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蓝无忧i:习薄的搏杀与默契

图:(右起)习近平、薄熙来、王立军


“宮廷鬥”國人愛看,但鬥不出一個新中國。中共越高階官員,“掀翻棋盤”的勇氣越小。不掀翻棋盤的窩裡鬥,哪怕再兇再猛烈,實質并不如人們看到的慘烈,反而有助於中共機體的維護。


中南海製片、薄熙來主演的《王的審判》歹戲拖棚,一年多後終於公映。此片原先并不被國人看好,大都預期它無非粗製濫造走過場糊弄人,沒想到精彩紛呈,情節狗血,完勝好萊塢大製作,兩天庭審拖成五天,信息量很大,經裁剪刪削的庭審記錄就有十幾萬字,單薄熙來個人的質證、辯論意見就有三萬來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八卦者見八卦,對中共抱希望的見希望,一場審判,N種解讀。

習薄有“默契”——鬥而不破

庭審是不是演戲?得看怎麼說。若說中南海完全掌握節奏,被告人苦背臺詞照本宣科,所謂翻供是劇本規定好的“包袱”,甚不可信。看看官媒頭天晚上潑婦般連發通稿謾駡,就知翻供如何令其神經錯亂了。明知薄翻供而特意給他表演機會,吃定民眾反應可控,大概沒有人冒這個險。當年毛澤東印發《五七一工程紀要》就砸了自己的腳。但若說濟南法官獨立依法審判,則侮辱人類的智商。合理解釋是當局當然要操縱庭審,而薄熙來也成功地裝孫子騙過對手,說好談妥才正式開機的,但他突然變臉來了個冷不防。艾未未評論道,“政治局今晚得開會合計合計了”。
薄熙來敢翻供,在於他看準對手棋形有缺陷。對手投鼠忌器,關鍵問題上切割處理,真正罪行不能觸及,誰都有份,端出的“指控”卻是薄熙來大可攪纏的。薄必須翻供,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政治領袖的形象,用滴水不漏的雄辯堅定支持者信念。對他而言,政治影響力若延續,未來仍有一線希望,若公開低頭,則永遠不得翻身。他的機會我看有兩種,一是習近平出大錯,黨內請他出山,一是中共崩潰,他吊詭地以“黨內反對派”領袖自居:我非亡黨(國)者,而是受害者。中共若亡,帳記在習近平(或其身後領袖)頭上,薄未來或能統領左派“遺民”。

被薄熙來擺了一道,已開始的 “文字直播”(雖說經過精心刪削)陡然停了太難看,潑出去的水,射出去的箭,硬著頭皮也得進行。但這不是主要的,我想關鍵在於經過習近平等人評估,認為翻供固然造成麻煩,但未必不可順勢利用。薄不過是想保持虛幻的“不屈形象”,而習近平可順勢塑造“善待對手”形象,盡可能安撫薄的支持者,接收薄所能影響的資源,另一方面也製造尊重法治的形象。用圍棋術語來說,薄想得“勢”,習趁機取“地”。有網友用“導演遇到了戲霸”評論,說陳寶國扮演的康熙帝曾不按劇本潑一位大臣一臉茶水,結果被導演喝彩。還有的稱薄熙來是“另一位導演”。後者更準確些。演出生變卻順利繼續,這在於習薄有“默契”,那就是鬥而不破,輸了的可以繼續心懷不滿,但不能掀翻棋盤。

習想做新政治強人“左右通吃”


薄和習,一個張狂跋扈,一個陰狠腹黑,但本質相似,有共同背景和思維方式。這固然導致“一山不容二虎”,卻是“人民內部矛盾”。習執政之路與薄的“重慶模式”若合符節,不過是加強版、改進版、升級版。薄權鬥失利,“薄路線”卻不但未否定,重慶這塊試驗田的經驗反而發揚光大。就此而言,習對薄不能做得太絕。搏殺爭權固然你死我活,贏者對敗者卻不能快意恩仇,斬盡殺絕,否則引起從黨內到民間的反彈,得掂量著來。同為太子黨的上將劉亞洲就發出“薄熙來應無罪釋放”之論。

司法不獨立,法官講“黨性”,犯罪指控刻意剪裁,社會輿論飽受操縱,對薄的審判和其他政治審判一樣,無論結果,從程序到實體都難談“正義”。根據邏輯判斷,薄案的一審判決書應該也會全文公佈,且篇幅可觀,加強“說理論證”部份。和認為薄將被重判不同,習當局可能繼續順勢而為,“充分考慮辯護意見的合理因素”。 允許薄發聲已向薄、更向薄所影響的人釋放“善意”,乾脆接著奉送“禮物”:打掉一項乃至數項的指控,審判效果更好更逼真,一面顯示“辯護是真實有效的”,一面彰顯“審判是獨立公正的”。但總的量刑大致不變,留下各自解讀的空間,仍是各取所需。

薄想樹立“左派領袖”歷史地位,習想“左右通吃”,做新的政治強人,但這都是黃粱一夢。薄因政治身陷囹圄,卻非政治犯(良心犯)。“唱紅打黑”劍走偏鋒,以之為工具,內心未必真以毛為然。即使身在高位時,對他心懷疑慮的左派人士就有不少,支持他的往往是基於一廂情願的誤讀。再者薄未與真正民間建立聯繫,他本人是公民之敵,他曾抓捕毛派的組黨者。薄走的路是自相矛盾的死路,習則在更高層次走類似死路,錯判時代也錯判自己。

“宮廷鬥”鬥不出一個新中國

讀過一篇文章,說作者寫“檢討”,怎樣都過不了關,有經驗豐富之人指點道,“你要讓支持你的人滿意,也要讓反對你的人滿意,還要讓不明就裡的人也滿意。”這“三個滿意”可謂極其高妙,充滿中國人智慧,堪稱理想境界,非但可用來寫檢討,更能推而廣之。習的處置是否支持者、反對者以及不明真相者都“滿意”?同樣的,薄“逆襲”效果如何?習的“今天”是薄無法到達的“明天”。薄的“今天”則是習最終的“明天”。 薄落敗對他來說是最大挫折,不過也有好處,就是“止跌”:失去繼續爲惡、做更大惡的可能,豈不是少背負一些因果?

這邊薄熙來事件的高潮已過,那邊關於周永康或其他“大老虎”的傳聞甚囂塵上。習若立志比肩毛鄧,肯定要做些非政治強人不能為的事。對外開戰,對內打虎,突破江胡時所謂慣例,很可能。“刑不上政治局常委”不過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對毛鄧小平來說,沒有不能碰的人。如果薄上臺,也會向大老虎“借頭一用”。出身草根的貪腐官員最可能成為搪塞民意的犧牲品,這也屬於習薄太子黨們的共識。
“宮廷鬥”好看,國人愛看(君不見,各種“宮鬥戲”充斥屏幕?),但鬥不出一個新中國。有人認為宮廷內戰可能引發中共分裂,哪怕亂咬一通也好。我不以為然。中共越高階官員,“掀翻棋盤”的勇氣越小。王立軍夜奔,四面楚歌的薄熙來曾到昆明變相“閱兵”以示威,那又怎麼樣,不還是束手就擒?沒有他這種雄心者更不堪一擊了。不掀翻棋盤的窩裡鬥,哪怕再兇再猛烈,實質并不如人們看到的慘烈,反而相當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中共機體的維護。


――原载《动向》杂志2013年9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