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

胡少江:十八届三中全会难孚众望


中南海的执政者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明天开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中共的政治操作规则,近三十年来的每一次三中全会通常是比较重要的一次全会,尤其是十年一次的主要领导人换届以后的三中全会通常被认为是新领导人今后五年、甚至十年政治、经济政策的风向标。

这是因为在换届之前,中国的"准领导人"基本上是政治上的"隐形人",他们不敢公开自己的政治路线图,而是通过保持沉默来在宫廷权力游戏中胜出。而党的代表大会和随后的两次中央全会通常被看作是前任领导人主导的会议,其重要功能是为前领导人歌功颂德,并完成由他们主导的党和政府的人事交替。

新的领导在上任一年之后才有机会将自己的政策主张正式地通过中央全会的方式向世人宣布。自此,"新政"才算是正式开张。在中共执政以后,影响最大的三中全会应该是三十五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次会议结束了高层政治斗争带来的混乱,并且决定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政策,给当时的困难重重的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三十五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正在面对新的挑战。原有的改革和开放带来的经济红利已经被过度消费。现在的中国正面临增长势头减弱的局面,全社会都感受到了增长减速带来的就业、治理污染、社会开支增加等沉重压力。与此同时,中国人对政治腐败的承受力和对政治压迫的忍受力似乎已经到了临界点,整个国家正弥漫著一股不满和焦躁的气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的执政团队需要通过明天召开的三中全会向等待中的中国人做一个交代。与以往的三中全会不同,习近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已经在多次重要场合宣称,这一届的三中全会将会有重要的政策突破,会议提倡的改革的力度和广度都将是空前的。这种异乎寻常的"广告"更是大大地推高了人们对"习李新政"的期待。

将会使中国人失望的是,这一届的三中全会不会有带根本性变化的新政策出台。 这是因为现在的领导人不想、也不敢与他们的前任的旧政策作明显的切割。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根本的不同点。三十五年前的三中全会是以具有改革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对毛泽东的错误政策进行反思和批判为前提的。而这一届的三中全会则是以禁锢思想的"七不准"为政治边界的。

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已经把所谓的下一步改革限定在所谓经济管理改良的笼子里,任何真正的政治体制改革都已经排除在三中全会的选项之外。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已经穷尽了在现有政治体制下进一步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可能性。没有根本的政治体制改革,任何对现有经济体制的改良已经无法为国家带来新的奇迹。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大的桎梏是落伍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将共产党对社会、经济和人的控制的权力绝对化,同时也将这个党的各层官员的既得利益制度化。这正是中国具有活力的私有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无法产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领导中国经济升级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已经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争取在不得罪这个制度的前提下通过修补经济制度来得到发展,这个努力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曾经一度奏效。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环境恶化、收入分配极度不公、腐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等等。现在,奇迹已经结束,灾难已经不远,可是北京的执政者们仍然在愚蠢地拒绝真正的变革,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调。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