地宣揚反戰訊息。 圖片來源:Jeff Goode/Toronto Star via Getty Images

一行禪師的和平祈願

1960 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吳廷琰政權倒台,南越政權在越戰中愈見無能,美軍於是日益介入越戰,高峰時期派往越南的美軍超過 54 萬。戰事規模一發不可收拾,越戰因此成為國際焦點。推動和平運動的一行禪師,長期與社會基層接觸,使他對局勢日漸焦慮,他在 1967 年著作 Vietnam: Lotus in a Sea of Fire 中寫道:

 戰事如今幾乎完全由美軍接手,南越軍隊只限於從屬角色…… 愈多的美軍派駐越南,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俗稱「越共」,為北越在南越成立的統戰組織)的反美策略便會愈奏效。農民目睹自己的村莊被焚毀、同胞被殺、家園盡毀,憤怒和仇恨種子便會在心中播下…… 農民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他們不認識世界史或意識形態鬥爭;他們只看到大批西方白人盡力殺害自己的同胞,其中有很多人過去曾經對抗法軍。農民不會視美軍所殺的是共產黨人,只會視他們為愛國分子。 

1966 年,一行禪師帶著以上訊息隻身前往美國,試圖解釋不親共也不反共的反戰立場。他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提出和平停戰的建議,並且要求美國協助南越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府,隨即遭到南越政府譴責為叛國者。一行禪師自此流亡海外,但他的和平運動並未告終,更因此走向國際。

1967 年,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響應一行禪師的呼籲,首次公開質疑美國介入越戰,同年高調提名一行禪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他在提名信中形容:「我認識的所有人當中,沒有人比這位溫文的越南僧人更值得(獲頒此獎)。他的和平理念如果得以實踐,對合一運動(Ecumenism)、對世界弟兄姊妹、對全人類都會是一項偉業。」

流亡法國期間,一行禪師繼續為越南人奔波。1969 年巴黎舉行越南和談,他以佛教代表團身份,在場外表達佛教及民間意見,儼如南北越以外的第三方勢力;1975 年南越淪陷,大批越南人前仆後繼投奔怒海,釀成越南船民的人道災難。一行禪師身體力行租用船隻,營救公海瀕臨遇溺的船民,又默默救濟大批被新政府囚禁的平民及僧尼,是最先呼籲關注越南人權及船民問題的國際人士之一。

相隔半個世紀至今,歷史的傷口尚未癒合,恐襲與戰爭散播的恐懼與仇恨又彌漫全球,這或者正是愈來愈多人追隨一行禪師的原因。其創辦的法國梅村禪修中心(Plum Village)每年吸引大批民眾慕名拜訪,當中不乏無法走出越戰陰影、仍然受恐懼和罪惡感折磨的退伍美國老兵,他們都是一行禪師畢生關懷的對象。

如今一行禪師的傳奇人生即將走到盡頭,很多人都對此深感惋惜,但其實一行禪師早在著作中解釋萬物不生不滅之道 —— 雲不會化為虛無,而是化為雨、雪或雹,只要條件俱足,日後亦可在陽光下化作水蒸氣,以雲的形態再次顯現;人的生死亦然,即使人的肉身離去,但仍會以精神及其他方式繼續存在。「當我們深觀自己的身受想,當我們觀察山河大地或身邊的人,要看到和接觸到萬物不生不滅的本性。這是佛教傳統中最重要的一項修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