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

李兆富书评《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文人也有士大夫。但严格来说,文人和士大夫,又未完全符合知识分子的身分和功能。周非在《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如是说:「真正的知识分子,是知识的探索者、承载者、传播者、运用者和捍卫者。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统治者软硬兼施的政策下,从士到策士、再到谋士、最后到进士,逐步丧失了上述功能,一步步地蜕变,直至沦亡。」

周非,是畅销历史书作家,也是「周非文化创意工作室」是创办人,作品以推广中国文化为目标。从字里行间可以见到,周非对传统儒家和士大夫阶层,并不是绝对推崇。反之,意识形态产近似现代社会主义的墨家,周非对其没落明显有一定的婉惜。对法家的始祖管仲,也见到周非在言辞之间有种肯定,更多次提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法家代表人物,思想有如今天的国家主义。所以,此书书名虽然是《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但更贴切地说,这本书是针对传统士大夫统治阶层的批判。

中国的知识分子,由策士到谋士到进士,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越来越狭窄,也越来越虚。春秋战国时代,一代又一代的霸主,身边充满尽是不同主张的策士。当时的知识分子凭一己之见,改变国运,甚至国际大势。在周非眼中,这些凭知识掌握权力改变世界的知识分子,代表了知识份子最有影响力的日子,但讽刺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旦被权力所吞噬,则往落得悲惨收场。极少数例外,如协助越王勾践的范蠡,正是懂得在适当时机从权位退下的代表人物,而其他在同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人能够全身而退。

周非借春秋战国的知识分子历史,为全书定下了主调,接下来就是讲知识分子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沦亡。列国竞逐争雄,求才若渴,知识分子晋身权力阶层,其实已经是降了一格,由「士」沦为「策士」。借周非的说法,就是「只有韬略,没有立场」的机会主义者。在周非眼中,像商鞅、苏秦、张仪等策士,其实都是历史上的悲剧人物。然而,春秋过后,天下归一,统治的本质变易,知识分子和统治者的关系也发生变化,由还有自由选择的「策士」,再进一步沦为只有为一家姓天下的帝王服务的「谋士」,知识分子阶层已走进了沦亡的不归路。

到最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统统穿上了为奴才而设定的「进士」朝服。一般传统的中国历史观,对隋唐开科取士均推崇备至,认为是统治者用人不拘一格的德政。可是,在周非眼中,科举制令知识分子眼界更窄,更务虚。发展下去,中国已经再没有真正独立而自由的知识分子阶层,中华文化也再走不出自己设下的圈套,一直沉沦下去。

周非的观察,其实很值得今天的中国人反思。虽然我对兼爱非攻的墨家没有一点同情之意,但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倒是老庄学说的追随者。一直我都有个疑问,就是为何黄老无为而治的智慧,缘何自汉后般一直边缘化下去。这本《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或许从某一个角度,为我解开了部分疑问。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