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9年7月3日星期三

香港革新論:港僑 香港民間外交的最前線(黄冠能)

如今香港已經成為國際自由世界監察天朝中國的前線。(湯森路透)
2015年《香港革新論》出版時,我們提出各種確保香港能永續自治的辦法,其中之一就是認識香港自身的國際性,在大國博弈中「以小制大」,並提出不要再依靠政府,須實行民間自治、民間外交。隨後更組織「民間自治計劃 Wemaker」眾酬社區項目,又組成「民間外交網絡 Network DIPLO」嘗試連接國際網絡。然而,我等書生論政,成果有限。最近的反送中運動,卻是民間外交大爆發,連登巴絲把我們想做的做到淋漓盡致,令人讚嘆!
最厲害的行動,當然是連登發起眾籌,在一日內獲得超過二萬人支持,籌得超過六百萬港元,然後在九國媒體上刊登,在二十國集團 (G20) 峰會期間,引起各國關注。六月二十六日亦有在連登發起的十九個領事館遊行請願;更有人集體飛往大阪在峰會期間請願。民陣六月二十六日晚上的集會,用上多國語言宣讀聲明,亦為了捕捉國際眼球。
結果中國外交部要在 G20峰會前,事先聲明不允許在會議內談論香港,就是首先自己打自己一巴掌;然後東道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理中方不允許,也不顧中日正在改善關係,在接待習近平時,親自提醒香港一國兩制的重要,又送一巴掌。
為甚麼這一輪的民間外交能有如此效果?說到底就是因為香港從來屬於世界!
香港因各種歷史因素,有大量港僑及留學生在世界各地,他們在海外的行動,包括與香港同步舉行集會,以至遊說其所在地的議員及官員。港僑作為外國公民及香港人的雙重身份,正是香港的國際聯繫裡,常常被忽略的部分。他們發揮的民間外交作用亦十分關鍵,正在對抗天朝利用華僑影響外國政治。
香港本身就有百分之八的非華裔人口,更有大量的外資企業在香港設地區總部。國際新聞媒體亦多有於香港設置辦公室,或至少有常駐記者,以採訪中國相關新聞,香港外國記者會在港運作更有70年歷史。送中條例本身就有可能用來對付這些人口,譬如報復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駐港的接近120個外國領使館及外國官方機構,怎可能不對自己國民及資本的安全高度關注?所以才會出現16個駐港領使都派代表接收連登領事館遊行的請願信。
如果香港不是個國際城市,擁有這麼多國際聯繫,我們怎可能單憑二百萬人的超和平遊行走上國際頭條?同期正在爭取民主的蘇丹甚至出現屠殺示威者、輪姦女性的鎮壓,也都未能得到國際社會對香港般的關注。我們實在必須認清香港的國際獨特地位,並繼續加以利用。
如今香港已經成為國際自由世界監察天朝中國的前線,而同時除非天朝打算就此鎖國不再繼續「走出去」,否則天朝必須依賴擁有國際聯繫的香港。公民社會因此必須繼續努力,在未來的日子,就算反送中運動成功之後,持續聯繫各地的世界公民、國際的公民社會及外國政府,確保我們的國際聯繫只有加強,沒有減弱。當天朝與國際的拉扯重新找到平衡,香港才能繼續服務各方勢力,外資才可以放心留下。本文章原刊於《蘋果日報》觀點版,特別嗚謝作者及《蘋果日報》授權轉載。)
※作者為《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上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