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6年1月30日星期六

魏京生:看台湾大选

台湾的大选结束了。不出意料之外,民进党的蔡英文获得了胜利,将出任下一届总统。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台湾的新生力量,非蓝、非绿、非中间的民意代表获得了几个立法院议席。而极蓝和极绿的政党,则退出了政坛。

这些现象说明了两个进步,一个成熟。台湾的选民明显比过去成熟了,不再困扰在害怕共产党的陷阱之中;也不再需要走夜路吹口哨,用独立来自我安慰。中华民国本来就是个独立的国家,别人可以不承认你,但自己不可以不承认自己。想照顾好自己,就不能依靠别人的施舍。

有不少媒体,特别是中文媒体估计:蔡英文上台代表了台湾选民更加支持台湾独立的话题。如果蔡英文和她的民进党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会因为误判形势而导致政策和政治姿态走入歧途,给台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据我的观察,蔡英文这一次大获全胜,主要是选民对马英九卑躬屈膝的亲大陆政治姿态的反感。他们特别反感他的是几个月前,像臣子应皇帝召见一样,飞奔到新加坡觐见习皇帝。连我在美国都能感觉到台湾人民的屈辱感,都在替台湾人民脸红。马英九的这个助选动作,可以说是压跨国民党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独有偶。国民党的几个候选人都有浓厚的亲大陆情结。朱立伦选前赴大陆访问;颇有古代儿皇帝觐见宗主,请求支援的风范。洪秀柱更是等而下之,竟然直言不讳的要把台湾卖给中共。我怀疑他们真的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被港台媒体洗了脑,竟然敢用共军攻台来威胁人民。

先不论习近平是不是敢于攻打台湾。以大陆网民的急切心态来看,习近平最好赶快攻打台湾,或者攻打钓鱼岛;或者在南海跟美国干上一仗。这样共产党就垮得快一点,中国民主也就快一点了。何乐而不为?

遗憾的是,习近平没有这么笨。他不知道共产党的党卫军腐败不堪一战吗?他比咱们知道得更清楚。他不知道共产党内斗尖锐激烈,很多人等着他落马,甚至不惜踩上他几脚吗?他比咱们知道得更清楚。他不知道美国越来越不能容忍中共称霸亚洲,正在实行围堵策略吗?当然,他有这点儿智商,不要把他当傻瓜。

既然大陆网民和台湾百姓都知道这些,国民党大佬们为什么不懂?这和国民党作为百年老店的独裁传统有关,也和他们培养接班人的传统有关。和民进党的竞争机制不同,国民党人的两眼只盯着上级,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他们看走眼形势的根本原因。

作为独裁传统,一旦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以狠毒方式解决内部斗争,是必然趋势。在面临对手竞争时,很容易把自己搞垮。这和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民主政治的前提,就是和平、理性、非暴力地进行内斗。阴谋和暴力只对外敌和罪犯,法定不得用于内部政治。在这方面,马英九不得人心,国民党也必须重组。

好在选后已经出现了国民党崩溃的苗头。老朽们已经压不住阵脚,新生代正在崛起。这是国民党真正作为反对党的重生,是与时俱进的大好机会,也是台湾民主走向正常化的必然过程。老朽坏死的部分不去掉,新生力量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民进党在竞争中完成了新陈代谢,国民党也即将开始这个过程。

东亚国家的民主政体,都是在暴力干政和老人干政中挣扎过来的。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它们仍在老人干政的阴影中挣扎,仍然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这和东方文化中尊老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也和老人们不习惯放手权力有关。

尝过了掌权的甜头,不习惯放手后的寂寞,这种心情在东西方都一样。解决的方法不能依靠自觉,必须主要靠严格的制度来限制。老人们不放手,实际上是害了年青人,使他们永远长不大,在竞争中输给对手。

在内部竞争中输给对手,还不是严重的问题。台湾的形势,面临着时刻都想吃掉你的敌人。像国民党那种没头脑的执政集团,软弱的执政集团,除了向敌人低头求饶以外,还能是什么表现呢?

希望国民党的老人们,在威权时代培养起来的几代老人们,能够克己复礼,及早退出政治舞台。应该把舞台让给中青年政治家们挥洒,去竞争,去失败,去碰钉子,然后逐渐成熟。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俗话说吃亏是福。就是上边这个道理。

如今的年青人,早已不是传统的年青人了。他们更加脱离长辈的卵翼,更加富有独立的思想。传统的培养方法,在他们逐级升迁的过程中,会逐渐磨灭独立思考的能力,磨灭原有的勇气和魄力,磨灭他们的竞争力。在竞争的世界中,这就是在陷害他们。

如果台湾的反对党不能尽快成熟起来,台湾的民主就不能成熟。对民主体制来说,反对党甚至比执政党还重要。估计在这次大选之后,台湾的反对党会迅速发展成熟。他们会更加贴近老百姓,会更加看清国际国内的形势,让台湾的民主立于不败之地。

我期望这一过程迅速到来。我期望台湾的执政党和在野党都成熟起来,为亚洲的民主树立榜样。


 相关录音:
 http://www.weijingsheng.org/RFA/RFA2016/WeiJS160127TaiwanElection.mp3

(撰写并录音于2016年1月27日。自由亚洲电台播出。)

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

徐和谦:這一次,國民黨恐怕真要掉下歷史的舞臺了



選舉結束一個星期了,在台灣第二次丟失執政權的中國國民黨,似乎還沒有回過魂來。在飛返北京的班機上,看著台灣報紙逐一點名分析朱立倫引咎辭去黨主席職務後,國民黨內還有哪些人可堪收拾殘山剩水;這些人在競選黨主席的道路上,又會怎麼合縱連橫……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起一年多前、國民黨在2014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慘敗、六大"直轄市"僅存其一之後,我在回京飛機上讀報紙時的情境。
那些標題、那些報載的內容、對人物浮沉的分析,和一張張藍縮綠漲的版塊圖表,與上次回京時在機上的所見幾無二致。

唯一的差別,是引咎辭職下台的黨主席,從馬英九換成了當初請纓出陣、參選黨主席的朱立倫。連兩個人在辭職講話中,"我讓大家失望了""記取慘痛教訓""繼續爭取民眾的認同"等措辭,都如此的接近。

然而,選舉的結果證明了,哪怕在13個月前,國民黨內外就已能預料到馬英九任期內這場"最終回"大戰落敗的風險。然而,仍然控有龐大行政資源、掌握約1.95萬億新台幣"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且在"立法院"還有65席過半席次的舉黨上下,在過去的13個月裡,仍然束手無策,完全無法煞住頹勢。

若將鏡頭稍微搖遠一點來看,從2014年初的"反服貿學運"重創國民黨當局形象和政策路線自信;到2014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慘敗;島內大都要邑悉落敵手後,國民黨的處境,像極了歷經三大戰役後的1949年初。
此後,殘餘半壁江山里的文武弁臣基本喪失戰鬥意志,困守朝台,坐待結局。 這次的落敗,與國民黨在2000年下野、陳水扁以不到40%的微弱多數僥倖登位時不同。
十六年後的此刻,全島性"綠大於藍"的選民基盤結構,經2014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後被再次確認;國民黨首次同時失去行政、立法兩翼的主導權;地方派系力量動員效果再次失靈;45歲上下的中生代接班世代,在過去幾年的選舉和政局變幻中折損殆盡;島內更年輕一代的新血輪,則少有願意入黨,與國民黨為伍者。
在一片"不意外"的落敗嘆息中,卻只有為數不多的人意識到、或願意承認,民意的鐘擺,恐怕是再也擺不回國民黨這一邊來了。
雖然"泛藍"未必會消失,或者說在島內政經趨向偏向保守派陣營、經濟上願意走發展主義道路、在兩岸外交上採妥協務實主義的陣營和群眾主張不會消失,但是中國國民黨自己作為一個政黨組織、作為一個政治市場品牌的命運,卻可能由此走向結束和消亡的開始。
這是由幾重原因共同釀成的。首先,是歷史。
【一】
對於一個在歷史上留有欠債的老黨來說,國民黨如今面對的最大危機,就是那個歷史上沾過污水、犯過錯誤的國民黨,和每天在新聞輿論、報章雜誌上看到的那個國民黨,不斷出現疊合和重影。
這毋寧是一個從威權時代轉入選舉民主時代的老政黨的最大噩夢。從1987年解嚴以來一直到2008年左右的一段時間裡,由於國民黨主動順應時勢、完成不流血的"寧靜革命",其黨人和同道仍持續在解嚴後的台灣輿論界與知識界,享有一段時期的優勢地位。故而國民黨的歷史欠債,在台灣島內曾經隱而不顯或流為陳跡。
特別是在民主化及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在野了的國民黨看似逐漸甩掉了歷史的包袱,轉而成為欠缺執政經驗、躁進、缺乏外交手腕和戰略眼光的民進黨政府的對照組。特別是陳水扁貪腐的陰影和馬英九在上升期的個人光環,讓國民黨看似一度成功地與島嶼的歷史和解了,走出了威權、放棄了獨裁,成為一個後民主化時代中的正常政治選項。
然而,從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在2000年前後接受中學教育的一輩年輕人逐漸年滿20歲、獲得完整公民權,以每年約20多萬人、每四年"大選"便新增百萬人上下的速度,帶著他們接受的以台灣史為中心的教育影響進入政治市場。
台灣的本土化教育,從1998年的李登輝執政晚期由初中推開,到2006年的陳水扁執政中期,又進行了另一次意識形態的強化。眾人常云,台灣的本土化歷史教育建立了一套使年輕一代"遠中"、"非華化"的意識形態基盤,並逐步使他們將中國史和大陸,視為台灣的它者─或頂多只是一個關係比較密切的"它者",而非依據島嶼地理生存空間和現有政治秩序邊界為劃分的"我者"。這固然是其中的第一層影響。
但或許,是更潤物無聲的第二層影響在於:隨著台灣史課程的內容和元素不斷豐富,國民黨在台灣土地上留下的歷史欠債,便被更鉅細靡遺地挖掘出來。
其中犖犖大者,包括1947年228事件的鎮壓、隨後的清鄉整肅軍事行動,以及從1950年代以降,被稱為"白色恐怖"的思想言論政治管制等等,這些是課本上會提、課堂上會教的大體敘事框架。
當然,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正面成果,諸如推行土地改革、普及國民教育、推動十大建設、善用冷戰時空建立出口導向的工業經濟成長體系等等,也並未完全從課本上抹去。

但意識形態的主戰場,實則在課本以外、課堂以外的地方。所謂本土化教育的天然目標之一,即在於讓學生本能地對生活周邊的人事物感到親切、懷有認同,進而願意了解其過往,並賦予週遭環境和自我之間連結的意義。全球各地的歷史或民族主義教育,大抵都存在這種通過建立在地感情、訴說共同敘事,最終凝聚群體認同的目的性。
而當這一教育理念被放置到台灣,所帶來的客觀政治效果就是:國民黨在臺灣人民生活中留下的或深或淺的傷疤,不斷地被重新翻起、重新在新一代年輕人的心頭被提醒。
通過網絡平台的串聯,有志於追索、拷問這段歷史的年輕人,開始形成線上或實體的讀書會、散發閱讀素材、訪談在壓抑年代受過不正當對待的耆老(許多皆屬和政治原因相涉),乃至於集結起來,推進改造空間和城市地景敘事的線下真實行動。
諸如近年內,在台灣大學,即有學生集結呼籲為1981年被台灣安全當局約談後、莫名奇妙墜樓死於台大校園內的老校友陳文成,樹立紀念碑。而在南部的成功大學,亦有同情"台獨"的學生社團,呼籲將校內一處植有大榕樹的未名廣場冠名為"南榕廣場",以此紀念在1989年末期因言遭罪、拒不到案,最終在辦公室內自焚抗議的"台獨"政論作家鄭南榕。
每一次的行動雖都由少數人發起,但經過網絡的宣傳、學生間的串聯、校方的猶豫阻擋、和來自校園外更高層政治人物的嘉許和推波助瀾後,都形成了鞭笞國民黨歷史舊帳的氛圍,更逐步影響了過去對國民黨只看當下、不論過去,甚至原本一點都不在乎現實公共新聞的青年群眾。
除了由學生、青年群體自主發動的類似行動外,島內各地於過去十多年間興辦的二二八紀念館、人權紀念園區等地,都成為了學生們經常指定參觀的校外教學處所。
此外,即使是興辦之初政治意圖相對較低的,如楊逵這樣的作家故居、蔡瑞月這樣的舞蹈家故居、乃至於殷海光這樣的思想家故居,甚至是在任何一處合唱團或唱片公司的歷史長廊,人們在參觀時,也仍然會看到他們在威權統治年代遭到禁言、禁演、歌曲禁唱、特務監視乃至身系纍紲的慘痛故事或荒謬篇章。

對於這些不堪迴避的過往,今天的國民黨一不能否認曾經發生過的史實;二無法禁止人們參觀出版和討論;在必須的時候,還得由政治領袖應景地出面道歉。
但時至今日,這個從1945年以來,便在台灣土地上功過交織、正負面影響幾乎滲入每一個村里和家庭的全民政治組織,仍然未形成類似於《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樣的文件,對於該黨曾經犯下的錯誤,給予一定程度的定性、解釋或者是自譴;讓其他新晉或在那個時代裡不負有直接責任的從政黨員們,可以卸下重負輕裝上陣,在自身與歷史之間築出一道防火牆。
於是乎,在面對越來越具體的個案輪廓、越來越鮮活生動的年輕一代的指控時,國民黨的支持者或公職人員,只能蒼白地以歷史相對主義的修辭,如"啊……那個時代不能跟這個時代比啦"、"過去的時候,就都是用那樣的方法呀",來回應從島嶼的各個角落所冒出來的質疑。然而,過去的人權標準固然可能和現在的不同,但過去釀成過錯誤的國民黨,今天仍然是這個在報端、在選票上出現的國民黨。這就給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人選擇支持國民黨,帶來了心理障礙,乃至於道德障礙。
大約在十年之前,我仍然清晰記得,一位溫和而鐵桿的綠營女性支持者,坐在台灣大學的校園中,一字一句地告訴我:她認為國民黨作為一個有歷史血債的黨,根本沒有資格出現在今日台灣政治的舞台上,不配繼續成為台灣人民的選項之一。
當時,陳水扁剛因極具爭議性的"兩顆子彈"事件勝選連任,台灣上下陷入嚴重政治撕裂,"第一家庭"的貪腐疑雲剛剛冒出第一縷煙霧,眼看國民黨很有可能在2008年挾馬英九的人氣班師回朝。
此時,用"根本沒資格出現在台灣政治舞台"這樣的結論來標定國民黨,在當時一來顯得與時局略有脫節,二來在人群比例中,也顯得清醒但偏激,不給對手陣營留下任何餘地。
但在十年之後,經過互聯網大潮的淘洗,泛國民黨勢力在傳統媒體、出版行業中的言論優勢早已不在。擁有類似想法的人群,在台灣35歲以下的年輕人群中,雖然仍未算得上是接近半數的主流;但是國民黨由於其歷史欠債,不應該再繼續出現在政治舞台上的想法,從人群結構上來看,已遠遠稱不上是偏激─特別是在馬英九的任期內,當局又先後在"反服貿學運"中的學生違法進占"行政院"大樓當夜,以警棍驅離群眾、把部分抗爭學生打得頭破血流,欠下新的"血債"之後。
十年前,當首度拿到執政權力的民進黨,逐漸現出貪腐跡象,國民黨很有可能捲土重來之際,不少島內外的政治觀察家均預期,台灣在戒嚴時期那種不由分說、先打倒國民黨再談、一切以"打倒惡魔黨"(台灣早年著名漫畫《諸葛四郎》的台詞)為宗旨的黑白二元對立政治模型已經結束。接下來,台灣應該要進入到一個長期穩定、健全的兩黨政治生態了,不再有什麼令人髮指、不由分說、非讓他走開不可的"惡魔黨",充其量只是一個藍子裡待挑的兩顆爛蘋果。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歷經十年來現實公共政策的失政、國族認同板塊的消長、國民黨在台灣時期的歷史污點不斷被拖出來銼骨揚灰;再加上國民黨自身對這段歷史反思、總結和辯護能力的失語,和一系列以青年為發動主體的社會抗爭運動的催化渲染,竟然使從"85後"以降、絕大多數都成長在後解嚴社會裡的青年族群中,再次蔓延起一種"這樣的國民黨非先滾開不可"的情緒。
彷彿,國民黨不再是籃中待挑的蘋果,而是一個必須先倒出去的惡瘤─而民進黨這顆蘋果不管再怎麼爛,年輕選民寧願去選其他不成氣候的小蘋果,也不願再給這一應該被歷史淘汰的惡瘤輸送任何養分和機會。
這一發展傾向,毋寧是台灣政黨政治一項令人意外的發展,某種程度上,也可能造成台灣民主機制運作的一種中短期危機。
在2016年的這次選舉後,雖然質疑、未支持蔡英文和民進黨路線的選民仍有44%,但是反映在行政權力和議會議席中,泛藍在野陣營的發言聲量和政治能量,在未來四或八年裡,將遠遠低於44%這一數字的水平,形成一定程度的一黨或單一陣營獨大狀態。
而在選後,國民黨內部也一如過往,再次爆發是否應該改名、去掉"中國"前綴的爭論;國民黨中央過去幾年裡重點扶植的年輕世代工作人員,更直接以"草協"聯盟之名另立堂口,將半隻腳跨出了國民黨,意圖與黨外其他力量相結合,和國民黨本體拉開一定距離,尋找自身的政治新定位。
在未來幾年內,國民黨確有可能去掉"中國"前綴,但如果只做到這一點,非但不一定能挽回其在政治市場中的頹勢,更未直面黨史上的污點,和島嶼的歷史形成第二次的和解,並在黨內形成一套對內足以團結共識、對外可以回應質疑和批評的決議。
如此,則連國民黨從興中會以降一百餘年的傳承和宗法,都有可能在世代交替持續進行下的台灣,遭到新一輩的黨人拋棄。一如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原執政黨,紛紛在鐵幕倒下前後,將黨名改名為"社會黨""社會民主黨",甚至如原民主德國的德國統一社會黨,最後乾脆改名為今日的"左翼黨",割裂與前身的歷史聯繫,亦不再為舊時代前身的負債辯護。
畢竟,對一個跨越了轉型社會和政治改革前後的老黨而言,在不能拒絕、禁止人們討論過往的條件下,最大的詛咒和災難,就是歷史污點和當下的執政缺點被合併著討論、包裹地提醒。甚至連黨籍政客們、如代理主席黃敏惠,在試圖引用一位本土藝術家陳澄波的名言雋語,想要拉近國民黨和土地的距離時,都會有刺耳的聲音大分貝地提醒:諸君,別忘了當年這個人,就是被當眾行刑,死在國民黨軍隊的槍口下的。多麼尷尬。
在選舉民主社會中,常流行所謂的"鐘擺理論",即選民的口味和政策偏好,會自然地因為對在位者逐漸累積的不滿,而擺盪到政治光譜的另一邊去,並在下一次的選舉中自然呈現出制衡和調整的格局。
然而,這一理論更多地考慮的是可供辯論、可供攻防、可供說理的理性的公共政策層次;一旦當公共政策層次和歷史欠債層次、意識形態層次、乃至於國族情感層次相糾葛的時候,在台灣,後者驅動選票的能量,仍略勝於理性的公共政策。
一旦國民黨在後三者的領域中逐漸成為數量上的弱勢,甚至在一些脆弱環節根本無法辯解、無法還手;且直至今日,台灣都快"解嚴"近30年了,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統一、有說服力的自譴論述,足以總結國民黨在舊時代的種種"過"與"功"的時候,無論民進黨在今後的四或八年裡做得怎麼樣,國民黨人所期待的"鐘擺",恐怕是再也不會擺回國民黨的身上了。
【二】

造成國民黨難以回到政治舞台中央的另一個因素,是台灣民間對"兩岸關係"概念期待的翻轉,和對政黨處理兩岸關係評價標準的變化。
簡言之,經過國民黨八年的執政,和國民黨過度渲染的兩岸經濟紅利未能落實到各行各業、讓大多數台灣百姓直接"有感"的情況下,台灣民間對兩岸關係的期待,已經從"機會管理"轉化為"風險管理"。
亦即,主流輿情對於兩岸關係改善所能帶來的經濟機會、社會機會和個人發展機會,其期望值較八年前、馬英九甫當選時已明顯下降;且真正通過兩岸關係改善,促進了個人經濟機會、發展機會的受益群體,由於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重心,已逐步遷移至大陸或頻繁往來於兩岸間,自然也越來越少在台灣的公共話語圈中表達意見。長久下來,便形成已受益人群的聲量越來越小,未受益人群、或基於意識形態理由不願受益人群的政治聲量越來越大的"沉默螺旋"。

目前,在台灣2300萬人口中,長居或頻繁往返於兩岸的遷徙人口據信已在150萬人以上;然而,在這次選舉中,根據台商系統的估算,實際返鄉參與投票的旅居大陸人士應該只在10萬人左右,比2014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的20萬人還低。
而在過去八年間,兩岸關係迅速拉進後帶來的微觀社會摩擦,如大陸旅客湧入各地景區所零星發生的旅客、大陸學生與台灣當地社會的言辭衝突,又因互聯網和主流媒體的傳播而得到放大。
其三,大陸本身製造業和科技代工業的崛起,如由台灣媒體創造的"紅色供應鏈"一詞,更給中端以下的製造業,和代工環節多已外遷至大陸的台灣產業界、投資界,帶來了被趕超、被取代、被邊緣化或是被併購的緊張感與迫切感。
其四,在服務業方面,一方面服務貿易協議在台灣因政情理由遲未生效;而過去國民黨大肆吹捧、渲染其行業機會前景的金融業,如台資銀行、保險、證券等機構在大陸的拓展情況,實際上亦裹足不前。
國民黨執政八年來,雖有幾間銀行、保險機構獲准赴大陸設辦事處、或有少數辦事處改掛牌為分行分公司,但在營業網點方面並無明顯擴張,遑論由大陸市場帶來營收貢獻。而其他服務行業,如文教、餐飲、連鎖加盟、餐飲等行業,大陸本身的競爭早已如火如荼,遠遠不是九零年代初中期,那個只要掌握了方便面技術、或是來賣賣米果,就能夠賺得滿盆滿缽的年代。但台灣對於大陸市場的迅速發展和升級變化,總體而言,還是遲鈍的。
台資企業來陸,一方面未盡能掌握本地消費習慣,二方面在各省份複製商業模式時,還需遷就各地略有不同的行政管理規章。在沿海成熟市場的一線戰區出頭困難,欲往內地二三線城市拓展時的供應鏈、人才鏈的佈局又所費不菲,常非多屬中小企業背景的台資服務業所願為。
因此,台灣第三產業過去八年來在大陸的情況是:以台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在大陸"打群架"的成功案例少;而台灣背景人才化整為零,被大陸企業、外資企業挖角聘走的情況多。這樣的發展模式,也讓理性關注大陸發展前景者,不得不對國民黨評估大陸市場的眼光、協助台資廠商的意志、感測時局變化和調整政策方向的及時性,打上一個巨大的質疑問號。
八年前,馬英九團隊剛執政時,仍然照搬1990年代中期的"亞太營運中心"思路,作為台灣經濟的發展方略。簡言之,這套方案是謀劃讓台灣成為外資、外企進入大陸的跳板和主要通道,或者是服務業的實驗基地。此一方針在1990年代中期、上海浦東開放戰略實行不過數年之際,或仍有一定說服力。
但放到2008年、全球前500強企業多已在大陸直接設有辦事處、分公司或子公司之際再談,則不免已有滑稽之感。能被這套論述打動的,大概只有進入大陸市場,存在若干天然障礙的日本企業。更何況過去八年間,馬英九帶領的國民黨政府落實這套戰略方案的戰術手段,進展仍十分緩慢;除了實現"三通"直航,和開放島內銀行可開辦人民幣業務、准許讓台灣民眾擁有人民幣存款,以成為潛在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之一以外,幾無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舉措。
直至馬英九即將卸任之際,即使在2016年2月1日以前國民黨都仍掌握"立法院"內的多數,然而,用以實現"亞太營運中心"戰略目標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仍未在"立法院"通過;對於放寬跨境人才流動、放寬陸企在台派駐人才的行政法規鬆綁也流於牛步;而審批陸企在台投資、參股的行政審查結果更趨於嚴格,在島內頗受民意掣肘。
綜言之,馬英九在2008年和2012年兩次選舉中,高舉的"兩岸經濟紅利"並未在民間普遍發酵;在當年與蔡英文激辯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過關、簽署之後,又過了整整一個任期,僅僅實現了早期收穫清單上的關稅減免等"小菜";真正能夠深化兩岸經貿整合程度的兩道大菜─"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都未能上桌─前者在島內遭到"反服貿學運"徹底污名化;後者則在大選結果一出爐後,進行中的協商便遭台灣官員宣告暫擱。
台灣人民空等了八年的"兩岸經濟紅利"之後,扣除在大陸發展獲益的單位和個人不算,在島內能夠讓人民"有感"的主菜,皆因領導人推展政治議程的手腕低落而遲未成型,這當然使得台灣政治市場,對國民黨高唱的"兩岸機會論"漸趨冷感。

在機會面拓展不力、風險面不斷增強,台灣在國際上能"走出去"的平台仍然有限的情況下,國民黨從2000年以來,自詡為"強項"的兩岸關係牌,在這次選舉中顯然失靈。甚至在選前已有島內民调顯示,民眾認為蔡英文"更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的比例,已經超過了國民黨的朱立倫。
何以致之?
主因便是台灣主流民情對兩岸關係的處理期待,已由"機會管理"調整至"風險管理"的維度。且經過兩岸關係在過去八年間的迅速拉近,兩岸的經、社、人、文化等各方面因子,也有大量愉快或不愉快的接觸和磨合,輿論對與大陸繼續拉近距離的邊際期待正在遞減;而試圖維持自身一定舒展空間,和保持政治上固有選項不被快速整合的兩岸經濟現實所取消的對沖情緒,則在島內發酵。這也是何以一場違反台灣法律體制、大幅衝擊並損害代議民主精神的"反服貿學運",竟可在長達數十天的運動週期間,獲得台灣民意較大同情的一個背景。

由此延伸而來,可以看見在蔡英文第二次挑戰大位的整個過程中,其在兩岸關係上對大陸直接批評得少,但對國民黨"試圖限縮台灣人民前途選項"的火力則毫不保留。
在選後,蔡英文除重申要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外,還加碼承諾,在自己的任內,兩岸關係不會有意外、不會有挑釁。近
日,對於大陸窮問不捨、尺寸必爭的"九二共識"問題,勝選後的蔡英文更進一步放緩姿態,除對1992年汪辜會談的歷史事實和當時雙方達成的"共同認知及諒解"表達尊重和理解之外,還稱,她將在92年會談的歷史事實、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兩岸二十多年來的既有交往與協商成果、"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和台灣普遍民意和民主原則等元素所構成的"政治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蔡英文看似進一步溫和化的修正,一是為了向以美國為主的國際社會承諾:再度上台的民進黨政府絕不會成為國際間的"麻煩製造者",謹守對大陸"牽制"但不"衝撞"的分寸,以免衝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利益。二是安撫台灣內部務實力量和兩岸關係的直接受惠者,力求目前存在兩岸間的每週890個直航航班、已經生效的ECFA關稅減免項目、已經在運作的二十多項兩岸協議和官方互動機制,不要因自己的上台而停頓或倒退。
三是超過300萬票的大幅度勝選,和民進黨單獨過半的"立法院"席次優勢,讓蔡英文目前握有的政治能量和民意高度授權,可供其進行更穩健的操作,不必受制於陣營內部激進派的掣肘,只需將從馬英九繼承而來的"維持現狀"方針,在島內進一步詮釋為"維持台灣目前自主、不受外力統治"的現狀,即可對支持者有所交代。
其四,當島內整體的民意基盤轉為"綠大於藍",分離主義持續上揚並在輿論話語中成為一時政治正確的當下,分離主義要邁向"主流化"的一條必由之路,就是"溫和化"。
一如從2012年起跑、在2014年投票決勝負的蘇格蘭獨立問題,便曾經歷過類似的轉變。
當分離主義欲訴求主流民意的認同和信任時,就必須放下偏執、仇恨、情緒化的民族主義情緒話語,而改以追求更良善的治理、建立更有民意反饋能力的獨立政府、打造更有社會主義情懷且不受倫敦外力干涉的社會福利體系、收回每年大幅上繳到英國中央的蘇格蘭石油經濟利益等等訴求,以吸引群眾。
甚至到了運動末期,主張"蘇獨"的政治陣營還必須自己高唱"與英格蘭雖然分立分治了,但仍將共存共榮、維持友善關係"的論調─包括主張維持英鎊貨幣聯盟、繼續擁戴英國溫莎王室、保障英蘇邊界自由通行等等,以此來安撫民眾對蘇格蘭追求政治分離、另立中央的不安情緒。
雖然,蘇格蘭獨立派在2014年的公投中,以約10%的差距落敗於維持現狀派,但這一政治過程,已使"蘇獨"從被知識界、傳媒界和主流民意譏諷的偏激選項,一躍成為全蘇民眾認真討論其可行性的可能前途。"蘇獨"的支持率,從2012年公投活動起跑時的約25%,到2014年投票前最高峰的接近50%。且在公投落敗後,在2015年的英國國會選舉中,"蘇獨"勢力的主要力量蘇格蘭國家黨,幾乎席捲蘇格蘭地區的所有議席,更可望在2016年的蘇格蘭議會選舉中繼續鞏固多數優勢席位、維持地方層面的執政態勢。
蘇格蘭所經歷過的這一"分離主義"主張同時邁向溫和化和主流化的訴求,也在目前的台灣上演。且在蔡英文宣稱對大陸在兩岸關係上"不挑釁、沒意外"的接下來四年或八年間,整個執政機器和其各領域盟友,必將繼續從教育、文化、大眾傳媒等各條路線,繼續靜水流深地鞏固和形塑台灣民意特別是年輕一代民意的分離認同。
面對民進黨執政下繼續鞏固的溫和分離主義意識,國民黨一方面難以否定、無法拋棄"以台灣為主"的訴求,在島內政治現實中,國民黨仍必然會以台灣一己、而非兩岸整體,作為思考政策優劣利弊的"我者"。對今後的國民黨來說,大陸就算不是"對抗的對象",充其量,也僅是利害關係較為密切的利益相關者。
至於現今仍載於國民黨黨章中的,"追求國家富強統一的之目標"、"反對分裂國土"、"共同為中華民族之整體利益而奮鬥"等意識型態宗旨,在過去八年執政期間即隱而不顯。
在全黨上下的主要政治人物中,幾乎只有馬英九一人,將"拉近兩岸心靈距離"暮鼓晨鐘地掛在嘴邊;其餘行政官僚或地方諸侯,幾乎在他們日常的政治生活中,全然迴避或放棄了意識形態層次的追求和論述,僅僅如繞口令般地反覆以"和全世界一起到大陸賺錢"、"和大陸一起賺全世界的錢"等淺層、蒼白、甚至令人發歔的話語,作為整套執政理念和經濟方略的幼稚化包裝。
長期以來,"幼稚化"、"去意識形態化"和"去政治化"的包裝手法,是國民黨面對來自意識形態層次的質疑時,反覆使用的回應手段。
但如此操作久了,久而久之,便會把方法當然信仰、把手段當成了習慣,幾乎忘卻全黨真正的意識形態和終極政治目標是什麼。又或者,從威權時期"全民政黨"、也就是"整個社會沒有誰不是國民黨員"狀態轉型而來的這個組織,根本不敢、或也無力面對黨內成員之間實際存在的意識形態鴻溝。
過去,在黨籍候選人聲勢的上升期、"兩顆子彈"後大意失荊州的復仇期、或是2008年以來主政期間的利益共享期,國民黨內部意識型態目標缺失的問題,或許還能存而不論,暫時擱置。
然而,當執政紅利已然不在、政黨前景長期低迷時,整個國民黨充其量僅是"不同領域既得利益者的鬆散聯合體"的本質行將暴露。特別是當國民黨坐擁的上千億台幣龐大黨產,恐將遭民進黨政府和"立法院"以立法手段追繳、清算或逼還予政府部門之際,還有多少黨人能夠堅守陣地、又有多少利益扈送將就此分崩離析?從國民黨內部的成色來觀察,絕對難稱樂觀。這也將釀成國民黨恐將跌落歷史舞台邊緣的第三個原因。

【三】
長期以來,國民黨的從政黨員可以從其出身,略分作幾大系統:文官體系中的行政官僚;靠近國民黨的知識青年,和由知青成長起來的從政學者;地方派系中人;以及黨機器裡成長起來的專職黨工。
在幾大系統中,行政官僚一系的凋零最早。隨著台灣"中央政府"政權在2000年首次輪替,地方各縣市政權經歷多次輪替、或如南部早已由民進黨縣市首長長期執政,政府體系中的國民黨動員能力,早已難滲透至基層公務員。黨內的協作機制,頂多只能停留在縣市首長和麾下的部分黨籍局、處、委、辦主官,時不時地與當地國民黨籍的縣、市議員、乃至鄉鎮長、村里長進行政策協調,交換、整合地方性的共同目標這一層次而已。
而對於中、長期性的政治人才甄拔、補充,行政官僚體系在台灣民主化之後,早已難以成為、也不適宜再繼續成為國民黨的人才庫。在黨職和政府公職系統間的年資轉換軌道被清楚分開之後,也極少有常任文官公務員,願意僅以國民黨的黨意為依歸,辭去公務員職務出任黨職,或為國民黨披掛參選。
而國民黨的知識青年培養系統,從1990年代以降就大幅失血,到2000年失去政權以後,成建制成體系的黨組織漸次退出校園。黨部僅能用舉辦校園社團領導人活動、選戰營隊或大學教授自行吸納政見相近的學生等方法補充知青新血。
然而,國民黨接觸了此類知青後,仍缺乏中長期、有規劃、普遍性的培養路徑。因此,來則即去者不在少數;轉投敵營、博取更大發展空間者更所在多有。馬英九即便從2005年當選黨主席後,便仿效共產黨於黨內設置青年團,但團的組織缺乏中、下層建制,僅在頂層浮有空殼;組織人事和工作方向亦隨每年的總團長人選改選而代謝。團的任務目標的延續性,和黨內外對其的認同度,至今仍頗受質疑。
至於地方派系則是國民黨遷台後,由於缺乏在地政治基礎、又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推開鄉鎮乃至於縣一級的行政首長和議會選舉。為此,國民黨必須和當地的傳統名望家族或士紳網絡連結,由其代表國民黨或輔助黨籍候選人在各地參選,鞏固基層政治實力。
於此同時,為避免單一派系坐大、壟斷一方,通常由黨組織一條鞭管轄的各地區黨部,又會將地方派系分而治之,由兩大或三大派系系統,依屆別輪流掌握當地政府、當地議會或當地農(漁)會、水利會、信用合作社等政經樞紐的主導權,並共同防堵"黨外"勢力的竄起。
然而,自1990年代以降、特別是2000年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後,黨組織系統對派系的分化和控制和掌握就漸失槓桿;再加上國民黨組織人才培育乏力,越往台灣中南部的國民黨艱困選區,就越只能依賴派系在地方上代表國民黨出征。
而地方派系所提名參選者,往往又淪於"近親繁殖",純粹依靠某單一家族的二代乃至三代人物參政,這不但對新選民缺乏吸引力,就連要鞏固既有的支持者都日益艱困。
特別是九零年代中後期以來,國民黨陸續丟失台南、高雄、嘉義縣等地的地方執政權;到陳水扁任期內,民進黨的版圖更北上朝雲林等縣市推進。到馬英九於2005年首度擔任黨主席後,國民黨的地方執政版圖雖有一度反攻跡象,但旋即又在2009年和2014年的兩次地方選舉中,陸續丟失地盤。
特別是在2014年的地方大選中,連傳統上被視為"藍大於綠"的人口密集區─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都陷於民進黨之手,而在台南市和高雄市的國民黨得票率更被壓縮在兩、三成左右的懸殊比例。足見,國民黨在地方層級選舉中一向倚重的地方派系逐漸失靈。當然,原本親國民黨的派系中人、地方社團組織,也有可能陸續被長期執政的民進黨地方政府,同樣以政經利益分配、收編。
再者,當今與1990年代、台灣社會剛剛解嚴的時空相較,如今即使是在非都會區的鄉鎮地帶或鄉村地帶,越是年輕的選民,其依據傳媒、互聯網、報章雜誌自行決定投票傾向的自主性也越高。
國民黨傳統上依靠農會、漁會、同鄉會、青商會、宮廟信仰組織等社會團體,進行複合式選舉動員的效果不斷打折。而扈從在國民黨羽翼下的舊有地方政經頭人們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也常為所謂的"返鄉青年",或當地具有改革意識的環保、社區營造、文化創意人士,和外來移入的知識份子所疏離和抗拒。
客觀地說,地方派系和國民黨黨組織之間的利益鏈結,大多強過於信仰或理念層次的交融。這導致長期以來,國民黨黨核心政治人物,對地方派系出身的人物只願利用,不願重用,造成了在各級選舉中,出力跑腿"打天下",和在台北朝堂上"坐天下"兩類人的扞格。
馬英九執政八年以來,由地方政壇或"立法院"系統出身的政治人物,得以進入"內閣"各部委分享執政權力的派系中人屈指可數。而惟一扶持的地方派系二代樣版人物,又因貪腐案落馬,成為馬英九主政八年間,極少數因貪腐問題而下臺的部級以上高官。
長此以往,地方派系和國民黨組織系統離心離德、貌合神離之勢,難免越演越烈。
在2016年的大選中,由於落後幅度已大,地方派系為避免浪費實力、"棄戰"的傾向明顯。國民黨在凡由民進黨長期執政之處的得票率,大多被壓制到三成以下;而新近丟失的台北市、新竹縣市、桃園市等地的得票,也都不足四成。朱立倫自身擔任市長的全台人口第一大城新北市,也毫不給現任市長面子,國民黨的得票率僅有33%。
在2014年和2016年的兩場選舉後,民進黨挾"中央"、直轄縣市和省轄各縣市層層執政之優勢,以人事位置挖角、以行政資源利誘、以蒐集貪腐事證移交檢察機關相脅等手段,將仍願與國民黨合作的地方派系裂解分拆;或將這些派系,在地方政經資源的分配過程中進一步邊緣化,將是題中應有之義,將毫不令人意外。此次,與國民黨合作的派系勢力代表人物,在"立委"選舉中落選大半,足可視為地方派系人物從"中央"政壇汲取資源、再灌輸分配至一己地盤的生存模式日漸式微的開端。
特別是在民進黨掌握"立法院"後,最優先處理的法案之一,必將包括用法律手段清點、收繳或限制使用國民黨上千億元新台幣黨產的《政黨法》和《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如果國民黨長期以來用以應付選舉開支的龐大黨產,遭到民進黨新政權以法律手段處理、收繳、逼捐甚至追究其侵佔公有財產之責,再加上在許多縣市國民黨眼看短期內反攻無望、有勝算的接棒人才斷源,則還有多少地方派系願意繼續逆勢與國民黨結盟合作,頗堪玩味。
除了地方派系的動員能力已現頹勢,國民黨黨中央在過去十年間,亦不斷面臨國民黨組織究竟是要轉型為一台純粹的"選舉機器",抑或是要繼續作為一個"情義團體大家庭"這兩種路線間的兩難。
在馬英九和朱立倫的治下,移植自美國的"選舉機器"路線較占上風。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舊黨國時期黨中央各部門主管均需論資排輩、拾級而上的官僚化、老齡化傳統,有助於更靈活地應對幻化快速的台灣民意。然而,正由於"選舉機器"路線下的擇人授官過於彈性,使得過去國民黨累積數十年才形成的黨中央權威感蕩然無存。
黨中央的要職,如秘書長、副秘書長、各一級部門正副主管的名器授予輕率,常由黨內資歷尚嫌淺薄的黨主席親信幕僚直接出任;甚至偶有非黨人士直接空降至黨內高層的例子,導致國民黨中央的名器價值迅速貶損。從2005年馬英九領黨以降,國民黨中央要調動地方、節制諸侯、震懾派系或揭櫫新路線、下達新政策的指揮成本均大為增加。
時至今日,在國民黨黨內民主日漸深化的情況下,誰能夠通過黨員直選爭到了黨主席的位置,誰就看似掌握了"國民黨路線"的定義權,無須再考量或消化其他黨內勢力的聲音。
然而,也由於黨中央機器的整副攤子,在每次改選後,都由新的黨主席當選者"勝者全拿"。因此,黨中央的平台,也更不易於凝聚非主席嫡系人馬對黨組織的向心力。
尤其是在2008年以來,馬英九有意識地"重政輕黨"或只准"以黨輔政"的安排下,國民黨中央和中常會等機構,政治份量江河日下;而在"後馬英九"時代,缺少了行政資源和官場人事任命權的籌碼,國民黨中央的威信更難以重建,恐將日漸淪為各路人馬摩拳擦掌,自以為一舉奪之便足以號令全黨的一面光桿令旗。
【四】
使國民黨恐將跌落歷史舞台的最後一個主要原因,是世代。
當前,國民黨最核心、最具有理念契合度的島內支持者,主要是現年50歲到70歲上下的戰後第一個世代,他們也是當前島內擁有最主要政治、經濟、傳媒和文化權力的世代。
他們多在國民黨統治最鞏固的時期,接受了完整而平均質量不低的教育,親身經歷過台灣社會由貧至富的飛躍,見證了在威權秩序下的社會團結、高效政府、相對廉能幹練有擔當的技術官僚前輩,並和國民黨主政下的台灣,一起從童年的風雨飄搖中,陸續挺過70年代的外交危機、石油危機,並在80年代末期迎來躁動但相對平和的民主衝撞轉型過程。
進入90年代,他們的事業進入衝刺或成熟期,台灣的GDP一度達到大陸的約四分之一之鉅;而台灣在區域間的政經實力,也隨著他們的努力而臻於高峰。
在國民黨和新黨、親民黨政爭的分分合合中,他們或曾出走、或曾歸隊,又一度團結在馬英九的個人光環和國民黨在2008年所高唱的政治經濟邏輯下。
在和國民黨一起走過失去政權的慘澹時光後,他們在各個領域試圖為台灣在民進黨時期"失落的八年"趕緊補課,想"力用"大陸的成長力道,再造台灣再起的時勢;將廣闊的大陸,視為台灣經濟轉型躍升、擴大能量的"藍海"。
然而,他們的下一代─亦即廣泛參與進"反服貿學運"等社會抗爭運動的20歲、30歲上下的人群,卻已隱然把大陸對台灣可能帶來的政治威脅、軍事風險、文化衝擊和商業挑戰,看得比大陸所能為台灣帶來的機會更突出。乃至讓國民黨政府的政經布局,出現了一套明顯的"世代斷裂"─當馬英九世代的政治領袖和技術官僚、學者,自認為替台灣的產業、台灣下一代的年輕人爭取到了比外國更好的貿易條件、鋪平了可供他們逐鹿大陸市場的坦途之際,十分欠缺"兩岸命運一體觀"或"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等思想、觀念和情感基礎的台灣20歲、30歲世代,卻多選擇裹足不前,不願輕易涉足這片他們眼中,政治運行邏輯難以理解、社會文化線條相對粗疏、國族認同情感則與島內迭有衝突的神祕而混亂的大陸。
哪怕它看起來奔騰、迅猛而充滿著變化,卻有相當部分的台灣年輕人認為:這早已不是自己有機會採到果子的黑暗森林了。他們當中的一些人,放下了他們父輩曾擁有的競逐神州的氣魄或想像;只盼著它的枝枒,不要再跨過海峽,攫取自己立身故園的養分,或恣意改變小而靜美的台灣島上恬淡、單純、較有秩序的生態系。
在20歲、30歲台灣年輕人的想像中,注重貿易公平的咖啡館、手工環保的肥皂店和手工文創品、溫暖雋永的二手書坊、散發著在地特色並足以串連起當地文化脈絡的民宿兼沙龍,在台灣製造業大幅外移、科技業面臨激烈取代戰爭、互聯網商業和移動支付則因法規滯後而長年裹足不前的狀態下,變成了下一代台灣年輕人創業的理想樣板。
而這些可名之為"小清新產業"的事業,也可以跟大陸不大陸、ECFA不ECFA沒什麼關係,還散發著清香的理想主義草根色彩。於是,這些小清新產業的夢想,就被蔡英文開心悅納地收入囊中,包裝為她第一次競選時的產業政策口號─"在地經濟",以反襯國民黨重視擴張中大企業產能,仍以外貿支撐台灣經濟發展的"陳舊"模式。
在2014年的春天,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然簽成、只待生效之際,一批擔心服務貿易協議會過度向大陸開放島內市場的年輕群體,更發動了"反服貿學運",一舉掀翻了墨蹟未乾的談判桌,要求國民黨政府"撤回服貿""重啟談判"。讓自詡已為台灣爭取到極難得市場進入條件的國民黨政府官員們瞠目結舌,碎了一地眼鏡。
由此而降,國民黨的路線和政策自信一夕盡失。在不知台灣社會邏輯和主流輿論視聽,何以對政府部門抨擊至斯、對抗爭學生同情至甚的困惑和驚惶下,國民黨開啟了一系列的大敗局。

在這次赴台觀選的過程中,我陸續見了約十位相交多年的老友。他們中的大多數,皆出身於所謂的泛藍背景家庭,各為軍人、公務員、大學教授、上市公司經理人、保守派報業中人家庭的子弟。在2005年他們陸續獲得公民權後,也都曾在不同時間點,一次或多次地支持過馬英九,或其他國民黨籍的"立委"、縣市長候選人。
但在這次的大選中,扣除兩位正在政治行業中的工作者,其他人皆無一例外地拋棄了國民黨的候選人,並表示自己的社交網絡同溫層中,表態要投國民黨的同學、師友、同事也幾近於無。
在他們眼中,國民黨並不是其父輩溫存涵泳過的那個胼手胝足、共同走過光榮、轉型和低谷的大家庭;國民黨更不是其父輩早年在台灣省籍隔閡仍嚴重時,用以標定他我身分、回應本土主義反體制情緒波瀾的情感共同體。
國民黨,固然是一個"家裡頭過去比較支持"的政黨,但是其興衰榮枯,在年輕一輩眼中,早已屬於政黨政治發展的常態現象,不須將自己的生命和氣血綑綁於其上,為國民黨的起伏悲雨洗晴。
"你也知道,認同這種東西,一旦你覺得你是誰、而你不是誰,它就不會很輕易地再改變了",上述友人中的其中一位,如此向我分析國民黨的困境。一來,許多泛藍家庭中的年輕子弟、包括所謂的"外省第三代",已逐漸卸下了國民黨在台灣政治市場上仍沒有完全拋棄的中國認同。二方面,在過去幾年間,由島內青年群體發動的一波波抗爭運動中,許多泛藍家庭出身年輕人,也陸續在某個時點,跨出家門,站到了國民黨的對立面。
在馬英九的八年任期中,Facebook等廣場式、開放式串連的網絡社交媒體在台灣逐漸紅火,甚至襲奪了政治資源和話題的上游,成為新聞議題最主要的發動點和策源地之一。

從2008年以來,包括為抗議動用警力過當的"野草莓學運"、為反對親大陸財團收島內媒體事業的"反旺中運動"、為反對拆遷和爭地的台北"文林苑事件"和苗栗"大埔反徵收抗爭"、和從環保議題出發,反對公營石化廠擴建的"反國光石化運動",到為意外死亡的陸軍士兵追問冤情真相的"洪仲丘事件",和歷經前述一波波運動醞釀,終使青年介入政治之熱情達到高峰的"反服貿學運",以及馬英九執政末期,乘"反服貿"學運東風而起的"反核四(第四座核能發電廠)運動",和反對國民黨政府採用拉近兩岸史觀之教學大綱的"反課綱運動"等等,無一例外地,均依循著少數青年網絡串連、釀成零星線下抗爭、網絡社交媒體擴散、主流媒體跟進、更大幅度抗議行動升溫、反對黨因主流媒體跟進而介入,最終迫使國民黨政府在滾雪球般的群情下退讓、妥協、擱置爭議或收回成命的模式。
在這樣大規模且頻繁的,由網絡輿情倒逼現實政治的政潮沖刷下,抗爭的導火索橫跨兩岸問題、環保、文化意識型態、居住正義、軍中和軍法黑幕等各個領域。一旦島內青年在任何一個問題上受到觸動、和國民黨決裂,則在其他問題上,也自然更易於傾向反國民黨政府的立場,甚至願意主動以自己的"覺醒"經歷,來"啟蒙"其他尚未和國民黨割席斷義的親友同儕。
在國族認同的遞嬗問題上,在所謂泛藍家庭中成長的青年們,他們當中的許多人認為,國民黨的腳步沒有跟上他們成長和變化的道路;在公共政策的論辯交鋒中,國民黨更早已丟失在網絡輿論中的話語權;而其在傳統媒體中的優勢,也隨著新聞工作者的世代更替,和媒體追逐讀者口味的天性而迅速凌夷。
出身於泛藍選民結構版塊的島內年輕人尚且如此,原本對國民黨即不懷好感的家庭的年輕一代選民,則更無向國民黨靠近的理由。
未來,一旦新上任的民進黨政府能夠在兩岸"冷和"之中,重新摸索出一套和大陸打交道的模式,夯實除了"九二共識"四字以外,大陸尚可勉強接受的兩岸對話政治基礎,則國民黨連自詡比民進黨更能處理兩岸關係的最後一塊比較優勢,也將被抽空。
從孫中山在夏威夷創辦興中會以來,淵源已達121年的中國國民黨,如果就此在台灣萎縮下去,逐步滑出歷史舞台的邊緣,未必算是一個特別差的終局。
從1945年光復台灣和1949年舉黨遷台以降,國民黨體制在功過相抵之後,其在政治完全開放、1987年"解嚴"之後的垂30年間,還在大部分的時間段裡,享受了黨國體制的賸餘紅利;沒有遭遇暴力推翻或體制性的清算;甚至在近三分之二的時間中,仍然掌握著執政權,甚至主導設計了台灣邁入選舉民主社會後,絕大多數的政治制度和基本遊戲規則。
即便如此,國民黨最終仍把自己一步步洗出了牌局,如一片枯葉,掉落在這片自己曾反覆翻耕和高壓宰制的土地上。這樣的結局,我不知道算不算公平?但至少,這是台灣人民很可能會做出的決定。




徐和谦:中共中央編譯局的賴海榕研究員,針對日前所發拙作,寫出了一篇深刻而恢弘的回應。
賴先生同樣從歷史、兩岸、組織和世代的四個角度,探討了國民黨為什麼不一定會被掃進歷史的理由;特別是,通過國際政黨發展史的視野進行比較,指出國民黨和世局中的同類政黨相比,挑戰並不是特別小、但包袱也不是最重的。
而他敦促國民黨在再度下野後,痛改舊習,著力深化黨內民主一事的論證尤為精彩,強烈薦讀。
国民党这次真的会被扫出历史舞台吗?
(赖海榕,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比较政治学博士)
中国国民党在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的选举中惨败,引发了海峡两岸关心中华民族命运的各方人士对国民党前景的各种看法。青年观察家徐和谦先生发表了题为《这一次,国民党恐怕真要掉下历史的舞台了》的长文,从国民党威权统治的历史负担、亲大陆的意识形态和两岸交流红利的吸引力下降、组织溃散、在新世代中声望衰败等几个方面展开长篇论述,认为国民党极有可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该文历史感强,观察细致入微,若干分析的理论基础坚实,并且由于作者是生长在台湾的年轻人,现场感强,因此所作的分析深厚透彻,非常值得一读,也刺激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笔者对照了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案例以及政治学的一些理论概括,认为有一些方面徐先生似乎没有看到,而这些被忽略的方面可能导致对国民党前景的另一种看法,即,这无疑是国民党的一次重大挫败,但是国民党再起的可能性更大。
一、关于国民党历史负担的影响问题
从台湾当前的舆论环境看,国民党的历史似乎全部是负担,在威权统治时代侵犯人权的记录,如"二二八"、美丽岛军法大审判等,一再被对立阵营端出来猛烈攻击,国民党无言以对,只能概括承受。然而这只是历史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国民党也有带领台湾摆脱贫穷落后跨入高收入门槛的光荣业绩,有带领台湾从威权体制和平转型为民主体制的巨大功勋。当国民党掌权却理政不力时,负面的历史当然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是当国民党处于在野地位,而执政的民进党处理政务不得力时(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正面的历史也会得到人们或明或暗的称道。这其实已经发生过,2008年谢长廷对马英九的选举以及之前的"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的财经专长和领导经济腾飞的历史业绩被一再唤起,对选民是有说服力的。未来一旦民进党执政出现问题,国民党的正面历史必将被唤起,也一定能够带来一定的支持率。
就负面的历史而言,国民党承受压力的高峰已经过去。负面历史最严重冲击国民党的时候,是李登辉以国民党主席和"中华民国总统"之尊说出国民党是外来政权,民进党也高喊国民党是压迫者、是黑金卖台集团的时候,即大体上是1994年到2006年。这段时间是国民党虽然拥有实际权力(2000-2006虽然失去行政权但是还有主导的立法权和地方层级的主导权力),却在精神上抬不起头的时候。此后,历史负担(也包括历史业绩)的选民动员效用迅速衰减。例如本次选举,在主要场次的攻防上并没有看到民进党对国民党基于历史的严厉指控,选民由国民党转向民进党是因为国民党最近的"无能"和"酸腐",而不是因为国民党身上背负多么沉重的历史包袱,不是因为这些历史包袱引发选民们的深仇大恨。
历史因素的效用递减,很大的原因是台湾完成了政治转型,台湾的政治转型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权力在族群之间的重新分配,二是权力分配体制的改变。在政治转型以前,台湾的政治经济权力主要集中在追随蒋介石到台湾的外省军政要员和大小官僚的手里,外省精英把持权力的手段主要是政治压制和经济收买。国民党身上的负面历史负担主要与此有关,一旦这种结构解体,国民党身上的负面历史负担也就失去了可以让对立阵营攻击的力道。只有国民党高高在上,而且用国家强制力钳制民进党及其支持者的时候,民进党对国民党历史负担的抨击才能在民众中唤起共鸣。如今国民党已经两次被推翻下野,不再掌握任何国家强制力。经济权力已经在台湾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分散在各族群的手里,政治权力中的行政权力已经两次转移给民进党,这次还加上了立法主导权也转移到民进党手里。就权力分配体制而言,在威权体制下,国民党是威权体制及其一切压迫特性的象征,但是在政治转型完成以后,国民党只是一个普通的政党,可以被自由批判,可以通过选票推上台赶下台,国民党的政治象征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民进党继续猛烈攻击国民党的历史负担,除了历史上直接受到国民党严重打击、有深刻仇恨的家庭,普通人未必会对民进党翻国民党的历史旧账感到激动人心,相反,多数人恐怕只会认为是不得要领、推卸责任、欺负弱者,甚至引起民众反感也未可知。
如果与曾经处于类似状态的政党相比,也许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世界各国最近的转型案例中至少有以下三个对照组:韩国保守的右翼政党、苏联东欧共产党的后继党、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施行者南非国民党。这三个对照组中的政党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在政治变革后命运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韩国的政党政治有一个特殊的显著特征,即政党名称不断更换,其骨干成员却基本上是同一群人,显示政党政治的发育在韩国处于初级阶段。韩国当前的执政党是新国家党,属于保守右翼阵营,从骨干成员的师承关系和政治象征的继承关系,可以追溯到带领韩国经济起飞的独裁者朴正熙,即现任总统朴槿惠的父亲。这个阵营的历史轨迹与台湾地区的中国国民党高度相似,金大中-卢武铉及其继承者所领导的激进左翼政党从来没有停止过猛烈抨击保守右翼阵营的历史罪过,也曾经因此取得了韩国的领导权力,但是并不能阻止保守右翼阵营在李明博和朴槿惠的带领下复兴执政。
苏联东欧共产党的后继党涉及国家众多,情况各异,大致出现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未改名、长期保持大党地位,在可见的将来还会保持巨大影响力的后继党,如俄罗斯共产党,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国家杜马的历届选举中,俄共不是第一大党,就是第二大党,过去人们认为俄共只是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的党,但是近年来发现在青年中享有一定的支持率且有所提升。第二种情况是骨干力量和主要成员仍然是过去的共产党人,但是改了诸如社会主义党、社会民主党、社会党、民主左翼党等名称,经受了剧变后选举的洗礼,稳定成为所在国多党政治重要一极,如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克罗地亚、德国(原东德)等国的共产党的后继党就是这种情况。第三种情况是改了名,在剧变后最初的15年左右仍然有巨大影响力,甚至还曾经上台执政,后来却一蹶不振,如波兰和斯洛伐克共产党的后继党。
南非在1990年代上半段发生了种族隔离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过渡,种族隔离时期代表白人压迫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执政党是国民党,南非国民党施行的威权统治的严酷程度远非国民党在台湾的威权统治所能比拟。经济和政治权利完全集中在占人口约18%的白人手里,白人对黑人和有色人种的压迫长期而残酷,黑人领袖曼德拉被监禁27年是其残酷程度的一个例证。1990年代在黑人领袖曼德拉和执政的白人领袖德克勒克的共同主导下,从前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南非开始过渡进程,政治权力迅速转移给黑人。国民党改名新国民党,党内改革思想较强的成员与种族隔离时期就主张应该和平放弃隔离制度的在野的白人活动家结合,共同组建了南非民主联盟,在经历了初期的低潮后,在2009年的议会选举中得票16.66%,在2014年的议会选举中得票22.23%,显示这个以白人为主的政党已经取得数量巨大的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支持,此外,还在2014年西开普省的选举中得票59.38%,推翻了非国大在这个省的执政地位,显示该省大批黑人和有色人种转而支持这个以白人为主的政党。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负担在白人身上依然沉重,但是南非人民似乎已经逐渐走出了这个阴影。
以此观照在台湾地区的中国国民党的情况,与上述几组案例对比而言,国民党的负担不能说是很重的,虽然有"二二八"、美丽岛大审判这样的事件,但是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白人对黑人和有色人种的迫害,韩国右翼势力在"光州事件"和其他事件中对左翼活动参与者的迫害,以及其他政党的错误过往相比,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的错误和问题是小一些的。而在业绩方面,国民党带领台湾经济腾飞,对照组中只有韩国右翼势力的历史功绩能与之相比,其他两组政党的历史功绩都远远不如国民党。此外,人们是否记仇,也是影响历史身影长的政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儒释道融合的文化为主的台湾人似乎不比以一神教为主导的东欧、南非文化更记仇。既然如此,假如历史负担不能压垮上述案例中的政党,那么历史负担会压垮国民党,这是令人高度存疑的。2016年1月的台湾选举,对阵双方的文宣主轴都鲜有提及陈年旧事,民进党基本不提国民党从前的压迫戕害,国民党也不提过去领导经济腾飞的业绩,说明无论来自历史的利空还是利好,恐怕都已基本出尽。国民党未来的前景,不会被历史上的表现——无论阴影还是光彩——所笼罩,起决定作用的是国民党当下和未来的作为。
二、关于国民党亲大陆的意识形态和两岸交流红利吸引力衰退的问题
国民党在2008年选举时以与大陆的友好协商和沟通能力主打两岸关系牌,在当时陈水扁"烽火外交"杀敌一百自伤一万的比照下,获得了选民压倒性的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16年选举中,国民党继续强打两岸关系牌,但是选民的反映却不温不火,甚至可以说相当冷淡。这是什么原因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民进党看到选民正面看待两岸交流,因此开始学习并靠拢国民党的政策,降低了与大陆对抗的调门,从过去对九二共识嗤之以鼻,到"尊重"九二年会谈,尊重和维持现状,概括承接国民党执政时期与大陆达成的各项协议。与过去冲撞大陆的政策相比,危险性(在台湾人民看来)大为降低,民进党不再是选民避之唯恐不及的选项。国民党与大陆维持友好关系的优势仍然在,但是很大程度上被稀释了。二是国民党在其他方面的不良表现,如在洪仲丘事件中的迟钝傲慢、在有关服务贸易协议沟通中的笨拙、在党内团结上的失策、在维持核心支持者向心力上的冷漠、在产生候选人过程中等待抬轿子的酸腐和个人利益算计的狭隘、在"立法会"中推动议案的无能,等等,在在都冲淡了自身在促进选民收获两岸交流红利上的优势。国民党执政期间遇到国际经济不景气,使得台湾经济增长步履维艰,这是大环境使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强烈的负面影响,不能把责任全部算在国民党执政的头上,但前述各项问题却是国民党自身的问题,因此,无论国民党在两岸交流上能为台湾人创造多大的红利,都会在上述不良表现的冲击下被掩盖掉。
如此说来,国民党的趋向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两岸交流优势对选民的吸引力是下降了,是否意味着国民党从此就衰落了呢?回答这个问题要看台湾的社会分野(social cleavages)的情况,以及国民党是否在这些社会分野的各端占据了稳定的位置。任何社会都存在多重社会分野,语言、经济收入、职业、政治地位、性别、族群、年龄、籍贯、对现状的满意度、对环保的重视度、对少数人群(如同性恋、单亲人士)的态度等都是分野,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有些分野的重要性超过另外一些分野,但所有的分野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包括投票意向都会发生影响。假如一个政党只在社会分野的一端拥有支持者,那么这个党永远是小党,并且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消失。国民党大批军政人员在1940年代末初到台湾时,确实是属于只在社会分野一端拥有支持者的党:说普通话、外省、收入相对较高、职业以军公教为主、大体满足现状等,但是经过70年的演变,特别是国民党自身的努力,国民党已经超越了起初的局限性,成为全民性的党,在所有社会分野的两端都有成员和支持者,因此有丰富复杂的、覆盖全局的,而不是简单的、服务局部的社会经济政治政策。两岸政策只是国民党庞大的政策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两岸政策固然是国民党吸引选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两岸政策的吸引力下降,不意味着国民党不再有能够吸引选民的政策。
统独虽然是舆论场上声音最大的争论,是调动人们感情活动最有力的因素,是大陆人最关心的议题,但未必是台湾选民投票时考虑的第一因素。民进党吸引选民的政策远远超过统独之争,动员戡乱体制结束前后,民进党动员支持力量反对国民党的王牌是反独裁、反专制、反压迫,1990年代加上了反黑金、反贪腐,2000年民进党初掌行政权以后,上述政策的攻击力量迅速减弱,"转型正义"(清算国民党统治时期留下来的不公正,如党产等)、环保、警惕旧体制班师回朝、以及警惕卖台成为民进党的攻击主轴,只有这个时候,反对统一才成为民进党在政治竞争市场上与国民党角逐的主轴。反对统一是民进党长期以来的思想,但并不是自始自终都是台面上文宣动员的主轴。在经过8年沉寂,经由反服贸的"太阳花"运动刺激后,反统一再次成为民进党选战的主轴之一,但是烈度已经大为降低,从陈水扁时期追求法理台独弱化为维持现状,不反对深化交流。这是一个显著的转变。梳理民进党的主打议题的变化过程,是要指出,民进党并非自始自终高举统独之争,而且民进党反统一的烈度本身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民进党并非主要依靠反统一来吸引选民支持。这可以从反面说明,趋向大陆的意识形态和促进两岸交流的优势也并非国民党吸引选民的唯一议题,尽管一度这个议题在国民党吸引选民支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统独议题冷却,不意味着国民党的历史终结和民进党的永恒执政,只意味着两党要在其他议题开辟战场。我们还不能忘记,国民党并非从来就是两岸交好的政治象征,2005年国民党时任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以前,国民党跟大陆并不友好,国民党曾经长期是两岸对立的政治象征。相反,民进党后来在台湾取得"大位"的一些政治人物,是突破了国民党当时的禁令,取道第三地辗转访问大陆的,在国民党严拒大陆时,民进党对大陆抱着友好的态度,只是这一情景在1990年代后期发生了反方向的变化,持续将近20年后,民进党再次调整方向。这个过程表明,国民两党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及其政治象征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两岸关系上选票动员力量的兴衰也不是任何一个党派中长期兴衰的决定性依据。
这恰是一个普通的民主政体的常态,正常的民主政体里,并不应该是两个立场截然相反、政策针锋相对的两个党,而应该是两个大多数方面相当接近,只在一些方面有些不大差别的两个党轮流执政,例如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共和党略倾向企业、富人、虔诚基督教徒、白人,但是绝不是不照顾劳工、穷人、非基督教徒、黑人亚洲人拉丁裔的利益;民主党略倾向劳工、穷人、非基督教徒、黑人亚洲人拉丁裔,但绝不是不照顾企业、富人、虔诚基督教徒、白人的利益。共和党在国家安全方面比较倾向与使用武力,但绝不是轻视外交;民主党比较倾向于使用外交手段,但绝不是不用武力。英国的保守党、法国的保卫共和联盟、德国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比较类似于美国共和党,而英国的工党、法国社会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则比较类似于美国民主党。不考虑两岸政策的差别,台湾地区的中国国民党的政策取向比较接近美国共和党,略为倾向企业、商人、中高收入、军人公务员教师、北部、都市、经济发展;民进党的政策取向比较接近民主党,略为倾向劳工、中低收入、南部、农村、环保。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对阵,已经从过去的代表体制与反体制的激烈对垒,演变成民主政体里两个立场接近的普通政党的对垒,国民党与民进党两者在这种体制里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方的沉浮都是暂时的,所谓的钟摆现象是社会经济运行和体制运行本身的周期决定的。
我们再来看两岸交流优势吸引力对于国民党的影响,固然在本次选举中吸引力是下降了,但是"台独"立场对选民的吸引力就上升了吗?当然没有,如果"台独"立场吸引力上升,民进党就会大力宣扬台独,而不是从陈水扁后期的激进台独立场退却调整。民进党在这次大选中不仅没有高声宣扬台独,反而是公开宣布维持现状,承接国民党执政时期与大陆交流的成果,不挑衅,不做麻烦制造者。所以在看到倾向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两岸交流红利的吸引力下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另一阵营一度发挥巨大效应的神主牌也发生了变化,台独图腾的吸引力也是下降的。
徐和谦先生的文章引用最近苏格兰独立公投虽未达成目标,但是苏独的支持率从公投启动之初的20%多上升到40%的例子说明,独立意识的增长不可遏制。笔者以为,这自然是一种可能性,应该加以注意,但是台湾的情况并不能用苏格兰简单相比,例如,苏格兰在面积上与英国的主体英格兰差不多,而大陆在人口和面积上是台湾十几倍和几十倍;苏格兰虽然目前通行英语但有迥异的特殊语言和文字,而大陆和台湾使用同一种语言和文字;苏格兰与英格兰只是在1707年以后才结合为一体,大陆和台湾连结可追溯到纪元初;由于英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苏格兰追求独立的过程不会遇到英格兰的军事打击,而中国大陆则有着万不得已,将以军事手段解决台独问题的坚强决心;凡此种种都是苏格兰独立运动所不能比的。经过50年后,反攻大陆统一中国在今天的台湾人看来完全不具有可能性,因而是过时可笑的,未必不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经过一段时间后,台湾人也会认识到法理台独不具有可能性。
此外,既然已经看到独立意识成长的苏格兰案例,也应该看到独立意识没有成长甚至有所回落的案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独立运动。还应该看到分裂民族持续存在统一意志的案例,如东西德,冷战时期东德曾经提出"两个民族"的理论,主张东德和西德已经成为两个不同的民族,永远不可能统一,可是冷战结束之际,东西德就统一了。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例子,可供考察,但这是另需专文探讨的议题。我们在这里只需要说明,苏格兰的例子有启发,但是不足以类比台湾的情况。
三、关于国民党组织涣散的问题
国民党派系林立,表面一团和气,实际四分五裂;党中央与地方派系只有利益联结没有理念认同,一旦没有利益输送,地方派系就转换忠诚;党组织人才匮乏、意志涣散、软弱无力;在需要勇敢承担责任的时候有需要众星捧月大家抬轿子的矫揉造作、忸怩作态的酸腐气,让支持者厌恶;党内大佬在需要牺牲奉献的时候精于个人利益计算,让支持者心寒;这些确实是国民党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本次选举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果国民党在这次失败后不加以改变,确实有可能葬送未来。
然而,上述问题有些是国民党特有的现象,有些却是一般政党的普遍现象。例如派系就是一个普遍现象,国民党有,民进党也有。目前民进党里有新潮流系、美丽岛系、福利国连线、一边一国连线等,甚至有围绕重量级政治人物的所谓苏贞昌系、谢长廷系;民进党的前身党外运动和民进党成立早期也有所谓"编联会"和"公政会"两大派系。纵观20年来两党内的派系互动,大体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模式,即,在没有资源可供分配的在野时期,在仰攻政权的时候,各派系都能相忍为党,精诚合作;一旦取得政权,有资源可供分配以后,反而明争暗斗,闹不团结。国民党如此,民进党也不遑多让。例如在陈水扁执政后期,民进党的内斗也是很厉害的,以至于谢长廷对阵马英九的时候,一些民进党人辅选热情很低,没有真正出力,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国民党派系内斗厉害也是在朝的时候,如1990年代末,以及马英九执政后期,前者是宋楚瑜系对连战系,后者是马英九对王金平;而国民党在野时,反而团结了,2004年连战和宋楚瑜就克服困难,团结起来仰攻政权。如今民进党上台,与国民党朝野异位,团结和内斗模式是否重演,且拭目以待。
党内民主的缺乏是国民党特有的问题,国民党带领台湾社会迈向民主,但奇怪的是,国民党自身的党内民主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这在上层和基层的关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国民党县市党部主任委员多由自上而下"空降"任命,而民进党县市党部主任委员多由自下而上选举产生。各种选战中国民党候选人由党部指派或征召的比例远远超过同层次同级别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的指派和征召比例。因此,国民党官气较重,有些人油润圆滑,整体上缺乏活力;民进党论功行赏,个个跃跃欲试,整体上活力充沛。2000年丢失行政权,李登辉被开除出国民党以后,国民党的党内民主进程才开始启动,然而未及深化,就在2008年重新取得执政地位以后有些旧态复萌。如果这次大败以后,能够痛定思痛,推进党内民主,国民党的组织再造并不是没有机会。
国民党、亲民党与新党的分裂,与国民党缺乏党内民主不无关系,甚至缺乏党内民主是造成分裂的主要原因。1990年代初,国民党内对李登辉拖延拉近两岸关系的主张持保留意见的一批人士由于李登辉的强力压制在党内没有活动空间,选择退出国民党组织新党,1990年代末出现连宋争议时,缺乏党内民主机制协调解决,仅凭李登辉一个人的意志作出决断,迫使宋楚瑜退出国民党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加选举,并在选后挟高票落选的态势成立亲民党。国民党与亲民党基本上没有理念的差别,主要是因为个人恩怨而分裂为两个党派,也分散了蓝营的力量。个人恩怨能占主导,表明个人强于组织,这是党内缺乏民主的典型表现。国民党和亲民党从亲民党成立不久就开始谈合并问题,但是由于关注焦点不是机制,而是人事,因此始终不得要领,不了了之,甚至旧怨添新怨(因为理念相同,所以不是新仇旧恨,而只是一些怨气)。但是选举政治的规律并不理会国民党和亲民党的纠缠不清,除了不分区立委选举,在比例代表制下,亲民党能够获得两个议席以外,所有区域立委的选举,居于少数的亲民党全军覆没,这是选举制度对亲民党的压力,亲民党最终必须寻求与国民党的密切合作,一旦深化了党内民主,而且世代更替移除了历史上的恩怨情仇,国民党与亲民党合并的可能性极大,将增加国民党的力量。
这次被选民看笑话的抬轿子文化、密室算计文化、大佬幕后指挥、"总统"换了五任党主席换了六位还在做"国会"议长的歹戏拖棚政治,全部都是国民党缺乏党内民主的并发症。由于缺乏党内民主,国民党对于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在选民中间的认可度就频频判断失误,这次南部区域立委选举全军覆没,说明选民完全不认同国民党推送到前台的人物,而前台的这些恰恰是被国民党高层认为是个宝的人物。马英九和国民党的一批人看出了有些人物的问题,走了一条要把这些人开除出去的道路,这是错的,这个错误不在于没有预料到法庭尽然判决国民党败诉,也不在于没有预料到对国民党团结造成不利影响,而在于没有把力量用在党内民主的深化这个根本上。国民党只把注意力放在人事上而不放在党内民主的制度机制上,就永远解决不了组织涣散的问题,一旦国民党的有志之士突破瓶颈,能够深化党内民主的机制,国民党与亲民党甚至新党一定能够联合起来,联合起来的革新的国民党一定可以焕发曾经有的朝气和活力。
从2015年的"九合一选举"开始,国民党的"官二代"作为候选人纷纷落马,就有一种议论认为是选民讨厌官二代。这个议论看到了现象,但没有触及实质,实质不是特定人选,而是产生人选的机制。几个大佬密室磋商出来的人选,不是官二代也没用。经过公平初选考验的人选,就是官二代也不一定有问题。从2015年到2016年的选举,民进党里当选的候选人就有不少官二代,例如谢长廷的儿子谢维洲、苏贞昌的女儿苏巧慧,没问题,选民认可。关键是机制问题,通过党内民主机制产生的人选,无论什么出身,都有较大的正当性和战斗力;未经党内民主机制产生的人选,无论什么出身,正当性和战斗力都不足,还没有上选举战场,已经先矮人一截了。
选民用选票惩罚国民党,让国民党下台,是要让国民党反思,并给予国民党改革机制、重新组织的机会,而不是要消灭国民党,把国民党扫入历史垃圾桶。国民党的有志之士如果能够认真体会到这一点,奋力改革,重新站起来的机会是很大的。
四、关于国民党在新世代中声望低落的问题
徐和谦先生文章的第四部分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以一些外省子弟对国民党意兴阑珊的事例说明国民党在新世代中声望低落的情景,叙述真切,令人感慨。但是如何解读这个现象,笔者以为还有深入思考的空间。
国民党第二代不认同国民党,其实早已有之,最著名的例子是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的孙子陈师孟,他家庭出身的国民党色彩已经无人可及,他1948年出生,1949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91年8月加入民进党,1992年4月任民进党秘书长,1993年12月起任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党部顾问,1994年8月参与发动组织"外省人台湾独立协进会",并任副会长、执行委员,同年12月被陈水扁延揽出任台北市政府副市长,2002年1月任"总统府"秘书长。起初没人比他更蓝,后来没人比他更绿。
可是陈师孟以及一纵国民党子弟抛弃国民党加入民进党甚至台联党阵营,并不妨碍国民党在2008年重新取得执政地位,说明国民党已经扎根台湾本土,深入台湾社会,外省族群固然是国民党迁播台湾初期的依靠力量,甚至是唯一的依靠力量和社会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蒋经国领导的国民党在地化的努力,国民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型,早已跨过了起初的单一族群,而逐渐深入台湾社会的各个角落。国民党在台湾如今是一个各族群、各阶层、各地域都有广泛支持者的全民党(catch-all party),蓝营第二代或第三代对国民党的观感发生分化,这应该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既然有本省人及其第二代、第三代从对国民党陌生到认同国民党,当然也就会有外省第二代第三代从对国民党的认同转向排斥。蓝营家庭第二代第三代对国民党的意兴阑珊不能说明国民党的衰落,只能说明蓝营家庭已经完全融入台湾社会,已经与本省人家庭毫无二致。
外省族群只占台湾人口约15%,但国民党在哪个地方哪次选举的得票率都远远超过这个比例。历次赢得选举的得票率超过50%,这就不用说了。就是国民党输了的选举,得票率也远远超过外省族群所占比例,在"总统"选举最低潮的2000年,国民党候选人的得票率是23%,2016年的得票率是31%。在"立法委员"不分区选举的部分,2016年是最低潮,得票率26.91%。这些数据未包括亲民党及其候选人得票率,是最严格意义上的国民党的支持率,而不是广义的蓝营的支持率。这些数据证明,国民党早已超越单一族群和阶层,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这是国民党未来能够再起的根本依据。
徐先生文中提到马英九仿效大陆中国共产党的体制,在国民党内成立共青团以培养青年人才和支持力量,但是成效不彰。这确实是国民党应该注意的问题。笔者在这方面掌握的材料较少,难以展开论述。不过这个组织成立于2006年,时间不是很长,给它下个结论或许还为时尚早。如果有什么值得议论的,那么仍然是其焦点应该是机制问题,而非人事问题。国民党似乎比较容易在创设新组织的时候陷入人事安排的漩涡,而在构建体制机制上下的功夫较少。
这几年看到国民党在进一步深化与台湾的连结,意图改善国民党的形象,提升国民党的声望,其中一个办法是努力挖掘1945年以前台湾人与国民党的联系,马英九多次出席这样的历史研讨和纪念会,阐述二者的密切关系。这是值得做的工作,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历史的利多或利空,其实都已出尽,人们虽然对昨天受到的委屈或得到的惠顾有所反思或眷恋,但是更关心的明天是否会受委屈,明天能否得到惠顾。从这个角度看,国民党(任何一个政党)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今天和明天,应该甩开历史包袱,既不要为历史上的错误怀忧丧志,也不要为历史上的业绩自满自足。在民主选举民意流变的浪潮里,任何政党的形象和声望虽然受昨天的影响,但是只要昨天的形象和声望不是单一的不可救药的负面,而是多元的复杂画面,那么都不取决于昨天,而是取决于这个党对今天和明天的阐述。
从比较成熟的民主体制,比如美国的情况来看,执政必然带来负担。执政者掌握资源分配的权力,但是手中的资源永远比人们的期望要少很多,给了这部分人,必然引起那部分人不满意,因此执政时间长了,不满意的人一定越来越多。在野党就没有这个问题,只要在野党没有让人害怕的主张,跟执政党差别不大,人才也够,看上去在努力,也谦虚,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被人寄予希望。此外,选民还有需要权力制衡的考虑,不希望一个党做得太久,防止体制倒退,而要让不同的党先后上台,能将前一任的作为曝露于天下,让其无所隐瞒,从而使各主要政党相互监督,有所顾忌,谨慎、合法地使用权力。这是发生钟摆现象的原因,但是钟摆不是几个月、一年、两年的短期,而是四年、八年、十二年的中长期。有时候,执政党没有做错什么,在野党也没有做对什么,选民可能仅仅因为审美疲劳就有可能转向支持对象。在任内立下了终结冷战功劳的老布什总统干了一届就被选下来,执政期间经济发展表现很好的克林顿的后继人戈尔输了总统选举,原因之一是选民的审美疲劳。到老布什的时候,共和党已经做了十二年,人们已经厌倦;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十分稳健,却也引燃不了选民的热情。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很复杂,有时候其实是简单的。既然国民党不可能永远执政下去,民进党也不可能永远执政下去,国民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国民党仍然根基深厚、组织健全,虽然不能排除从此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其声望仅仅暂时受挫,未来仍然很有回升的机会。



——徐和谦: 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记者,爱丁堡大学当代史硕士

网友推荐

乔治·索罗斯其实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导语: 金融大鳄、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日前公开宣布退休。媒体推测,下月将满81岁、曾被称为"国际金融市场纵火犯"的索罗斯从此或转型成为一名慈善家。但事实上,慈善家长期以来都是索罗斯非常鲜明的标签,特别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位低调的生意人通过开放社会基金会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善事。
"我是一个复杂的人,在世界一些地区,我以迫使英格兰银行屈服和使马来西亚人破产而出名,即作为投机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区,我被视作'开放社会'的捍卫者。" ——索罗斯

索罗斯基金会全球设32个代表处,平均每年支出约7.5亿美元善款

谢幕之际,索罗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及了过去30年关于他"赚钱"之外的活动。据悉,索罗斯旗下的公司机构共捐赠80亿美元用于推广民主制度、鼓励自由言论、改善教育状况以及消除全球范围内的贫穷。"全球新闻"网称索罗斯基金会在全球设有32个代表处,平均每年要支出约7.5亿美元善款。事实上,索罗斯本人对7.5亿这个数字尚不满意。他称,"我的目标是一年10亿美元,虽然我已经老了,但只要我健在,该花钱的时候绝不犹豫。慈善工作赋予我的人生更多意义。"

两个研究所致力于为教育、社会和法律改革方面开发项目和提供方法

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机构,索罗斯捐助的善款并非是为弱势群体直接提供救济或福利,而是致力倡导一种开放式社会模式和一种全新的世界金融体系。这一理念来自于对其影响最大的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时听过波普尔的课,他提出的"开放社会"理念让童年在匈牙利经历过独裁暴政的索罗斯深有感触。
索罗斯不仅相信开放社会的概念,更精心培育起"开放社会"的组织机构,即纽约开放社会研究所和布达佩斯开放社会研究所两个姐妹机构。以纽约为基地的项目是国际性的,包括艺术和文化项目、东方项目、儿童和青年项目等,而1993年成立的布达佩斯开放社会研究所则致力于为教育、社会和法律改革方面开发项目和提供方法,在中欧和东欧、中部欧亚大陆、南非、海地、危地马拉和美国等31个国家中设立具有自主权的非盈利性机构。

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1956年前往美国打拼,1973年创建了基金公司,这就是日后享誉世界的"量子对冲基金"公司的前身。

1986年设改革开放基金会,"想知道关于中国的一切"

索罗斯和中国的"缘分"要从牵线人梁恒说起。198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梁恒接到了索罗斯要求见面的电话。后来梁恒回忆说,"我对他一无所知,但还是跟他在一家法国餐厅见面,谈了三小时。他非常激动,想知道关于中国的一切。"这次会面的主要内容是索罗斯"想替中国做点事",请梁恒帮助打探在中国设立一个基金会的可能性。索罗斯当时计划仿照在匈牙利搞基金会的模式,每年出资不少于100万美元,资助中国改革和开放的研究活动。梁恒回国后结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所长陈一咨,对于当时的中国,经济改革迫切需要向外打开一扇窗户,双方一拍即合。

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的孙子梁从诫创建了中国首家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之友",长期得到索罗斯基金会的赞助。

资助青年学者出国考察,探索经济改革路径

1986年10月,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正式成立,首个重要项目就是资助一批经济学家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马克思经济大学进行研究。曾担任吴敬琏助手的柳红在《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详细描述了这次"历史性的匈南考察"。1986年5月中旬,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带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考察团赴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考察团的主力军是青年。中匈两国经济学家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实现途径等问题充分交流。考察团回国后写了10份报告,当时的国务院领导人非常重视并听取了汇报。
如今翻阅这批赴海外"取经"的经济学家名单不难发现,那些个普通的名字若干年后几乎成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豪华阵容。"马凯成为了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高尚全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支持搜集古老工艺品、民谣等开创性项目,资助专家赴美顶尖大学进修

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在北京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只雇佣了四个人,成立了由教授、经济学家和编辑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负责筛选来申请补助的计划。在运作的第一年,基金会从200件申请案中批准补助了40件,多是开创性的小型计划。一位艺术史专家在基金会的协助下,寻找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的古老技艺作品,搜集登记了成千上万件即将失传的传统艺品。基金会还资助重新索传统音乐的计划,搜集了即将失传的民谣,录制成五卷录音带。
1988年,基金会每年接到的申请案增加到2000件以上,当年获准补助的个案有209件。其中包括赞助国内专家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进修,补助重点放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科。前《光明日报》著名记者戴晴也获得赞助,就兴建三峡大坝造成的生态和社会影响进行深入调查。事后,戴晴撰写了著名的《长江长江》一书。

两年多共计赞助300项目,总赞助额250万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基金会在1986年10月到1989年5月两年多时间里,共计赞助了中国将近300多个项目,总赞助额250万美元。资金主要用于派遣赴美学者以及接待美国来华人员、进口美国和西方社会科学书刊、建立讨论性质的沙龙,以及资助体改所以及其他文化事业。1989年,索罗斯基金会退出中国。10年后,他在回忆这段短暂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基金会做了很多非常好的事情,今天仍让很多当权者受益。" 

2005年捐赠200万美元,用于环保和社会公益领域

索罗斯与中国的缘分并没有结束,在"一些都变得大不相同"的21世纪,索罗斯回来了。2004年8月,开放社会基金会总裁奈尔对中国进行了两周的考察,并决定重返中国。据索罗斯基金会总裁办公室协调组的MerrillSovner介绍,2005年,索罗斯基金会为中国非政府组织及相关机构捐赠了共计近200万美元的款项,它们主要被用于支持法律援助、公共利益诉讼、环境保护以及艾滋病防治等,"这些领域在中国正处于成长阶段",该人士这样表示。
在环保领域,基金会赞助了梁从诫的环保NGO自然之友,帮助该组织在中国宣传绿色理念和开展环保项目。在社会公益领域,基金会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了技术援助,阻止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蔓延。基金会还组织了卫生部和各城市官员在纽约观摩针头替换和美沙酮临床治疗,指导他们制定防治艾滋病的卫生政策。 

联合福特基金会赞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智库

除直接资助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索罗斯还透过其他境外组织资助在中国的活动。2005年度,开放社会研究所还为一家名叫"国际公平桥梁(internationalbridgestojustice)"的机构提供45万美元的资助,支持它在中国开展刑事辩护方面的培训。开放社会基金会联合福特基金会共同资助了致力于客观和真实地分析报道中外NGO动态和发展的《中国发展简报》,并赞助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天则经济研究所。此外,索罗斯的开放社会研究所还在公共健康、信息与课题组与中国的一些大学进行合作,推动对公共健康事务、改善吸毒者的治疗方法等领域的研究。

索罗斯女儿创设利众基金会,服务藏区18年

2007年,藏族女教师格桑吉第一次离开了她的家乡青海,参加了利众基金会教学方法的培训班后,她向基金会申请到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来自索罗斯的资金支持,掌管这个基金的是其女安德烈索罗斯,她曾于1991年来青海海南州师范学校支教。利众基金会成立至今,致力于促进中国藏族地区的文化和发展共拨发了资助款项741个,培训了约1000多位藏区工作人员和1000多位藏区教师,印刷了100多万册书籍,资助总额达到了5200万美元。
截至目前,索罗斯基金会在中国尚没有官方代表机构,总部发言人曾表示,"开放社会研究所希望能储备足够的资源,在中国设立分部,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广大的中国人服务。

索罗斯的女儿安德烈索罗斯创办的利众基金会1993年开始促进藏文化与发展,2004年以来在中国藏区开展了14个项目。

无悔阻击港元,强调"金融运作无道德"

1998年,扫荡东南亚的金融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掀起这场风暴的正是"金融大鳄"索罗斯。一个月后,他旗下的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狙击港元,大量抛售港元及沽空港股期货获利。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毅然动用1200亿元外汇储备大举入市购买港股,才迫使索罗斯等炒家在8月底期指结算时,高价平仓损手离场。不过,此役也写下了港府直接下场干预经济的不良记录,港股作为国际规范化交易市场的形象受到破坏。
索罗斯近年来在多次接受采访时坚称无悔当年参与狙击港元行动,强调自己没错,"我在金融市场从事投机活动,是合法的行为,如果不合法的话,我不会做。""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

"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

2001年索罗斯来中国访问,有记者问:您怎么能把慈善家和"鳄鱼"的形象结合在一块儿?索罗斯说:这要区分两个方面。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
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网易新闻

系统论:是谁在编造索罗斯做空中国的谣言

索罗斯

    近日,关于索罗斯向中国宣战,做空人民币的新闻充斥各大网站,信誓旦旦索罗斯将率华尔街金融大鳄们将大举做空中国,人民日报也猛烈开火,《索罗斯对人民币和港元的挑战不可能成功》!专家大V亦纷纷对索罗斯施以口诛笔罚,以此指证索罗斯是前期做空人民币、港币港股的原凶,并旁证了国外大鳄已认定中国经济即将崩溃,即将发起更猛烈的作空围剿中国之战,唬的小散胆颤心惊,恨不能立马抛空所有股票。 

    索罗斯向中国宣战,做空人民币的新闻源自何处,是否属实?

    网上搜了一下,这则新闻最早出现在16年1月22日08时07分《华尔街见闻》,原文如下:

    索罗斯:我做空了美股和亚洲货币 做多美债

    文 / 朱轶天 2016年01月22日 08:07:19 94

    投资大佬索罗斯表示,全球面临通缩压力,这让他看空美国股市。

    他表示,他做空了标普500指数。今年,标普500指数已经累计下跌8.5%。索罗斯表示,现在买入股票还太早。

    除了做空美股,索罗斯在去年年底买入了美国国债,做空了原材料生产国股市,并下注亚洲货币将对美元下跌。

    他表示:"关键的问题是通缩。这是一个我们不习惯的环境。"他指出,油价下跌以及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对通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索罗斯做空美股的决定与许多其他投资大佬不谋而合。Guggenheim Partners的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以及DoubleLine Capital的Jeffrey Gundlach此前表示,美国股市可能继续下跌。Minerd表示,随着投资者涌向避险资产,标普500指数可能跌至1650点,油价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投资者应该在市场反弹时出售股票。

    索罗斯表示,如果美联储再次加息,他将感到意外。去年12月,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为近10年来首次加息。他表示,美联储甚至可能决定降息,但这并不会大幅的刺激经济,因为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减弱。 

    索罗斯表示,美联储加息是一个错误。美联储等待了太久,错过了最佳时机。在美联储加息时,通缩已经开始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 者购买物品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索罗斯预计,2016年对市场而言将是"困难"的一年,市场可能进一步下跌。他说:"如果市场有一个真正的底部,那这个底部将被多次测试。" 

    事实上,在2014年索罗斯就曾豪赌美股崩盘。 

    华尔街见闻2014年10月提到,根据备案文件,对冲基金巨头索罗斯正下重注赌美国股市下跌。 

    2014年,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向SEC提交的6月备案文件显示,索罗斯持有的做空标普500指数仓位增长了605%,达到22亿美元。(通过买入1129万份SPDR S&P看空期权实现) 

    索罗斯还表示,尽管中国有足够资源应对当前局势,但经济放缓仍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外溢影响。 

    读罢这则不知何人何时做了采访,索罗斯在何时何地发表这番言谈的新闻,我简直奇了怪了,索罗斯什么时候说他做空人民币了! 中国媒体不是在造谣吗?

    特地查了查Reuters外文网站:"A hard landing is practically unavoidable," Soros said on Bloomberg from Davos. "I'm not expecting it, I'm observing it. China can manage it. It has resources and greater latitude in policies, with $3 trillion in reserves."这是索罗斯的原话,意思是"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我不期望发生,我正在观察。中国能够应对,因为中国有资源,更大的政策空间及3万亿外汇储备"。我简直就闹不明白了,索罗斯何时向中国宣战,做空人民币了?索罗斯认为中国能够应对经济硬着陆的正面观点为什么被《华尔街见闻》等媒体蓄意删除了?人民日报,中国媒体,各专家大V,有点专业精神好不?抽点时间核实下事实,不要人云亦云,动不动就群情激愤朝这个开火那个开火,请多从自已内部找问题,不要动不动就把屎盆子扣给外国人。

    更加奇怪,名声赫赫《华尔街见闻》网站是哪家美国华尔街投行办的呢?怎么能容忍这么滥的记者在胡编乱造新闻?!进而又在网上度娘了下,相关摘抄如下:

    发展历程 

    2010年11月,华尔街见闻诞生于纽约,最早为个人博客。创始人吴晓鹏是中国市场化媒体派驻海外的第一个记者,曾常驻纽约华尔街。

    2013年5月,华尔街见闻网站创始团队回国并将公司总部注册在上海。华尔街见闻在随后的发展中获得了中国平安、海通证券等知名机构的风险投资。

    我K,原来以前是个人博客,后被海通证券买下投资,注册设立在上海的杂毛网站,离华尔街还有十万八千里。难怪会发出这样胡编乱造的假新闻,也不怕华尔街、索罗斯投诉侵权!

    海通证券又是个什么玩艺?诸位请看下则新闻:

    《证监会对华泰海通广发方正等5机构作出行政处罚》

    发布时间:2015-09-11 16:41:37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9月11日讯(记者陈娟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今日表示,证监会已对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方正证券等四家证券公司及浙商期货作出行政处罚。

    邓舸表示,上述五案已进入调查听证程序。上述四家证券公司由于对外部接入的第三方交易终端软件未进行有效管理。对相关客户身份情况缺乏了解,未能确保客户交易终端的完整性等,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对华泰证券责令改正并予警告,没收1823万元违法所得,并处5470万元罚款,公司有关负责人予以警告并处罚款;对海通证券责令改正并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865万元,并处8596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予以警告并处罚款。对广发证券责令改正并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680万元,并处2041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予以警告并处罚款;。。。。。

    K,海通证券原来是在2015年年中股灾中违规违法做空的主力券商!中信、华泰、海通、广发、方正证券,能不能告诉下中国投资者,做为中国核心骨干证券机构,股灾发生之时,出于什么原因不能确保客户交易终端的完整性?你们究竟是在为什么人毁尸灭迹?

    至此,脉络逐步清晰:原来是海通证券旗下的华尔街见闻在编造、散布谣言。在股灾1.0、2.0中就蓄意作空,在股灾3.0中编造谣言的海通证券,利用股指期货作空的广发证券,证监会的猪头们不能查一下吗?!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是个封闭的市场,国际投机炒家单独有没有能力三番五次地制造股灾?如果是,国家难道不可以以侵害国家利益为由,直接把国际炒家的账户查封,资产冻结罚没,立马干死他!

    从6个月发生三次股灾情况看,A股股灾其实是国内机构打着国际炒家旗号,或与国际炒家配合,狂炒暴砸所致。证监会一帮庸吏在三次股灾后仍然不痛不痒的捣糨糊,对肆意做恶的国内机构仍然姑息纵容,对国内机构肆意地作恶始终没有坚决有力的制约监管措施。被国内机构一遍遍把脸打成猪头的证监会领导,打脸被打出快感了依然有勇气赖在台上;而执政难道也被其连带出受虐倾向了?被事实屡屡证明误事误国的庸吏,难道就让他一直误下去?为什么不换称职干吏来收拾乱局?

    中国股市的跌跌不休,主要是国内机构在疯狂作空。五次三番的股灾已经洗劫了几十万亿国民财富,已经消灭了一代中国中产阶层。众多的中国媒体在掩盖这一事实真相的同时,却在寻找外国替罪羊、背锅侠;半年前在股市近5000点高位时推波助澜地鼓吹牛市刚开始、万点论,半年后却又明敲侧击地预期中国经济崩溃,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幕后是什么样的势力在操纵这一切?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2016年1月28日星期四

張瀞文:辜老風采永記在心,蔡英文學到兩岸談判錙銖必較的一課

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1993年4月27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一九九八年的辜汪會晤,蔡英文最難忘的是辜老的談判風采。
事隔這麼多年,一提起辜老,蔡英文謙虛地說「在辜汪會晤這一路上,我真的從辜老身上學到很多。」
高手過招,幕前的針鋒相對,招招精彩,幕後看不見的角力更是暗潮洶湧。
主戲的部分,「辜汪會晤」、「辜江高峰會談」,你來我往,大家各自宣讀自己的劇本,各唱各的調。我方主角辜振甫,在什麼場合要講什麼話,都是原先就準備好的,有媒體發問,就由時任海基會秘書長的許惠祐發言,其他人不能隨便對外發言,所有人都是按照寫好的劇本演出。
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上海舉行第二次「辜汪會談」(取自網路)
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與汪道涵在上海舉行第二次「辜汪會談」(中新網)
「當主角辜振甫在講,我們就像戲裡的配角一樣,在旁邊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如果有什麼臨時的事情,我們就隨時予以協助,」吳榮義說。「中國代表說他們的,我們就說我們的,大家各唱各的調,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我們的立場就是要『平等』、要『對等』。」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當時吳榮義清楚感受到,我們的立場還是很清楚的,所以「民主化」、「中華民國」等在江澤民、汪道涵面前都有提到,也都還敢當著汪、江等面前講。但是代表團也有最壞的打算,就是「萬一中國逼我們講什麼或是我們要講,對方卻不准我們講,那我們就退場。」吳榮義說。
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能夠SOP,雖然幕僚們已經很盡力地想要讓整齣戲「照著劇本演」。

被邀賞畫,辜老從畫風到作品倒背如流

在出發前,政府各部門所組成的幕僚小組,在沙盤推演的時候,會一再確認,每一次辜老對外發言,目標是什麼?表達什麼?時間要多久?「我們每一個環節都會去推,我們的作戰計畫書有厚厚的一整本。」劉德勳說。
比如說從台灣啟程,幕僚規定所有的人一定要從辦公室出發。
從辦公室出發途中,遇到媒體要不要表達什麼立場?還是到機場再表達?這些都在沙推的範圍內。最後幕僚們決定讓辜老在機場正式說明我方的立場,不僅表達給國內聽,也要表達給對方知道,因此機場記者會的場地、動線規畫、辜老要講什麼,幕僚早就都已經先準備好。
到了中國,整個活動開始進行,白天主角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幕僚們晚上開會檢討當天的狀況,並推估明天可能的變化,「所以每天結束都會開會,大家晚上都還要戰戰兢兢一起沙盤推演,就怕出狀況。」劉德勳回憶。
只是劇本寫得再好,還是有例外的時候。
上海博物館。(取自鳳凰藝術)
上海博物館。(取自鳳凰藝術)
辜汪正式會晤後,代表團應邀參訪剛開館不久的「上海博物館」,一行人參訪完博物館,辜老接受媒體採訪,發表完參訪感想後,館方突然很熱情地說:「我們還有一個地下室的展場想請辜老去看一下。」
這是預期之外的行程,由於沒有媒體跟隨,一行人就下樓參觀了。
同行的劉德勳回想當時的場景,上海博物館地下室有一個大場子,擺了一個大石桌,辜老跟夫人站在前面,其他團員站在辜老身後,館長就站在辜老身旁,這時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拿出了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一九九八年,上海博物館新館開幕不久,馬承源館長開心的拿了兩樣「鎮館之寶」想要在台灣來的代表團面前好好地炫耀一番,讓大家見識一下「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水準」,這個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中之一就是元朝畫家王冕的畫(王冕的墨梅圖是上海博物館蒐藏珍品)。
墨梅圖。(取自藝術迷網http://fansart.com/article_1831/momeitu_wangmian.html)
墨梅圖。(取自藝術迷網)
當館長說出,「鎮館之寶」是「王冕的畫」時,同行的幕僚們心想:「完了,沒有沙推到,我們只知道王冕畫荷花的故事……。」沒想到當館長把畫打開,只說了一句「王冕的畫」,辜老就接話了。
辜老不疾不徐地說:「王冕的畫,畫風的特質是……。」一下子把王冕這個人、畫風、特色、有哪些重要作品一口氣全部講完,馬承源館長沒得表演,只好悻悻然說了一句「把畫捲起來」,馬承源館長的舉動,讓在場全部的人當場傻眼。
考題還不只這一道,收起了王冕的畫,館長馬上又拿出第二個鎮館之寶-犀牛角杯,馬承源開始介紹:「這世界上只有四個犀牛角杯,全世界只有四個,上海博物館蒐藏其中一個,相當的珍貴,」館長一邊說,一邊打開盒子,端出犀牛角杯。
這時候辜老說話了。辜老跟站在身邊的夫人講:「我們家那個櫃子裡的犀牛角杯也應該要保養一下了!」聽到這裡,代表團成員個個面面相覷、目瞪口呆,原來辜老的家裡也有一個舉世珍藏的犀牛角杯。
雙方的較勁無所不在。
辜老精研王冕的畫或是他家裡也有一個犀牛角杯,在兩岸高度政治、高度敏感的互動裡,並不是表示辜老家裡多有錢,這其中凸顯的一個觀念是,「對方的東西還放在博物館裡,我們則是融入到生活裡,進入到社會家庭中,那種文化層次就有差異了。」劉德勳分析。

被要求作詩,辜老兩三下落筆完成

之後前往北京,在北京大學的參訪行程,代表團又再度遇到狀況之外的考題。
北京大學有個嚴復銅像,由於嚴復就是辜老夫人的祖父,所以代表團一定要前往致意,辜家也因此買了數量龐大的一套書要送給北京大學。
當時幕僚們事先寫好的劇本是:「一行人抵達北京大學會有媒體採訪,還要接受贈禮,接下來到嚴復銅像前面致意,媒體會問夫人,也會問辜老,接下來就是合影、繞校區等等。」
沒想到一行人走到嚴復銅像前面時,卻看見銅像前有一個大桌子,上面鋪了毛筆、硯台,這是劇本沒有的。幕僚們心想:「那是要簽名嗎?對方根本沒有提到,
沙盤推演也沒有這一段啊?」這時有人開口問:「是要簽名嗎?」北京大學的人說:「不是,依例到嚴復銅像這邊是要寫詩的。」
幕僚們一聽心裡「七上八下」,大家想:「這下慘了,沒有沙推到,又是臨時考題,總不能說請給我們五分鐘,讓我們想一下。」沒想到辜老一聽就哈哈哈笑了幾聲,隨手拿了毛筆蘸了墨,僅花一、兩分鐘就開始落筆,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般,兩、三下完成了一首詩,對照辜老的「一派自若」,旁邊的幕僚們都緊張得快說不出話來。
「一九九八年辜汪會晤的很多場合,都不是沙盤推演可能預料得到的,有很多臨場應變的場合,如果沒有辜老高度智慧來化解,很難進行得這麼順利。」幕僚們回憶。
兩岸之間的交往,檯面上、檯面下可說是處處交鋒,同行的蔡英文近身觀察辜老,不只在談笑間用兵,還會唱京劇,「他可以用中國人熟悉的方式,去表達跟他們不一樣的意見,這是談判最高招,已達藝術境界。」蔡英文說。辜汪會晤一路下來,看著辜老面對江澤民、汪道涵時不卑不亢的態度,及有為有守的應對進退,蔡英文心中深感學到了寶貴的一課。
至於怎麼樣才能夠達到談判的最高招「用對方熟悉的方式,去表達不同的意見?」這麼多年之後,蔡英文終於了解,那是「人生閱歷」的累積,「辜老在兩岸談判的高超手腕,就是人生經驗閱歷豐富的最極致表現。」蔡英文說。
哲人日已遠,辜老的談判風采,永存在蔡英文心中。

兩岸之間,一字之差,失之千里

從一九九三年四月的辜汪會談,到一九九八年十月的辜汪會晤,相距五年六個月,其間兩岸制度化的協商中斷了三年多,充分顯現兩岸互動上要建立起互信,是一樁最艱難的事。
新加坡辜汪會談之後,我方原本希望兩岸、兩會制度化的協商、交流能夠順遂地往下走,但是,兩岸關係之路崎嶇難行,就連原先以為可以順利進行的事務性協商,也一直顛簸不斷。
新加坡辜汪會談中,海基、海協兩會雙方同意,之後可以就三個議題開始協商,這三個議題分別是:劫機犯遣返、偷渡犯遣返以及漁事糾紛(指兩岸漁船對撞事件等等(,這三個議題並不涉及政治層面,是海基會副秘書長層級的交流,但是等到兩會開始針對此三個議題進行協商,問題就一個個跑出來了。
「每一個議題裡面,對方總會把幾項當作是一個政治性議題,然後雙方協商就陷入膠著狀態。」劉德勳說。
那陣子有很多中國的客機飛到台灣來,劫機犯該怎麼處理,成為兩會第一個要協商的議題。
當時我方的原則是:「採用國際標準」,就是依各國處理劫機犯的通用程序處理,當被劫持的飛機一下到我方的機場,我方的檢察官就會帶著航警人員上飛機,接著把全部的人帶下來,飛機先回去,劫機犯則留下來做後續處理,進入司法程序,換句話說,國際標準不會原機遣返。
這時候,海協會就會要求我方「劫機事件應該將劫機犯原機遣返」。而海協會所謂的「原機遣返」就是把嫌疑犯上手銬之後,當場交還給他們,讓飛機、機組員、旅客與嫌疑犯搭乘原機,回到原先的航線、航程,就是原機遣返。
但國際標準中並沒有「原機遣返」,「因為原機遣返風險很高,是很危險的。」劉德勳分析。
怎麼說很危險?因為劫機事件,短時間內沒辦法確定有沒有共犯,如果貿然「原機遣返」,風險太高,所以一般按照國際慣例,一定是把飛機留在降落地,我方開始進行司法程序,絕不可能原機遣返。
當時兩會有關劫機犯協商的過程中,條文裡就寫著,劫機犯在司法程序中,經雙方協議,飛機先遣返,人員留下來繼續做後續的司法處理。
基於安全,按照國際慣例,我方協商代表提出這樣的做法聽起來合情合理,但是海協會協商代表卻說:「不行。」
為什麼要用「司法程序」,難道不能改為「內部程序」嗎?海協會協商代表不停地質問。我方負責談判代表也提出質疑:「司法程序是公認的,那內部程序是什麼?」
「內部程序」過於模糊,我方無法接受,「司法程序」對方也認為「司法」兩字太過於敏感,就因為條文當中要用「司法程序」或「內部程序」,讓幾乎已經達成共識的劫機犯遣返協議再度陷入膠著。
劫機犯遣返之外,偷渡犯遣返雙方的協商過程也碰到障礙。
偷渡犯遣返,海基、陸委兩會緊抓的大原則是,本國人如果偷渡回來台灣,也就是說台商如果偷渡回台灣,是不遣返給中國的,也就是所謂的「己方人民不遣返」,這是海基、陸委兩會掌握偷渡犯遣返的一個大原則。
在這個大原則下,我方協商的條文上就寫:「己方人民不遣返。」但是這樣寫,海協會就不同意了,為什麼會不同意?因為海協會負責協商談判的人員認為,這樣的用詞有瑕疵,「在談判桌上,他們就質疑為什麼條文是寫『己方人民』而不是『己方居民』不遣返?」劉德勳說。
到底「己方人民」跟「己方居民」有什麼不一樣,不是才差一個字嗎?為什麼雙方要對此僵持不下?
「因為一字之差,差別真的很大。」熟悉兩岸法政事務的劉德勳說。
他說明,首先,如果是「居民」,在法律上,一個人可能有很多居所,比如一個台商,他可能戶籍地設在台中,公司在台北,公司又派他到上海,所以他在台中、台北、上海都有居所,這時我方可以說,他當然是台灣的居民,他的原住所在台灣。
但是,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對方也可以說,這個台商在上海也設了居所,所以也是上海居民,這時候對方就可以抓著「己方居民」這條寫下來的共識,來跟我們要人,「居民」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如果是「人民」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因為人民就跟護照一樣,分得很清楚。
「人民」跟「居民」看似差別不大,實際上卻是天差地遠,也因為協商的過程中,類似「人民」跟「居民」的爭議持續不斷,兩岸事務性協商進展也相當緩慢。從一九九三年四月的辜汪會談,到一九九五年六月,劫機犯遣返、偷渡犯遣返、漁事糾紛這三個議題,兩會一直在談,但始終沒辦法簽定,後來因為一九九五年中國提出「江八點」,而我方拒絕接受中方提議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政治議題談判,中共乃藉由李前總統的康乃爾之旅以及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中斷兩岸事務協商,並接二連三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導致兩岸之間變得緊張,整個事務性協商也告停頓。
兩岸互動充滿了敏感且複雜的氛圍,始終要在確保立場和維持往來之間尋求可能的機會與空間,親身參與兩岸事務多年的蔡英文深刻理解,兩岸之間任何一個字、一句話、甚至一個動作都具有高度敏感性。
這也造成她之後不管在任何職位上,每次只要講到兩岸的東西,都會如此「錙銖必較」,甚至還被稱為「蔡更正」。因為她知道,兩岸之間,差一個字,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處理兩岸的任何事情,沒有犯錯的空間,因為一犯就是大錯,所以真的非得小心翼翼不可。
*本文選自商業周刊出版《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作者為張瀞文,台灣彰化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畢業,一九九○年代末期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曾以醫療崩壞專題「十八位名醫最沈痛的控訴-別把人命省掉了」入圍吳舜文新聞獎,食安專題「一桶油,怎麼騙台灣七年?」入圍現代財經新聞報導獎,探討台灣空氣污染PM2.5專題「要命的空氣」入圍曾虛白新聞奬以及卓越新聞獎。「十八位名醫最沈痛的控訴」專題獲得財經新聞報導獎雜誌類佳作。(本系列結束)
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書封。(商周出版)
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書封。(商業周刊出版)

——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