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6月25日星期一

白宫报告:“中国学生学者有非传统情报员嫌疑”,30万人瞬间躺枪

来自白宫官网

        
在川普宣布给中国500亿美元商品施加关税后的第二天,美国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颁布了一项长达35页的报告,用到"经济侵略战略"一词来描述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并把中国列为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威胁。

这份报告也全面综合地反映了本届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崛起,所持的看法。

全文链接:





开篇提到:

中国的经济侵略战略

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全面的长期工业战略,以确保其全球主导地位......北京的最终目标是让国内公司首先在国内替代外国公司作为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设计者和制造商,然后再占领国际市场。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


全文有很多措辞严厉的描述,要点整理如下(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直接拉到最后阅读"非传统情报员嫌疑"部分):

中国的经济奇迹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的具有侵略性的行为、政策,和不遵循全球规范和规则的操作习惯(用一个词总结,"经济侵略")。

报告指出,中国在自己的经济报道、高级智库交流、政府机构讲话等渠道,经常毫不避讳地公开发布自己的战略。可以总结为四大方向:

  1.  通过进口和竞争调控以保护中国的本土市场:措施包括高关税,非关税壁垒,和其他调控。

  2. 扩大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通过政府调控和补贴,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击败同类国际竞争对手。通过价格战等模式拖垮对手,让中国公司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和成功。

  3. 保障并控制全球核心的自然资源:中国使用掠夺性"债务陷阱"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资金,以换取其自然资源和突破进入他们市场的障碍。 这些资源覆盖铝土矿,铜,镍到稀有金属,如铍,钛和稀土矿物。这种掠夺性模式在一些缺乏法治管理或被独裁政权控制的国家尤其有效。

  4. 主导传统制造业:中国已经在许多传统制造业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一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济政策上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贷款,和环境保护和健康上缺乏安全规范的标准而获取的。到2015年,中国占有全球汽车产量的28%,船舶产量的41%,全球冰箱产量的50%以上,超过60%的全球彩电产量,和超过80%的全球空调和电脑生产。


随后,该报告推出了两个重点分析方向:

I. 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获取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
II. 捕捉将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以及给国防工业带来巨大受益

并且,通过五个方面展开了详尽分析:

A. 国家资助的知识产权盗窃,网络间谍和盗窃,逃避美国出口管制法律以及假冒和盗版

中国,有世界上最活跃和顽固的经济盗窃犯。波及方向包括电子,电信,机器人,数据服务,制药,移动电话服务,卫星通信和图像以及商业应用软件。涉及的方面有:

  1. 通过经济间谍手段窃取技术和知识产权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观察到:中国针对美国公司进行着系统的商业间谍活动,派人系统地渗透到美国公司的信息系统,窃取他们的知识产权,然后用惊人的贱卖价格出售给中方。
    报告指出,由于美国公司对报告此类经济盗窃可能造成的不可控后果的担心,以及中国政府的不配合,让这类行为已经发展到失控的严重程度。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国家安全部在国外部署了不下四万名情报人员,并在中国大陆维持着五万多名情报人员。这支部队受到数十万解放军(PLA)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背后支持。

  2. 网络攻击手段进行间谍和盗窃活动
    中国利用网络,开展网络间谍活动,以窃取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商业流程和技术为目的,渗透到外国公司。仅对商业秘密盗窃一项,估计美国每年损失在"1800亿美元至5400亿美元"。
    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指出:"中国政府经过十年的部署,已经系统入侵了美国商业情报。这些网络入侵,让中国政府获得广泛的具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秘密、技术数据、谈判立场,以及敏感和机密的内部沟通信息。中国政府的这些行为,是加重和限制美国商务发展的不合理行为和歧视性做法。"

  3. 规避美国出口管制法
    这类法律旨在防止美国的敏感技术出口,被其他国家开发到军事应用上,带来国家安全方面的竞争和威胁。
    报告举例了Amin Yu的案例,作为中国逃避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的一个例子。根据律师描述,"俞案牵涉到空壳公司,离岸账户和虚假文件密谋","涉及260万美元的非法交易"。
    俞女士承认,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HEU)共谋人员的指导下,窃取了来自美国公司的海洋潜水器系统和组件。然后她将这些物品非法出口到中国,供她的共谋人员用于开发海洋潜水器 - 无人潜水器,遥控潜水器和自主水下潜水器 - 给HEU和其他国家控制的机构使用。"

  4. 假冒和盗版
    中国的假冒和盗版给美国每年造成高达数千亿美元的损失。 例如,根据一个独立知识产权盗窃调查委员会的估计,"美国每年因假冒商品,盗版软件蒙受的损失超过2,250亿美元;因商业机密失窃承受的损失预计高达6,000亿美元"。"来自中国的成千上万的知识产权盗窃活动非常猖獗,中国仍然是全球主要的知识产权侵权国"。

  5. 山寨工程
    改版和山寨,是不少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创建中国公司和产品,从而弯道超车缩短研发时间和成本的秘诀。中国靠此完成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的"产业政策目标",并对技术进行"重新创新",获取改进。

B. 强制性和侵入性的监管手段,迫使外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以换取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中国工业的一个长期政策特征是,外国公司常常被迫出卖技术做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这违反了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 中国当局的最终目标是获取这些技术,这也加剧了这种操作......随着中国本土公司在技术上追赶上来,外国公司的市场拥有也随着变得无法保障。
——欧洲商会

美中贸易委员会在其2017年会员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强迫国外公司技术转让,以获得中国的巨大市场。调查的受访者中,有近20%在过去三年中被要求转让技术,其中高达94%的公司对知识产权有担心"。

  1. 外国所有权限制
    中国利用外国所有权限制,强制或诱导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转让,这通常是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条件。这种投资限制还可能阻止外国生产商进入中国市场,并加强中国的自主创新和进口替代。
    一旦美国或其他外国公司被迫与中国合作伙伴创立合资企业,等于是向中方便利敞开了技术和知识产权转让的渠道。在遇到外国公司的不断投诉下,中方善于采取口头承诺不写成条文的方式,继续推行这类举措。

  2. 不利的行政审批和许可证程序
    中国政府利用和操控其行政许可和审批流程,强制海外公司进行技术转让,以交换到他们在中国建立和经营企业所需的众多行政许可的需要。
    ——美国贸易代表
    这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操作,为中国获取技术和知识产权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 歧视性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的限制
    这部分列举了一些中国歪曲市场规律,在知识产权上获取便利的做法: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在专利申请上被区分对待,中国公司得到政策的倾斜性保护和照顾;中国只给一些海外公司10年的专利期限,导致一些超过这个时间的核心技术到期后知识产权不再能获得保护;一些中方企业在专利和技术使用许可时间到期后,依然有继续违章使用的行为

  4. 通过操控安全评估标准强迫技术转让
    中国的"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生效,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安全审查,对跨境数据流施加限制,要求数据本地化,并授权制定超出国际标准的国家网络安全标准。欧美商务部都警告,此举会给外国公司带来被迫披露关键技术的风险,包括源代码、完整的设计数据库、行为模型、逻辑模型,甚至中央处理单元的平面图和物理布局等都可能被迫上交。

  5. 安全和数据控制标准

  6. 数据存储处理上的强制要求
    比如,要求外国公司将研发数据存储在中方提供的服务器上。

  7. 负荷和侵入性测试
    中国施加了负荷和侵入性测试要求,很多超出了常见公共安全的需要。迫使外国公司披露商业秘密、源代码、加密算法和其他敏感IP。

  8. 歧视性的目录和清单
    中国施行的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作为强制技术和知识产权转让,同时向国内公司提供优惠待遇的政策工具。

  9. 政府采购限制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府采购限制措施,以促进代替进口和自主创新。正如欧盟商会指出的那样:"中国不是世贸组织的多边政府采购协议(GPA)的缔约方,其公共采购市场基本上对外国供应商是封闭的......他们的政府采购被认为有利于国内生产商。"
    国外制药业公司受此项冲击最多。

  10. 强制实施与国际规范有显着偏差的本土技术标准,为本土公司提供获取核心技术的机会
    中国实施与国际统一标准有显著偏离的一些本土技术标准。 目标行业包括航空,计算机数控设备,机床,医疗工具和机器人技术。
    这些本土标准可以作为施压外国公司披露其源代码,加密代码以及其他技术和IP的工具。也可能会造成"混乱"和"不必要的重复",制造限制海外公司进入和外国进口的贸易壁垒。

  11. 强制研发("研发本地化")
    一家大型跨国电信设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最近与ITIF(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分享了他在北京开设了一个大型研发机构的经历。该机构雇用了5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当被问及他这样是否为了接触中国工程技术人才时,他直言不讳地说:"除非我向中国政府承诺我会在那里开设一个先进的技术实验室,否则我不会被允许向中国市场出售产品。" 
    ——美国贸易代表处
    中国要求美国公司研发本地化的动因之一,是为了获得他们的研发设备。

  12. 反垄断法的花招
    中国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不仅是为了促进竞争,也是为了迫使外国公司做出让步,以降低价格和低于市场价位的优惠进行技术转让。这些让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中国凭此有权对涉嫌垄断行为的公司进行处罚,按该公司之前一年的收入的1%至10%的比例征收罚款。例如,总部位于圣地亚哥的高通公司就被迫接受9.75亿美元的罚款。它也被迫向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以低于市场专利费率的价位,出售其专利。

  13. 中国专家评审小组要求外国公司披露敏感技术信息
    许多中国行政机构,授权由政府、业界和学术代表组成的专家小组,评审和批准外国公司涉及的项目。 这些专家组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在正常审查的幌子下从外国公司提取专利信息。另一个额外的风险,就是这些小组的成员本身跟所审核的项目技术可能有利益冲突。

  14. 影响公司治理的某党党支部入驻
    这部分请自行阅读原文...

  15. 在中外合资企业安置中国员工
    正如USTR所指出的:"当合资企业的中国合作伙伴同时参与其他与合资企业有竞争关系的工厂建设时,技术损失的风险就会加剧。合资企业的雇员通常从中国合伙人自己单独的业务或与其有关的部门招聘。在这些条件下,合资公司的专有技术很可能会通过'无意渗透或有意转移'而泄漏。"

C. 通过经济胁迫获得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转移

  1. 对原材料的出口限制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生产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所需的各种关键原材料上,占有重要份额。例如,中国是世界上稀土,钨和钼的主要生产国。
    正如USTR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出口限制措施影响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下游产品,如钢铁,化工,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节能灯泡,风力涡轮机,硬盘驱动器,磁铁,激光器,陶瓷,半导体芯片, 制冷剂,医学图像,飞机,精炼石油产品,光纤电缆和催化转换器。通过人为地增加中国原材料的出口价格,这些针对国外生产商的出口限制,可能会给这些国外公司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也会推高全球价格......出口限制还可能给国外下游生产商带来压力,迫使他们将工厂建在中国。"

  2. "买方垄断"购买力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特定市场(例如航空)具有显着的垄断购买力。中国利用其在特定市场的巨大购买力,迫使外国卖家让步。让步包括,在中国本土建厂和强制转让技术。行使这种垄断力量,可以增强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和优化其供应链。特别在高科技之类的领域,是对中国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强大助力。

D. 收集信息的方法

中国通过三个方面的渠道,获得知识产权等核心技术信息。

  1. 公开渠道收集科技信息
    中国有大量专业人员收集国外的科技信息,获取技术和知识,从而省去本土研发的成本和风险,获得竞争优势。
    五角大楼著名的DIUx报告中指出,中国"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来源:扫描技术文献,分析专利,对产品进行再升级,并对国际科学会议上的最前沿信息大力收集并加以分析"。
    1985年,中国有400多家重要科技机构,雇佣了6万多名工作人员进行科技信息"调查,收集,分析,综合,管理和再升级"。今天,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就是一个这样的研究机构,它有一个"受命",为工业界、大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一个超过500人的工作人员团队,创纪录地收集研究数百万篇博士论文和数百篇政府报告,成千上万的参考书以及数千种外国期刊,综述和论文集。
    1991年,退役的中国间谍写了本书,披露获得国防科技情报来源的方法。这是一本被称为中国"间谍指南"的特工界的教科书。五角大楼的DIUx报告将此文件描述为"对中国军方收集国外媒体和信息过程的全面揭秘(包括书面信息和临时性的口头信息)。他们还以数据库形式存储。"通过收集研究国外公开的技术信息,"可将研究成本降低40%到50%,时间缩短60%到70%"。

  2. 在美国的中国人:"非传统方式的信息收集者"

    每年有超过30万的中国公民来美国就读大学,或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创新中心、科技孵化器和智库部门工作。中国公民现在占美国本科留学生的大约三分之一,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STEM)方向的研究生的25%。

    意识到在美国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的中国公民可能获得尖端的信息和技术,中国政府鼓励中国科学家和理工科学生去 "掌握未来对关键军事系统至关重要的技术"。中国政府可能试图操纵甚至逼迫包括不知情或不愿意的中国公民在内的人,成为"非传统的情报员",为北京提供军事情报和服务。


    FBI局长Wray的话又一次被拿出来:"我们试图做的事情之一是把中国的威胁视为不仅是整个来自他们政府的威胁,而是一个全面的中国社会的威胁。我认为这需要美国有一个全面的、全社会配合性的回应。"

    五角大楼的DIUx报告也特别注明,"学术界的中美交流,让一些来自中国的科学和工程方向的学生经常参与主导一些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成为一些涉及军事应用的核心技术,且随着时间推移,成为无意之间开始触犯美国出口技术法的起因。"


    报道也提到了华为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项目合作,以及百度之类的中国技术公司在硅谷设置研发中心,与苹果、谷歌、脸书等美国公司在人工智能方向竞争。


    评论:这部分,将在美国的中国人有针对性地提出来进行分析,当成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隐患的嫌疑对象。这种局势,不得不引起被这个看法击中的在美人员的高度关注。



  3. 招聘商业、金融、科学和技术专家等人才
    通过爱国主义号召,物质吸引,和优厚的事业发展前景为条件,吸引出国留学人才海归。比如中国从2008年开始发起的"千人计划"。全球性招聘中国各行各业所需的顶尖研究能力的学者,以及掌握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或专利的人员。这些新人归国会获得声誉,并在中国主要研究机构、实验室或大学担任重要职位。
    中国政府消息人士称,自2009年以来,已有超过44,000名高技能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正如《中国日报》所指出的:"中国有300多个创业园,供从海外返回的中国学生、学者创业。在园区内已经有超过24,500家企业,吸引超过6.7万的海外学成归来人员"。

E. 国家支持的获取技术的投资

中国政府通过国家的财政资源和调控手段,制定了对"鼓励型"高科技行业进行投资的产业政策。中国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国家基金,帮助技术发展,并利用一系列国家行为来实施其获取外国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战略。

从2006年到2014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部分都集中在获取核心自然资源上。然而,自2015年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引导资本收购美国的高科技经济领域。

在诸如"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文件中,中国已经阐明了它力求支配的技术领域的目标清单。近期中国大部分投资行为基本都与这一目标清单一致。

例如,自2012年以来,中国中央银行已经对在中国投资者进行的价值接近200亿美元的600多项高科技投资进行了编目,其中人工智能,增强和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自动机器人技术受到了特别关注。

中国最大的国家级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将管理的8000亿美元中的很大一部分交给了一家目标定位于硅谷的风险投资基金。

(篇幅原因,此部分做删节简化处理)


感觉,这是一份拉仇恨的报告——来自两边的都有。翻译完毕,剩下吐槽、拍砖的活就留给各位读者朋友了......



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
陌上美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