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习近平到访白宫时再遇到抗议场面的一景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将要访问华盛顿时对美国媒体发表谈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顾亚太各国的重大利益与合理关切。” 太平洋地区并不是中美之间一片空白的缓冲地带,这里有好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它们会同意这片大洋变成“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的“空间”吗?习近平对美国人说这话时征求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和想法吗?如果太平洋变成“容纳中美两国的空间”,不就是说它成了中美两国的内湖了吗? 凡事都要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日本首相说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日美两国,中国人会怎么想? 习近平如下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关于中美在亚太的关系,习近平表示,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当前亚太国家最关心的是保持经济繁荣、维护经济增长和区域合作势头。在人心思安定、人心思发展之际,人为地突出军事安全议程,刻意加强军事部署、强化军事同盟,恐怕并不是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希望看到的。”这一段话以中美在亚太的关系和利益开头,但后面却说“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不希望美国如何如何,利益相关者突然被换掉了,意思不连贯。对亚太地区近年的动态有所了解的人恐怕都不会不明白,习近平这里说的“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其实差不多只有“中国”。习近平这么说的麻烦在于,第一,中国凭什么在和美国谈判时代表“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第二,如果华盛顿真的拿着这份谈话问习近平:你说的“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究竟有谁啊?习近平能答得上来吗?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领土大国到新加坡这样的弹丸小国,有哪个愿意被中国在中美谈判中被“代表”呢? 中国外交的问题是:明明是自己想说的话偏偏说不出口,动不动就拿一个抽象的“绝大多数”说事,让人搞不懂这究竟是双边谈判还是多国圆桌。如果习近平直截了当地对美国媒体说:美国“重返亚太”的举动带有过多的军事色彩,中国不喜欢,那又能怎么样呢?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涉及切身利益时不都是这么说话的吗? 然而中国外交更大的问题还不是让人搞不懂,而是让人不放心。习近平关于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的话听上去似乎很大度,符合中南海“中国崛起不挑战美国霸权”的陈诺。但我想,用中共语言来说“国际斗争经验丰富”的美国人很可能从中读到的是:现在“有足够空间”,那将来呢?世界近代史不就是一个国际空间在列强扩张下越变越小最终导致冲突的过程吗?更值得琢磨的是: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早就意识到这个“空间”问题了呢? 对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来说,如果要上纲上线,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帝国主义的声明,表示太平洋在中国眼里不过是它和美国共享的空间罢了。和中美的块头和利益相比,这个地区的那些国家都是不算数的。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对自己的亚洲邻国保证中国不称霸,但关键时刻有时会说漏嘴。“弱国无外交”是中国民族主义言说中很常见的一句话,很多人都以为这说的是被欺负;但当它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后,也就在下意识中为欺负做辩护了--反正本来就是“弱国无外交”麽。 研究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学者一直企图搞清官方和民间民族主义言说之间的关系。习近平的这个讲话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实例。所谓“生存空间”的概念,从来没有包括在中国官方的语言里,但却常常出现在中国民间的民族主义言说中。习近平的这个讲话说明,中国领导人起码也是会用这个概念思考问题的。 |
——《纵览中国》首发 |
页面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