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3年8月23日星期五

王力雄:西藏的现代化

tibet.jpg
资料图片:2011年,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的甲玛矿区被疯狂开采,导致山体破碎、山水污染。(唯色博客)
相比之下,西藏的农区比牧区的现代化程度高很多。从农区的传统服装普遍比牧区更少就能看出这种区别。西藏农区住房子,睡床,有电视,使用农机,有些家庭还买了汽车。年轻人玩手机,穿“耐克”鞋,看录像,唱卡拉OK,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迹象可以清晰感受。

如果是纯粹的农业文明,西藏会和中国内地农村一样,无条件地接受并且追随现代化的过程。但是西藏的73个县市,虽然被分成35个农业县,14个牧业县和24个半农半牧县,看人口统计,被划归农业人口的人数也高于牧业人口,然而事实上西藏几乎不存在纯粹的农业区。即使在农业最发达的地区,牧业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海拔高度是对农业的根本制约因素。根据纬度不同,农作物生长的海拔极限在藏南约为4300米,在青海藏区约为3700米,平均海拔为4000米。而西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下的面积只占其总面积的13.9%,这13.9%的面积中又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用作耕地——西藏现有22万公顷耕地,占西藏地表总面积的不到0.2%,基本只限于几条河谷。这就决定了即使是所谓农区,在经营农业的同时,也会有相当部分的人力投入牧业,收入中的牧业成分也会占重要比例。统计资料显示,历史上西藏自治区的牧业产值长期超过农业产值,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肉产量也高于纯牧区,是这个推断的间接印证。因此,我在前面所讲的高海拔决定了游牧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那样一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逻辑在西藏农区依然也会存在。

今天,西藏的城市、旅游点和公路沿线呈现的现代化,不能说明西藏在整体上适合现代化。不是说牧民没有现代化的愿望。即使是在最偏僻的草原,那里的牧民听到可以用机械代替人剪羊毛和挤奶的描述也会表现出强烈神往。如果能够住进有煤气、暖气,可以洗热水澡的房子,即使他们尚且无法清楚地想象那是什么状态,肯定也不会死守着牛粪炉而拒绝过那样的生活。的确已经出现有些牧民卖掉自己的全部牲畜,举家搬到城市去过现代生活的现象。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这种现代化的代价必须是抛弃原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角度看,要想在西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世代生活,只有遵循在千年“天人合一”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如果意图改变这一点,除非藏人整体迁移出所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也就是占总面积86%的西藏高原主体,集中到几条较低海拔的狭窄河谷中去从事纯农业,或是集中到与海拔高低无关的城市和企业,去从事商业、金融、矿业、能源工业和制造业。而那种现代化的代价,是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西藏高原除了少量“点”和“线”,将在整体上成为无人居住地区,除了探险者、盗猎者和开矿者以外无人光顾。西藏作为一个人文地理的概念,那时将不复存在,藏文明就此走到了尽头。

我正是从这个角度,认为在保持和传承藏文明的意义上,如何在西藏推进现代化,西藏是否应该全盘现代化,需要有更多面的深入考虑。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