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

何曉清:新亞人,香港夢——曾樂檳同學”誠明獎”致辭

何曉清(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自當年錢穆先生等"手空空、 無一物"創校以來,歷史再次讓我們置身於一個呼喚新亞精神的年代。在曾樂檳同學離開中大校園前夕,於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此殊榮的頒贈不只是對曾同學的肯定,也讓我們感到人文理想主義與知識分子情懷在大時代變遷里的歸屬歸宿的盼望。年初提名曾樂檳同學"誠明獎," 是因為他在學術道路的上下求索,對身處社會的關愛和對普世的關懷,以及對新亞精神傳承的投入和付出,都深深體現著新亞人的價值信仰。 他对知識的渴求、對真理的追尋、對公義的堅守、還有他的家國情懷,亦誠亦明,既明知識也誠德性。誠明新亞人,實至名歸。

在一篇與學弟學妹的分享裡,樂檳提到自己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父母早年從大陸來香港,雖教育水平不高,姐姐們都沒有讀大學,但他們知道樂檳愛好讀書,"含辛茹苦""供書教學。" 就是在這樣艱險、困乏的環境裡,這位少年一路走來,追尋他"通古今之變"的夢想。

學業方面,樂檳是"船王"-同學們笑稱他盡拿了種"船"(scholarship)."他連續三年被列入文學院院長榮譽錄,兩度獲得新亞書院優異生獎,並獲各種獎學金,包括匯豐香港獎學金、冼為堅中大金禧文史哲獎學金、和蘇慶彬教授新亞書院歷史學系獎學金。他的畢業論文以赤柱軍人墳場、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和大會堂紀念花園為主要案例,審視香港英殖時期建立的官方二次大戰紀念空間。樂檳對香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和記憶的研究,源於他對香港歷史與身份認同的興趣。通過論文,他探討戰後英殖政府在香港面臨的社會政治處境下,設立戰爭公墓和紀念花園之類紀念空間的過程,以加深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在香港興起及其內涵的理解。


除了在學術上探討歷史與記憶,樂檳對保存新亞歷史記憶不遺餘力。作為第六屆新亞青年學人計劃學員,他參與了籌備 、構思和設計於2019年在土瓜灣新亞中學舉辦的「結隊向前行——新亞書院七十周年歷史展覽」。展覽包括設立一個的「校園遊蹤」,於多個具歷史價值的位置設立永久展示牌,配以網上「故事地圖」,通過創校先賢及農圃道校友的記述,向參觀人士介紹各處背後的歷史與故事,特別是不同年代的新亞人如何結隊向前行的故事。樂檳對新亞的情感,始於他的一堂中學歷史課,課堂上老師介紹了新亞校歌,以及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要所闡發研讀歷史的原則。樂檳與我分享到:"無論是1949年後中國知識分子的流散,還是美中之間的文化冷戰,新亞一直是香港戰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準備展覽的過程中,甚至在農圃道年代畢業的老校友分享的過程中,我非常強烈地感覺到,新亞精神絕不僅是校歌、學規,或像錢穆、唐君毅等早期老師的文字,一代新亞人實有血有肉地活出新亞精神。因此,這個展覽正正是使這些記憶永存的絕佳機會。"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間,樂檳出任新亞學生會代表會的歷史學系系會代表兼任選舉委員會主席。他帶領選舉委員會,組織和主持了2018新亞學生會週年大選各項提名、諮詢和投票。作為新亞青年學人計劃成員,他還參與了多個關涉公開演講、歷史研究、古琴、書法、對聯創作、中國哲學等的交流團、讀書會與工作坊,並於2018年擔任了「余英時歷史講座」的司儀。


除了新亞,樂檳以年輕人的熱情和純粹守護著自己的精神家園,關心著他的中大校園和香港社會。2017年,他參加了由中大大學通識教育部舉辦的年度通識教育研討會,並獲得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優秀論文獎銀獎。他提交的是一篇關於後真相政治的論文,通過研讀《論自由》和《動物農場》等文本,討論假新聞和操縱事實如何使政治從完善公共利益(public good)轉向謀求權力/政治議程的手段,並構成對自由民主的威脅.

在歷年的美國總統競選裡,候選人時常會分享自己的父母如何一無所有帶著希望到了一片自由之地,最後年輕一代學有所成並有機會回饋社會,這樣的故事謂之"美國夢。" 樂檳獲得誠明獎是一個新亞人的香港夢。四九年後的香港給了"亂離中、流浪裏"的一群年輕人一個新亞夢;今天新亞還了這片流淚的土地上的一位年輕人一個香港夢。"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