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1年12月16日星期四

范疇:中國「權本主義」經濟, 2022會不會硬著陸?

十年來一貫提供一個觀察中國經濟的角度,本篇也不例外:中國在中共一黨專政下,任何用西方資本主義或市場經濟的邏輯來推估中國經濟的結論,必然嚴重失真或徹底失焦;中共治下的經濟只有用「權本主義」(Powerism)的邏輯才能推估。權本主義的本質,過去已發表十數篇文,此處不再贅述。
2022年,中共治下的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甚至整部機器從此失靈?這是當前世界最關心的問題;中國經濟循環若停擺,對全球經濟循環之衝擊力量將不下於源自武漢的全球病毒疫情。對台灣的衝擊力道尤甚,這不僅關乎貿易及金融,還有政治層面的附帶傷害考量 – 中共,或習近平個人,在經濟面臨停擺時會不會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鋌而走險。
這問題可以弄得很複雜,足以消耗成百上千經濟學者的研究精力。但問題也可以很簡單,就是用「權本主義」的邏輯來分析。
2022他們會不會硬著陸?若不會,何時會?還是永遠不會?答案僅在於一個條件,真的,就這麼簡單。如下:權力能夠集中多少資源?權力的機器的潤滑度是否足以把集中的資源有效的投放到對的地方?以下開始分析。
用中共自己的語言,中國經濟分為「內循環」和「外循環」兩區塊,然後,由於外匯牢牢管制,這兩區塊之間的唯一有權分配者是中共。單單憑這一點,稱中國為「市場經濟」就是一個笑話。
內循環已經接近死亡。不同意這判斷者,抱歉地說,恐怕是對中共治下的土地財政、房地產窟窿、地方債、銀行壞帳、隱性多角債、失業幅度、躺平現象、割韭菜、毀滅私企等等實況不夠了解之故。
外循環,由於全球疫情下的生產力驟降,中國暫時得以保持世界工廠地位,甚至顯得有點虎虎生風。但是,這是竭澤而漁、寧可錯殺一百不能漏殺一人的極端政策所致,很快會隨著全球生產力恢復而失去,除非有一股力量在鼓動全球疫情。
由於政治上的外需,如一帶一路和軍武擴張,外循環帶來的外匯紅利並未被灌注到內循環中。內需所依賴的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越來越低,因而中國幾乎毫無鑄幣權的紅利。解決內需問題的經濟路線分為至少兩派,且各自有其依附的政治後台,因而才有央行同時容許房貸升息收水,和大幅放水人民幣1.2兆元的乖離貨幣政策。。
那麼,在此種內外循環分治的實況下,權力核心還能擠出多少資源以供保權保專政呢?答案可能令人意外:理想狀況下,還可擠出等值於30.7兆美元之資產。算術如下,限於文長,只能直斷,然此算法是經過中國核心經濟學者私下認可過的。
權本主義下,中共財政本質是「雁過拔毛」- 上游每一塊錢,經過層層幹部私利盤剝,下游頂多拿七毛(有實務人士笑說頂多三毛,但此處從寬)。企業金流,無論國營或民營,大致亦然。以2000-2020年為計算,總GDP為146兆美元(IMF數據),因此被「污」的總數是 146 x 0.3 = 43.8兆。這些錢,有些成為海外資產,有些成了境內家族資產或私人現金、房產、古董等等。
習核心的擠奶法是選擇性反腐及「共同富裕」,也就是一整套「以錢換命」的手段。2018年前,行情大約是「六-七折換命」,今天恐怕得要「三折換命」,也就是權貴政敵、民營大老闆交出七成資產才放過你及九族。保守估計,這部份可擠出的資產是 43.8兆 x 0.7 = 30.7兆美元。此處尚未計入對平民百姓的割韭菜所得。
此筆鉅款足以保政權。美國若看懂了,或會考慮打出七傷拳,斷此金脈,或者急速凍結中共家族及其關聯方的海外資產。台商若看懂了,進退也就有些依據了。
但再多的錢,也防不了結構性的硬著陸。房地產、銀行、政敵牽制、權力機器失靈、就是大概率下壓垮駱駝的四塊磚頭。

(本文原刊於經濟日報)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