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3月5日星期一

王丹:“新冷战”逐渐成形

論者分析,中國固然因為經濟實力一度躍升為世界大國,並具有領袖之姿,但是如果「新冷戰」啟動,其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影響力勢必收到限制和挫敗。圖為去年川普(左)與習近平見面畫面。資料照片 



自從中國經濟崛起之後,中美之間,或者以中國和俄羅斯的聯盟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之間的「新冷戰」的說法就開始悄悄出現,早就不是新鮮的話題了。但是儘管不斷有這樣的預測,要恢復到1950年代到1990年代初的東西方冷戰狀態的實際狀況在現實中並沒有發生,一直到最近。

最近,「新冷戰」的氣氛越來越濃厚,形態越來越具體。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1950年代開始的冷戰,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意識形態或者說國家的核心價值的分歧的基礎上的。倘若是領土或者國家安全,國家利益之間的衝突,就不會僅僅是「冷戰」,而會呈現為軍事行動,兩次世界大戰就是這樣的「熱戰」的代表。所以,判斷「冷戰」的一個標準,就是雙方在意識形態上展開競爭,過去美國的麥卡錫時代就是典型的「冷戰」的形態。

就此而言,中國其實早就在悄悄點燃「冷戰」的戰火,也就是說,對西方國家進行意識形態輸出,或者在西方國家對中國移民進行民族主義煽動。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孔子學院」之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國通過金援的方式,試圖影響美國等國家的對華輿論甚至對華政策,更有甚至,把所謂的「中國價值」、「中國道路」用學術的外衣包裝起來,試圖推廣自己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這樣的活動,隨著習近平的上台,越來越肆無忌憚,越來越「充滿自信」地大張旗鼓地進行。

早些年,西方國家對這樣的「新冷戰」的苗頭並不在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還對中國的和平轉型抱有一定的期待和希望。在習近平上台,並越來越明確地表現出抗拒普世價值,反對民主自由的趨勢的情況下,很多原來抱有這樣的期待的西方政治家和學者已經放棄了幻想,美國著名中國通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的立場轉換就是信號。

而最近,美國和澳洲針對中國的意識形態滲透通過幾個不同途徑展開了反擊:一是一改以前歡迎大量中國留學生的政策,開始警惕中共當局利用留學生進行共產主義宣傳的問題,而最近一兩年,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的門檻也在悄悄提高;二是在國會的推動下,「孔子學院」已經成為美國相關機構的重點調查對象,《華盛頓郵報》最近就刊發文章,認為「孔子學院」的目的是影響美國的未來領袖任務對中國的認知,這是相當嚴重的指控。在這樣的壓力下,包括德州,佛羅里達州,都已經有大學宣佈不再與「孔子學院」續簽合同;第三,對於西方國家內部的個人和機構接受中方資金的調查和懲處,也越來越頻繁和嚴格,澳洲已經有國會議員因為接受有中方背景的政治獻金而被迫辭職的先例,而美國各個大學中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也陸續被調查其與所在地中國領事館的金錢往來關係。

這一系列動作在最近幾個月連續展開,當然不可能是沒有相互關聯的偶然事件,它代表著在美國以及一些其他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中國的意識形態滲透,並準備進行反擊。這樣的反擊一旦啟動,「新冷戰」就由暗轉明,中國與西方的關係也許繼續維持經濟上的互動互補,但是在政治上的對立將會越來越明顯。

國際局勢變化很快,中國固然因為經濟實力一度躍升為世界大國,並具有領袖之姿,但是如果「新冷戰」啟動,其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影響力勢必收到限制和挫敗。目前,「新冷戰」還只是一個苗頭,未來是否會越演越烈,將對國際政治的新秩序的內容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苹果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