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

闵良臣:書都讀到哪裡去了

图: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履新国家主席不久对记者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有網民把這二年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他讀過的那些書開了一個書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人如果當真讀過這些書,且讀了進去,那真是了不得。

  習近平在此次訪美時不僅說出了「中國人民一向欽佩美國人民的進取精神和創造精神」,而且還告訴世人:「我青年時代就讀過《聯邦黨人文集》、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等著作,也喜歡了解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美國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還讀過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傑克·倫敦等人的作品。」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個極有意思的名錄」。既然有勇氣如此講出,誰還能懷疑這位國家領導人曾在索契冬奧會時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所說的「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呢?於是有網友「認真梳理了一下習近平的書目」,讓人驚奇不已。至於為何會驚奇不已,先放下不表。

                                      好一個「人民的選擇」

  印象中曾看到有什麼人說過,我們這個種族缺少幽默感。其實不然。近些年,中國大部分人在溫飽之後,特別是進入新世紀,藉助互聯網,不必署真名,多多少少可以減少自由發言的恐懼感後,廣大網民們幽默諷刺的才能立馬凸現。如謂不信,那就請你瀏覽網民們對近日在網上流傳的當今國家領導人的一張「書單」的跟帖發言吧。
  當然嘍,在一個沒有幽默傳統的國家,特別是在一個從來不敢公開對大王進行幽默諷刺的族群,有些人看了那些跟帖後還是難免會轉不過彎來,認為怎麼可以對「天子」如此不恭呢?要知道,就像幾千年來,中國的老百姓一向認為,漢朝就是劉家的,唐朝就是李家的,明朝就是朱家的,無可爭議。既如此,到了中共一朝,這天下自然就應該由中共坐下去,而這也正是現政權的意思:誰打下的天下誰個坐,任何人都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前段時間還有中共大佬的女兒公開發言,認為習近平反腐敗就是為了共產黨的江山。所以說,最近雖有高層面對外人就中共執政有無合法性的置疑時強調什麼「源自於歷史」,「人心向背」和「人民的選擇」,都不過是自說自話,已經成為「老不信」的中國老百姓今天到底還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就只有天知道了。因為誰都可以問一句:你共產黨的江山與人民何干?正是這種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讓中華民族至今難以實行民主。
  閑話少說,還是來看眾網友如何評習近平「書單」。

                                       看看民意,無力回天

  網民中有「好事者」把這二年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他讀過的那些書開了一個書單,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人如果當真讀過這些書,且讀了進去,那真是了不得。正因此,網民們置疑聲四起,且人多嘴雜,說什麼的都有,比如有網友就認為:
  「要是真讀了這些書,他就不會在專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要是真的讀了這些書恐怕就不會整天發表莫名其妙的講話了。」
  「讀了這麼多西方文學著作,還能號召大家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襲,真的是莫名其妙啊。」
  更有人生氣地說:「看他幾年來的作為,書是白讀了的!」
  還有網友說「我看哪,就兩種可能:1.他確實看了,但沒看懂;2.他沒有看過那些書,是國師給他開的書單,沒想到反而把他害了。」
  當然,有人根本就不相信,幽默地說:「我看是讀過書名。」「要不是照稿子念,光這些書名他都背不下來!」還有跟帖說:「這書看的真是多啊!什麼時間看的?不睡覺嗎?」還有網友說:「……拚命說自己書讀得多,口號喊得也多,怕是缺啥在意啥吧。」
  除了幽默諷刺,還有一些說得極為客觀理性,可讀着比那幽默諷刺的批判還有力:「讀書就是學習。讀了很多書沒找到真理,認為信仰很偉大,那書就是白讀了。其實,知識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是個人、民族、國家的成就事業或達到理想的根本力量。信仰不過是知識貧乏的表現,是愚昧的標識,是古今中外的社會禍亂的根源。」任誰都很難說這個跟帖說得有什麼不對,真不知當今聖上讀到這種跟帖後有何感想。
  最可怕的是,有跟帖說:「看看民意,無力回天,無論怎麼騙都沒人再相信了。二十一世紀世界最悲催人物非他莫屬了,真可憐他。」

                                      中華民族應讀什麼書

   不知是不是讀書真的成了習近平的「一種生活方式」,反正在其執政以來,因讀書就炒作過一次又一次,特別是京城一家叫什麼時報的媒體,去年十月在他們報紙的「讀書」欄目還為此寫了一篇報道,題目的意思是「國家領導人念叨的書,你看過多少」,心裏多少有點不舒服。真不知這家報紙為啥要取這樣一個題目?難道一個中國人一定要讀這些書嗎?
  人們常形容我們這個星球上出版物「汗牛充棟」,即使是經典讀物也是「車載斗量」,也就是說,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好書多的是。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讀現任國家領導人「念叨的書」呢?沒有讀過,哪怕一本也沒有讀過不行嗎?何況他讀過的這27種又多是文學書籍呢。
  我們知道,自鄧小平時代後,中國取消了國家領導人終身制,一位國家領導人好像最多只能幹兩屆。照這樣算起來,如果每個國家領導人在位時,都不經意地把他過去讀過的書講出來,然後被好事者收集整理,再開出書單,中國人是不是也就從此不用再考慮自己讀什麼書,而是完全可以照着一屆又一屆國家領導人「念叨的書」買回去就行了?
  人的興趣千差萬別。一個人,除了在校學習期間以及工作業務關係,讀一些必讀的書外,再讀書,就是讀自己喜歡讀的,不喜歡的,就算天王老子「念叨的書」,也還是不喜歡。
  事實上,像我們這樣一個奴性很重的民族,且不說國家領導人「念叨的書」國民是否就一定要去讀,起碼要明白,比這個書單中一些書目更應該讀的書多的是。比如,像2012年冬王岐山開出的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不僅中國普通人應該讀,各級政府官員更應該讀。除此之外,好書太多了,容本人隨手再舉出幾冊:像同一個作者的《論美國的民主》,還有英國十七世紀下半頁就出版的洛克的《政府論》、十九世紀中期出版的約翰·密爾的《論自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出版的卡爾·波普爾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馮·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以及1960年出版的哈耶克最重要一本著作《自由憲章》,還有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兩本,一本《社會契約論》,一本《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這些,在本人看來,都是中國人還應該讀或者說更應該讀的書。
  如果說國家領導人所讀過的那些文學書籍,國民讀上一些也沒什麼害處的話,那麼,中國人若是能讀一讀上面提到的這幾本,估計收穫會更大,感覺更有意義。據說,當年,哈耶克有意將他的《通往奴役之路》這本傑出的政治著作獻給「所有政黨中的社會主義者」。之所以要這麼做,在哈耶克看來,社會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都因反對資本主義而誕生,因而最後也就演變成了「一出集體主義的悲劇」。可直到今天,我們看到,這出悲劇在這個地球上某些國家仍然沒有落幕。試想,後來的「社會主義者」若能認真讀一讀《通往奴役之路》,認清這個主義的本質,是否能翻然悔悟也說不定。


——动向杂志2015年十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