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9年6月5日星期三

两座城市的六四纪念日 北京静默严控,香港烛光悼殇

纽约时报 AMY QIN, 王霜舟

天安门广场戒备森严,政府逮捕活动人士、加大审查力度,民众只能隐秘纪念。在香港,组织者称超过18万人参加了烛光守夜活动,有大陆游客赴港参观纪念馆。
数万人聚集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参加烛光守夜活动。
数万人聚集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参加烛光守夜活动。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北京——中国军人在北京及其他城市杀害了数百名、甚至可能数千名示威者30年后,对该暴力事件的记忆仍然引发担忧。中国逮捕活动人士、加大审查力度,并且对要求全面讲述该流血事件真相的呼求予以谴责。
周二是镇压天安门广场抗议者的“六四”30周年纪念日,中国处于紧张状态,压力的加大一方面来自与美国的贸易战,另一方面来自人们对香港将失去其独特地位与自由的担忧。这个半自治的中国城市为死难者举行了最大规模的公众守夜活动。
周二,中国对美国国务卿迈克·庞皮欧(Mike Pompeo)前一天发表的声明予以了谴责。声明是对抗议者的纪念,并就持续违反人权的状况提出了批评。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称,庞皮欧的声明“出于偏见和傲慢”,“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攻击中国制度,诋毁中国内外政策”。

在大使馆发表上述言论发表前一天,共产党拥有的报纸《环球时报》英文版曾发表评论文章,称镇压行动是给中国社会的一剂“预防针”,“以防今后出现任何大的政治动荡”。周日,在新加坡的一个国防论坛上被问及该镇压行动时,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称其为“正确的”决定。
周二在北京,关于30年前席卷这座城市的那起暴力事件只有些许的迹象。天安门广场戒备森严,中国社交媒体服务的审查也比往常更加严格。
大陆一些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曾努力就该纪念日发声。上周在北京这个广场对面的故宫博物院接受一个奖项时,艺术家张玥在台上谈及他为自己在艺术作品中对审查做出妥协感到“惭愧”。
周二,北京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安保人员。
周二,北京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安保人员。 MATHEW KNIGHT/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根据该奖项评选委员会成员——作家、策展人芭芭拉·波拉克(Barbara Pollack)提供的讲话稿副本,张玥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并没有为自己或其他同行的自由表达权而尽力抗争”。
“尤其是在‘六四’30年后的今天,我站在离天安门广场这么近的地方领奖,显得更加惭愧,”他接着说。
张玥这番讲话的新闻很快从中国媒体上抹去,他目前下落不明。张玥在北京的代理画廊的负责人杨洋称,她一直联系不上他。
倡导组织人权捍卫者(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称,它已记录了18名在纪念日前被捕或消失的中国活动人士,另有9人遭审问或软禁。
其他人的状态则不明确。4月有报道称,1989年曾帮助救治抗议者伤员的中国退休军医蒋彦永处于某种形式的监禁之中。据中国记者高瑜称,今年早些时候,他曾私下致信中国领导人,称天安门大屠杀是犯罪。
在纪念日来临前的几天里,许多大陆民众称很难连上VPN,一些中国人用它来登录Instagram及其他在中国遭到屏蔽的网站和应用。
即便有层层审查与自我审查,一些中国人仍在努力发布隐秘的纪念信息。虽然在类似Facebook动态的微信朋友圈,这样的帖子很快就会被审查者删掉,但仍有一些逃过了过滤系统。其中有诗歌、歌曲及风平浪静时期的天安门照片。
香港的守夜活动。组织者估计有超过18万人参加。
香港的守夜活动。组织者估计有超过18万人参加。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微信上,一些用户发布了《血染的风采》,这首歌原本是为纪念人民解放军而作,曾被习近平主席的妻子彭丽媛翻唱过,但此后它被借用来追忆1989年大屠杀。这些帖子后被撤下。
还有人在私下举行纪念活动,如禁食或在家中举行烛光守夜活动。
在香港,周二参观“六四”纪念馆的也包括大陆游客,它是在今年春天由一个亲民主组织创立。他们拍摄了展览照片,互相商量回去时要怎样藏好相关书籍和册子,躲过大陆边检官员的检查。
“中国大陆有太多谎话和不完整的信息,所以我来这里寻找一丝真相,”50来岁的何先生说。由于话题敏感,他拒绝透露全名。
何先生来自中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前来参观纪念馆并参加香港的守夜活动。组织者周二晚估计称,超过18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远多于去年。警方的估计一般都要低得多,他们说活动最多吸引了3.7万人。
参加守夜活动的人数已成为当地不满情绪的晴雨表。组织者曾表示,他们预计会有更多的人参加今年的守夜活动,不仅仅是因为30周年纪念,也是为了发泄对政府首次允许引渡疑犯至大陆提案越来越大的愤怒。
该提案遭到了外国政府、人权团体、律师和商业协会的批评。它引发了自2014年雨伞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以及香港立法机构的一场混乱,当时反对派试图阻挠该提案的推进。
这是43岁的李月亭(Lee Yuet-ting,音)首次参加守夜活动。他说:“我能感觉到香港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所以我终于决定来。”细雨中他护住蜡烛,成为数万烛光中的一点。
香港守夜活动的参加人数已成为当地不满情绪的晴雨表。
香港守夜活动的参加人数已成为当地不满情绪的晴雨表。 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守夜活动的组织者也呼吁学生们更多地参与进来。近年来,一些学生组织减少了对香港纪念1989年镇压行动的支持,称他们对中国大陆没有什么归属感,这些纪念活动转移了人们对香港民主诉求的关注。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会的琪琪·周(Gigi Chow)表示,在中国争取民主举行集会,对推动香港的民主事业没有什么帮助。
“我们学生会认为,作为香港人,我们应该首先关注香港,”她说。
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于1997年回归中国。1989年,它密切关注天安门抗议活动,试图从中寻找中国未来的走向。1989年5月,数十万香港民众连续数周游行,支持天安门的抗议者。
在中国政府做出暴力回应后,香港民众协助抗议活动的领袖偷渡到安全的地方。每年的守夜活动是对“六四”死难者最大的公共悼念活动。
在北京,这样的守夜活动是不可能出现的。周二,安保官员以“限流”措施为由,将大批困惑的游客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入口赶走。
在东侧入口,等待安检的队伍沿着长安街延伸。当等待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后,游客们发起了牢骚,并有人互相推搡。
来自东部城市济南的22岁大学生彭玉斌(音)说,她和一个朋友来北京旅游。她说她听说了过1989年的事情,但没有意识到周二是纪念日。

她说:“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些关于这事的文章,但我并不了解是怎么回事。”
她还说,相对于“六四”,她更熟悉“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六四”的叫法来自天安门镇压的发生时间。
“我爸妈从来没有跟我谈过‘六四’的事,”她说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纽约时报》驻香港记者。
Amy Qin自北京、王霜舟(Austin Ramzy)自香港报道。Katherine Li自香港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读者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