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6年2月19日星期五

乔木:新一輪愛國教育的意圖

最近,中國教育部下發文件,要求「創新愛國主義教育方式和途徑,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出台這樣的文件了,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單獨或聯合中宣部、團中央等部委,發放諸如「關於新形勢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加強」、「切實加強」、「貫徹落實愛國主義」等文件。

愛國主義作為最樸素、最自然的一種情感,不用發文件、加強教育,每個人都會有,特別是對於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的中國人來說。但政府再三強調愛國主義,就像過去朝廷宣揚「精忠報國」就是報效皇上一樣,顯然具有強烈的政治目的。
此次所發文件,涉及到三方面內容。一是各類學校應有效拓展課堂內外、網上網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著力運用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說的是愛國主義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創新,也表明在網絡和社交媒體時代,慣用的樹典型、作報告、寫體會的輸灌式教育,沒有技術含量、沒有互動表達、沒有選擇參與,效果衰微,面臨危機。
二是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大中小學德育、語文、歷史、地理、體育、藝術等各學科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考試評價之中。這是要改變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政治任務,一直體現在各級學校都有的專門的政治課程中,比如大學就有中國革命史、毛概鄧論等所有專業的必修課。以後不光是政治課要加料,政治還要擴展到其他課程和教材,就像春晚民俗歡樂的時光,生硬地塞進大量愛黨擁軍的內容。教育將會越來越政治化,不斷受到政策、政黨和領袖的影響。
三是在全國高校學生中,深入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永遠跟黨走」等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教育部文件的最後這點,從愛國到跟黨走的強行轉換,既是此次愛國主義教育的落腳點,無疑也是最終目的。
聯繫近來的局勢,愛國變成愛黨,並不意外。先是黨的政治局開會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接著春晚重新唱響「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感恩之歌。不僅如此,中央電視台的「孝順」專題系列採訪,還創造性地不斷強調,孝順首先是孝順國家。
在家國同構、黨國一體的宣傳教育下,孝順國家就是孝順黨。而黨不是抽像的,具體體現在領導和領袖身上。不管是最近從中央到地方,官方眾口一詞的「維護核心」表態,還是三年多來媒體和民間對領袖夫婦「大大麻麻」的愛稱,愛國愛黨、孝順擁戴,最終有了明確的指向。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