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6年11月1日星期二

储百亮:四个问题,看懂“习核心”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的新称号表明,共产党高级官员无论心里愿不愿意,都已经屈从于他的统治地位。

Li Xueren/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

习近平的新称号表明,共产党高级官员无论心里愿不愿意,都已经屈从于他的统治地位。

北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获得了擢升,共产党在上周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授予他"核心领导人"的称号。但这对于习近平以及中国的政治未来意味着什么呢?

习近平被称为"核心领导人"是一件大事吗?

是的。这个称号不会带来特别的权力,但赋予了习近平特殊的地位,并传达出威胁性的信号,警告其他人不得与之作对。通过在正式文件中授予习近平这项荣誉,共产党高级官员已经表明,无论心里愿不愿意,他们都已经屈从于他的统治地位。

习近平自2012年成为中国领导人以来,已经掌握了很大的实权。但他表示,为了改变中国的经济、精简军队、清理共产党队伍,他正在进行一场长期艰苦的斗争。习近平的新称号旨在加强他的权威,减少他在推行各种政策时面临的怀疑和拖延。

"核心领导人"是几十年前才出现的一个称号,享此殊荣的领导人共有四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还有现在的习近平。不过,毛泽东从未以此自称。他之后,这个称号在动荡的1989年卷土重来。当时,共产党元老罢黜了赵紫阳,让江泽民当上了党的总书记。邓小平竭力巩固江泽民的地位,用的办法就是称之为他那一代无可争议的"核心领导人"。邓小平说自己和毛泽东分别是他们那一代的核心领导人,所谓的核心谱系由此确立。

但该称号不会被自动赋予某个人。习近平的上一任胡锦涛是一位不那么强势的领导人,他便从未获得这个称号。或许他也不曾设法去获得。与当初邓小平赋予江泽民该称号时不同,这一次实际上是习近平为自己加冕。

这是否意味着习近平的影响力堪与毛泽东或者邓小平比肩?

远远不是。习近平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领导人,但和另外两人不是一个路数。

毛泽东和邓小平通过数十年的革命斗争和战争建立起了强大的个人权威。他们无需用正式的头衔来彰显自己的主导地位,并且都曾在传统政治渠道之外做出某些重大决定,例如毛泽东发起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在1989年决定用武力打击抗议者。

但习近平的权力不像毛泽东或邓小平那样个人化。习近平在党内崛起之际,中国的政治已经变得更为稳定和程序化,而他一直善于通过创建或改造规则和制度来拓展自己的权力。他如此行事的例证包括,组建一些由他担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来制定政策,以及赋予党的纪律监察机构更大权限。

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意味着习近平一直都会是一位有效的领导人,该头衔会让批评人士感到担忧——他们认为他正试图掌握太多的东西,而这会导致糟糕的政策出炉。权力向习近平集中已经带来了困惑并造成了政策的突然转向,在竭力引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尤为如此。充当"全抓全管的老总"(chairman of everything)——这是外界对习近平的称呼——可能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候?

官员及国有媒体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挑战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压力,需要在一个极其强大的核心领导人带领下完成困难的转型。他们还说,这一身份会对习近平的反腐大业有所帮助。

上述论调在中国颇有市场。习近平于2012年上台前,腐败的官僚各自为政,攫取并滥用权力,让领导效力受到了损害,由此引发的不满情绪潜藏已久。

不过,官员们没有提及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领导层即将出现变化。习近平目前处于第一个五年执政期的末端,在下一个五年里由他引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阵容,必须在明年的党代会上出炉。

习近平可能会打破常规,推迟指定接班人的议程,或者更改共产党最高权力机关政治局常委会不成文的退休规则。一些党内人士认为,习近平想在明年挑选一位继任者,然后倾向于等等看有没有更多选择。

晋升为核心领导人,会让习近平在就下一届领导班子的构成进行谈判时握有更多可资利用的筹码。这并不意味着习近平会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但会增强他的议价能力。

我们应该留心哪些迹象?

要密切注意习近平正在拓展自身权力或遇到阻挠的迹象。

首先,把他称颂为核心领导人的运动进展如何?省级领导人将以多大的热情加入这场运动?习近平最近提拔的两位官员曾隶属最为热切地公开支持他成为核心领导人的人士。希望得到晋升的其他官员将面临着加入吹捧行列的压力。

此外,应该关注谁会在明年党代会前夕受到提拔。哪些官员会被分派到可能成为他们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跳板的省市?晋升格局会让我们对精英阶层内部的力量平衡有所了解。

最后,习近平的权力会在精英阶层中引发反对吗?对于习近平的强硬意识形态以及即使是清廉官员也不太容易接受的反腐政策,一些官员和商人的确有所抱怨。但迄今为止,尚无迹象表明这种不满已经汇聚成了高层的反对意见。习近平占据着上风。在精英阶层内部目前还看不到挑战者。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