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

约克瑭:同时开始近代化,为什么大清陆军打不过日本陆军(大象公会)

原创: 大象公会Elephantia 大象公会

洋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文|约克瑭

提到甲午战争,关心军事历史的中国人几乎无人不晓黄海大战,在那场事关战争全局的揭幕战中,北洋水师大败亏输,以 0:5 不敌日本联合舰队。

日军水兵临死问清舰尚存否。黄海大战中,清军被击沉舰艇五艘,伤三艘,阵亡官兵850人。日军阵亡仅180人,重伤舰艇4艘。

不过,相比海军的苦战失利,大清陆军的表现在当时明显更为抢眼。


陆上首战是发生在 1894 年 7 月底的成欢之战,双方兵力相当,结果清军败逃。不久,朝鲜半岛决战——平壤战役打响,日军以阵亡102人,负伤433人的轻微代价攻克平壤,清军大败,死伤7000多人,六天狂奔500里,战火由此烧到中国境内。

在日本战地摄影师眼中,清国陆军日常表现是这样:

每当白刃战时,他们都把子弹上了膛的枪支扔下一溜烟的逃跑」;「(日军)开炮,他们吓得立即逃窜」。

——龟井兹明《甲午战争亲历记》

西方媒体报道中的清军又是这样:

「清国人如此怯懦,实在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龟井兹明《甲午战争亲历记》


清朝人自己的奏折和诗歌里,陆军的形象更加不济:

「望贼即溃」、「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长达九个月的战争期间,清军伤亡高达 35000 人;日军战死战伤仅 5175 人,病死人数却有 11894 人,病魔显然要远比清军致命得多。

大清陆军为何如此不堪?日本陆军又到底强在哪?

「孔子不会打洋枪」,淮军会


与两次鸦片战争时的清军不同,十九世纪末的大清陆军并不是一支前近代军队。迫于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及国内动乱,中日两国陆军不约而同发起了近代化改革,时间都在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

清朝陆军的近代化改革,始于为镇压太平天国之乱,由晚清名臣李鸿章于 1862 年创立的私人勇营武装:淮军。

创军之初,淮军在军制、战术和训练上主要效仿另一支勇营武装湘军,日常演练明末戚继光研发的「鸳鸯阵、三才阵」和经过湘军改良的「一字阵」、「方城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在面对敢于猛冲猛打的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时颇显吃力。

湘军一营基础战斗队形。作战时擅长以远程劈山炮、中程抬枪和近程小枪形成多层次火力网,通过所谓的「以主待客」,用土木工事和层叠火力阻滞杀伤敌军,再「反客为主」,打防守反击,寓进攻于防守之中。

不过,相比主要在西线内陆作战、没见过世面的湘军,位于东线的淮军还是幸运的,它在上海战场上邂逅了中外合资创建的雇佣武装「常胜军」。该军军费主要来自于中国官绅的捐献,各级军官由西方人充任,基层士兵则多为吕宋人和华人,战斗力远在同时期的中国军队之上。

当时,常胜军的战术主要仿自英国,以英军通用步兵操典来指导训练。战斗中,常胜军通常部署纵深为两人的滑膛枪手组成线式队形作为作战核心,同时配置大量装备来复枪的散兵掩护线列部队,与拿破仑战争时的英军战术队形颇为类似。太平军与常胜军几百人的小部队作战,就将遭遇「排山倒海的炮火和一阵阵的排枪」,哪怕投入数千兵力,也常凶多吉少。

image.gif
19 世纪前期英军步兵营战斗队形

常胜军过人的战力,除了依托先进的武器装备,主要来源于数个世纪以来西方军事科学体系的不断突飞猛进。同样大量装备洋枪的清军何春、张国樑部,军队规模远超常胜军,却与太平军一战而全军覆没。

16 - 17 世纪,荷兰军事家莫里斯从古罗马军团战术中受到启发,对当时流行的西班牙方阵战术做了重要革新,创造出莫里斯横队。相比西班牙方阵,莫里斯横队的优点在于,通过战术单位的小型化和较多的自主性,让更多士兵得以投入到战斗中去,充分发扬火力,而这需要在军队中配置较高比例受过教育的军官和专业军士才能实现。

指挥这样的军队作战,在战场上讲究「高度的控制力,控制行为,控制火力,更重要的是自我控制。」这又对军队操练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image.gif
1638 年的荷兰军队理论布阵图。莫里斯横队取消了步兵方阵,代以由 550 人组成的营,50 名长矛兵部署在正面,每侧部署三队火枪手,每队正面 4 人,纵深 10 人。这些营部署成罗马军团那样的前后交错三条阵列,是欧式线形列队的雏形

为此,莫斯利着力编制了一部操典,对军队操练走向系统化与标准化做了初步尝试,比如将火枪的发射动作分解为 42 个连续、固定的标准动作,规定了每个动作的名称和口令。士兵还要按照规定的步法和节奏不断进行转向和变换队形的练习。通过这种操练,以期将士兵在战场上的失误降到最低。

反复标准化的训练还可以灌输纪律和服从观念,士兵「即使在大炮咆哮、火枪呼啸、浓烟滚滚、周围战友纷纷倒下的情况下,部队仍能像机械一般地前进和齐射。」(马丁 · 范克勒维尔德《战争的文化》

image.gif
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骑兵操典中,关于一个骑兵团的四个中队改变方向大约45度的队列变换操作规定。整个操作需要大约 30 个单独的语言指令

被这种训练模式带出来的军队,作战单位整体高效率的操作规范取代了单兵个人的灵活身手,弓马娴熟、豪气冲天的中世纪武士做派不再受待见了。

显而易见,上述做法与二十世纪「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现代管理理念有相通之处。泰勒认为,在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只有将经过计算和实验得出的最佳方法和工具定为标准,严格规定每个人的动作,以取代固有的本能习惯,才能发挥出最佳生产效率。

莫里斯之后的西方陆军战术,由此走上了积极讲求合理组织和理性管理之路,崇尚在对战争经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逻辑严密、精确表述的战术知识和军事思想体系,「用精密分析系统的综合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则」。西方军事实力得以在理性分析和计算为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

image.gif
莫里斯操典。战术(tactics)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组织军队与布列战斗队形的方法,到 18 世纪后半叶,上升到了军事理论核心的地位。是战争艺术的最重要部分。

淮军在与常胜军并肩作战的过程中,被常胜军迸发的超强战力所震撼。与惧怕西洋奇技淫巧毒害心术,宁可「守拙」也决不买洋枪的湘军头目曾国藩不同,奉行实用主义的李鸿章在见识到西方军队的实力后,对西方武器和战术推崇得五体投地,乃至大逆不道得发表了「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的感叹。

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淮军大量采购西洋先进武器装备,先后创建六个炮兵营,并积极利用西洋战术革新学自湘军的传统战术。早期的作战阵型还是中西混搭,尝到了甜头后,逐步发展起步兵、炮兵的协同作战体系。战争后期,淮军无论装备还是战术都已与常胜军相去不远。

image.gif
淮军盛字营的战斗队形。李秀成被俘后在其自述中对淮军颇不服气,认为淮军打仗全赖洋鬼。实际上,淮军在没有常胜军帮助的情况下,先后攻克江阴、无锡、嘉兴等地;常州、太仓之战中,淮军也充当了战斗主力。其通常战术是:由二到三人纵深的横队组成主力战斗队形,在持洋枪的散兵小队掩护下快速跃进,接着排枪齐射,最后刺刀冲锋结束战斗,与英军的作战风格颇为类似

长毛之乱结束后,淮军留用了一大批常胜军的军官充当教练,并在此后剿灭捻军等各路反贼的实战历练中强化了骑兵力量,步、骑、炮协同作战的格局初步形成,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强悍武装,助力大清实现「同治中兴」。

即使在和平年代,以淮军为代表的清朝陆军也没有放松赶超世界潮流。李鸿章的心腹部队之一,长期驻扎在天津的盛军,投入巨资购置装备,到 1880 年代,全军已换装哈治开斯连发枪,并拥有加特林机枪和仿德国炮兵营组建的克虏伯炮队。战术操练上,盛军在普法战争后大量引进德国教官,改学德操,力求赶上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image.gif
甲午战争中,参战的清军主力练军和防军,在军队组织形式、战术和训练上,大多效仿自淮军。盛军几乎全程参与了朝鲜和辽东的战事。

然而,盛军这支大清最洋气的军队,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从平壤一路狼狈败退到满洲,在多场战役中「见贼即溃」,战术素养让人不敢恭维。盛军另一支部卫汝成部,在旅顺陷落后溃兵四散,分批遭到日军的屠杀,下场悲惨。精锐尚且如此,其他军队的表现只能是更加不堪。

image.gif
日军眼中的清军,虽采用散兵队形,但缺乏基层指挥,战术幼稚。来源:《甲午战争亲历记》

问题到底出在哪?

练兵不练将,练皮不练骨


从盛军创始人周传盛与德国教官的一次争论中,可以略窥淮系军队的近代化到底有几分成色。

如果把近代军队比作一座构成严密、分工细致的战斗机器,那么军官则扮演各级管理操作者的角色。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合格的欧洲军官、士官已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熟练运用计算尺,才能根据战场形势,相机变换阵型。到 18、19 世纪,欧美各国军校的核心课程,无一例外都是战术学,此外还需学习天文、地理、测绘、数学等辅助课程。

但 1870 年代的盛军在选拔军官上优先考虑的,却还是个人战斗技能和勇气,用古代武士的标准去选拨军官。盛军首领周盛传认为,枪法精准、勇猛无畏就是良将之才,当德国教官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军官应以熟悉战术为主,不应与普通士兵同列打枪,而应持指挥刀和手枪协助指挥时,周的回答竟然是:军官不学枪,何以表率,听说贵国皇太子都能单手打枪,还有什么可说的?

显然,清军将领们并不能透彻理解近代军官的用途,大清基层军官们只能学到操枪、步法等军事皮毛,对真正重要的战斗队形变换、战术机动等基础指挥知识一无所知。

image.gif
清朝第一所军校天津武备学堂于 1885 年成立。但清军对学堂学生并不重视,也不将他们纳入清军将领的晋升体系之内,多数人多年后仍然是低级军官。这种情况要到甲午战争后袁世凯小站练兵才有所改观。

漠视至关重要的军事教育,缺乏能干的中下级军官,普通士兵再怎么受过西式操法的精致操练,也难以化为战场上的战斗力,甲午战场上清军战术的极端幼稚也就毫无为怪。

清朝少数钻研过西方操典的军事理论家们,都往往怀抱某种迷之自信,乃至于得出在今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结论。如翻译西方操典《陆操新义》的洪弃生即认为,书中内容不出《尚书》中的道理,是中国人自己荒废了,导致现在要步西方人的后尘。

很显然,传统中国式教育下的文化优越感和狭隘的知识体系,使大清的军事精英们并不能准确理解西方军事思维观念,以实现知识结构的真正更新,他们所理解的「西式操法」,是根据既有经验附会改造过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军队领袖们还乐于让军队插手地方事务,背离近代军队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盛军在驻扎天津期间,不忘军民鱼水情,十分乐于造福当地民众。一年中,开河、屯田、造桥、植树等各类社会公益建设活动倒占了半年,用于训练的时间寥寥无几。

image.gif
淮军士兵对除枪炮之外的军用装备极端无知

不过,说大清的带兵者们实在学不会,倒也未必,或许只是不愿学,压力还不够大,挨打还不够疼。美国军史学者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 J . Smith)指出:在清朝体制大环境下,军队局部的西式训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用于对付国内装备简陋、训练水平低下的反贼流寇,以维持基本的统治。中国国内战争环境的落后,局限了军队大佬们的视野,也阻碍了深入革新的动力。

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军将领野津道贯也有相似的观点:

将校是军队的首脑、神经……要掌握现代最新的战略战术,我日本将校经历过戊辰、丁丑之战(倒幕战争和西南战争),通晓欧洲中德国、法国战术要领甚多。然而支那,恰恰相反……他们的对手仅是贼匪,虽然有梁山泊式的赌徒头目的勇气,但是有关 19 世纪实用的维新战术知识是极其缺乏甚至绝对没有的。

倒幕战争、西南战争同样是内战,日本的国内战争环境比大清优越在哪?

日军何以强?


日本军事改革的先天条件,就远比清朝优越。

从 18 世纪的江户时代开始,日本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社会上始终活跃着一批兰学者(西方学术专家),与只受过传统中国式教育、知识体系与世界观在理解西方新知识上颇为困难的中国旧式知识分子大为不同。

日本民间兰学人士探索西方军事技战术的时间也相当早。19 世纪初,日本兰学者高岛秋帆从荷兰人手中学到西洋炮术和西洋枪阵的相关知识,自创了「高岛炮术流」,并购买武器教授弟子。兰学者主导下的西学初步普及,助力日本在包括军事在内的近代化上较清朝处处占得先机。

image.gif
1841 年高岛秋帆的私人武装学生形象

西学传入日本的时间并不比中国早,锁国政策下的日本也不比大清更开放,为何日本在西方学术的早期普及方面却要远远好于中国?日本历史学家依田熹家认为,这与中日不同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官员选拔机制有关。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江户日本,大致是一个世袭的身份制社会,作为统治阶级的武士与被统治的农工商阶层无法轻易流动,武士阶级内部也等级分明,出身下级武士,就祖祖辈辈都是下级武士。此外,不能继承世袭职位的次子、三子也缺乏出人头地的机会。

从表面上看,世袭制度似乎远不如中国的科举制度来得合理。不过,科举制虽然在调节社会阶层流动上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导致中国受教育者的成长路径单一化,知识结构高度同质化。中国士人的理想人生,无非是从熟读经史,到科举求官,直到走上人生巅峰。这无疑妨碍了人才向儒学之外的领域流动。

而日本由于是世袭制,客观上促成了诸多阶层跃升无望的日本人去研究新兴学问,比如西学。西学家在幕府和各藩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仅仅是技术工作者,但很受人尊重,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到了明治时代,这些人无论在政府还是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占据了核心。

image.gif
1856 年幕府讲武所学员军服

世袭制虽然客观上促成了西学的兴盛,间接助力了日本未来军事的近代化,但不宜过于拔高,实际上,对日本军事近代化起更大推动作用的,或许是江户幕藩体制本身。

所谓的江户幕藩体制,建立在最强大的大名德川氏对其它大名树立霸权的基础上。这种霸权让德川幕府得以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幕府虽然能用朝觐、转封等手段控制地方大名,但仍然必须承认各藩内部独立的军事组织和在领地内部的统治。

这就必然导致幕藩体制下的地方与中央存在竞争关系,在西方外来压力的催化下,这种竞争更趋激烈。19 世纪中期以后,幕、藩双方各自开展了军事近代化改革,彼此处于你追我赶的竞赛局面。双方在「长州征伐」等多次兵戎相见中,彼此的改革成果得到了及时的检验。清朝那种因中央改革意愿消极而拖累军事近代化的局面,在日本不会出现。

早在 1855 年,西南强藩长州藩已设置了专门研究西方先进技术的西洋学所,向全体武士开放授课,内容除了理化生天文,以军事为大头。到 1865 年,长州藩又开设专门的步兵和炮兵学校,培养精通西洋战术的军官、士官,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倒幕战争的指挥官。

image.gif
长州、萨摩两藩的军队

与淮军创立几乎同时的 1860 年代初,德川幕府为应对西南强藩的军事压力,挽救统治危局,模仿西方军事编制建立了第一支近代化部队,包含了步、骑、炮三军。1862 年,幕府出台系统了的军事改革方案,计划编练新式陆军 12000 多人,需军官 1400 余名,其中的炮兵、轻步兵士官原则上要求由掌握西方战术知识的武士充任。

1866 年左右的德川幕府军队

1868 年爆发的戊辰战争(即倒幕战争),是幕藩双方军事改革成果的一次总检验。军事改革不如西南强藩彻底、战术水平落后的德川幕府就此倒台,为明治年间的进一步军事改革指明了方向。

倒幕战争尚未完结的 1868 年 8 月,日本第一所陆军学校「兵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前身)在京都成立。1871 年,日本陆军第一部步兵操典问世,几乎照搬法国的 1869 年操典。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的 1884 年,日本已拥有覆盖全兵种、门类齐全的军事教育体系,这之后的第二年,清朝第一所陆军学校才姗姗来迟,晚了日本近 20 年。

随着甲午战败,被打疼了的大清终于认清了形势,开始以日为师,决心推进彻底的近代化军事改革。以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为例,该军除了在编制、训练及战术上积极向列强看齐,也终于给军校学生提供了晋升机会,「学堂几等于终南捷径」,新式军官团呼之欲出。

不过,精细高效的战争机器,并非谁都能掌控,大清的皇帝、太后和摄政王们对控制新建陆军明显并不在行。1912 年,随着武昌一声炮响,正是湖北新军和北洋新军一南一北、一唱一和,联手给大清王朝送了终。

这正是:不改革亡国,改革亡大清。

参考资料

依田熹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1991
赵鲁臻,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2014
龟井兹明,甲午战争亲历记,1992
本文部分内容还参考了刘三解先生的相关研究,特此致谢与说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