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9年11月18日星期一

北明:只剩香港


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香港中大(中文大學)前身香港《新亞書院》,中國淪陷後,流亡香港的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張丕介先生合力創辦,第一批學生是逃難到香港的失學青年。其教育宗旨是「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採西歐大學導師制度,以人文主義之教育宗旨,溝通世界中西文化,為人類和平社會幸福謀前途。」

多年前在普林斯頓,我聽余英時先生回憶他的母校新亞書院,那時連一間像樣的辦公室、一張像樣的辦公桌上都沒有,真正如校歌裡所唱:"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 1950年艱難起步時,蔣中正先生應奔走台灣的錢穆之情求,每月從總統府辦公費中扣除三千港幣,支持在港創辦新亞書院,直到新亞書院1954年獲美國雅禮學會撥款資助始停。

聚集在新亞書院的一代宗師,比以死殉葬中國文化的王國維更艱難,他們是一批以生殉難的文化英雄,在中國孔孟之道、儒家學說花果飄零的歲月,在四顧蒼茫一無憑藉的時刻,肩負起存亡繼絕,振弊起廢的使命。 

從前淺薄,八九後初到香港,見香港雜誌報紙漢語寫不通順,跟著人們一起叫喚香港是文化沙漠,好像文化都在大陸一握似的。後來知道了新亞書院,漸次明白從五四到文革, 中國文化 被激進主義、馬列斯毛一再扼殺,我才意識到文化沙漠究竟在哪裡,才知道是誰來自文化沙漠,才明白當初自己的淺薄,好不汗顏。

七十年過去,這個沙漠徹底氾濫了: 從毛主的習(習近平)的廟堂演講,到毛主的民(帝國國民)的街頭廣場,神州全地文盲激增;從電視廣播到報紙書籍,從街頭廣告到廳堂對聯,文化踪影消失殆盡;從官場到商場,從語言到習俗,民國時代的典雅與高貴何在?從知識精英到民間民族記憶,"自由中國"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蕩然無存。

如今 我們只剩下了香港!

沒有了香港,我們到哪裡去戰鬥?

"艱難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如今的中大香港本土的學生,血脈裡流著先輩的血,土厚根深,是了不起的一代青年學子。

十萬裡上下四方俯仰錦繡;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壯哉新亞書院;山巖巖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靈,偉哉香港中大!

北明2019年11月14日

--------------
附件

北明:问一句中国:你情何以堪? !
(残体版)

·60年代人为的大饥荒,30万饥民逃港风起云涌,港府无法消化只好抓遣,但香港市民同情沿街乞讨的大陆饥民,先是慷慨施舍,后来组织救济,对抗军警抓捕,送衣送粮,藏人到家并介绍打工!
·89年大陆大抗议,香港人全城动员倾力援助,演艺界倾巢出动参加筹款义演,大陆人喜爱的邓丽君小姐也在场,头裹布条上写"民主万岁"上台,唱的是"在山的那一边",而那时成立的香港支持大陆民主联合会30年至今依然在运作。
·64后开枪引发大陆最大逃亡潮,香港黑白两道共组"黄雀行动",营救几乎全部大陆八九精英(北明是亲历人、受益者、见证人之一)。
·98年大陆洪灾29省市自治区受难,香港政府拨900万元初赈灾难,后全港政府民间演艺界和媒体总行动:出镜、上台、拍卖、义演,共捐往大陆6.8亿元,居全球援助之首。
·2008年中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暴风雪,波及21省市,香港民建联、自由党、中华总商会、中华厂商会、香港总商会、工业总会及多个中小企商会出钱出力,开放宿舍、提供膳食,令民工可留厂度岁;再有市民解囊、艺人再度登台义演,遂开通各种捐助渠道。仅香港赛马会就向香港红十字会中国赈灾基金捐出1000万港元。
·同年5.12汶川大地震,香港长达四年时间持续援助共84.31亿元人民币,援建项目涉及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数达190个……。
·如今香港人面临"送中",遂和平示威,维护自己权益,反对修改条例而已,竟面临严酷镇压。置此危难时刻,听不见来自大陆的声援和呼声。盖因当局封锁消息,制造假象、控制舆论,牵制大脑,陷有香港同胞于悲惨境地,让他们从耄耋老人到几岁乳童,孤独地抗争。
北明问一句中国,作为多次受惠于香港的国家和你的人民,你情何以堪! ! !
2019年8月12日
(以上资讯全部属实,来源出处请翻墙搜索关键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