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1年9月11日星期六

李承鹏值得尊敬!在中国,坚持高尚是件很困难的事

 无根之风 断木隐竹 
当年党媒《南方日报》为了吸引高端读者,培养了不少伪自由主义者,伪公知。其中程益中是佼佼者,一路从见习记者混到了主编的位子,跟现在的胡锡进有的一拼。2004年的时候,因为经济犯罪被立案调查,由于当时南方系抖出了孙志刚案和非典事件,舆论普遍认为程是被"莫须有"了。 据说后来因为元老院有人出面,把他给保了下来。程也因祸得福,第二年就拿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的世界新闻自由奖,一时风光无两。大概从那时起,国内言论环境就开始慢慢恶化,南方系也随之渐渐落寞。程益中也就到了北方,搞起了《新京报》。同样是定位高端读者,区别在于,前者告诉你自由如何重要,后者告诉你,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如何活得重要。 大概是高端读者的主义真吧,《新京报》既没法虏获高端读者,也吸引不了不高端的读者,不尴不尬地存在,几乎没有出过有影响力的时评作家。后来程就带着昔日的光环,去外网服务广大海外华人读者去了。干的倒还是以前的活,只是对象换了下,以前批判监督的对象是大国,现在换成了美国。好像也没啥毛病,批判者总是高贵的,只是程益中专挑那些允许批判的地方。在烈日高照的时刻,尽可能地把手电筒打到最大。 专注外宣这么多年,按理说,程益中在内网应该差不多快消声灭迹了,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认得他。结果这回高调碰瓷李承鹏,又着实火了一把。说是要警告李承鹏之流,那些被他炮轰过的名人,除了比他有钱,名气大,没有哪一点不比他强。 

Image


很难想象这就是南方系主笔的水平,暂且不讲语病和拗口,要真按他这逻辑,那以后所有人都只能往下批,批评那些比自己穷,比自己名气小,没有一点比自己强的人。而一旦站上金钱名利的顶端,那就只有接受膜拜的份了。连批评都要先掏银行卡,这不是典型的媚上欺下吗?
可能作家是唯一一个品德与才华挂钩的职业,在过去也曾针砭时弊,金句频出的传媒大亨,在放弃了良知之后,连文字也变得恶臭起来。 程的德性让我想起民国时期有个叫杨度的知识分子,他在清朝的时候支持立宪,在北洋的时候支持袁世凯登基,袁死后又跟随孙中山搞共和,后来共产党来了,他又成了共产党员。
这种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者,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程益中也是如此。在中国最开明的时候他批判的最起劲,不能批判的时候又跑去美国迎合人家的政冶正确,现在网内自由派被赶尽杀绝,他反倒来落井下石了。 

Image


我跟李承鹏没有任何交集,也没有要吹捧他的意思,但我真心觉得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值得尊敬的人之一。首先,他不以写作牟利,既不开通赞赏,也从不利用流量带货,光这点就让我自愧不如。什么叫高尚?不为利益所左右的公共理想,就是高尚。此外,跟他同一时期的时评作家,貌似也只有他还在坚持发声。在这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社会,高尚尚且不易,坚持高尚真的难能可贵。 之前我把文艺复兴以来的卓越作家比作跳入沼泽的珍珠,有读者问中国有这样的珍珠吗。现在我可以回答,李承鹏算是一颗。 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壤,向来盛产珍珠,各个领域都不乏人才,拥有丰富学识和非凡文采的也不在少数。但"珍珠"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它的色泽有多艳丽,而是它是否有跃入沼泽的勇气。中国有句谚语,叫良禽择木而栖,对绝大多的珍珠而言,它们的梦想始终是依附于王冠,这样他们也就有了受人膜拜的资本。
就像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的那样,贵国乃人才济济之地,并不缺人才,只是一遇那啥,就俱成奴才了。李鸿章不就一奴才嘛,到慈禧那一跪,回头就可以接受万人的膜拜。
 而真正甘愿跃入沼泽的珍珠,古往今来,永远是凤毛麟角。我倒不是鼓励人们去高尚,去自我牺牲,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主义需要迫使人去牺牲自己,那些鼓励高尚的人,事实上都是尚未成熟的理想主义者。我只是觉得,既然有愿意跃入沼泽的珍珠,那我们还是应该报以掌声。 当然,李承鹏也不是唯一的英雄,比他高尚的应该还大有人在。比如某位曾经的地产集团公司老总,因为管不住自己一张火炮大嘴,不慎从王冠跌入沼泽。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得蹲里头天天包纸盒。再如某位女硕士,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遭遇厄运,暴瘦如柴。还有那位办企业开宝马的王先生,现在已经与妻女分隔一百余天。当然,还有那位创办免费医院,却身负九箭的孙先生。 北岛看得很透彻,那些高尚的人,总是满腔热忱地自掘坟墓,就像一百多年前在菜市口被斩首示众的戊戌六君子。哪个不是前程似锦的高富帅?有时想想真替他们不值,只是心中的敬仰又难以自抑。李承鹏有句话让我颇为触动,他曾感慨自己年纪越大,越有种犬儒的趋势。有多少人不是在与内心的自己作抗争,害怕自己一步步麻木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