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8月5日星期日

明星城市阵痛,深圳出口萎靡,重庆工业塌方,厦门消费降级,大挑战来临? (智谷趋势微信号)

  从黄河到珠江,从沿海到内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已经愈发清晰。

  曾经的明星城市,交出的上半年成绩一个一个令人乍舌。
 中美贸易摩擦之下,深圳上半年出口总额负增长,顺差额度大幅收窄。在贸易战风声日紧的背景下,下半年的形势不由地令人心忧。8月3日,人民币汇率接近7的门槛,深圳为国护盘的能力大为受阻。
  去杆杠的阵痛中,重庆制造业塌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几近于零,遭遇了97年直辖以来未有之变局。
  房价冲天,居民债务率高启,厦门的消费哑火,大家勒紧裤腰带开始消费降级,不仅汽车卖不动,房子也扛不住了,二手房价率先跳水。这座全国房价排名第四的城市,在以往的排行榜上曾令多少地方艳羡不已。
  在30岁以下的人的记忆,中国经济发展从来不曾如此严峻。或许应该庆幸,这一代人终于迎来了一个属于他们的终极之问:30岁以下的年轻人要不要洗洗睡了?
  01
  深圳出口衰退
  每天,有无数辆集装箱货车疾驰在华南地区的高速公路上,它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深圳。
  这座城市的进出口总额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南中国门户上的一颗明珠。只是岁至中年,深圳有了接二连三的大烦恼。
  华为搬迁、产业空心化的警报还没接触,中美贸易战的阴影又席卷而来。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13519亿元,同比增长10.5%。
  数据看似漂亮,实则完全是靠国内单方面硬撑:进口总额6305亿元,增长28.8%,但出口总额7214亿元,负增长1.7%。顺差额度从去年同期的2571亿元跌至909亿元。
  其实在今年的1-2月,深圳还是一派高歌猛进的势头,出口总额同比猛增370亿元,如果不是历史进程的突变,这个出口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仍会持续它的辉煌。
  可惜,3月中美贸易战正式扣响扳机,深圳出口额应声而跌,连续4个月同比负增长,分别下滑173亿、131亿、173亿、173亿元。如果不是年初高开,上半年下滑的幅度可能远不止1.7%。
  在这里面,美国是深圳第二大的出口地。中美摩擦升级之后,出口美国的数据就下滑得特别明显。3-5月同比负增长近70亿元。
  这还只是单纯统计直接贸易,实际上香港是深圳第一大出口地,深圳每年输往香港的6000多亿元货物,有很多是经由香港转口至美国等地。算上这一部分,深圳出口美国总额的下跌,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上一回深圳出口衰退的噩梦,还要追溯到金融危机。那一次,深圳依靠欧美经济的逐渐复苏,很快就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
  但这一次,我们直接就跟美国干上了,这注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不久前,特朗普对500亿美元出口货物加征关税。很快,他就要打响第二枪,狙击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货物。
  一边技术封锁44家中国顶尖企业,一边抬高关税贸易壁垒,美国的大动作还会像暴雨一样袭来。深圳下半年的形势不得不让人倒吸一口寒气。要知道,深圳2017年的出口依存度(1.65万亿出口额/2.24万亿GDP)高达73%,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增长对于出口有较大依赖度。
  如今,深圳贸易顺差大幅收窄,这意味着国家的外汇储备增速必然下滑。而这又是货币战下,我们拿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宝贵弹药。
  在人民币汇率快要破7的当口,深圳如何为国护盘?
  02
  重庆制造塌方
  山城,向来以高债务、大投资的"重庆模式"闻名。
  这里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中国二大汽车生产基地……重庆制造业上的光环,足以绕地球两圈。
  近些年我们放过三次水,对于重资产为主的重庆,犹如干柴遇到烈火。企业借钱非理性扩大规模,技术研发则蜻蜓点水,虽然技术更新换代慢,产品竞争力弱,但在货币超发的狂欢中,日子也能过。
  上半年,整个国家风急火燎得去杠杆,基建下滑,消费疲软,不管内销还是出口,低品质的产品都难以打开局面,攻城略地。昔日的债务就成了灭顶的灾难。
  根据重庆统计局的数据,1-6月,重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只有1.8%,相比去年的10.4%,简直是高空坠崖。
  过去十年里,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直是10%、20%甚至是近30%的增长,如今跌到罕见的个位数,几近于零。这是重庆97年直辖以来未有之变局。
  分行业看,上半年重庆39个大类行业中,只有23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换句说,重庆有16个行业是负增长的。这个数据在2017年、2016年只有3、5个。
  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残忍的悲情现实。翻开新闻,重庆鼎鼎有名的龙头企业都在苦苦挣扎。
  据经济观察报,重庆银翔实业遭遇银行抽贷,不得不发函恳求银行支持,允许借新还旧、降低利率。这家公司还恳求重庆市有关部门将该其纳入首批债转股的试点企业。
  据联合资信评估报告,力帆控股主业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又超过70%的警戒线,由于偿债压力大,该公司将旗下上市公司90%的股权都拿去质押,并变卖公司资产、卖房地产,加速回笼资金。
  ……
  重庆工业的集体塌方,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的问题,也有大环境的问题。大放水下,大家温水煮青蛙,去杠杆下,社会流动性紧张,银行提高放贷条件,企业一旦业绩下滑就难以借新还旧,日子过得苦巴巴。
  这种艰难滞阻,难道不是在偿还货币超发的历史欠账吗?
  03
  厦门消费降级
  最近,在厦门最繁华的中山路商圈上,经营了十几年的沃尔玛海景店宣布停业。
  有网友掰着手指数下来,这几年厦门悲情告别的零售商场不在少数,沃尔玛东方时代店、巴黎春天思明店、新华都(002264,股吧)南湖店、永辉超市(601933,股吧)西林店……
  厦门官方的一份报告感慨,"大部分零售业是租赁物业经营的,近年来厦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商铺租金也水涨船高。零售业巨头都生存困难,可想而知现在的实体店经营有多难"。
  消费这辆马车,在厦门根本就昂不起头。
  厦门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厦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亿元,比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
  以往,厦门零售总额增速一直是两位数的增长,今年直接跌至个位数8.1%,这个速度在福建全省排名末位。
  这种颓势,与全国消费疲软有着同一个病根:房价。
  2015年8月前,厦门人的银行净存款一直都是正的。从8月过后,厦门人的中长期贷款就像抽风一样,牢牢踩着存款余额往上爬,净存款的负值越拉越大,走上了一条背离全国的迥异道路。
  这种病态的畸变,来源于上一轮大放水下,厦门、深圳、合肥各地的房价狂飙突进,居民大幅举债购房。
  原本只要有人接盘,这股击鼓传花的游戏是可以持续的。只是中央一个房住不炒,楼市关门打狗。厦门的炒房天团被套牢,刚需群体望着高攀不起的房价,继续勒紧裤腰带,大家的消费意愿都减弱了。
  而这场国退民进的大趋势中,经济增长的红利更多地被体制收割打包走,政府财政收入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加上股市熊冠全球、p2p连环爆,这两年持续攀升的居民部门杠杆率,终于走到了临界点。
  就是凑齐六个钱包,也不能每天一杯咖啡了。
(厦门岛内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与房价存在正相关性)
  如今,厦门人开始消费降级。
  中产阶级的标配汽车卖不动了,零售增幅同比下降3.3%;二手房的成交周期明显延长,房价永远涨的神话也破灭了。
数据来源:安居客
  今年6月,厦门二手房价格同比下跌4.8%,降幅全国第一。
  当年炒得多狂欢,今天就要疼得多痛切。
  全国房价第4高的位置,正透支着厦门的未来。
  04
  共肩国运
  15年前,朱镕基离任讲话,他的很多"担心"已发生,或者正在发生。
  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问题,是一环扣着一环。金融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贫富悬殊、环境污染、地方保护主义、脱实向虚……任何一环的改革滞后,都会拖累其他领域的破冰。
  像"7.31"政治局会议定调,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一分钱都不能涨,但地方政府性债务已到了危情时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尾大不掉。因此房事问题上,地方与中央将有一场明里暗里的大博弈。
  在几轮加杠杠,去杠杆之后,我们迎来了稳杠杆。货币宽松一锤定音,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国家的方向一调转,每个人的命运也跟着起起伏伏。
  深圳是中国出口遭遇贸易战的缩影。TPP/TTIP的围剿之势刚解除,美日欧自贸区又箭在弦上,维持全球经贸旧格局的WTO恐成一张废纸。若被撂在一旁,东盟非洲南美的市场根本不足以消化我们庞大的生产力,中国也不可能带着一帮穷兄弟重塑国际贸易新规则。对国家底色的调整进程,决定着深圳上空阴霾的散去速度。
  重庆是中国投资遭遇去杠杆的缩影。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中国千思万虑之后做出的决定。金融,汽车,电信,网络等领域的逐次放开,一大批巨婴症的国企难免会受到冲击。特斯拉都来了,倒闭潮还会远吗?能否打好这次会议定调的"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这张牌,成为了重庆能否重返荣光的关键。
  厦门是中国消费遭遇高房价的缩影。从历史经验来看,大放水会扩大全社会的贫富差距。因为富裕阶层容易拿到廉价钱,他们用钱生钱的速度,远远高于普通人用肉体赚钱的速度。别人是空手套白狼,我们是拿孩子套狼,风险机制的不公平,决定了货币刺激效果的不平衡。这一轮新的宽松下,如果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三座新大山移得太慢,厦门的消费仍然不会硬起来。
  这只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三个样本,不那么乐观,不过这也只是和以往的辉煌相比。繁荣与衰退不过是硬币的两面,经济存在着自身的周期性规律。我们不过是走入了历史的中间地带。
  中国的经济仍有未充分开发的潜力,庞大的市场,高质素的劳动人口,一心崛起的民族凝聚力,韬光养晦的决心,宏观调控的操控力……
  今天这个不确定性,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来不曾遇到的,他们的过去全都伴随着中国黄金增长,不过,不经受风雨哪里见彩虹。
  "三十而立"或许就是这一代人的宿命吧。
——和讯财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