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5年12月10日星期四

联合国报告:中国司法继续采用刑讯逼供

NICK CUMMING-BRUCE 2015年12月10日
日内瓦——联合国专家周三表示,酷刑仍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他们呼吁中国停止广泛使用"黑监狱"来开展秘密羁押的做法,并停止因辩护行为而惩罚律师的做法。
上月,在日内瓦的一个听证会上,中国声称自己在促进法治方面取得了进展。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Against Torture)对这种说法进行严格审查之后,于本周三发布了建议报告
中国上次出席是在2008年,之后它采取了一些行动,包括修订《刑事诉讼法》,禁止使用通过酷刑取得的口供,要求对大案要案的审讯过程录音录像等。委员会中的10名独立专家对这些变化表示了欢迎,而且提到中国废除了劳教制度,修改了一部涉及难民待遇的法律。
然而,"中国刑事司法系统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在立法中,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问题,"该委员会负责中国事务的两名主要研究者之一乔治·图古斯(George Tugushi)在日内瓦告诉记者。
在这份报告发布之前,中国外交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委员会应该承认中国政府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取得的成就。
"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包括反酷刑工作等各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希望有关委员会能够客观、公正看待和处理有关问题。"
报告公布后,外交部尚未发表评论。
该委员会称,中国没有采用他们从2009年开始给出的建议,没能提供遏制酷刑的法律保障。委员会对此感到遗憾,并认定"酷刑仍然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该体系定罪的基础过于依赖口供。"
此外,该委员会还对《刑事诉讼法》的一些修订表达了担忧。修改后的条文现在允许警方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对嫌疑人进行最长六个月的"监视居住",但罪名未明确阐释。
在接下来的评论中,委员会对中国将人员关押在非正式的秘密"黑监狱"的做法,表达了担忧。在那些设施中,在押人员特别容易受到虐待。委员会中负责中国事务的另一名研究人员延斯·莫德维格(Jens Modvig)表示,修订条文允许所谓的监视居住,这实际上是让秘密羁押合法化。
委员会表示,他们"密切关注律师遭到羁押和审讯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据报道中国当局自7月以来抓捕了200名律师,其中25名律师据报道仍遭到监视居住,地点不详,此外还有四人下落不明。
该委员称,在开展此次打压行动之前,中国"还因为律师履行专业职责,而对他们开展了一系列不断升级的虐待活动,特别是那些涉及政府问责、酷刑、为人权活动人士及宗教人士辩护等问题的案件"。
中方称,中国残忍对待藏族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但该委员会接下来直言不讳地反驳了中国的说法。委员会取得了许多来源提供的可信报告,报告详细记录了藏人遭遇酷刑、在羁押期间死亡、遭到任意羁押及失踪的情况。委员会表示,人权捍卫者、律师、政治异议人士、宗教少数人群、少数民族持续受到威胁、恐吓的情况,也仍然让他们感到担忧。
委员会指出,对于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与在押期间的酷刑和死亡相关的问题,中国没能提供委员会索取的信息。相关问题包括2014年曹顺利在押期间病逝,藏传佛教领袖丹增德勒仁波切(Tenzin Delek Rinpoche)今年在狱中去世的事件。
人权组织报告称,这种拖延手段并不新鲜。"中国现在的做法是,试图限制该委员会调查的范围,以及关注议题的范围,"该委员会副主席费利斯·盖尔(Felice Gaer)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真的认为,重点在于走程序,他们会给予合作,但并不遵守要求。"
图古斯表示,他希望该报告能在中国"推动积极的改变"。他说,"我们对这方面仍然持乐观态度。"
但在上海工作的直言不讳的律师张雪忠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国际社会施加的压力不太可能改变中国政府的立场。他说,"他们似乎对外部压力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
政府对公民权利加紧限制的做法,在国内遭遇了反对。张雪忠表示,外部的批评对这些反对者是一个鼓舞,但"不应该高估这对中国政府的影响"。张雪忠曾多次批评政府加紧限制言论和政治生活的做法,之后失去了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任教的工作。
但该委员会继续敦促中国政府,缩短开庭前通常很长的拘留时间,确保囚犯可以得到律师辩护。该委员会还呼吁中国,就涉及酷刑和虐待的案件的数量,以及追究责任的举措,提供详细的信息。具体而言,该委员会敦促中国公开那些与酷刑有关,但中方以国家机密相关法律为由拒绝公开的信息。
"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试图操纵审议,寻求减少批评内容,委员会应该拒绝这些做法,"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部主任芮莎菲(Sophie Richardson)说。"那份报告充分批评了中国酷刑的范围,没有比那更彻底的了,非常出色。"

储百亮(Chris Buckley)对本文自北京有报道贡献。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纽约时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