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10月30日星期五

吴嘉隆:美大選拜登父子醜聞陷風波 吳嘉隆揭爆料背後的心機交鋒

川普(左)、拜登(右)世紀大對決,結果難料。(圖/達志)  

拜登父子的醜聞從德拉瓦州一家電腦維修店的硬碟爆開,正式成為美國大選的10月驚奇。

爆料本身是一門學問,假設A向B揭發C,B可以是民意代表、媒體記者,或是司法調查單位。A可能是C身邊的人,才會知道一些私密,於是B無從查證A爆的料是不是真的。

所以,B陷入兩難,就是要不要揭發?如果是假消息而你去揭發,那你會很難看,以後講什麼別人都不會再理你。如果是真有其事而你不揭發,那麼A會擔心他被出賣,擔心你把資料拿去向C邀功,要C查一下到底資料是怎麼洩漏出去的。這一來A就危險了,於是他後面就不敢再餵料給你。這就是說,A一開始可能會先拿一點小料來試探你,看你會不會處理。如果你確實採取行動,後面幾乎還會有更勁爆的料進來。

不只這樣,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一定還會有其他人正好也知道某一部分,當他們發現B會採取行動之後,他們也就敢站出來跟進爆料。

還有,其他媒體也會設法去挖出自己的獨家消息來源,趕快加入爆料這個熱潮。或者,有些媒體是C的盟友,會反過來幫C遮掩。

而C可以有什麼對策呢?如果爆料是真的,他的對策起先或許是製造其他花邊新聞來轉移焦點,把醜聞蓋掉。但是,萬一爆料源源不絕而來,那麼轉移焦點也不能解決問題。C其實只有一個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出來認錯道歉,斷尾求生,因為觀眾確實是健忘的,也許撐過一個星期之後新聞就退燒了。不過,問題來了,當C斷尾求生後,如果又有新的料爆出來,那麼這樣的認錯道歉就變成很虛假,讓C信用掃地。所以,C會想知道爆料方還有多少料,要摸底,要選在A的子彈快要打光的時候才出來斷尾求生。

在爆料方,他們也不太確定自己所掌握的資料到底有多重要,後面是不是還會有更大的料進來,所以他們也會想見好就收,於是要去摸C的底。

交鋒的勝負決定於可信度。所以,爆料方的策略通常會先餵小料,引誘C出來否認,最後才拋出確鑿的證據,把C的可信度一槍斃命。誘殺成功後,不管你說什麼,觀眾都會相信你。所以,C可能就寧可不出來回應。這正是目前拜登的作法。

——財訊雙週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