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

沉雁:不被开除的教授还是教授?

转发配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处分女副教授翟桔红


武汉某大学教授因为在课堂批评休闲而遭开除,这一事已经取代中美贸易争端而热刷微信圈。其实我根本就不想搭理这样的小事,但一个微友给我发来一段张雪忠先生的话,激发了我又想参与说几句的冲动。
张雪忠先生说:"一位教师仅是在课堂就授课内容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就被所在大学剥夺教职,这种事今后肯定是要上书的。"张先生的言外之意是,这位教师情节轻微不该被开除。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张雪忠教授应该也是被他原先供职的华东政法大学开除的教授,然而,相比张先生那些尚未被开除的教授同事而言,谁更像教授?无论多少人有多少种解释,我都认为,张先生比他那些没有被开除的教授更像教授。但遗憾的是,张先生居然还在为武汉被开除的教授打抱不平,说明张先生还是对自己被开除一事耿耿于怀忿忿不平。
教授,professor,这个物种很不传统,而是舶来品。但凡舶来物种都具有普世性,譬如各种从西方传播进来的学科等。当然《辩证法》很不普世,它是被强制引进专门毒化老百姓的。民国初年,北大校长蔡元培拟聘任一位教授,他叫刘半农,聘任当然要走程序,刁钻的辜鸿铭先生就问了26岁的刘半农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教授二字"。很明显,辜鸿铭是瞧不起眼前这个玉面青丝的留法学者,但刘半农气定神闲地回答说:"教授,教之以问,授之以疑"。辜鸿铭先生突然眼睛一亮伸出了大拇指,"鹤卿又得一真教授",(注:鹤卿,蔡元培字号)。就这样,刘半农就成了北大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
教授,教之以问,授之以疑。刘半农先生意思是,教授的天赋使命就是培养学生敢于质问质疑的独立精神。既然是培养学生质疑质问精神,首先自己得有质问质疑精神才配得上教授二字。换句话说,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连人都说不上,怎么配当教授?岂不是误人子弟么?不妨问一问今天大陆的教授们,有几个有独立人格?一说到独立人格,教授们都以"经济不能独立"为由而一笑了之,真替今天的教授们汗流浃背。
没有问问斗大字不识的农民是否经济独立,没有问问留守老人是否经济独立,没有问问杨盖兰一家是否经济独立,而满腹经纶的教授却在担心自己不能经济独立。读一辈子书做一辈子学问,原来就为了一个经济独立而甘当犬儒,这也能是教授?已经到了真话不敢说有问不敢疑的难堪境地,不知今天的教授们究竟是如何走上讲台的?如果不是自己不小心说漏了嘴才被开除,他们永远也不愿被开除。我不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我知道这帮教授是如何炼成的,四个字:斯文扫地。
前几年还能听到几个体制内良心的声音,现在都鸦雀无声了,说好的体制内良心呢?原来,体制让他们做良心时才做良心,体制不让他们做良心时就不做良心了,良心究竟在哪里?良心就是逗你玩。在安全时谁都会勇敢,问题是,危难时谁该冲在前?是冰花男还是杨改兰?是留守老人还是留守儿童?这得去问泰坦尼克号上的绅士们,那就是良心,他们没机会思考经济独立问题,而是在生死危难时必须作出选择的问题。
我是不会赞美泰坦尼克上的男人们,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选择没有什么好表扬的,但如果明明身边有弱者需要搭救,自己作为强者却苟且偷生,这就必须受到谴责和鞭挞。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要拟定这个题目的原因。已经是满堂的学生监督员和秘密举报员,没有一个教授扪心自问,是不是有自己苟且多年的责任?全都责怪体制,而我,就只责怪他们。
如果一个学者不小心掉入体制陷阱,他究竟该如何选择才能保全自己学者的体面?两种,主动逃离陷阱,被动逃离陷阱,前者就叫辞职,后者就叫被开除。哪一种最体面?当然是被开除。因为,被开除说明这个学者做了让体制不高兴的事,说明他与核心利益做了斗争。像性侵教授就不会被开除,性侵女大学生和嫖宿幼女之类的快活,本身就是核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看一个学者是不是真教授,就只看一点,他或她,是不是在为被体制开除而努力奋斗。
一个学者被哈弗大学开除,说明他不配当教授,但一个学者被金日成大学开除,说明他是真教授,其他只能叫犬儒。当我看见武汉那位女教授被开除的消息时,我一点都不为她难过,而是心中暗暗为她庆幸,庆幸她有上帝垂青,为她制造了一个被开除的机会。她奋斗一辈子功名,就只有"被开除"才值得她终身自豪,其他的功名都是她的耻辱。


​​​关注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