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朱健国:“延安颂”让位“台湾颂”――“维稳悖论”加速“民国当归热”公开化

七十年沧海桑田,七十年河东河西,尽管形式上今日中共还统治着大陆,但神人共愤,虽生犹死。民众皆盼改朝换代,欢呼《台湾颂》取代《延安颂》。

韩寒领唱《台湾颂》
    
仿佛薄熙来突然复出,“枷吃”京师:5月19日至23日,央视隆重播出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中宣部在人民大会堂高调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李长春亲临宣读胡锦涛 “重温‘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创作导向”重要指示,百名著名作家艺术家在“圣誉百名”和“千元奖励”名利双诱下,弯腰屈膝重抄“毛讲话经典”……,一时间,以《延安颂》为标志,“唱红热”重振旗鼓,复辟梦如日中天。
不料,全国网民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网上一片改《延安颂》为《台湾颂》的山呼海啸,和弦合唱排山倒海——
“夕阳照耀着草山(台湾阳明山)的亭影/月色映照着天溪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台北的街巷/阿里山结成了民主的围屏/啊,台湾,你这庄严不屈的宝岛/到处传遍了民主的歌声/啊,台湾,你这百折不挠的宝岛/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专制的仇恨/在山野海岸,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民国又抬起了头/看台商已昂起了首/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党天下的怒吼/百姓怒吼着/怒火,给“秦始皇”最后通牒/啊,台湾,你这庄严不屈的海岸/筑成了坚固的民主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你是华夏真正的辉煌/……”
据网上排名榜,此次《台湾颂》大合唱的领唱者当推八0后领军韩寒。5月10日,韩寒记录访台感慨的新博文《太平洋的风》,活脱一曲“台湾颂”——向来以挖苦讽刺为乐的韩寒体,此时由“缺德派”变成了“歌德派”,大唱“台湾比大陆好”。亿万网友疯转《太平洋的风》,无数跟帖赞和酬唱,连凤凰台名嘴石齐平也甘冒“违纪”之险,在节目中赞不绝口。《太平洋的风》引领“台湾颂”成民间主旋律,韩寒由此彻底摆脱“代笔门”陷阱,重新光芒万丈。
短短一篇《太平洋的风》,不过一叙一叹,“一叙”讲了两个“台湾雷锋”:一个拾韩寒手机主动送到酒店,一个眼镜老板在抱歉不能为韩寒朋友及时修好眼镜时,慨赠隐形眼镜暂解急需;“一叹”比较了台湾大陆体制的优劣: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如此寒叹,天下风走而响应,掌声如暴风雨雷鸣,天地为之动容。

鲁迅之孙拉开《台湾颂》序幕

《台湾颂》取代《延安颂》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历史大转折。《延安颂》何其振奋全中国——它响彻陕甘宁边区,浩荡大江南北,沸腾长城内外!无数远胜于韩寒的精英,全国亿万工农,无不热烈礼赞延安!其时的《延安颂》,是对蒋介石“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怒斥,是对毛泽东倡导多党联合政府实行罗斯福四大自由的鼓掌。然而,当江山易主,毛成为新中国史无前例的“斯大林加秦始皇”后,《延安颂》病毒暴露,变调成赞美“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原来毛只想代蒋为王,并不愿改变“三个一”的党天下制度。从此《延安颂》带来无穷灾难:滥杀无辜的土改、镇反、反右、四清、文革、清污、六四……毛泽东虽在1976死去,接班人邓却继续传唱《延安颂》,用以护航披着改革羊皮的党天下。
幸乎天不灭中华。1975年蒋介石病逝,蒋经国虽以太子身份继位,却顺应民心时代,奋然回归民国初衷,让台湾解除报禁党禁,走向宪政多党制,台湾由此迅速升华为经济发达的“亚洲四小龙”,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民主共生普世价值观接轨的先锋,宛如解救被中共“征吃”的大陆民主派的一颗前方“援棋”。进入新世纪,举世公认,《台湾颂》取代《延安颂》,乃时代新潮浩浩荡荡!
鲁迅之孙周令飞,第一个用脚投票,坚决要用《台湾颂》羞辱《延安颂》。1982年,周令飞利用日本留学之机,毅然叛逃大陆投奔台湾——表面上是“情诱私奔”,要与台湾女同学张纯华喜结秦晋;实质是弃暗投明:张纯华不仅让周令飞深感中华传统文化光彩幸存台湾,更看到了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尽在台湾!
如此戏剧性举世震惊:1938年毛泽东擅取鲁迅之名创办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阉割鲁迅精神的鲁艺创作了助毛骗百姓的《延安颂》;44年后,周令飞却代祖父鲁迅向毛党讨还盗名骗民之债——其弃大陆投台湾,无异“林中的响箭,东方的微光”,拉开了《台湾颂》取代《延安颂》的序幕。


“民国当归热”公开化


周令飞之后,大陆人纷纷觉醒。“六四风波”、“法轮功事件”、新世纪上访潮、自焚潮、跳楼潮、毒奶潮、假药潮、医闹潮、杀官潮、袭警潮……一起千呼万唤弃“延安”奔“台湾”。十年胡和谐,集党天下“维稳”之大成,维稳费超军费,更造成“维稳实为维腐”,更促成《台湾颂》汹涌—— “民国热”2005年全面启动, “民国当归” 2012年横空出世,“维稳悖论”加速了 “民国当归热”公开化、普及化、合法化。
2005年7月31日,钱学森向前来医院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公开质疑《延安颂》:“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温家宝当即赞同:新中国六十年竟不如民国三十年大师辈出!
2009年11月11日,借钱学森逝世之遗嘱,安徽高校沈正赋等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向教育部发出一公开信,以“钱学森呼唤民国教育”打开了民国教材再版禁区,“民国教材热”席卷神州。《民国时期国语教材受家长学者追捧引热议》消息如雪片漫天,“台湾颂”从教育层面曲线突破。
2010年2月7日,《福建论坛》建言,设立平潭(福州的平潭和厦门的大嶝)政治改革特区,由台湾人来当领导。
南方报系《新周刊》2011年1月13日,发表《民国范儿》,打开天窗说亮话——艺术家陈丹青呼唤“民国归来”的呐喊传遍九州。
2012年5月18日,北京宪政学者陈永苗在网上发表《改革已死,民国当归》,显示“民国当归”已进入实施阶段:披露:三月以来,广州、厦门两地有许多人开展“民国当归”行为艺术——广州多名年轻人上街举牌,要求国家主席胡锦涛带头公开个人财产,不但没被驱赶,更获围观者叫好;北京学者陈永苗、游精佑与多名网友,在福建厦门,隔海远眺台湾金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高举“改革已死,民国当归”之牌示威呼应。……
诚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七十年沧海桑田,七十年河东河西,“延安颂”终让位于“台湾颂”——尽管形式上今日中共还统治着大陆,但在大陆百姓心中,专制腐败的“伟光正”,早已造成“民不聊生,官亦不聊生“,神人共愤,虽生犹死。“当初唯恐其不起者,而今唯恐其不死”,民皆盼改朝换代,欢呼《台湾颂》取代《延安颂》。

2012年6月1日于深圳 早叫庐
 

——原载《动向》杂志2012年6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