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项小凯:新極權將迎來巔峰時代

习近平也被“波普艺术”了
據新華社7月29日消息,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已被中紀委立案審查。經過一年左右的風傳與猜測,「倒周」這一懸念,終於落下。
民間反應可謂熱烈。對於久在權力之下,忍氣吞聲的許多普通國民來說,任何一個當權者或者前當權者的倒台事件,很容易變成一種喜慶。而中國知識界的某些人士,彷彿更為歡欣鼓舞。有些人將「倒周」事件,視作黨內開明路線勝利的標誌,甚至還有人認為,這將成為開啟法治改革的契機。
但這些人似乎忘記了,2012年,當薄熙來被宣布接受中紀委調查之後,當時的那一幕幕歡慶景象,與今天的情形何其相似。但隨後所發生的,卻不是任何意義上的政治改革,而是對民間打壓力度的急劇加大。袁冬、劉萍、許志永、浦志強等諸多維權人士,均是在這一時期之內,遭到刑拘或判決。
權力鬥爭,確實通常與路線鬥爭相互交織。例如,上世紀20年代後期,蘇聯繼續「新經濟」路線的背景,是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等人的權鬥;中共延安整風的背景,是毛澤東與王明等人的權鬥;文革的背景,是毛澤東與劉少奇等人的權鬥。本次的反腐大潮,也同時反映出,權力鬥爭與路線鬥爭的雙重屬性。
只不過,目前越來越佔上風的一種趨勢,恐怕並非很多人所期望的政治改革,而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
儘管經常有人,把49年後的歷史,分為文革期與改革期兩個階段,但權力集團作為列寧式政黨的這一本質屬性,卻從未有絲毫改變。
列寧式政黨,實行嚴格的自頂向下的黨國架構。這種權力組織,既不能兼容自底向上的民主模式,也無法兼容三權分立的分權模式,同時也不能容忍超越政黨權力的廣義的憲政模式。這一性質,由列寧式政黨的本身邏輯所決定。否則,一旦這個核心模式受到動搖,則列寧式政黨,極有可能被引發權力雪崩,以致被瓦解摧毀。前蘇聯政治改革的失敗,便是一例。
民主模式下,多個政黨在開放環境中和平參與競爭,在競爭中改善自身,強化優勢。而列寧式政黨的黨國模式,並不存在這樣的公開競爭機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列寧式政黨,通過組織運動與內部清洗,來純化自身組織,強化組織忠誠度與內部凝聚力。蘇聯的大清洗,中國的延安整風、反右文革,均屬於這種組織強化方式。
當下的反腐運動,也具有同樣的性質。反腐運動,不但不會改變權力高度壟斷的事實,反而會進一步強化中央權力,提高組織凝聚力與忠誠度。而在國內外雲譎波詭的政治浪潮之中,所凸顯出的另一種國家道路,則越來越清晰可見。
八九之後,中國的統治者,將專政統治,與有限市場成功結合,形成一種穩定的新極權形態。而由於無法受到實質的限制,權力得以恣意掠奪財富,導致嚴重的制度腐化與貧富極化。據統計,自2002年到2011年十年期間,中國的非法外流資金,合計超過1萬億美元,居世界之首。而根據北京大學最近所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中國三分之一的財富,集中在1%的家庭手中,財富分配極不平衡。實際情況,恐怕要比這些看得見的數字還要嚴重。
在對外關係方面,中國長期實行「韜光養晦」的策略。一方面積極躋身於世界貿易,一方面避免與其它大國發生正面衝突。在過去的數十年期間,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貿易比重越來越大。中國目前的貿易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
顯然,國內的嚴重社會問題,極可能為將來的重大危機,埋下潛因;而國家實力的增長,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也促使統治者,改變調整對外戰略。當下所觀察到的國家道路,一方面受到國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執政者對現狀的把握,以及對政權前景的構想。
列寧式政黨,不可能改變自身的權力壟斷的根本架構,因此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國內的制度腐化與貧富分化。體制只能進一步取消社會組織,壓制社會反抗,封堵由問題到危機的路徑機制,並以此達到消解未來社會危機的目的。
在對外關係方面,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顯著增長,體制也需要進一步建立,以自身為中心的地緣秩序生態圈,以服務於長期的政權戰略利益。
對內壓制,對外擴張,便是當下的對國內外危機與變化的統合解決方案。而隨著周永康的倒掉,這一道路,在國內已經取得近乎全面的勝利。可以料想,在權力大獲全勝之後,隨之而來的,非但不會是任何自由化法治化改革,反而極可能是對國民社會的全面控制的升級,以及對國民文化的再次馴服與塑造。本來就極為有限的社會空間與個體自由,則將會進一步受到擠壓與剝奪。
在國際關係方面,以新極權模式為中心的新地緣格局,必然會對美國長期主導的世界秩序,尤其是以美日為核心的東亞聯盟,形成直接的利益挑戰。而由此產生的摩擦與衝突,也將更為頻繁,更為激化。
可以預期,在這一階段之內,體制的這種道路模式,於內不會受到實質的挑戰,於外也不會形成致命的衝突。中國將迎來新極權的巔峰時代。而同時,也將會是政治改革徹底幻滅的時代。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