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王丹:因為接近而疏遠

20120905日 台蘋

 最近一個月,台灣和香港兩地以學生為主題的社會運動蓬勃發展。在香港,15歲中學生黃之鋒召集「學民思潮」,反對港府強行推行美化中國共產黨,美化中國模式,掩蓋「六四」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所謂「國民教育」;在台灣,台大林飛帆、清大陳為廷、成大張芷菱等大學生組成的反媒體壟斷聯盟持續發動反旺中集團的抗議活動,得到社會各界支持,終致在91動員近萬人走上街頭。

 

這兩場社運,時間是趨近,而真正對抗的對象也是趨近的。港府推行國民教育,背後當然是北京政府在下指導棋;而台灣青年學子對旺中集團的警惕,其實折射的也是對於中國因素進入台灣所帶來的前景之警惕。

也就是說,引發港台兩地社運爆發的,都是中國因素(其實是中共因素)。時間和對象的趨近,絕不是巧合,它反映出的,其實是以中共為代表的社會發展模式,與以港台公民社會為代表的另一種社會發展模式的衝突與對抗。

簡單說,中共代表的社會發展模式,統稱為「中國模式」,就是把經濟發展放到壓倒一切的位置上,以犧牲社會的民主自由為基礎擴張經濟力量;而港台的公民社會所推崇的社會發展模式,是把人民的尊嚴和自由,把社會的正義和寬容當作經濟發展的目的。二者對「幸福」的定義截然不同。

今年是香港回歸15周年,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今年的香港表現出自2003年來對中國最大的不滿,而香港的認同調查對中國人認同也創下新低的紀錄。

 

港台看破中國模式

而在今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中,中國透過台商與親中媒體,赤裸裸的介入台灣的選舉,台灣已經出現「香港化」的跡象。這些都使得大家深深感受到,香港與台灣受到中國制約的影響越來越大,兩種模式的衝突因而日益凸顯出來。

這樣的衝突之所以越來越明顯,原因之一是香港的「一國兩制」形同廢棄,中共急於讓香港徹底歸化,處心積慮地讓香港更加靠近內地;在台灣,馬英九政府奉行的兩岸和平政策,使得大陸與台灣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距離拉近,反倒使得港台的公民社會看破了「中國模式」的手腳,看到了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背後帶給社會的嚴重代價。這種現象,我稱之為「因為接近而疏遠」。這就是港台兩地幾乎同時發起對抗中國因素(其實是中共因素)的社運之根本啊。

另外一方面,正是因為台灣已經開始出現「香港化」的現象,本來關係比較疏遠的台港兩地公民社會才開始彼此關注起來。而中國大陸的公民社會的發展,也決定著港台兩地的未來命運。未來三地的公民社會如何結合互動,恐怕是值得認真思考和探討的。

作者為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