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7年1月11日星期三

傅恒:霾的議題實現自我「繁殖」

民眾對於霾的政府責任是一致認定的,壓力頻現。

從北京上一次霧霾紅警算起來,本次有關霾的集中議論已經持續月餘,出現了各種聲音,官方在長期的沉默後,環保部長出面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北大科研組也發布了民間跟蹤報告,在這些霾的數據新聞之外,社會的看法更是多樣,輿情非常複雜。

這些年裏,跟霾有關的輿情不是第一次出現。2008年京奧時出現過,但很快被「就你懂得」。2009年前後,霾還被稱作灰霾的時候,社會對它的感覺也多是疑惑為主。北京咳之後,15年應該是霾重度討論的時候,因為此前兩年及當年年尾,事件頻出。

柴靜片子引發爭端之前,有關霾的議論主要有如下特點:它是地方性的,它是局部性的,它是民間環保的主題之一,它被局限在小圈子討論,對社會的露出並不算高。這個階段的整體輿情,一個是較為散漫,二個是認為遏制,當然這兩方面之間很有關係。

柴靜穹頂之下的紀錄片出來之前,社會對霾的心理認知並不算充分,但是它遇上了一個特殊的傳播環境。也就是說,在美領館公布PM2.5指數之後,因為種種事件逐漸醞釀出緊張氣氛,跟進的民間測空氣隨之受到管束,整個維穩心理圍繞霾初步構建出來。

在本次霾的討論中,是很有聲音為柴靜抱不平的,這種不忿的心理可能並不熟悉當時前後的輿論情境。在彼時逐漸緊張的氣氛中,柴靜的片子成為一個材料被各自取用,鞏固對治霾的不用立場。這種分化在當時非常容易理解,擱在今天只怕有些惘然了。

不過,得益於柴靜的大眾傳播效果,霾的問題開始走出話語的小圈子,進入社會,成為一般人所注意的議題。撇除她集中在霾的認知問題是否正確不談,在將霾的議題推進到社會廣度上,柴靜功不可沒。但隨著片子被收繳,柴靜連通她的批評者一併消聲。

整個2015年,霾的話題貫穿全年,它帶來的一個後果,是令民眾對霾更加敏感,這在事實上為2016年的霾論準備了深厚的社會心理。與此同時,對霾的輿情管理形成了定勢思維與一整套操作辦法,議論烈度在控制中維持,直到它無法被悉數掩蓋。

與幾年前相比,在這一輪霾的輿情上,顯現了一下特點:它不再是地方性議題,而是全國性議題;它不再被區分為政治的、經濟的或社會的,而被一致看作是政治性質的;儘管在具體細節上有矛盾,但民眾對於霾的政府責任是一致認定的,壓力頻現。

得益於社交媒體的觸角,有關霾的一切社會後果,尤其在學校、子女健康、霾中的不公正、持續重霾的絕望感等方面,動員起社會心態向政府施壓。壓力對壓力,霾的議題自動延展。

當然,我們看見,對於霾的輿情管理也出現了,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熊姓記者也有引導性的文章出現,被認為是挑釁。九年前有黨媒評論員盛讚治霾成就、貶抑戴口罩美國運動員的文章也被翻出來。霾的議題不再是輿論領袖式的自上而下傳播,換成了自動放送模式。

環保部長的記者會,顯示中央政府對霾的輿情也有敏感體會,部長的發言立場還是撫慰性質的,很遺憾沒有引發更充分的討論。這個局面對於化解霾的社會心態沒有幫助,但在這個議題的固有管理機制下,也很難實現霾的官民共治,這是一個很深的隱患。

更關鍵在於,在重霾的壓制下,出現過APEC藍、閱兵藍、亞運藍等現象,這既製造了政府與霾之間很詭異的公共印象,也讓部長承諾的霾是可以治理的信心提振說缺乏說服力。這些年來,政府一手操縱了霾的議題,也一手製造了霾的麻煩,這個怨不成別人。

冬天還要持續,可以想見霾的話題還會繼續下去。現在的問題是,怎麼管控都不頂用,因為霾激活了一個跨階層的危機心態,議題本身已經實現了自我「繁殖」,傳播進入自由之境──而且,這種廣泛的議題的自我教育,具備鑒賞力與抵抗能力,也令輿論引導失效。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