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4月26日星期六

储百亮:一篇党报社论改变天安门运动的历史轨迹

图:1989年4月27日,为了反对《人民日报》的社论将学生运动斥为"动乱",抗议者向天安门广场进发,试图突破警戒线时,与警方扭打起来。


25年前,4月25日的晚间,中国各大报社的编辑收到了一篇《人民日报》的社论。这篇文章将于第二天见报,而这些报社接到命令,要在各自的头版转发共产党党报针对占领天安门广场九天的抗议学生发表的声明。
这篇社论及其颇受争议的诞生背景,标志着通往武力行动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该行动于1989年6月4日夺取了天安门广场的控制权,导致成百上千人横死北京街头。社论指出,这些抗议者并非如他们宣称的是追悼前领导人胡耀邦爱国者,而是受到了反革命阴谋的利用。
开头部分花一些篇幅评论了学生"感情激动",以及当局的克制态度之后,文章宣告,"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
"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日报》表示。"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
4月26日,这篇名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中的强硬言辞席卷了各大电台和报章头版,并对1989年震撼全国的那场冲突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并非是炮制这篇文章的人希望看到的影响。从此以后,1989事件的亲历者一直在想,倘若社论里没有反复采用煽动性的"动乱"说法,事情的演变是否会有所不同?
"没有四·二六社论和它的定性,就没有六四屠杀,"身处美国的政治学者严家其接受电话采访称。他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为共产党总书记赵紫阳担任顾问,对六四镇压持反对意见,并因此于1989年流亡海外。
授意这篇社论的党内领导人认为,这将激发对党的支持,并吓退抗议人群。《人民日报》称,"一个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中国,将变为一个动乱不安的没有前途的中国。"结尾则写道:"为坚决、迅速地制止这场动乱而斗争!"
然而,意在喝止抗议的警告却变成了火上浇油。
随着社论内容的传播,学生、普通民众,乃至很多官员读到这篇1151字的社论时都感到了混合着难以置信和愤怒的情绪。大学校园内迅速贴满了谴责该社论的大字报。年轻抗议者者被当作敌人对待,而不是鼓舞人心的代表,甚至哪怕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之前远离天安门广场的人们因此被激怒。4月27日,人们挤满北京等城市的街道支持学生,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曾担任中共领导人顾问的陈一谘在回忆录中写道,"四·二六社论像一颗炸弹,在全国各高校炸开了。"该回忆录于去年出版。上周,流亡的陈一谘在洛杉矶去世。陈一谘回忆称,在听到有关这篇社论的广播后,"我惊呆了。不禁汗流满面。"
在接下来的几周,抗议者要求撤回社论中谴责性的定性。与此同时,那些奉命准备重新控制北京的士兵们正在学习这篇社论,以此作为思想学习的一部分。
然而,大多数走上街头的人只能隐约感觉到,这篇社论加剧了中共高层的分歧。曾经担任赵紫阳顾问的严家其表示,文章致使总书记赵紫阳与一些政治人物——尤其是共产党领袖邓小平和总理李鹏——产生分歧,前者支持通过更具和解性的方式应对学生抗议活动,后者则希望做出强硬回应。
"赵紫阳认为,这个社论可以改变,"严家其说。"但是邓小平,特别是李鹏,就肯定要把学生定为一个动乱,这个就把矛盾激化了。要么李鹏下台,要么赵紫阳下台。后来邓小平实际上选择了赵紫阳下台。"
抗议者和很多党内人士当时不了解的是,四·二六社论的关键段落直接来自邓小平,这位党内元老是幕后决策人。在接下来的几天,赵紫阳设法直接撤回社论,但对于邓小平来说,这相当于耻辱性的挫败。这位领导人谈吐朴素的做派掩盖了他易怒傲慢的本性。
邓小平4月25日支持了成为社论基础的一些立场。当时,赵紫阳不在北京,正在对朝鲜进行一场计划已久的访问。赵紫阳从平壤发回电报,表示支持邓小平的言论,但他后来说,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社论的严重性。
被撤职之后,对于自己支持邓小平的言论,以及缺席那次关键会议的事,赵紫阳感到十分懊悔。会议上,在听完国家总理李鹏以及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的报告之后,邓小平把学生抗议活动称作"动乱"。杨尚昆当时与邓小平关系密切。
赵紫阳的回忆录2009年被秘密带到国外出版。赵紫阳在文中说,是李鹏下令将邓小平的言论写成了这篇社论,并未经过邓小平的同意。赵紫阳说,"邓小平对李鹏大范围传达他的讲话是不满意的。"
但根据李鹏的讲述,4月25日,邓小平支持了他发表社论的提议。
根据李鹏对1989事件的回忆,邓小平说,"要发一篇有分量的社论。"这份记录在中共官员中传播,后来流传到国外,2010年在香港出版。
根据李鹏的讲述,邓小平说,"这次动乱一出现就是全国性的,我们不可低估。"
李鹏说,邓小平在会上的讲话比《人民日报》的社论更为激烈。他说,邓小平要求官员们准备好采取强硬措施,不过,将近一个月过去之后,北京城区才在5月20日戒严,又过去了15天,军队才于6月4日占领广场。
李鹏援引邓小平4月25日的话说,"我们不要怕被人骂,不要怕人家说名誉不好,不要怕国际有反应。要尽力避免流血事件。"

——纽约时报,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